APP下载

动静脉内瘘的穿刺技巧及护理

2010-08-15安淑君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0年2期
关键词:瘘管内瘘动静脉

安淑君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郑州 450006

动静脉内瘘的穿刺技巧及护理

安淑君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郑州 450006

目的掌握正确的内瘘穿刺技巧与护理要点,延长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方法通过对96例施行内瘘透析治疗患者的观察与护理,总结出内瘘穿刺的技巧及护理体会。结果96例慢性肾衰竭患者实施的内瘘透析治疗,血流量充足且无1例内瘘闭塞情况发生。结论掌握正确的穿刺技术与护理要点,教会患者及家属如何进行自我监测和正确的护理,可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减少内瘘闭塞现象的发生。

动静脉内瘘;穿刺技巧;护理

动静脉内瘘是动静脉在皮下吻合建立的永久性血管通路,长期使用无明显不良反应,是目前维持性血液透析最常用的一种血管通路。具有安全、血流量充分、位置表浅易穿刺、感染机会少等优点。动静脉内瘘是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因此,医护人员和患者都应象爱护生命一样爱护内瘘[1]。而正确的穿刺方法和护理是动静脉内瘘能够长期有效使用的一个重要保障。我院2007-01~2009-12,对96例血透患者施行内瘘透析治疗,并给予恰当的护理指导,无1例内瘘闭塞情况发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96例中,男59例,女37例,年龄19~81岁。原发性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52例,高血压肾病18例,糖尿病肾病21例,梗阻性肾病1例。内瘘使用时间1~5年36例,5年以上60例。每周行血液透析2次或3次,时间8~12h。透析时全部采用动静脉内瘘透析治疗,无内瘘闭塞和内瘘感染病例发生。

1.2 内瘘穿刺技巧

1.2.1 穿刺前:应评估瘘管,在每一次的瘘管穿刺前,须对患者的瘘管做一次检查,观察皮肤有无破损,有无感染炎症,瘘管是否狭窄或有无动脉瘤,触摸吻合口有否震颤,以便发现问题及早诊断和治疗。确定瘘管通畅可正确选择穿刺点,若血管条件许可,动脉穿刺点应离开内瘘吻合口5cm以上,静脉穿刺点要尽量离开动脉穿刺点8cm以上,最好勿与动脉穿刺在同一血管上,以减少血管通路再循环,提高透析效果。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预防感染。

1.2.2 穿刺中:根据患者的年龄、血管条件,选择不同的进针角度及穿刺方法,穿刺技术及穿刺方式直接影响内瘘的使用寿命[2]。(1)老年患者皮肤弹性差、血管脆、易滑动需采用斜穿法,即操作者左手将进针部位皮肤向下绷紧,右手持针有血管旁开0.5cm,针头与皮肤成200°角刺入,从侧壁进入血管以增加对皮下组织及中枢神经的保护,防止穿刺针滑脱。(2)对皮肤弹性好肌紧张度高的年轻患者,针头与皮肤成30°~40°,在血管上方快速进针,减少对皮肤及血管壁的损伤。(3)经常更换穿刺点,即采用绳梯式穿刺,有计划的将进针点由上向下渐移,反复循环,有利于血管壁的的修复和均匀扩张,避免形成假性动脉瘤,使穿刺点渗血发生减少。但不断更换穿刺点,将增加患者每次穿刺时的痛感,须与患者解释说明此穿刺方法可延长瘘管使用寿命,从而取得患者的配合。(4)当动脉穿刺失败后,在原动脉穿刺点以下再穿刺(避开血肿),如出现血肿,且不适合在此瘘管再穿刺,可将该静脉作动脉(血流量充足的情况下),另择静脉穿刺继续透析;当静脉穿刺失败时,在原静脉穿刺点以上再穿刺(避开血肿)或另择静脉穿刺。

1.2.3 穿刺后:穿刺成功后,妥善固定血管通路,在传统固定方法的基础上,再在针眼上加贴医用创可贴预防穿刺针眼的渗血。

1.2.4 新瘘管的穿刺:新的瘘管管壁薄而脆,最初几次穿刺很容易引起皮下血肿而影响下一次穿刺,甚至影响以后内瘘血管的发育和成熟,因此最好由经验丰富的护士操作,穿刺时应谨慎,仔细摸清血管走行的方向,距吻合口较远处进针,尽量做到穿刺一次成功。

1.2.5 拔针止血方法:透析后正确的压迫止血方法是保护内瘘的重要环节之一。血液透析用的内瘘穿刺针管径大,针刃锋利,若用力按压穿刺点快速拔针,对较薄的血管壁会造成切割性损伤,病人也感觉疼痛。因此透析结束后拔针时,用准备好的无菌纱布卷轻放在穿刺针上,针头纵轴与血管纵轴平行,慢慢向外拔针,当针头即将拔出体外时,左手压住穿刺点,弹力绷带绷紧。压迫位置应在血管进针处,而不是皮肤进针处,以免形成皮下血肿。按压力度要适宜,不可过重,压力以穿刺点不出血且感到内瘘血管搏动或震颤为原则[3]。 并嘱患者将手臂抬高,减少静脉回流阻力,加快止血。一般静脉端以按压 10~20min为宜,动脉端压迫20~30min为宜,确定止血后指导患者不要立即除去压迫球,先将弹力绷带放松,重新轻轻固定,待回到家(约0.5h)后去除压迫球,以防途中不小心撞击到穿刺点引起再出血。

2 并发症及护理

2.1 感染

2.1.1 原因:(1)操作者无菌观念不强,穿刺针污染或穿刺部位消毒不严格。(2)压迫不当致周围血肿或假性动脉瘤形成。

2.1.2处理:立即停止使用内瘘,局部用酒精湿敷,严重者全身应用抗生素。

2.2 动脉瘤

2.2.1 原因:(1)反复同一部位穿刺使血管壁受损,弹性减弱。(2)穿刺技术差,血液反复外渗,形成血肿。(3)过早使用新瘘。

2.2.2 处理:较小的动脉瘤,可用弹性绷带轻压并保护,禁止穿刺动脉瘤部位,若动脉瘤逐渐扩大有破裂的危险时,应给予手术切除。

3 教会患者及家属自我监测及护理

3.1 自我监测 应教会患者及家属学会自我监测瘘管吻合口有无震颤,发现瘘管疼痛、出血,感染及震颤消失应立即来院诊治。嘱患者禁止在造瘘侧肢体上测血压、输液、抽血、静脉注射等[4]。

3.2 自我护理 嘱患者衣袖应宽松、瘘侧手臂勿负重、受压。在冬季建议家属在患者的毛衣和棉衣袖(瘘侧)下方加拉链,便于透析时穿刺及保暖。嘱患者透析前清洁瘘侧皮肤,透析后穿刺部位勿接触水,以免感染及出血。嘱患者在透析24~48h后局部适当行湿热敷或擦喜疗妥等,促进血液循环、渗血吸收、组织再生。

3.3 自我测血压 最好自备血压计1台,根据血压调整降压药用量,并严格控制摄入水量,因血压过低或脱水过多易引起内瘘闭塞。

4 体会

通过近年来对动静脉内瘘的使用与观察,掌握正确的穿刺技巧与护理要点,以及教会患者及家属如何进行自我监测和正确的护理,可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减少内瘘闭塞现象的发生,保证血液透析的充分性,提高了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

[1]白福香.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85例的护理[J].当代医学,2009,15(13):103-104.

[2]何长民,张训,闵志廉,等.肾脏替代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44.

[3]马鸿杰,刘梅.临床血液透析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3-80.

[4]陈玉玉,王琴,张艳芳.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动静脉内瘘的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08,6(19):171-172.

(收稿 2010-02-28)

R473.6

B

1007-8991(2010)02-0106-02

猜你喜欢

瘘管内瘘动静脉
高频超声监测自体动脉静脉内瘘术后并发症的价值
髓周动静脉瘘1例报告
分析精准化干预在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中的应用效果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首次穿刺的技巧与护理方法
肺动静脉瘘38例临床分析及诊治
3例肺动静脉瘘的外科治疗
猪回肠食糜的取样方法
并行导丝法在更换肾造瘘管中的应用:附33例次报道
腔内悬吊联合置管引流治疗瘘管性脓肿
两种治疗方法对动静脉内瘘穿刺镇痛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