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师资队伍 强化内涵建设
——对地市级电大师资队伍现状的反思

2010-08-15严瑞芳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0年7期
关键词:师资队伍师资内涵

严瑞芳

(常德广播电视大学,湖南 常德 415000)

优化师资队伍 强化内涵建设
——对地市级电大师资队伍现状的反思

严瑞芳

(常德广播电视大学,湖南 常德 415000)

内涵建设是电大提高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永葆生机和活力之必须,内涵建设的核心突出表现在提高质量上。而目前,各级电大特别是地市级电大的师资队伍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和不足,这些不足影响着电大发展的质量。为此,在电大内涵建设之际,必须充分重视优化师资队伍,为电大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和活力。本文中作者先通过对地市级电大师资队伍现状及缺陷的分析,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优化师资队伍的建议。

师资队伍;内涵建设;地市级电大;优化

随着远程开放教育的发展,电大作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要在激烈的教育市场竞争中,永葆生机和活力,内涵建设是必须。笔者认为,师资匮乏的学校不会有长远的发展,师资人才是学校的第一资本。只有充足的师资人才储备才能为电大的可持续发展和核心竞争力的迅速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师资力量的发展与优化是内涵建设的重点。笔者试图通过对地市级电大师资队伍现状的了解与分析,来探讨优化电大师资队伍建设的途径。

一、地市级电大师资队伍现状及缺陷

1.学校功能定位欠明确,师资建设目标笼统

中央电大副校长严冰曾在沈阳电大远程接待中心揭牌仪式上指出:电大的功能性定位,一是自身的办学,包括学历和非学历教育;二是电大所能提供的公共服务。这是对电大远程教育的一般性功能定位。而各地电大由于当地教育资源状况、学校组织状况、政府政策导向、市场需求状况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功能性定位应有所不同,而且随着这些条件的变化,功能性定位也应该是动态变化和发展的。那么,针对各级电大,功能性定位是什么?大多数学校始终没有明确的定位。从而,应该培养一支什么样的师资队伍也就没有了目标。特别是在电大由外延向内涵发展进程中,师资队伍的优化已经成为了发展的重点,我们应该致力于培养一支何种结构的师资队伍才符合电大的功能性定位,才有利于电大的可持续发展,基本是模糊的。

2.学生培养目标欠具体,师资培养标准模糊

我们始终认为:电大远程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而什么样的人才才是高级应用型人才?我们无法用规范的语言来界定。按照这个标准,电大培养的人才与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所培养的人才有何不同?我们也无法用准确的语言来描述。而且,由于各地的经济发展状况、政策导向和市场需求不同,各地人才培养目标也没有具体的针对性。所有这些概念的模糊,使得师资素质建设没有了具体的培养标准。而绝大多数电大在师资培养上普遍存在的是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途径单一、培养任务不落实,培养效果虚化。重临时培训而轻长期培养、重技能培训而轻理论教育、重闭门培训而轻外出进修,重培训形式而轻培训效果等现象。特别是对外聘教师,更加疏于管理、疏于培养,有的甚至完全按照传统的“一言堂”、“满堂灌”进行教学,对远距离教学根本就不熟悉。这与电大内涵建设所强调的质量和效益是极不相称的。

3.教育市场竞争欠规范,师资管理被轻视

目前,成人教育正在蓬勃发展,成人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电大开放教育和网络大学等成人教育形式种类繁多,经教育部审定核准能够举办这些形式的教育实体也是百家争鸣。那么不可避免的存在利益驱使下的不规范竞争,扰乱了教育市场的规范运作。一部分电大因害怕生源流失而过分强调“保姆式”服务,忽视了教学质量上的服务,因而也就淡化了师资管理。普遍存在着重招生行政管理而轻教学教师管理,顾经济效益而失社会效益的现象。表现之一就是:在专职教师队伍中,教学经验丰富、技术职称高的均主要担任着学校重要的行政管理职务如领导岗位、科室负责人岗位等,常年由于行政事务繁忙而无暇顾及教学。教师不深入实践教学,搞创新教育根本就是一句空话,更谈不上发挥专业骨干和专业带头人的作用。另外一部分专职教师虽未担任领导或科室负责人职务,也是三头六臂或多或少地担任一般行政工作,真正作为专任教师的少之又少甚至没有。更为严重的就是,特别是市级及以下的电大学校招生专业上可谓一应俱全,百花齐放,根本无视一些专业有无师资力量、师资水平达未达到水平。

4.市场人才需求无标准,师资质量难提升

当今社会很多单位和企业特别是非竞争性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基本无标准,过分看重文凭和学历,多数把有无文凭和学历当作上岗的唯一通行证,当作加薪或晋升的必备条件。而轻视了对他们学习力、应用力和发展力等的考察。再加之电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以成年人为主体,以在职学生居多,他们大多是怀着为晋升或加薪而混一纸文凭的目的来就读的。这种呈现明显的功利性和实用性的求学动机与我们的培养目标背道而驰。因而在学生管理上与我们的教学管理极度不配合,经常出现实践活动、课堂上教师带研究生甚至空堂的现象,那么教师教学无对象,要提高师资水平就难上加难。

二、优化电大师资队伍现状的建议

(一)强化学校功能定位,构建师资建设目标

按照中央电大所确定的一般性功能定位要求,各级电大办学应该主动顺应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以人为本,并依据当地政府政策导向、市场需求状况等因素动态调整和发展学校的定位。笔者认为:按照系统办学、分级管理的层级式体制构架,中央电大应该是政策中心、资源建设中心;省级电大应该是上下联结中心、资源补充建设中心和教学服务中心;而地市级电大应该把自己定位于基地教育中心和平台服务中心,以为基层单位学者提供基础教学与优质服务为己任。依此标准,师资建设目标应该各有侧重。中央电大应该致力于建设一支高理论、深科研、厚实践的师资团队,团队构成主要是能在专业改造、课程创新、资源建设等方面作出贡献的专业和课程主持教师;省级电大应该致力于培养一支融教学与教学管理于一体的师资团队,团队构成应重点突出在能够提供专业教学服务的主讲教师和能够进行课程管理和提供教学指导的专业和课程责任教师;地市级电大的师资建设目标可以定位于培养一支能够传授专业理论、指导课程实践的师资团队,团队构成重点是能“上好每一堂课、搞好每一次实践”的导学专职或兼职教师。

(二)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把握师资建设重点

与普通高校和高等职业院校不同的是,电大在办学宗旨、办学体系、办学资源等上具有教育的民主化、社会化、大众化、终身化、现代化和信息的全球化等特点,培养对象又具有面向地方、面向基层、面向农村的面向中小企业的特色,所以在中央电大“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指导下,各级电大应根据师资建设目标,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市场需求状况等方面,以当地城市发展重点、发展方向为导向,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进而把握师资建设重点。笔者认为:电大的师资素质、结构除了要具备一般高校师资所具有的特点以外,建设还应有自己的重点和特色:①师资团队不仅要懂得现代远程教学理论,更要擅长运用现代化的远教技能;②师资队伍不仅要在教学上有所作为,更要在教学支持服务上作贡献;③不仅要完善教学服务平台,更要引导学生使用平台达到终身教育的目的;④不仅要传授理论与指导实践、更要强调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与高度统一。

(三)坚持办学以教师为本,加强师资管理。

虽然电大的师资力量普遍都是“双挑型”,既要承担教学任务,又要主持行政岗位。但电大最根本的性质是教育单位,那么就始终应坚持以教师为本,把培养一支职业化、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作为电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作为为电大提高效益的关键增长点。笔者认为:电大的师资管理可以借鉴企业管人的办法来进行师资管理,具体来说主要有:①不拘一格招人才。打破过去那种只招应届毕业生的办法,实行只要达到学历要求,有行业职业实践经验人员优先的办法,高薪聘用或录用有丰富教学经验或实践经验的人才,改善师资队伍在学科知识方面的结构。②坚持“人岗匹配、人尽其能”。科学设岗,鼓励教学人才在教学方面出业绩、出成效。把薪酬的支付标准与“能”相挂钩,在学校内部形成重能力、讲奉献、论业绩的管理氛围。③规划师资职业发展,制定明确的晋升条件和标准,针对每个师资的能力、潜质,帮助其拟定一个能体现学校目标规划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总体目标,增强学校和个人共同前进的内在动力。④团队化建设。构建一支长期稳定的、由本校各专业教师牵头,集地方高校名师、地方行业(企业)精英三家智慧与一体的团队,融技能型、实践型和理论型人才与一体的团队。充分挖掘团队各组成的优势,讲究协作与效率,打造一支长期稳定、具有地方特色的团队师资力量。因为推崇这种团队精神的学校文化,更容易创造一个和谐宽松的工作氛围,促使师资敢于创新,乐于交流,善于合作,勇于分享,人尽其才。

(四)激活供需双方活力,提升师资水平。

第一,激活学生求学动机。①加强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的对接,迎合学生的职业兴趣和发展方向,实现学生学习过程由“他控”向“自控”的转变;②提高学习资源的价值,激发学生对学习资源的兴趣;③转变考核评价方式,逐步以过程性评价部分或完全替代终结性考试。

第二,激活师资培养机制。①逐步建立系统化、制度化的培训机制。如采取“给条件、施压力、定目标”的方法,以任务来拉动师资培养。坚持岗前远距离教学理论培训、定期远距离技能培训、组织专业岗外实践、外出进修、高校深造等。并对培训成果进行经常性检验,建立健全培训档案。这样既拉动了学科建设,又达到了师资水平、素质的提高。②集约型建设。在师资规模等方面,各级电大可能无法与众多高校抗衡,但可以本着稀缺性原则,通过加强管理,提高现有人才的绩效,突出精品建设,培养名优教师,打造师资亮点,创响学校名声。③项目化建设。即以项目来拉动师资建设,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向实践学习,为人才成长提供广阔的空间。各级电大也应尽量多争取相关的专业、学科建设或实践项目,为教师提供理论或实践锻炼的载体,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到这些项目中,通过实践创新,达到理论提升。

[1] 倪晓燕. 对电大内涵建设的思考[J]. 现代远距离教育,2008,1.

[2] 张德明,陈信,徐皓,刘文富,杨晨. 上海电视大学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构建[J]. 中国远程教育,2005,2.

Optimizing the ranks of teachers and strengthening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Reflection on the ranks of teachers’ situation in prefecture-level Radio & TV universities

YAN Rui-fang

The connotation of building is TVU improve the overall strength and core competitiveness, the need to maintain its vigor and vitality, meaning the core of the building of outstanding performance in improving the quality. But at present, at all levels, especially in municipal TVU TVU faculty obvious flaws and shortcomings, these deficiencies affect the quality of development TVU. To this end, TVU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must be fully paid attention to improving teaching staff, in order to provide the impetu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VU and vitality. Through this article the authors first city-level TVU Faculty status and defect 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 of targeted faculty put forward proposals.

Teachers;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Prefectural TVU; Optimization

G72

A

1008-7427(2010)07-0009-02

2010-05-18

作者系常德广播电视大学讲师。

猜你喜欢

师资队伍师资内涵
关于加强铁路职工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医联体模式下全科师资队伍建设探索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挖掘习题的内涵
北京印刷学院新媒体学院师资介绍
第二节 2015年法学专任教师师资情况
中国和主要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体系比较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