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视角下的马克思劳动时间节约理论
2010-08-15湖北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33
冯 华(湖北大学 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33)
多维视角下的马克思劳动时间节约理论
冯 华
(湖北大学 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33)
本文以马克思劳动时间节约理论入思,阐明它对我国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的指导与启示。
马克思;劳动时间节约;意义
在马克思关于节约的思想理论宝库中,关于劳动时间节约理论举足轻重。马克思明确指出:“真正的经济——节约——是劳动时间的节约,(生产费用的最低限度——和降到最低限度)。而这种节约就等于发展生产力。”[1](P225)“如果共同生产已成为前提,时间的规定当然仍有重要意义。社会为生产小麦、牲畜等等所需要的时间越少,它所赢得的从事其他生产,物质的或精神的生产的时间就越多。正像单个人的情况一样,社会发展、社会享用和社会活动的全面性,都取决于时间的节省。一切节约归根到底都是劳动时间的节约。正像单个人必须正确分配自己的时间才能以适当的比例获得知识或满足对他的活动所提出的各种要求,社会必须合理的分配自己的时间才能实现符合社会全部需要的生产。因此,时间的节约,以及劳动时间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有计划的分配,在共同生产的基础上仍然是首要的经济规律,这甚至在更加高得多的基础上成为规律。”[2](P120)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经济中节约问题的阐述包含劳动时间节约的一般理论,特别是其所揭示的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首要经济规律的理论,在当代既有多维的理论意义,又有多维的现实意义。
一、理论维度:从经济效益到个人自由
1.一般理论意义
马克思关于劳动时间节约理论的一般理论意义,普适于自有商品经济以来的所有社会经济形态,也适用于社会经济运动的每一个环节。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取决于生产的多种因素,而对各个生产要素的使用及综合运用表现在企业生产的单位产品所耗费劳动时间的节减上,即提高本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在市场竞争中,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高于同行业的社会平均水平,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则获取超额利润而赢利;低于同行业的社会一般水平者,则亏损生产成本而挫败。劳动时间是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相结合的时间,是生产力发挥作用的时间。在商品生产的流通所经历的时间中,只有劳动时间才创造价值并增殖价值。对生产中物质要素的合理利用是对凝结于这些物质资料中的已经消耗掉的劳动时间节约;对社会劳动的节约的衡量标准便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人类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只有节约劳动时间,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得剩余产品增多,从而增加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增加社会财富。劳动时间愈节省,生产经营所耗费的费用就愈低,而劳动生产率和剩余产品率或剩余价值率则愈高。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剩余产品率或剩余价值率愈高,积累率就愈高,因而扩大再生产和经济增长的速度也就愈快,社会发展的速度也会相应愈快。劳动时间表现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结合。节约劳动时间,就等于加速资本循环与周转,其结果将会使企业从多方面获利。企业经营者时时处处抓紧单位产品劳动时的节减,如通过提高劳动技能熟练程度、对生产资料在生产过程中的高效利用、生产流程和生产管理的优化增效来节省,尤其是通过科学技术在生产要素上的应用来更多节减单位产品的劳动时间。在一切经济规律中,劳动时间节约规律是其他一切经济规律发挥作用的基础。
从社会化生产和市场经济运行的视角考察,劳动时间节约是解决资源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矛盾的手段。劳动时间节约规律本质上是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社会物质活动各要素之间的一种内部联系。劳动时间的节约大大发展了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率,创造出了更多的价值,由提高社会生产力节约出闲暇时间来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和可行性,更为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最有价值的时间保障。马克思还就自由时间如何转化为生产力的问题作了论述:“自由时间——不论是闲暇时间还是从事高级活动的时间——自然要把占有它的人变为另一主体,于是他作为这另一主体又加入直接生产过程。对于正在成长的人来说,这个过程就是(知识的)运用,实验科学,由物质创造力的和物化中的科学。”[1](P72)由此可见,自由时间是直接为发展社会生产力而进行的科学活动时间,是从事较高级的脑力劳动的时间。只有具备了不断扩大自由时间这样的条件,人类的类特性和每个社会成员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2.特殊理论意义
以资本主义经济为特例,当价值转化为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时,以劳动为基础的交换将转化为以剩余劳动或获取利润为基础的交换。资本家雇用劳动工人进行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利润。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劳动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价值。“Gˊ=G+△G,即等于原预付货币额加上一个增殖额。我把这个增殖额或超过原价值的余额叫做剩余价值。”[3](P172)“直接生产者的劳动时间,必须超过再生产他们自己的劳动力即再生产他们本身的必需的时间。他们一般必须完成剩余劳动。这是主观的条件。而客观的条件是:他们也能够完成剩余劳动;自然条件是,他们的可供支配的劳动时间的一部分,足以把他们自己作为生产者再生产出来和维持下去,他们的必要生活资料的生产,不会耗费他们的全部劳动力。”[4](P715)“资本主义生产的始终不变的目的,是用最小限度的预付资本生产最大限度的剩余价值或剩余产品。”[5](P625)这揭示了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规律。
以社会主义经济为特例,邓小平从质的规定性上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6](P373)“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而且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这种共产主义……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7](P120)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一方面意味着在劳动量不变即劳动者人数、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不变的条件下,单位时间内得到更多的劳动产品,另一方面则意味着劳动者由此更主动地发挥自己的劳动能力和创造能力,更好地满足个人和社会的需要,以及拥有更多的闲暇时间供自己自由支配。
3.个别理论意义
资本家对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无偿占有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所在,是资本家残酷剥削工人的秘密之所在。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可变资本=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资本家要获得更多剩余价值,最基本的两种方法就是扩大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然要通过各种手段延长工人劳动时间或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直接表现为对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里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无偿占有。表现为赤裸裸地延长工人的工作日或表现为工作日不延长情况下,缩短工作日的必要劳动时间部分,从而延长工作日的剩余劳动时间部分。但不管是采取那种方式侵占工人的剩余劳动一时间,剩余劳动时间本身总是起着衡量资本家剥削尺度的作用。在资本主义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分析中,马克思将单个资本家为追求超额剩余价值而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并竞相采取各种先进技术与手段的行为,与全社会劳动时间的节约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机联系起来,进而阐明这些技术和手段的使用导致了可变资本的减少和不变资本的节省,最终在对高额利润的追逐中实现了节约。
二、现实维度:从人的发展到社会进步
1.一般现实意义
马克思劳动时间节约理论的一般现实意义在于揭示了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劳动时间是形成经济效益的前提,是构成经济效益的必要因素,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劳动时间节约是赢得更多的资本、增加赢利的源泉,是提升竞争能力的途径,是决定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是为社会积聚力量实现每个国家复兴的表现。
马克思根据满足不同需要的各种活动在人的整个生命的时间跨度中所占的比例,形成了对人类个体存在的时间结构作出科学划分的理论。马克思认为“劳动时间的每个相应部分由一个必要劳动时间和一个剩余劳动时间构成”。[1](P72)马克思把生产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时间称为必要劳动时间,即用于生产维持人自身的劳动力所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的必要劳动所花费的那部分时间,而剩余劳动时间则是超过必要劳动时间之外,用于剩余价值生产的时间。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是呈相反方向相关变动的两种劳动时间,也就是说,必要劳动时间越长,剩余劳动时间就越短;反之,情况就相反。自由时间是指在工作时间之外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包括闲暇时间和高级活动时间),是使个人得到充分发展的时同,也就是“用于发展不追求任何直接实践目的的人的能力和社会的潜力。”[8](P214)它包括“个人受教育的时间,发展智力的时间,履行社会职能的时间、进行社交活动的时间,自由运用体力智力的时间以至于星期日的休息时间”。[3](P294)
在现实的经济发展与人类自身发展过程中,关于劳动时间节约的理论不仅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人类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节约劳动时间等于增加自由时间,即增加使个人得到充分发展的时间,而人的充分发展又作为最大的生产力反作用于劳动生产力。”[1](P225)时间的节约增加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所需要的自由时间,使人的能力、属性和自由个性得以全面发展,是使人得以全面享用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最重要条件。社会生产力越发展,人们用于生产生活资料的劳动时间日益减少,用于发展自身的自由时间日益增多,人类自身的发展也就越全面,同时整个社会的发展也就越全面;反过来,在自由时间内得到充分发展的人们又通过科技的改进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
时间的节约相当于生产能力的发展,也就等于必要时间的缩短和自由时间的增长,这是马克思对未来社会中人的全面发展的深层次思考。“在马克思的视野里,一个社会的发展可以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但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将来自于时间的节约,而社会发展的最终意义将体现于人的发展。因此,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最终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和谐统一,是马克思经济学有关节约思想的全新阐释。”[9]此外,社会的时间结构就是满足不同需要的各种活动在人的整个时间中所占的比例,它决定着人类发展空间的广度和深度。“所有自由时间都是供自由发展的时间。”[10](P23)直接决定人的发展空间大小的是自由时间的多少。自由时间在量上与必要劳动时间成反比,与剩余劳动时间成正比。自由时间和闲暇时间都是以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劳动时间的节约为前提的;因此,一切节约归根到底都是时间的节约,个人和社会的发展都取决于时间的节省。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效率,节约劳动时间,就等于增加自由时间,扩大个人和社会发展的空间。]这有助于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2.特殊现实意义
马克思劳动时间节约理论的特殊现实意义在于它为我国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指导与启示。我国当前正在为之努力建设的两型社会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模式,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而不是单纯地为了节约而节约。以前,由于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基本上是“粗放型”的,能源利用率低而单位产品能耗高。这种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也诱导了人们对节约理念的漠视,助长了人们对资源的过度使用。今天,如果我们继续依靠资源的高消耗、低效率来刺激和支撑经济增长,将有可能出现未富而资源先枯、环境先衰的局面,从而失去持续发展的基础,遗患子孙。如何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关键是要把节约资源、降低能耗贯穿于生产的全过程,实现能源和资源的节约与合理使用。因此,“我们要以科学的精神全面理解科学发展观,以科学的方法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又好又快地发展社会经济。同时,要正确处理好节约与发展的关系,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来改善经济增长质量、提高效益,切实转变竭泽而渔、竭林而耕、竭矿而采的旧经济增长方式,着力构建节约型社会的生产结构,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资源循环式利用,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使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真正做到在发展中节约、在节约中发展,以发展促节约、以节约促发展。”[11]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党中央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内外环境变化,审时度势、高瞻远瞩、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现实国情的必然选择,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事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的长远可持续发展,是当务之急势在必行。因此,我们56个民族,全党各阶层一定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在全社会范围内利用各种媒体加强宣传教育,使节约观念深入人心,为节约型社会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为节约型社会建设提供长期的技术支撑;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综合治理,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为节约型社会建设提供可靠的制度保证。
3.个别现实意义
马克思劳动时间节约理论的个别现实意义就在于,它为我国人民强化节约意识,人人时时处处在生产与生活的各个环节上注重节约,让节约风尚风行全国提供了启示。在校园,做到人走关灯和水龙头,不浪费食品和纸张,共建节约型校园;在家庭和单位,夏天把空调控制在26度,循环用水,少用一次性餐具及不易处理的塑料包装物,用自行车和公交车代替私家车,购买小排量节能汽车和节电电器,杜绝过度包装的商品,压缩会议,共建节约型家庭、机关和政府;在地方,节材、节地、节能,节约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开发替代资源,这些被视为个人或家庭或工作单位的日常费用的小事,其积累起来就是共建节约型社会的大事。
马克思关于劳动时间节约的理论已被历史与现实的事实证明:社会的经济发展、社会的精神创造以及社会活动的全面性,都有一个劳动时间的节约问题。毋庸讳言,人们应该高度重视并将马克思劳动时间节约的理论付诸于实践,一举一动厉行节约,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共同加快我国节约型和谐社会的构建,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型可持续发展建设道路。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4]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2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6]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8.
[9]王璐.马克思节约思想新探[J].经济学家,2006,(3).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11]顾伯平.节约型社会的人文要求[J].求是,2006, (10).
F0-0
A
1006-5342(2010)08-0034-03
2010205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