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地域优势 塑造特色品牌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柳宗元研究”专栏创办30年回顾
2010-08-15周欣
周 欣
(湖南科技学院 学报编辑部,湖南 永州 425100)
立足地域优势 塑造特色品牌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柳宗元研究”专栏创办30年回顾
周 欣
(湖南科技学院 学报编辑部,湖南 永州 425100)
“柳宗元研究”专栏是《湖南科技学院学报》精心打造的一个地方文化特色栏目,创刊30年,累计发表柳学研究论文172篇,内容涉及政治学、文学、哲学、经济学等诸多领域,既发表了大量的国内外有一定学术分量的专家的文章,也刊登了不少扎根于永州及周边的柳学研究学者,及在读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生等柳学研究者的文章,其中不少文章出自柳学研究新秀的第一篇文章,在学术界产生的影响较大。“柳宗元研究”栏目的社会声誉日益提升,带动了刊物质量和整体水平的提高,“柳宗元研究”专栏在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第三届评优活动中被评为“百种特色栏目”,《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被评为“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全国百强学报”。
柳宗元;学报;特色栏目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自1980年正式创刊开始,就将“柳宗元研究”栏目确定为刊物的特色栏目,致力于地域文化的发掘整理与弘扬,及时准确地反应国内外“柳宗元研究”动态与学术成果。30年的风雨历程,时光洗去了历届编辑们脸上的铅华,却让柳学研 究之花绽放,成为全国人文期刊中倍受关注的柳学阵地,特别是《学报》与中国柳宗元研究学会联合主办,“柳宗元研究”栏目的研究层次与研究视角更是发生了质的飞跃。2006年“柳宗元研究”专栏被评为“百种特色栏目”。孙昌武教授(南开大学教授,全国柳宗元研究学会会长)这样评价说:“如今作为地方高校的湖南科技学院,已经成为国内柳宗元研究的重镇之一。”[1]
一 彰显独特地域优势
湖南科技学院坐落在永州这座历史古城,有丰厚的人文底蕴和文化积淀。《湖南科技学院学报》开设“柳宗元研究”专栏,刊发柳宗元思想与地方文化密切相关的精品佳作,既是人们了解“柳宗元研究”的文化窗口,也是林林总总的众多学报中的独特的“这一个”。
柳宗元(773—819),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由于永贞革新失败,被贬永州司马(805),在永州度过了他一生中思想上最成熟、最丰富的十年。柳宗元传世的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中70%产生于永州,尤其是《封建论》、《非〈国语〉》、《天对》、《六逆论》等著名的作品,大多是在永州创作的。柳宗元谪居永州,虽然政治上不得意,但永州这十年是他人生的一大重要转折。在京城时,他直接从事政治活动。到永州后,他将主要精力转移到了思想文化领域。秀丽奇异的永州山水造就了柳宗元辉煌的文学成就和成熟的哲学思想,成为历代专家学者敬仰的对象。他在永州写下了大量关于永州山水的华美诗赋和哲理名篇,对中国山水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永州八记”已成为宣传永州名扬千古的不朽篇章,历代有无数文人墨客慕名前来永州观光。马积高先生说:柳宗元“堪称第一个多方面描写永州的作家,更是永州的自然山水美的第一个发现者和最杰出的表现者。”[2]柳宗元不愧是永州奇山秀水的“伯乐”和中国山水文学的开拓者,永州世代人民深深地爱戴着他,座落在湖南科技学院附近的柳子庙,千百年来,香火不断。
正是因为这一独特的历史渊源,柳宗元笔下的“永州八记”的西山、钴鉧潭、西小丘、小石潭、小石城山、袁家渴、石渠、石涧等遗踪旧址以及柳宗元在永州的行踪、人际交往,都可以进行考证,作品中涉及的内容也可以实地调查,为永州市及周边地区一批热爱柳宗元思想的研究群体提供了资
源优势。
基于这样的地域和历史文化背景,《湖南科技学院学报》创设“柳宗元研究”栏目,不仅弘扬永州独特的地域文化,促进了柳学的高速发展,而且打破学报千刊一面的局面,突出了刊物特色和个性。“作为一所普通高校的学报,要想在综合性方面办出水平,恐怕是很困难的事。但举起‘柳宗元研究’的旗帜,把它作为重点和特点,就能做到人无我有,这是林林总总的众多学报中的独特的‘这一个’,有望在期刊之林中尽显‘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效应。”[3]
二 成就特色学术品牌
在确定以地域优势取胜的基础上,《湖南科技学院学报》将“柳宗元研究”栏目作为特色栏目、骨干栏目,安排在突出的位置,每期做到专题化、系列化,打造了一个不可替代的特色学术品牌。
“柳宗元研究”栏目自1980年办刊之初发表陈雁谷先生的《柳宗元教育思想刍议》后,相继发表了马积高先生的《论柳宗元对唐代古文运动的贡献》,卞孝萱先生的《柳宗元诗话》、《关于《柳文指要》》,尚永亮先生的《借古人事以自予怀抱——说柳宗元的两首咏史诗》,以及日本学者户崎哲彦先生的《柳宗元生卒时间辨》,台湾学者衣若芬博士的《潇湘文学与图绘中的柳宗元》,韩国学者黄珵喜女士的《柳宗元山水游记散文中奇特形象的审美意义》等国内外专家学者的论文。国内著名学者及部分国外学者的这些文章,具有很高的权威性、探索性、学术性。正是他们有学术分量的论文,奠定了“柳宗元研究”栏目的学术品牌。
从创办栏目到2005年这25年的时间里,学报已刊发柳宗元研究论文137篇,约110万字。集结成册,2006年由南海出版社出版《柳宗元研究:1980—2005》一书,该书得到了柳宗元研究学者的高度认可。孙昌武教授称赞:“无论是作为总结性的学术成果,还是作为文献资料,都具有相当高的价值。”[1]
随着“柳宗元研究”栏目学术品牌的确立,全国各地的作者踊跃向我们投稿。2006年至2010年《湖南科技学院学报》共刊发“柳宗元研究”论文35篇,约占全国同类论文总量的12.7%。为进一步提升稿件的质量,我们一方面不断向柳学专家约稿,例如我们约到了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王国安教授的《读《巽公院五咏》兼论柳宗元的佛教信仰》、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张忠纲教授的《柳宗元的千古寂寞——兼叙陶柳之辨》、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张铁夫研究员的《论柳宗元对皇太子态度的反复变化及其思想的复杂性》,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张勇博士的《柳宗元的佛教律学观》、华中科技大学国学院文献研究中心岳珍教授的《宋刊《重校添注音辩唐柳先生文集》考述》等一批高质量的稿件,提升专栏的学术质量。另一方面,注重培养、开发青年作者,以特色栏目凝聚一支学术梯队,使所刊发的稿件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印象。从“柳宗元研究”栏目近5年作者的职称和学历看,专栏刊发具有教授职称的文章占刊文总量的40%,具有副教授职称的占刊文总量的17%,具有博士学位的占刊文总量的17%,其中,不少文章出自柳学研究新秀,有较强的吸引读者的凝聚力。
龙协涛教授(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学报》原主编,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前理事长)曾给予“柳宗元研究”栏目相当高的评价:“作为一般的读者,他们不一定会去找《湖南科技学院学报》来读,但作为对柳宗元研究有研究兴
趣的读者,他们一定会去找《湖南科技学院学报》来读,因为这家学报上的“柳宗元研究”是有分量的,是在别的名校名刊上找不到的。”[3]
三 助推学报长足发展
“柳宗元研究”栏目是学报30年坚持地方特色和学术名牌的成果。这一品牌栏目以刊载内容集中、新颖、有特色、学术含量高、集中体现“柳宗元研究”的发展轨迹而引起读者和作者的广泛关注,使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了柳宗元,了解《湖南科技学院学报》,提升了学报的学术品位,成为湖南省学报界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术刊物。
多年来,“柳宗元研究”栏目在选题策划、作者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熟的经验。该栏目立足地域文化特色,充分考虑社会发展、学术发展的需要,精心遴选稿件,把学术水平和学术质量作为最主要、最根本的尺度。在稿件的选择上,不拘于永州地区,同时放眼国内外,既向柳学专家约稿,又注重培养柳学新秀,实现内外结合,优势互补,形成了良好的运营模式。沿着“柳宗元研究”栏目成功的轨迹,《学报》相继与中国先秦史学会合办“虞舜文化与四代文明研究”;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中心合办“儿童文学研究”;与福建师范大学周易研究所合办“经学·国学研究”;与湖南商学院女性研究中心合办“本土·女性研究”等专栏,立足地域文化特色,注重学术创新的办刊风格,带动了《学报》的全面发展。2006年《学报》被评为第三届“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全国百强学报”。
四 增进区域文化影响力
“柳宗元研究”栏目依托地方优势,不断提高品牌影响力。1981年成立湖南科技学院柳宗元研究所和永州市柳宗元研究学会。研究所培养了一大批柳学研究工作者,丰富了“柳宗元研究”专栏的稿件,《学报》也为研究所提供了一个固定的学术交流、学术争鸣的场所,柳学研究者的学术水平大幅提高,除了在《湖南科技学院学报》上刊发柳宗元研究论文外,本校教师还在《文学遗产》、《中国文学研究》、《文学界》、《广西社会科学》等核心刊物上发表柳学文章,增进了永州地区与学术界的交流,促使《学报》“柳宗元研究”栏目在学术界的影响不断扩大。据张伟先生检索《唐代文学年鉴》(2004—2008年),被“柳宗元研究一年综述”及论文索引收录永州学人2003—2007年间发表的论文多达55篇。30年来,永州出版了“柳宗元研究”著作25部,教材3部,荣获省社科成果奖4项。
近年来,不断加强与国内外学者的联系,接待国内外柳学研究专家来永州交流。先后有人民出版社金春峰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王富仁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张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陶文鹏教授等专家学者被邀请来永州考察柳宗元当年足迹所到之处。陶文鹏教授还留下了《游愚溪》、《访小石潭》等诗句。韩国学者黄珵喜女士、日本著名汉学家户
崎哲彦先生也相继来永州对柳宗元山水游记所涉及的遗迹进行实地考察。这些学术交流活动,反映出学者对柳宗元的密切关注,扩大了《学报》“柳宗元研究”专栏的社会影响,也大大地提高了《学报》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此外,《学报》还多次协助永州市人民政府承办了全国和国际柳宗元学术讨论会。2007年10月组织20多人参加了“中国·永济第四届柳宗元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向大会提交《《天问》与《天对》——关于屈原与柳宗元的精神对话》、《柳宗元的孝道观及实践》、《晚唐五代的柳宗元接受》等50余篇文章,专著8部。为《学报》互通信息,交流成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正在积极筹办2010年10月在永州召开的“中国·永州第五届柳宗元国际研讨会”,为促进地域文化发展,促进经济繁荣,“柳宗元研究”栏目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1]孙昌武.柳宗元研究的意义与方向[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5,(3).
[2]马积高.《柳宗元在永州》序[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4.
[3]龙协涛.大学是现代社会的发动机,学报是大学的学术文化品牌——《柳宗元研究:1980—2005》序[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3).
(责任编校:王晚霞)
book=16,ebook=193
G232
A
1673-2219(2010)06-0016-02
2010-03-20
周欣(1985-),女,湖南永州人,《湖南科技学院学报》编辑部编辑,研究方向为文献学与编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