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伴奏音乐对舞蹈教学的影响

2010-08-15李志晓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0年9期
关键词:舞者节奏舞蹈

李志晓

(洛阳师范学院 音乐学院,河南 洛阳 471022)

浅谈伴奏音乐对舞蹈教学的影响

李志晓

(洛阳师范学院 音乐学院,河南 洛阳 471022)

音乐与舞蹈动作两者和谐统一,音乐可诱发舞者舞蹈时的灵感,还可以起到提示舞蹈动作的作用。舞蹈中舞者的形象是靠视觉和听觉和谐一致而引起美感的,离开了音乐的配合,舞蹈就失却了它的生命力。本文简单对伴奏音乐对舞蹈教学的影响进行了阐述。

音乐;舞蹈;教学

1.前言

伴奏音乐是舞蹈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伴奏音乐能否与舞蹈动作配合默契,直接影响着整个舞蹈教学的效果,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脱离伴奏音乐的舞蹈将失去丰富的音响色彩而枯燥、乏味,没有音乐节奏基本律动的舞蹈将会变成停止不前的木偶,不管是带有音乐的舞蹈还是无伴奏的舞蹈都离不开音乐基本要素,即节奏。

舞蹈教学中的伴奏音乐帮助学生培养音乐感知能力和旋律节奏意识,为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为合理开发学生的音乐思想、音乐思路、音乐方法,以此来丰富舞蹈表演、强化舞蹈教学、扩宽舞蹈思维打下良好的基础。伴奏音乐通过优美的旋律、准确的节奏、速度,日复一日的熏陶、影响舞者,使舞者对音乐从简单的节奏、速度的认识转化为对音乐形象、音乐内涵的理性想象,从而使舞蹈与音乐相融合。优美的伴奏音乐可以调动舞者舞蹈动作语言的表达,使音乐赋予他们创作的灵感,最终将舞蹈的表现达到音乐与舞蹈完美融合的艺术境界。

2.音乐与舞蹈的相互关系

2.1 音乐在舞蹈中的地位

在一听到音乐就想舞蹈的今天,舞蹈的构想也就由此产生了。但是,同时也产生出音乐是否立刻成为伴奏音乐的问题。听到音乐就想去跳,是对音乐的一种灵感,灵感促成你的舞蹈创作的冲动。与此相似,当我们阅读一本书,欣赏一幅画,沐浴自然景色,感知社会各种事物与现象时都会产生舞蹈创作的冲动。不过,音乐与绘画以及其他事物不同,音乐是由节奏、感情、时间流动所组成的,因此,它是现成的,我们可以原封不动地把它作为舞蹈音乐。音乐具有创作动机和伴奏的双重性。例如,贝多芬的第五《命运》交响曲,就使人有想要创作与“命运”有关的舞蹈动机,就有了《命运》这样的舞蹈。一部把音乐具象化了的舞蹈作品,是与音乐相互依存成为一体的东西。如果把音乐抽掉,舞蹈作品就像个半成品。无论什么样的曲子都可以动,都可以自由地去跳,这是一种根据现成的音乐去创制舞蹈的思维方式。

2.2 舞蹈对音乐形象的升华

舞蹈离不开音乐,音乐同时在舞蹈艺术中占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在舞蹈艺术总的概念中,音乐成为其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不可以说“音乐就是舞蹈的灵魂”,但在很多的情况下,舞蹈是不可能离开音乐的。在舞蹈产生的初期,舞蹈的人就利用各种生活的用具进行敲击。如:石头、兽骨等并和人类的吼叫声混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有旋律、有节奏的声响,用这种声响为自己的舞蹈进行配乐,使舞蹈的表现力更加的丰富。当时的舞蹈和音乐成为了人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约翰•马丁指明了:“舞蹈是唯一平等使用空间、时间和动力的艺术”,也同时看到了舞蹈形式与戏剧、音乐的关联。通常在我们看来,舞蹈与音乐的关联更紧密些,但约翰•马丁认为:“在许多方面,音乐与戏剧的关联比音乐的关联更加紧密。舞蹈中各种事先定好的形式,大多是受音乐影响的结果。在很多时候,舞蹈借助音乐来帮助自己说故事、讲情节。舞蹈长于抒情而拙于叙事,音乐在这一方面恰恰弥补了舞蹈的自身缺陷,两者更好的配合,使其艺术形式更受到普通百姓的喜欢。因为,在欣赏舞蹈的同时,乐意透过音乐来感受舞蹈的情感传达和情节的表术。”

3.伴奏音乐在舞蹈教学中的影响途径

3.1 相异的节奏对把杆部分的作用

舞蹈教学中的把杆部分训练是基本素质的训练,是为中间部分动作做准备的。把杆部分训练是由 9个基本动作组成。把杆部分训练是在音乐的伴奏下双手扶把活动、蹲、擦地、小踢腿、划圈、单腿蹲、小弹腿、控制和大踢腿等 9个排列的动作顺序开始基本动作的训练,把杆部分中的 9个基本动作对音乐的要求是各自不同的。双手扶把活动是基本以勾、绷脚,以及下腰、下蹲为主。蹲是对柔韧性控制以及对腿部肌肉、关节韧带的训练。擦地是拍打、绷直。一腿全脚直立支撑,另一腿伸直向前、旁、后方向绷脚擦处再擦地收回脚位。小踢腿是扔出,动作要短促而有力。速度比擦地快一倍做,离地面25度~34度之间停留,并且力度强于擦地。划圈是单腿在地面上的划圈。主要训练胯关节的转动和活动,两条腿不同的动作,腿外开以及膝关节的稳定性,在支撑腿不同的情况,使动作腿最大幅度的转开。单腿蹲是主要训练两条腿不同动作的协调性,为以后中跳作准备,并提供最大的弹性,要求韧带最大限度的收缩和最大限度的伸长。小弹腿是训练膝关节以下脚腕子的灵活性,是让学生适应从缓慢到快速的变化。控制是慢板、缓慢、安祥、抒情。用以训练学生重心的稳定巩固,动作腿的控制力度和高度,以柔缓舒展,流畅典雅,优美和谐为其主要特点。大踢腿是主要训练动作腿的速度、力度、软度,以及最大限度地拉长大腿内侧和膝关节的稳定性。音乐伴奏,根据每一个动作的性质、特点、规律和变化,选用节奏鲜明、旋律轻快的音乐来丰富舞蹈动作的表现。

3.2 旋律的情感变化对中间部分的作用

在把杆部分上完成了训练之后,身体就不依靠支撑物,在教室的中间做动作准备。中间部分的动作是把杆的延续,所以有些动作适合把杆相同的,只是没有把杆扶着。把杆部分的动作是固定不变的,基本上每天需要整套练习。但是中间部分会有不同的变化,中间部分是由5个基本动作组成,分别为擦地、单踢腿、控制、下腰、大踢腿5个基本动作对音乐的要求是各自不同的。

3.3 速度变化对跳跃部分的作用

在中间部分上完成了基本动作训练之后,就进入到最后的跳跃阶段。跳跃部分分为小跳、中跳、大跳等三个部分。小跳类型中,大致分为三种类型:原地的跳跃,带移动的跳跃以及带转身的跳跃。那么音乐幅度的关系为递增,而速度虽难度增大而稍微递减。这个由伴奏者可根据伴奏的对象掌握动作的程度来调控,不能绝对化。中跳速度不宜很快,有时碰到难度较大的动作,舞者还不熟悉的时候,可以再稍微放慢,但最主要的是伴奏不能在速度上太放慢,拍子一定要准确。大跳的基本速度以中板为主,音域基本选在中音区,旋律织体加厚,如果有的伴奏曲谱上的音符多在高音区的话,那么我们右手旋律部分多用八度,以加强力度。

4.舞蹈人才的提升必需伴奏音乐的发展

4.1 舞蹈题材的扩展与音乐情感的变化

在训练中,教师除了仔细地讲解舞蹈动作的性质和组合训练目的之外,应该把听音乐、合音乐当作课堂上重要的内容来要求。在一次教研会上,孟广城教授曾讲到:在舞蹈训练中,要教会学生去表现动作、表现组合、表现音乐。舞蹈是表演艺术,通过单个动作与组合,去表现音乐,而这种“表现”使学生更加注重在动作中聆听音乐、注重动作与音乐的配合,注重感受音乐,在训练中培养学生重视音乐的表现力,而不是单纯为动作而动作、为技巧而技巧。训练的目的,是使学生逐渐达到舞蹈和音乐的有机结合,使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完美统一,而这个阶段必须循序渐进。首先从一年级就开始,由于学习的内容较为简单,组合方式也较为单纯,因此课堂伴奏音乐应当在旋律和节拍上都简单明了,选择旋律优美,适合10多岁学龄心理的音乐,使他们喜欢听到的音乐,再辅以舞蹈教员的引导,使学生把动作与音乐节奏的配合,逐步变成一种习惯。随着学生年级的增长,到了中年级,由于动作和组合方式越来越复杂,学习的内容增多,对于教员的要求也较高,首先必须具备把握音乐的能力,对于节奏、速度和旋律有一定的鉴赏力。这时候要让舞者注意,除了音乐节奏准确,体现在动作中应该干净、灵活,舞者的动作应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4.2 音乐的融合与舞蹈的谐调

在一首歌曲或乐曲中,节奏就像词汇一样丰富在其中。就如十六分符点音符的节奏特点,可以让人们想象马在奔跑时发出的马蹄声的节奏;快速八分跳音音符能让人感觉欢快的跳跃,不同的节奏会带给人们不同的听觉效果,造成不同的感受。这种感受能给舞蹈者以不同的想象空间,他们会根据节奏的变化而编排自己的动作。比如在舞蹈训练中的“转”的动作就可与音乐节奏中的后十六分音符搭配。后十六分音符由一个八分音符和两个十六分音符组成,八分音符是长音又是重音,这个重音可以把它想象成一种动力,学生在八分重音上留头,在十六分上甩头、翻转,长音和重音成为了转动的动力,短音成为灵巧转动的瞬间。平稳而不快的三拍子乐曲可用作蹲的伴奏音乐,学生一小节做一次动作就像人的呼吸一样一沉一起;富有动力的进行曲性质音乐是“大踢腿”动作的最好选择;一般的进行曲均为2/4拍。其中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四八分符点的节奏运用得很普遍,学生在听到音乐后随着音乐的强弱拍一踢一夹,刚好踢的瞬间在强拍上,夹腿在弱拍上,这样的节奏会让学生在做踢腿的动作时感到既有动力而又不紧不慢。这样的音乐和舞蹈就有机地联系起来。

4.3 音乐意景的超越与舞蹈形象的升华

主题音乐形象是非常明朗,她是舞蹈文学形象的解释,观众通过听、看来享受舞蹈艺术。在舞蹈中主题音乐形象是多种的,作曲家是根据舞蹈文学形象提供的文学内容进行创作,不管是舞蹈剧、舞蹈诗,还是舞蹈小品都有主题音乐形象,这当中包含着情节、人物、故事叙述的内容等等,英雄人物有英雄人物的主题音乐形象,反派人物有反派人物的主题音乐形象,主要人物有主要人物的主题音乐形象,一般人物有一般人物的主题音乐形象。如芭蕾舞蹈剧《红色娘子军》中的洪常青有洪常青的主题音乐形象,吴清华有吴清华的主题音乐形象,南霸天有南霸天的主题音乐形象,其他如《白毛女》、《沂蒙颂》等也与此类似。而情绪音乐形象则不同,情绪音乐形象是在主题音乐形象的发展中行进的,情绪音乐形象包括很多,如激烈的、缓慢的、快乐的、痛苦的、美好的、丑陋的、抒情的、发泄的、庄严的、豪放的、喜的、悲的等等,这些都是在主题音乐形象的空间中,根据舞蹈表现形象的需要对舞蹈艺术进行丰满,使舞蹈的形象更具典型化、个性化、更具强烈的艺术感召力。主题音乐形象和情绪音乐形象结合,形成整个舞蹈音乐的形象,然后与舞蹈艺术形象结合一体、才能达到完美统一的艺术效果。

5.结论

和谐、优美的伴奏音乐,可以点燃舞者的激情,完美的表达舞蹈的内涵。一个成功的、有影响的舞蹈作品,需要有和谐的音乐配合。听觉的艺术感染可以激发起舞蹈者的联想,产生对艺术无限的遐想和审美的内心感受。舞蹈教学中的伴奏音乐对舞者而言亦是如此。优美和谐的伴奏音乐能激发舞者的灵感和训练的兴趣,并让舞者迅速把握舞蹈的感觉、风格,然后用优美的舞姿展现出来。

[1] 杨洪涛. 舞蹈基本功训练钢琴伴奏曲选[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楼姆钦科夫. 钢琴200年不朽名作[M]. 蓝天出版社,2004.

[3] 温柔,李春华. 芭蕾舞基础动作的力学分析[J]. 2005.

[4] 邱珊. 论芭蕾钢琴伴奏教师的三项基本能力[J]. 2004.

[5] 吴岳,陈永斌. 试论音乐伴奏中的情感转移及力的转化[J]. 2004.

Discuss music to accompany the dance teaching effect

LI Zhi-xiao

music and dance movements both harmonious and unified, music can induce dancers dancing inspiration, still can rise to tip dance moves. In the dance of dancers and visual image is caused by the beauty of harmony, leaving the music, dance, will lose its vitality. This simple music to dance to accompany the teaching effect i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music; Dance; Teaching

G42

A

1008-7427(2010)09-0140-02

2010-06-23

猜你喜欢

舞者节奏舞蹈
舞者
花有自己的节奏
舞者
舞者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学舞蹈的男孩子
冰上舞蹈搭档
舞蹈课
YOUNG·节奏
我和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