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类生存境遇的追问者
——基耶斯洛夫斯基及其电影世界探析

2010-08-15段文韬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影视系北京100875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洛夫斯基道德人类

段文韬(北京师范大学 艺术与传媒学院影视系,北京 100875)

人类生存境遇的追问者
——基耶斯洛夫斯基及其电影世界探析

段文韬
(北京师范大学 艺术与传媒学院影视系,北京 100875)

文章通过对基耶斯洛夫斯基重要作品的主题进行研究探析,挖掘大师和他的电影作品所致力的对于人类精神困境和终极价值的思考。他对人类生存境遇的深切关怀、心灵世界的内视与反省是其作为电影大师的特质所在。

道德焦虑;人性关怀;神秘主义

一 《十诫》——道德焦虑与生存质疑

对于这部系列电影基耶斯洛夫斯基仅仅借“十诫”之名,用其原始含义架构人物关系同故事主线,此外更多地是使用隐喻式的手段传达现代意识,尝试探讨现代人精神层面的困惑;或者更是一次对于“十诫”原意在当代的质疑、对于人类精神道德困境的深深焦虑。

(一)与神之戒

这样的道德困境首先体现在人对于自己与神的关系定位开始不明朗。信仰危机带来了思想道德的混乱。在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电影中,探讨人与神的关系也成为表现其道德焦虑的一个重要议题。

第一个故事,“何以为信”的命题被提出来。对于保罗父子,电脑已经成了他们的新神,上帝变得可以被替代,并且有了越来越多的替代品。而事实上,无论哪一种替代品,无论它们是“好”是“坏”,是不是都会让我们远离上帝呢?基耶斯洛夫斯基深深的忧虑隐含在影片中,是一种对于现代以及后现代工业社会机器让人开始“异化”、人们开始丧失信仰的现状的不安。

在《第二戒》——“不可妄称神之名”中,基耶斯洛夫斯基通过个体进行抉择来展现自己对于人类“紧守希望”的期盼。在基督教的传统里,只有上帝一人有资格对生死进行裁决,而瓦伊达赋予“情夫的孩子”以生、老医生宣告瓦伊达的丈夫即将死亡,是两次对于“神之名”的妄用。此时,“紧守希望”——相信奇迹是基耶斯洛夫斯基在影片中给出的答案。对奇迹的坚守才是人类信仰的回归,心中永存希冀才是人类的出路。神在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心中,可以具化成道德、人类的思想或信仰。不能自以为是,也不要一味绝望,有敬畏、有爱,人类可以自我拯救。

“十诫”中还有一戒讲述了类似人类精神回归的主题——“守安息日之戒”。圣诞之夜,爱德华和伊娃都违悖了这一戒令,那个“失踪的丈夫”隐喻着伊娃心灵的缺憾、爱的缺失,是既不会回来也不能被找到的精神慰藉。基耶斯洛夫斯基在此片中再次追问“爱如何回归?爱的自由如何回归”。精神的内伤,只有虔诚地回归内心,真正成为自己,复归平静时才真正完成救赎。基耶斯洛夫斯基对于人类心灵疗救的关注在这部影片中也得以体现。

(二)与人之戒

同样的道德困境,也错综复杂地盘踞在人与人日益紧张的关系之间。社会混乱,没有信任可言,社会问题因为变质了的人际关系而发酵、泛滥。

但对于“爱”的救赎力量,基耶斯洛夫斯基依旧坚持,始终不做彻底的悲观主义者。秉持着悲悯的人道主义立场,他相信人类社会可以也应该被拯救。

在第六戒《爱情短片》和第九戒《不可贪邻人之妻》中,两个男性都曾以“偷窥”的方式表达对各自所爱之人无法达成的爱。《圣经》中,“不可奸淫”、“不可贪恋他人之妻”,实际是在道德上倡导一种禁欲主义式的婚姻(男女)关系。但社会发展,现代西方思潮、性解放、女权主义运动随之发展,传统的道德观受到挑战,各种各样的家庭问题也不断出现。

在《第九戒》中,基耶斯洛夫斯基借妻子汉嘉之口说出了自己对婚姻的态度。在基耶斯洛夫斯基眼里,只要有爱,一切沟通上的樊篱都可以超越,他至始致终对“爱”的终极救赎怀有希冀。

《爱情短片》除了同样重申爱的神圣,并强调纯洁的真爱的确存在以外,影片还有基耶斯洛夫斯基对于孤独个体永恒的体悟在迷离。

多米可用“偷窥”来表达“对于圣洁的敬畏”、用“自杀”来拯救“因对真爱了无期望而放任、堕落”的玛格达。人们不能在常态中释放对于美、对于爱的渴求,而要用极端的手段去击溃赤裸欲望以外的冷漠与隔离。那红色的望远镜罩布,既是一种欲望的暴露,又是一种深刻的遮蔽:多米可想用它遮住自己不愿或不敢去正视的、无所不在的、深刻的孤独,遮住冷漠、黯淡、了无真爱音讯的生存现实。这孤独一直以这种热烈又饱和的色彩生硬地存在。

基耶斯洛夫斯基永远以探讨的姿态演绎电影,《爱情短片》就是一部讨论爱情的影片,绝不是在传达忠贞不二的爱情观。如安东尼奥尼的爱情三部曲《奇遇》、《夜》、《蚀》一样,基耶斯洛夫斯基也在追问爱情对于现代人变得廉价,甚至毫无价值的现状。现代人情感的枯竭与冷漠、情感沟通的无望都成为大师作品的晶核。不同于其他大师,基耶斯洛夫斯基在《爱情短片》中是从“爱的代价”这一委婉又微妙的角度,表现的这一永恒主题。爱之于多米可与玛格达都是一种折磨人的不可企及之物。多米可表达了爱,却最终换来了自伤的痛楚;玛格达则在遭受无所表达的情感荒芜之苦,无所爱就等同于丧失了爱的能力。

(三)与罪之戒

基耶斯洛夫斯基的道德焦虑还有更深的社会土壤——人同人创立的制度、规范之间不可调和的悖论使我们自己陷入了又一层的道德困境。

物质在现代社会中成为犯罪的主要诱因。《在不可贪恋他人财物》中丢失的珍贵邮票成为“物质”的象征,它左右人的情感,使兄弟俩相互猜忌。物质让人异化,便从腐蚀人类的情感开始。基耶斯洛夫斯基在影片中则规劝人们,人们应该用内心道德的法度来抵御物质诱惑的侵蚀。

《十诫》中所有关于人类道德、法律、秩序的探讨都不及《杀人短片》触目惊心、振聋发聩。在本片中,我们能看到基耶斯洛夫斯基对死刑自身的悖论以及暴力的本性感到深深的疑惑和焦虑。人道主义的困境被“鲜血淋淋”而又“麻木不仁”地表达,直抵已经在人性的矛盾中困顿不堪的我们的内心。

基耶斯洛夫斯基完整地记述了两次杀人事件,无论是残暴的血淋淋的杀人,还是从容有序的杀人,同样触目惊心。

当人类的道德成型,秩序建立,我们说人类的文明便明朗了。人道主义是诞生在这之上的晶核,它的终极关怀是生命的神圣不可侵犯。对于生命的尊敬,既是道德也是法律秩序的禁忌。那“杀人必须偿命”的说法又是怎样逃脱了人类文明的框限,成为道德的编外物、法律的要义之一了呢。我们以崇敬生命之由剥夺生命。被处以极刑的生命从哪一个时刻起被什么人以谁的名义和怎样的理由剥夺了神圣的尊严呢?当我们用终结一个生命的手段向另一个生命表示哀婉与尊重时,这样巨大的悖论与悲哀,是人道主义至今也未能摆脱的困境。

二 《维罗尼卡》——神秘主义、宿命与巧合

《维罗尼卡的双重生活》是一部诗一般的影片。基耶斯洛夫斯基说:“那部片子在讨论感性、预感和人际关系,全是非理性的东西。”非理性的神秘主义倾向,构成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电影景观中一道重要的风景。

声画长久都被认为难以表达抽象、概念理论化的东西,声画的局限本是文字符号的专长。可试图展现生活中“偶然”的无处不在、生命的捉摸不定以及宿命的摆布力,用具象演绎抽象的基耶斯洛夫斯基却在对神秘主义的执着中将声画的局限最大限度地打破了。“捕捉存在于我们内心的东西”是基耶斯洛夫斯基努力要接近的电影目标。法国人称他使看不见的东西有了形象,使无法形容的东西可以被理解。

维罗尼卡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好像这个世界上还生活着另一个维罗尼卡。一个是波兰人,一个是法国人,她们有相同的容貌相同的名字,都有音乐天赋,甚至有相同的疾病——心脏病。她们没有来往,也不相识,但隐隐感到对方的存在。

《维罗尼卡》全片都在讲述“偶然”,无法确定它们之间的因果联系。基耶斯洛夫斯基让他的偶然潜藏在生活的流程中,因此形成了“希区柯克般的叙事技巧”;偶然作为他对生命的一种看法,同宿命与神秘主义一道构成了他影片“伯格曼一样的诗情”。

偶然是什么样的东西?我们与世界任意角落的某一个人有着相关联之处,可是我们毫不知情,不在契机迸发的时空交叉点上,我们便只是陌路,而契机本身就是一个充满了偶然性的存在。又或者,在我们思想的深处,有一些隐藏的动机会在未来发酵,甚或只是一闪而过、摆脱了因果束缚的某个念头,已经注定了要被灵验,要从“异想天开”成为生活本身。偶然是关于可能性的探讨,繁复的可能性充斥我们的生命,偶然也因此给生命抹上了浓重的神秘色彩。生命的轨迹是一种可能性“兑现”的结果,为什么偏偏是这种可能性而非其它,是为宿命。

因此,偶然、宿命与神秘主义携着手在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维罗尼卡的双重生活》里将那些似乎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人类精神与内心世界道尽。

波兰的维罗尼卡站在广场上,手里拿着凌乱的乐谱,惊讶地望向旅游车里的法国的维罗尼卡。在这个画面中,基耶斯洛夫斯基运用玻璃的反光效果,同时让摄影机进行 360度的旋转,使得观众能够看到同样凌乱的影像叠印在法国维罗尼卡的身上和脸上。不停旋转的镜头制造出一种恍若隔世的梦境效果,两个同名同貌的人在同一个时空中奇迹般地共存,美得不可思议的画面与神秘的宿命理论在此刻融合共辉。两位维罗尼卡几乎超验的直觉推动了这个故事的流程,基耶斯洛夫斯基那种不可知的宿命论和非理性的神秘主义倾向在其中充分呈现:时空虚幻,直觉成为一种唯美的依据。

《维罗尼卡》也是一部典型的女性电影,基耶斯洛夫斯基从女人的角度、从她们的感觉和世界来拍摄,影片因而更加细腻婉约而曼妙。更多小细节小道具的点缀与串联,有的甚至成为了两个维罗尼卡冥冥中相识相通的隐喻与线索,譬如鞋带、心电图、还有手指。这些小的细节让基耶斯洛夫斯基抽象的想法具化成物项,概念性的东西得以沉淀在承载感觉的物体上,而留存于心。这是一种巧妙的表达。

电影的后半部分,男主角亚历山大进入维罗尼卡的生活。这实际是导演安排的一次对于自己理想生命状态的破坏行为,这体现为,亚历山大实际上利用了维罗尼卡的生活。亚历山大让她明白了的确还存在一个维罗尼卡,甚至他明白维罗尼卡自己都不明白自己的地方。当维罗尼卡私人的东西被利用时,东西就不是她的、也不再神秘了,维罗尼卡得以丰满的支撑被裸露,这是亚历山大最大最用力的破坏。基耶斯洛夫斯基认为冥冥中的东西只要感受到就好,哪怕是外化的表达都是亵渎都是不可原谅。

此时,基耶斯洛夫斯基对于人生忧郁的态度流露出来,很浅很淡。它不是命运的无所适从、不是偶然的神秘不定,而是面对对待宿命不怀好意与粗俗破坏时深深的无奈与失望。

但是希望永存,这是一直的主调。《维罗尼卡》使用了金黄色的滤光镜,滤光镜能够造成整体印象,使得维罗尼卡的世界变得更加美丽。生命是神秘不可捉摸、注定而又偶然的,只是它依旧溢出金黄的色调,并因此而更加迷离曼妙。

三 《三色》——个体价值的追问与终极人性的关怀

三色是法国启蒙运动时期法国思想家、资产阶级革命家们倡导的人类思想,蓝色象征自由,白色代表平等,红色是博爱之意。当时西方世界已将这三种观念在政治及社会层面付诸实行,基耶斯洛夫斯基却从人类个体层面进行了探讨,从人性角度进行了追问,这便又是完全不同的三个论题了。

基耶斯洛夫斯基抛开一切政治、社会的背景因素,将自由、平等、博爱的理念放在现代生活中人们的精神、情感的层面,进行一种冷静的、形而上的表达,让人思考和追索三者对个体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一)《蓝色》:自由的缺席

基耶斯洛夫斯基以及他的影片认为人类自由是不完全、是永恒残缺的。我们靠近真正的自由需要永不停歇的脚步。

朱莉在丧失了几乎一切之后,希望通过逃离以前的世界来忘却、来疗治伤痛。她“处心积虑”地追求心灵的自由,却离自由越来越远,在几乎与世隔绝的世界里,有街头吹笛子的老人唤醒唤起音乐的记忆,而好几次整个故事停滞,画面闪黑更是朱莉沉湎过往音乐的极致表现;房间里的老鼠肆意侵扰她同样只能无所适从,丈夫情人的出现则彻底将这种“自由”的假象粉碎。消极的逃避注定是无法自由的。

对于用逃避来追求灵魂自由的朱莉,基耶在影片中做了毫不留情的否定,他甚至用了两个巨大的隐喻来暗示这种做法自欺欺人的性质。一个便是朱莉“真正逃离了原来世界”,丧失记忆的母亲,她获得了真正与世隔绝的生活,但显然她的心灵并不因此而自由。这对于想要逃遁到新生活中的朱莉是心理层面一个恶劣的暗示与不小的打击。两次去探望母亲,母亲都在看电视中一位极年迈的老人玩极限运动,导演在整部只有100分钟的影片里,详尽且较完整地展现了这段电视内容。试图用放纵用极端的方式解脱的念头都只能是假象,就像蹦极时脚上套着的那根安全绳索,无论我们希望获取多么巨大的自由,追求多么彻底的自我,这根现实的绳索将一直束缚我们。我们只能在社会的约束下"循规蹈矩",个体生命永远得不到社会制度描绘的理想中的自由。

当朱莉续写曲谱、有了似乎可以接纳丈夫朋友的姿态、并原谅与帮助丈夫的情人时,朱莉开始从无可丧失之处解脱,哀痛得到升华,最终依旧是爱而不是麻木解放了她。

只有心境得到安宁、态度更为坦然的个体的精神和灵魂,才能拥有从容不迫的自由,是宽容让心自由。所以说,基耶斯洛夫斯基的温情脉脉使这种绝望的悲观主义中渗透了希冀尚存的人文关怀,他对于人性价值的追索也是在这一份希冀中变得意义非凡与笃定的。

(二)《白色》:平等的困顿

《白色》讲述的是平等的矛盾。我们似乎理解平等这个概念,并且都追求平等。但事实总是虚妄,基耶斯洛夫斯基认为每个人都不是真的想要平等,而是想要更平等。这便是平等的困顿。

当卡洛摆脱了原来的窘境,一夜间成为巨富,并报复式地将妻子“送进”了监狱时,平等再一次失重,无从说起。白色成为一种迷失的颜色。这只是一场追求“更平等”的报复性 游戏。在个体的情感层面,平等可能永远处于迷失状态。

在自由和平等都无法追求到人性的价值时,导演再一次把目光投向了爱,这是个体的爱,不是道德说教的爱。当卡洛站在高墙铁网之下流下泪时,基耶斯洛夫斯基式的人道主义流露——他的人物总是通过自我醒悟与相互关怀最终达到和谐的人生境界。拥有爱,是基耶斯洛夫斯基对个体的人投注的最基本的期待与信任,是基耶斯洛夫斯基人性关怀与价值追问的归宿。

(三)《红色》:爱的不可能

红色象征博爱,是维系资本主义文明的重要精神支柱。当基耶斯洛夫斯基利用电影语言阐释这一现象时,他并没有满足于其基本内涵的探究,而是将目光放在淳朴而又崇高的理想已被冷酷的现实粉碎的今天。博爱的观念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人类的博爱究竟有无可能?

两个性情截然不同但都处于孤独状态的人——老法官和瓦伦蒂纳,在互补性的沟通中渐渐相互走进,达到彼此的宽容与理解,并产生了超乎男女情爱的更纯洁更崇高的爱,一种博大的爱。

瓦伦蒂纳的爱深藏于心中,她代表着人善的自然天性,是一个完美的理想的典范。而老法官的爱因为恋人的背叛而被扭曲,他只能采用窃听的方式来作为在这个没有爱的世界中生存的方式。老法官内心的爱在瓦伦蒂纳对他表示宽恕与谅解后被重新唤醒,这是一个有罪的灵魂被拯救的过程,老法官最终以自我告发完成了自我审判。

《红色》就很明确地告诉了我们,人与人要达到真正的交流,特别是心与心的沟通是十分困难的。心灵能够相契的人往往互不相识,而相识的人之间又常常存在着巨大的隔膜。永远在电话线另一端的男友、年轻时便痛失爱情的老法官、被女朋友背叛的年轻法官,都是一种灵魂深处的孤独的展现,是人类社会中个体生命生存状态的真实写照,更是横亘在人类博爱面前最大的难题。

基耶斯洛夫斯基将他要探讨的博爱问题放置于人类精神孤独的层面。孤独的主题也是基耶电影中几乎永恒的主题,这也是他人性关怀的切入点,孤独的生存状态呼唤着博大的爱来拯救。博爱是一种人性的需要,而需要本身是必须去寻找、去争取的。

[1]浦剑.世界著名电影导演研究[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162-212.

[2]达纽西亚·斯多克(施丽华,王立非译).基耶斯洛夫斯基谈基耶斯洛夫斯基[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

[3]程琦.基耶斯洛夫斯基影片中的存在主义思考[J].电影文学,2007,(9):62-63.

[4]罗勤.用大师的作品《十诫》悼念大师——写在基耶斯洛夫斯基逝世十周年[J].电影评介,2007,(1):51.

[5]王瑞媛.现代隐喻中的传统道德碎片——基耶斯洛夫斯基对“十诫”主题的阐释与重构[J].电影文学,2008,(7):60-61.

[6]管红星.心灵捕手的“天鹅之歌”——基耶斯洛夫斯基《三色》叙事研究[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2002,(2):63-68.

[7]郭培筠.人类生存境遇的终极思考——基耶斯洛夫斯基的“三色”解读[J].前沿,2003,(8):148-150.

[8]王军才.论基耶斯洛夫斯基“三色”的哲学视角选择[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05-108.

[9]尹乐.浅析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电影风格[J].电影文学,2009,(4):50-51.

[10]潘华.自由?平等?博爱?乌托邦!——论基耶斯洛夫斯基《蓝》《白》《红》的审美情趣[J].电影评介,2008,(19):16-17.

A Study of Krzysztof Kieslowski and His Film World

DUAN Wen-tao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China)

this paper will excavat Krzysztof Kieslowski and his films which have been committed to the consideration of the plight of the human spirit and the ultimate value, by studing the theme in the important works'of Krzysztof Kieslowski. He has deep solicitude for human survival, and reflect the world within its master as the trait.

Moral anxiety; Human concern; Mysticism

J911

A

1673-2219(2010)06-0061-04

2010-03-01

段文韬(1988-),女,湖南益阳人,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影视系学生,研究方向为外国电影史。

(责任编校:燕廉奚)

猜你喜欢

洛夫斯基道德人类
比较文学界对维谢洛夫斯基及其《历史诗学》的接受与意义研究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人类第一杀手
像弥赛亚一样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什克洛夫斯基诗学视野下的秦观《满庭芳》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