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普通高校学风建设的教学因素及对策
2010-08-15刘保相闫红灿李丽红
刘保相,闫红灿,李丽红
(河北理工大学理学院,河北唐山063009)
影响普通高校学风建设的教学因素及对策
刘保相,闫红灿,李丽红
(河北理工大学理学院,河北唐山063009)
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学风建设;实践能力
结合大众化教育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现实,系统分析了影响高校学风建设的主要因素。并进而提出了研究对策,分别从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水平和评价方法四个方面阐述了促进学风根本好转的方法措施,指出只有保持“四个一致”才是加强学风建设的有效途径。
学风是学校师生在治学目的、态度、方法上所形成的具有传统性、共同性的心理素质、精神倾向和思维能力。一个好的学风应该是如饥似渴的求知之风、刻苦钻研的学习之风、博学慎思的独立思考之风、与时俱进的开拓创新之风。学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学风建设是学校工作的主旋律。
然而,近年来,大学生中持续出现了缺乏远大理想,没有学习动力,课堂纪律涣散等不良现象,给学校学风建设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引起了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校方的极大关注,展开了对影响学风建设因素的探讨和加强学风建设的对策研究。
一影响学风建设的教学因素分析
学风建设不是某一部门的事,其发展和变化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受到社会环境中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和制约,特别受到当前大众化教育和社会需求变化的冲击。
随着社会改革、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办学规模也随之迅猛扩大,这对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提出了挑战。以往是精英化的教育模式,适合培养少量杰出的青年,但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在高校就学的人数与年俱增,特别是一些地方高校,由于师资、设施以及管理制度一时难于跟上,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甚至价值导向和社会需求形成了错差,从根本上影响了学风建设,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1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错差
随着社会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凸现出来,更多的用人单位需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底蕴,并切实掌握一门专业技术的实用人才。根据文献[3]中问卷调查统计,在国家机关、事业和企业三类不同单位类型中,企业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占整个人才需求的72%,而事业单位仅占11%,技术型和应用型人才是最受企业欢迎的,事业单位比较喜欢复合型和智能型人才。这些数据反映了当今社会需求的总体趋势,充分表明地方普通高校人才培养的主流应该是面向企业基层的应用型人才。
社会需求就是学生的社会面向,决定了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目标就体现在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方面。地方高校应根据单位人才需求的差异和本地经济发展的鲜明特点来研究办学指导思想和人才培养目标,前瞻性地调整所开办的学科和专业,超前地为本地经济发展培养本土化人才。但是事实并非如此,仍有不少地方院校定位不准,好高骛远地将培养目标定位于理论研究型人才,课程设置追求体系完整却内容陈旧,专业设置没有行业特点,教学内容乏味,学生怎能有学习的动力?
2 用人单位注重实际操作能力和学校实践教学薄弱的错差
用人单位最关心的是“你能做什么?”,大学生往往面对这个问题不知如何回答,他们感叹自己学习4年到底能做什么?缺乏实践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是大学毕业生的通病,而这恰恰是用人单位选用人才的重要指标。
强调上岗能力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用人单位的实用主义决定了重实践轻理论的取向,恰好和目前各地方高校重理论轻实践的培养方案形成了鲜明比照和反差。设想一下,如果把枯燥的理论说教换成实习基地的现场演示或生产一线的参观学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不提高?
3 学生对新科技的求知欲和教师的死板教条的错差
大学生迫切掌握高薪技术的愿望是空前高涨的,可以从大学生不惜余力地踊跃参与各种类别的职业考试和技能培训中看出,这也是谋职生存的需要,可见,大学生的学习热情是有的,但为什么说大学生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呢?显然应该从教育者身上挖掘原因。
学生对于几十年一贯制的基础课或专业基础课缺少兴趣,表现出追求高分的动力逐渐减弱,主要原因是这些授课内容陈旧,没有适应社会需要的新科技含量,无实践教学环节,授课方法单调。相反,对于实用强的技术类知识,学生学习热情却非常高,但由于我们的教学水平跟不上,纸上谈兵的教条泯灭了学生的求知欲,正所谓“不想听的,说起来没完;想知道的,廖廖几语,没有了下文”。这暴露了教师队伍的实践教学水平远远不够。
所以,我们不能一味地认为学生不好好学就是学风出现了问题,应该从根本上找出学生为什么不学的原因。学风建设必须先有良好的教风,只有建设一支一专多能的高水平教师队伍,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创造教学相长的教学氛围。
总之,我们应该结合当前形势,分析新时期、新环境、新条件下学风建设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特点,研究制定出促进学风好转的目标和措施。
二 促进学风根本好转的对策研究
‘良好的学风所体现的应该是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弘扬刻苦学习、顽强拼搏的精神和求真务实、明礼诚信的道德风尚,仅仅通过思想教育或强制管理是治标不治本的暂时之举,只有从培养目标确立、课程体系优化、师资队伍建设和评价体系保障四个方面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充分调动学生个体内在的积极性,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学风好转。
1 建立大众化教育的教学质量观,确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随着教育大众化的趋势,社会对一线高素质应用人才需求的呼声越来越高,与此适应,原来精英教育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再适合,取而代之的应该是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是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应该立足地方,面向基层,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不论是教学模式还是教学计划都应该加大实践教学的地位,体现重创新、强能力的办学指导思想,改变过去整齐划一的培养模式,实行更加灵活的学分制,增大学生学习的自由度,给学生更大的对专业、课程、教师、学习时间的选择权。
2 整体优化课程体系,增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根据社会需求确立教育思路,深化教学改革,构架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建立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教材的机制,将先进的科技成果和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主要表现在:
(1)专业设置及课程内容应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来设置,以岗位、职业和人才市场的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中心,形成弹性的专业结构;
(2)在教学计划中多开设一些提高基本技能和应用创新的选修课程,可以是多层次、多分支的课程体系,开放实验室;
(3)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教学,增强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
(4)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的途径,使学生积极参加科研、创新和社会实践活动。
不仅重视理论教学,更加强调实践教学,培养“有后劲”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3 加大对教师实践能力和技能的培训力度,以良好的教风带动学风建设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建设一支合格的教师队伍。培养应用型人才,必须有一批“应用型”的教师队伍做后盾。在理论教学中加大技术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和实践理论知识的份量,教学过程中应始终贯穿以能力为中心的教育思想,突破讲课与实践的严格界限,着眼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发展潜力的培养。
因此教学需要既有专业知识的“理论型”教师又有实践技能的“应用型”教师。学校要鼓励教师参与实践教学,在政策上给予相应的倾斜,让教师尽力向其他职业学习更加广泛和成熟的经验,成为一专多能的“双师型”教师。有一批这样的师资队伍,才能培养出“应用型”的学生。
4 改革考核评价标准,注重综合素质与应用能力的综合评测
考核不再通过单一的一张试卷来评价,应该根据课程特点和考核目标,采取多种方式结合,注重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考核的双重指标,让不同学习特点的学生都能得到公平的认可度。例如将各类课程分为以知识和理论传授为主型的课程、理论知识和技能并重型课程和以技能、能力为主型的课程,对于不同课程,设计不同类别的题型,采取多种方式相结合的考核标准。特别对于操作技能与能力为主型的课程可以设置单项操作技能与能力、综合操作技能与能力、创造性操作技能与能力等形式的题型,或者采用大型课程设计形式考核。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重要的是要有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和管理体系。
三 以“四个一致”为教改目标是促进学风好转的有效途径
学风建设是学校工作的主旋律,是学校育人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只有通过教学改革,力争做到“四个一致”,即: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一致;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目标一致;师资队伍和课程设置一致;评价方式和培养目标一致。唯有此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学风好转。
参考文献:
[1] 石加友1坚持“以学生为本”,加强高校学风建设[J]1中国科技信息,2005,111
[2] 张芸,陈浩1培养应用型人才,呼唤教学管理创新[J]1中国科技信息,2005,61
[3] 邹应书,时锦雯1按需办学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来促进远程开放教育的发展——关于社会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需求的调查报告,2004,101
[4] 潘鸣,陆亦佳1大学生就业焦虑研究综述[J]1内江科技, 2006,11
[5] 傅进军1关于高校学风建设的几点思考[J]1思想教育研究,2005,41
The Primary Factor Ana lysis and Coun term ea sure Research on Con struction of Study Style in Colleges and Un iversities
L IU Bao2xiang,YAN Hong2can,L ILi2hong
(College of Sciences,Hebei Polytechnic University,Tangshan Hebei063009,China)
talents training target;course system;teaching staff;construction of study style;p racticalability
In this article,the p rimary factor is analyzed systematically on construction of study style combn ing with the popu lar education and the society to demanded talent1Coun termeasure research is p roposed,and methods and measures are discussed respectively from four aspects about talents training target,course system,levelof teach2 ers,and evaluation methods1Construction of study style is enhanced by maintaining“four consistency”1
G 641
A
167322804(2010)0320097202
2009205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