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癌痛的评估及护理

2010-08-15汪淑琴沈梅竹胡贵生

海军医学杂志 2010年1期
关键词:癌痛癌症评估

汪淑琴,沈梅竹,胡贵生,梅 丽

疼痛是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最常见的伴随症状之一,不仅给癌症患者躯体带来不适,而且对精神、心理、体质等方面也会产生不同程度影响,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命和生存质量。为了减轻癌症患者的疼痛,提高对疾病的治疗效果,对癌痛患者的止痛护理尤为重要。肿瘤专科护士在对癌痛患者进行准确的评估和测定,保证疼痛治疗顺利进行,缓解由疼痛带来的痛苦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结合在肿瘤内科多年护理经验,对癌痛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1 癌痛的评估

癌痛的评估是有效控制癌痛的极为重要的第一步,根据个体疼痛特点做出准确的判断,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痛苦。

1.1 评估原则

首先应重视患者的主诉,其次要收集全面、详细的疼痛史,如癌痛部位、性质、程度及持续时间,再次要注意患者的心理及社会因素,应随时注意导致疼痛的新病因的出现。患者的主诉是评估的最重要信息。

1.2 评估方法

最常用的方法为数字疼痛程度分级法,从 0至 10的 11个数字,代表从无痛到最剧烈疼痛,0表示无痛,1~4为轻度痛(如不适、重物压迫感、钝性疼痛、炎性痛),5~6为中度痛(如跳痛和痉挛、烧灼感、挤压感和刺痛、触痛和压迫),7~10为重度痛(如防碍正常活动甚至无法控制)。

1.3 评估内容

首先是患者一般情况,如文化程度、性格倾向等;其次是疼痛的部位、强度、性质、频率、加重和缓解的因素、相关治疗及止痛的效果;再次为疼痛引起的情绪改变,如焦虑、抑郁、无助感、自杀倾向等;最后是患者对疼痛治疗的态度和其社会、家庭支持系统在疼痛治疗中的作用。

2 癌痛的护理

2.1 心理护理

癌症患者大多伴有恐惧、焦虑、怀疑、绝望等负性心理,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和精神支持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的转归和生存质量。

2.1.1 护理原则和方法 心理护理要因人、因病施护,包括谈心、释疑、暗示、分散注意力等语言性护理和表情、动作、眼神、仪表等非语言性护理。

2.1.2 具体干预措施 (1)创造舒适安静的住院环境;(2)建立密切的护患关系,充分理解患者的心情,帮助患者树立信心,鼓励患者讲出忧虑和痛苦;(3)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学会疼痛的评估,纠正其惧怕阿片类药物产生依赖的错误观念,从而愿意接受麻醉药物止痛;(4)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淡化患者角色,嘱患者尽量生活自理,鼓励其参与社会活动和集体活动,训练其各种减轻疼痛的技巧,如听音乐、故事等方式分散注意力;(5)争取家属的支持和照顾,让家属理解其对患者精心照顾会使其变得乐观、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

2.2 给药护理

2.2.1 三阶梯疗法 指根据轻、中、重不同程度的疼痛,单独和(或)联合应用三阶梯疗法,配合必要的辅助药来处理癌性疼痛。选用癌痛镇痛药必须从弱到强逐级进行的原则,对于轻、中度疼痛首选第 1类非阿片镇痛药,如阿司匹林;如镇疼效果不理想,可选用第 2类阿片镇痛剂,如可待因;只有效果实在不理想的才能选用第 3类鸦片镇痛药,如吗啡。护士必须掌握三阶梯药物的种类、剂量、给药途径、给药时间、不良反应等。

2.2.2 基本原则 反复评估、口服给药、按时给药、按阶梯给药、用药个体化以及注意具体细节和实际效果。口服是最方便最好的给药途径;如患者不能口服,可经直肠或经皮下给药,反对肌注;下一剂量止痛药物应在前一剂量药效完全消失 1h前给予,保证药效;患者对麻醉药物的敏感性个体间差异很大,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应根据疼痛程度、既往用药史、药物药理学特点等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应根据疼痛强度选择药物;用药过程中注意观察效果。

2.2.3 药物不良反应处理 积极预防各种药物的不良反应,尤其要特别注意吗啡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便秘等,应给予预防呕吐的药物、缓泻剂及多纤维的食物等;若出现呼吸抑制,可用吗啡拮抗剂纳洛酮解救;如尿潴留可积极采取诱导排尿的方法如听流水声等,排尿时用手按压膀胱部位增加膀胱内压力,必要时予以导尿。

2.3 重视皮肤护理

癌症患者随着病情的发展,其活动能力下降,长期卧床,营养不良,加之排泄物、分泌物的污染容易导致褥疮,因此应积极预防褥疮的发生,减轻疼痛。

应用深静脉穿刺留置导管可能减轻皮肤反复穿刺的痛苦,预防、减少化疗的局部毒性反应,减少护理量及护患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1]。刺激皮肤缓解疼痛,对皮肤采取按摩法、冷热法等有益的刺激有利于健康。

2.4 自控止痛泵的护理

经静脉持续使用的患者自控止痛泵(patient-controled analgesia,PCA)[2]自控镇痛及硬膜外腔和椎管内给药,应注意消毒、严格无菌操作和查对制度,注意局部皮肤及导管的检查与护理,防止硬膜外腔及椎管内发生感染,加强巡视病房,发现问题及时对症处理等。

2.5 饮食指导

疼痛可影响食欲,营养不良可使疼痛加重,故应鼓励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少食多餐,进食易消化食物,勿进食生冷、硬、刺激性食物,对营养状态不良的患者,给予全流饮食,对完全不能进食的患者,给予静脉营养支持。

2.6 病情监测

对于癌症晚期的患者,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如有异常,立即告知医生,及时处理。

[1] 章鸣,刘冬梅,胡箐.深静脉置管在肿瘤化疗患者的应用及护理[J].海军医学杂志,2007,28(1):64-66.

[2] 侯英红,付文.止痛泵在癌症止痛中的应用及护理[J].现代护理,2006,14(2):112-113.

(本文编辑:彭润松)

猜你喜欢

癌痛癌症评估
体检发现的结节,离癌症有多远?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骨转移癌痛的中医外治法研究进展
癌症“偏爱”那些人?
对癌症要恩威并施
不如拥抱癌症
癌痛规范化治疗在老年晚期癌症患者中的作用
健康教育路径对癌痛患者药源性便秘的作用
评估依据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