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潜水减压病再加压治疗中的护理

2010-08-15孙永军

海军医学杂志 2010年1期
关键词:稳压鼓膜潜水

孙永军,姚 健

潜水减压病是潜水与高气压作业中最常见的职业性疾病,它对潜水员及高气压作业人员的安全与健康构成了威胁。减压病如不能及时、正确治疗,轻者将造成痛苦,重者可导致残废疾甚至死亡。再加压治疗是潜水减压病最有效的治疗措施,无论病情轻重,一旦确诊,应立即行再加压治疗,而减压病再加压治疗中的护理工作对于治疗效率至关重要。潜水减压病再加压治疗的护理过程通常包括加压治疗前、加压治疗中以及减压出舱后 3个环节。现将多年来的护理工作经验总结如下。

1 加压治疗前的护理

1.1 观察记录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 内容包括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等,有条件时应作心前区血液 Doppler气泡音检测。

1.2 做好患者进舱前的准备工作 (1)介绍再加压治疗的重要意义,争取患者积极主动地配合。(2)介绍加压治疗程序,使患者了解加压、稳压、减压 3个阶段的注意事项,消除对高气压的紧张恐惧心理,提高治愈减压病的信心。(3)做好安全知识的宣传。主要内容包括:①严禁将火种(火柴、打火机)、手机等各种带电池的电子器具以及易燃、易爆的物品带入舱内;不得穿着尼龙、涤纶、化纤服装及带铁掌的皮鞋进舱;不宜将手表、钢笔等物品带入舱内,以免损坏或污染衣物。②加压过程中,患者及陪舱人员应通过“咽鼓管吹张法”学习,以免鼓膜受损。一旦鼓膜受压疼痛,必须立即向医生报告。③掌握吸氧面罩及舱内外通讯装置的使用方法。④治疗过程中出现任何不适均应及时报告,听候医生或陪舱医务人员处置。⑤严禁擅自扳弄舱内开关阀门,以确保治疗安全。⑥减压过程中应保持平静呼吸,严禁屏气,以免肺部受伤。(4)必须将进舱所需物品(如注射器、输液器材、负压吸痰器、血压计、听诊器、静脉切开包、导尿包等)以及根据医嘱在加压治疗过程中所需药品预先放入舱内(10m l以上的安瓿应在舱外锯开后带入舱内,也可在使用前由递物舱送入)。(5)关闭舱门前检查通讯设备(对讲电话)性能,确信性能良好后才准许关闭舱门。(6)检查患者及陪舱人员的咽鼓管通气性能,一旦通气不畅,必须在关闭舱门前的 10 min应用1%麻黄素滴鼻。对昏迷的患者宜作双侧鼓膜穿刺术。

2 加压治疗中的护理

减压病的加压治疗过程分 3个阶段:加压、稳压及减压。任何一个阶段处理不当,都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甚至可能造成病情复发、恶化等严重后果。

1.1 加压阶段的护理 (1)加压开始前预先通知舱内患者及陪护人员,根据治疗要求、医生指示及舱内人员情况掌握好升压速度,尤其在 0.03MPa以下时。减压病加压治疗的升压速率原则上应在 3 min内达到 0.5 MPa,5 min内达到0.7 MPa,升压速度至少不低于 0.1MPa/min,以备留有足够的“高压下停留时间”,促进机体组织内已形成的气泡彻底消除。(2)加压过程中,如发现舱内人员鼓膜受压必须立即停止加压,一般应适当降低舱内压。待鼓膜受压解除、咽鼓管恢复通气后继续升压。(3)加压过程中需及时了解患者对所加压力的反应,根据患者症状、体征的变化,正确、及时地确定治疗压力。(4)随时观察并调整莫菲滴管中的液平面,及时调整各种插管气囊中的充气量,以免插入的导管滑脱。

1.2 稳压阶段的护理 加压结束后,在高压下必须有足够的停留时间,这是因为机体组织内的气泡体积随舱压的升高而缩小,直至重新溶解于体液,这需要一定的时程,故不能在加压后症状、体征刚减轻或消失便开始减压。(1)密切注意舱内压力与停留时间。(2)稳压阶段是患病潜水员的症状、体征变化最明显的时期,因此必须密切观察,一旦有异常情况发生须及时向舱外医生报告。(3)预定的“高压下停留时间”结束前(即减压开始前),必须及时了解患者的症状、体征,确信其完全消除或基本消除后才予以减压。(4)治疗过程中始终注意舱内氧浓度与舱温变化,当氧浓度接近 23%时,必须通风换气。(5)舱内打开安瓿时,要采用消毒纱布包裹后扳开,预防玻璃碎片掉入药液,并需注意无菌操作。

1.3 减压阶段的护理 减压阶段机体组织内呈过饱和状态的惰性气体通过循环与呼吸系统有控制地逐渐排出体外,原则上应根据预先确定的减压方案严格执行。未经有经验的潜水医生许可,不得任意修改。(1)减压过程中须密切观察患者症状、体征的变化。如果选择的治疗方案欠妥,减压过程中存在着症状、体征复发的可能。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必须立即停止减压,若判断确系减压病症状、体征复发,应立即适当提高舱压,直至症状、体征消失,并在该压力下停留一定时程,然后按更为稳妥的方案减压。(2)目前的再加压治疗大多采用吸氧方案,当舱压降至 0.18MPa以下吸氧时,需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存在惊厥型氧中毒的前驱症状:指端和口唇周围皮肤发麻、口唇与面部小肌肉颤动、面色苍白、出汗、流涎、烦躁、焦虑,甚至幻听、幻视等。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其护理要点包括:①立即摘除吸氧面罩,呼吸舱内压缩空气,并加强舱内通风换气。解开患者衣领和腰带,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将头偏向一侧,以防吸入呕吐物引起窒息;或将病员下颌托起,防止舌后坠而阻塞呼吸道。②氧惊厥发生时严禁减压,以免造成肺气压伤,只有待患者恢复正常呼吸节律,呼吸道通畅后才允许继续减压。③保持安静、保暖。必要时可给予有效的镇静、抗惊厥药物(如安定,10mg静脉推注)。一般患者熟睡 1~2h后会自然清醒。患者熟睡期间必须有专人看护,以防惊厥再次发作或从床上跌下造成外伤。④对于氧惊厥期间呕吐、大小便失禁者,应及时清洗皮肤,更换床单、衣服,保持清洁、干燥。(3)减压过程中,随着舱内压的降低,采用密封玻璃瓶输液时,瓶内的空气体积将逐渐增大。这时,如果进气针头在液面以下,瓶内液体将通过进气针头与胶管喷射而出,同时瓶内药液也因气体膨胀将快速输入体内,同样莫菲滴管内的液面也将下降,这时应防止气体进入血管。因此,减压开始后须随时对滴管内的液面高度做相应的调整。(4)减压开始时,应适当减少各种插管(如带气囊的导尿管、双气囊三腔管等)和气囊中的气体量,以免随着舱内压的降低,囊腔中的气体膨胀,导致气囊破裂或压迫局部黏膜造成缺血性损伤。(5)减压时舱内温度会随之降低,因此,减压开始前应及时通知病员穿戴好衣帽或盖好被子,以免着凉。

3 加压治疗结束后的护理

(1)患者在治疗结束出舱后需观察 24 h,因此不得远离加压舱,以免万一减压病复发时可及时进行再加压治疗。(2)出舱后可进行热水浴,水温不得低于 40℃。(3)治疗结束后的 6 h内必须安静休息,12 h内只能轻度活动,24 h内不得进行剧烈运动与重体力劳动。(4)治疗结束后 24 h内不宜乘坐飞机。(5)对患者进行预防减压病的知识教育,使其懂得遵守潜水减压规则的重要性,学会正确使用减压表。(6)对治疗舱内空气及物品用紫外线消毒 45~60m in(≥1.5 W/m3)。

再加压治疗目前是潜水减压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而再加压治疗中的护理工作对于治疗效果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护理工作不容忽视。

[1]龚锦涵.潜水医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85:227-242.

[2]陶恒沂.潜水医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01-108.

[3]黄华.减压病加压治疗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1,16(11):663-665.

[4]单清.2例减压病患者的护理[J].现代护理,2006,28(12):2685-2686.

猜你喜欢

稳压鼓膜潜水
潜水者
分析比较经耳内镜鼓膜切开与耳内镜鼓膜穿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
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护理效果
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36例临床分析
快乐潜水
潜水去
鼓膜穿孔会影响听力吗?
鲸鱼会得潜水病吗?
基于T型连接变压器的异步发电机稳压稳频控制
基于迟滞比较器的双阈值稳压供电控制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