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万亩核心区 引领农业机械化
2010-08-15京山县农机局徐大元
京山县农机局 徐大元 侯 俊
打造万亩核心区 引领农业机械化
京山县农机局 徐大元 侯 俊
2007年京山县被定为全国100个农机化示范区,按照省农机化办领导的意见,京山不仅是全国农机化示范区,还要成为全省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示范县和领头羊,首先要创建省级666.67hm2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核心试验示范区,带领全省农业机械化有效快速发展。为实现这一奋斗目标,京山县农机局经过调研考证,决定在钱场镇农机化发展条件比较优越的荆条村等6个村创建“省级666.67 hm2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核心示范区”,示范区建设得到省、市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农机部门采取多项举措,形成“部门主导、技术支撑、项目倾斜、农户实施”的格局,强力推进打造0.07万hm2水稻机械化示范精品,经过2007~2009年3年的努力建设,水稻机插达到逐步普及,机械增长率达到45%,机械化作业率平均达到98%,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带动了京山县农机化快速发展,促进全县农机作业水平大幅度提高,农业机械成为农业增产增收的主要生产力和倍增器。
1 666.67 hm2示范区建设基本情况
京山县钱场666.67hm2水稻全程机械化示范区由荆条村、严李村、钱场村、深沟村、吴岭村、幸福村等6个村组成,示范区有53个小组,农户2 323户,人口8 600人,劳力3 400人,耕地面积1 213.33 hm2。目前示范区拥有各类拖拉机1642台,大中型拖拉机113台(33.3kW以上),拥有联合收割机82台(其中2009年新增半喂入式收割机4台),拥有插秧机136台(其中乘座式3台),其它农业机械1 470台(套)。机械耕整率达97%,小麦水稻机收率达99%以上,机械年增率达15%以上。培植农机明星大户向元生、姚三中、黄忠新3户(每户拥有井关牌乘座式插秧机1台,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1台,大型拖拉机1台,农业机械总投资在35万元以上),新建标准化机库3座(每座面积90m2)。在农机化示范区内,水稻生产的主要环节耕整、排灌、机插、植保、机收、运输等过程基本上全面实行机械化。①以3个明星大户为龙头分别成立了机耕公司、机插公司、机收公司、农机协会等作业服务组织,总资产投入400多万元。②示范区实行六统一管理服务模式,年转移主要劳动力近千人。③2009年示范区全年机插面积达到0.11万 hm2,其中机插早稻220 hm2,中稻600 hm2,晚稻246.67 hm2,粮食增产70万 kg,为农民节支新增收入210多万元。
2 以广泛宣传为窗口,打造核心示范精品
为确保示范区有效建设,农机部门每年在生产前期拿出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作准备。第一是投入宣传费5万元,15次分别在示范区、《京山报》、京山电视台及农业信息网上进行宣传报道。每年组织农机专家和推广人员20多次深入荆条等6个村开展宣传发动和技术指导;第二是加大培训力度。农机局成立了6个水稻育插秧技术指导小组,对6个村包联进行技术指导,示范区共举办机插秧技术和机械新技术培训班57次,培训农民6 300多人次;第三是发放技术资料培训。我们向农民免费发放《育秧技术指导》1.5万份,录制《水稻机插秧技术操作规程》DVD光盘2 300盘,编印《水稻机械育秧技术资料》1.5万份分别下发到村组农户;第四是重点对象重点培训。对购买插秧机、耕整机、收割机的机手,从机械的操作到作业的每一个步骤都反复示范,直到他们完全掌握为止,共培训专业机手560人。2008年3月6日,我局在666.67 hm2水稻核心示范区钱场镇荆条村成功举办“荆门市灾后恢复生产农机技术服务现场会”,县内和周边县市2 000多名农民朋友参加学习,现场补贴拖拉机10台,插秧机80台,联合收割机10台,共补贴资金72.5万元,短短几个月示范区各类机械保有量达到了1450台,为水稻全程机械化在示范区作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3 以农机装备为重点,全面推进666.67 hm2水稻机插进程
为了确保示范区建设作业需要,我们想尽一切办法,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融合社会各类项目资金向示范区倾斜投入,农机部门全面负责资金、技术、合作组织建设等服务。一是2009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专项实施》投入补贴资金120万元,补贴各类机具83台,按机具价格61%给予补贴;二是《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湖北省京山县现代农机装备推进项目》资金125万元,扶持3个明星大户分别成立了机耕、机插、机收公司,为农户修建标准化机库3座,每座面积90 m2;三是我局对农民插秧所需的秧盘和壮秧剂4万元全部免费供给;四是银行部门给予农户200万元优惠贷款;五是县农业综合开发、优质稻板块基地建设和测土配方等项目已投入资金600万元,完善农机化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上投入为示范区水稻生产的耕整、排灌、机插、植保、机收、运输等实施全程机械化作业提供了有力保障。
4 以创新机制为核心,全程服务示范区建设
每年初农机推广中心的6个包联技术小组全部进驻示范区的6个村,挨家挨户指导农民育秧和机插,开始部分农民担心没经验、粮食减产、收入受损,我们主动与他们签定当年《水稻机插粮食减产赔偿协议书》,让他们吃下了定心丸,有部分农户田少,所购机具单一,还有部分农户认为购买大型农业机械投入过大不划算。针对以上情况,我们研究后拿出160多万元扶持资金,牵头在每个村相继成立了育秧、机耕、机插、机收专业合作组织,按最优价格与农户签定全年的农机作业合同,保障示范区统一作业服务。一是选择性培植了向元生、姚三中、黄忠新3个明星大户,以他们为龙头成立了机耕、机插、机收专业合作组织,总资产投入400多万元;二是重点培植扶持以曾令龙为主投入200多万元在县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京山县亲农农机化专业合作社”,该社拥有各类机械160多台,仅插秧机就有54台,合作社与示范区农户签定全年的育秧、机耕、机插、机收等作业合同,对农户实行保姆式的服务,在不受自然灾害的影响下,农户如果粮食减产、经济受损,不但不收服务费,还按市价赔偿。该社还将订单签到了随州的万河镇、恩施的咸丰县和江西的鄱阳县;三是示范区实行六统一管理,即“统一培训、统一耕整、统一选种、统一育秧、统一机插、统一管理”。统一作业使农户投入的劳动时间由过去的15~20天缩短为5~7天;四是包联农机技术小组工资待遇与示范区责任目标挂钩,年终按全年工资待遇的10%考核奖惩兑现,要达到5个确保:①确保每户按时参加农机部门组织的培训,熟练掌握育插秧技术;②确保每户能机插的农田全部实行机插;③确保新购农业机械全部无偿接受农机部门的技术操作培训;④确保每户水稻生产从机插、机耕、机整、机收全部实现机械化作业;⑤确保每户水稻育秧、机插在非自然灾害下粮食不减产。
5 以农民增收为前提,全面促进农机化事业发展
2009年,京山县在钱场镇666.67 hm2机插核心示范区6个村采取重点投入扶持的政策,政府相关部门共投入各类资金1000多万元,由于宣传发动、资金投入、技术扶持措施到位,农业生产获得大丰收,农户的收入普遍增加,如今示范区人人是育秧专家,个个是机插能手,农忙季节看到的景象是“房前屋后遍育秧,高产示范机插田”,成为示范区一大特色亮点。与以往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以前农忙累死人,投多不见产量高,如今农忙不请人,增产全靠机械化”。2010年荆条、深沟、严李等6个村的466.67hm2早晚稻全部实现机插,原来手插亩产450kg,现在机插亩产550 kg,亩增产100 kg左右,机插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已成为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广大农户充分体会到机插技术的先进性,目前示范区全程机械化综合作业率平均达到了98%以上。全年机插面积达到0.11万 hm2,为农民节支新增收入210多万元。在示范区的影响带动下,当年京山县农民购买农机的热情一浪高过一浪,农机拥有量增长率达到10%,插秧机增长率达到200%,全县机插面积达到2.41万hm2,转移劳动力1.8万人,节约种子和人工开支5 700多万元,增产粮食1250万kg,增加收入5700多万元。
6 积累经验成效,再创0.67万hm2示范区
仅2008年示范区共接待农业部、省政府、省农业厅、省农机化办、市政府等上级领导和新闻媒体采访共10多批次,200多人,分别对示范区建设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表彰,接待外省、市参观学习20多批次,共计2 000多人。示范区的成功建设代表着我省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达到了一个更新更高的发展时期,也标志着京山县水稻生产即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高潮。我们将牢牢把握机遇,以务实创新的精神,用示范区这个精品窗口指导带动全县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快速发展。2010年我们将上下一心,再鼓干劲,再增措施,把0.07万 hm2核心示范区与周边的村、镇连成一片,扩建成0.67万 hm2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力争将京山水稻机插建设成湖北省乃至全国的示范推广基地。
2010-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