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硕士研究生中开展合球运动的可行性分析
2010-08-15乔来明
乔来明
(河南科技学院,河南新乡 453003)
硕士研究生脱离了系统的体育教育之后,因没有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生活中缺乏自主性,身体素质和机能明显下降[1-4].虽然不同文献从不同的角度都反映出了硕士研究生身体素质下降等问题,但并没有通过研究为这一特殊群体找出更加适宜的体育锻炼项目.为此,作者对河南省普通高校在校硕士研究生的年龄、生源结构和学习特点以及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等情况进行了调查,并结合合球运动的特点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探求合球运动在硕士研究生中开展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1 研究对象
以河南师范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新乡医学院、河南理工大学、郑州大学5所普通高校的在校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本项研究目的的和内容需要,查阅了有关研究生体育锻炼、体育意识、体质健康以及合球运动等方面的文章30余篇,为本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2.2 问卷调查法
遵循有关体育科研方法的问卷设计原则和要求,发放《河南省普通高校硕士研究生体育行为调查问卷》900份,回收793份,回收率为88.11%,其中有效问卷764份,有效率为96.34%.
2.3 数理统计法
对获得信息、资料和数据,通过运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数理统计.
3 合球运动
3.1 合球运动的场地器材
国际标准的合球比赛场地长40m、宽20m,分成正方形的两个半场;两个球柱位于场地中央纵轴线上,于两端的距离为6.67m,罚球点距球柱2.5 m,球柱直径5~8 cm,高3.50m,顶端固定球篮,无篮板;球篮直径39~41 cm,篮筐高25 cm,合球用皮质或合成材料制成,周长68~70.5 cm,重量为425~475 g.
3.2 合球运动基本规则
合球是用手玩球的运动,是两性混合且男女平等的运动.比赛时,每队上场8名队员,男、女运动员各4人,按区域(例如进攻区左半场,防守区右半场)分成进攻和防守两组,男、女运动员各2人,每次将球投入对方球篮得1分,当两队得分相加为2的倍数时(如1:1,2:0或3:1等),两组队员必须交换区域和交换攻守角色,比赛中采用人盯人防守战术,同性间一对一盯人防守,攻守双方不允许有身体接触,不得二对一防守,不得防守异性球员,不得越区防守,不得摇动篮柱影响投篮,比赛时间为上、下半场各30min,中场休息10min,下半场开始时,两队交换进攻区.
3.3 合球运动技术特点
合球基本技术由双手投篮、罚球、切入上篮、传接球和卡位抢篮下球技术组成,比赛中由传球来改变球的位置,不得运球或带球走;不得击打、夺取对方手中的球;不得过分妨碍传球;不得直接将球递交给队友;不得以脚触球或用拳击球;不得倒身触球;不得推人、抱人或用肢体碰撞妨碍;不得利用队友掩护获球投篮;没有回场与传球次数的限制.
4 硕士研究生课余体育锻炼的现状调查
通过对硕士研究生课余体育锻炼的调查发现,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238人 (经常参加是指每周3次及其以上),偶尔参加体育锻炼的499人(偶尔参加是指每周1或2次),从不参加体育锻炼的27人.
4.1 体育锻炼时段和场所
从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研究生中调查得知,硕士研究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场所较为集中,主要在学校的公共体育场地,依次是宿舍楼附近空地、宿舍或楼道内和收费体育场馆,参加的时段体现出广泛的业余性和自主性,分布在早晨、上午、中午、下午、晚上,分别占参加课余体育锻炼人数的12.1%、7.0%、9.2%、59.2%和42.3%.
4.2 体育锻炼的形式和项目
硕士研究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形式以和同学或朋友一起为首要形式,达到70.1%;在对体育锻炼项目的选择上依次是跑步、羽毛球、篮球、乒乓球、跳绳、健美操、足球、游泳、排球网球、体育舞蹈和武术.
4.3 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时间和强度
调查结果显示:硕士研究生每周参加锻炼次数在1或2次的占67.8%,3次以上占32.2%,每次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在30min以下占25%,30~60 min达49.3%,60min以上达25.7%,每次体育锻炼达到中等及其以上强度的占总体的52.8%.通过对硕士研究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调查,参加体育锻炼的场所较为集中,和同学或朋友一起进行体育锻炼为首选的形式,在锻炼的次数、时间、强度上能够达到体育人口标准[5]的分别占 32.2%、75.0%、52.8%.
5 硕士研究生中开展合球运动的可行性分析
5.1 硕士研究生群体的体能状况适合开展合球运动
调查得知,硕士研究生中年龄最小的21岁,年龄最大的39岁,31岁以上占调查总体13.2%,往届生占调查总体41.6%,研究生脱离系统体育教育少则2~3年,多则10年以上,并且大部分应届学生在体能上优于往届生,在对研究生中等强度以下的锻炼者调查后也反映出相同的问题.合球运动对参加者的体能要求不是很高,并且合球规则只允许一对一的攻防,可使不同体能的研究生共同参与,对参加合球运动的研究生进行适当的素质测试,使体能相当或年龄相近的来进行攻守,相同的运动项目可使多种不同的锻炼强度同时存在,使每一名参加的研究生都能达到充分的锻炼.
5.2 合球运动技术简单易掌握
在对硕士研究生体育技术技能的掌握情况进行调查后得知,技术技能的掌握较好的占24.2%.合球基本技术由双手投篮、罚球、切入上篮、传接球和卡位抢篮下球技术组成,比赛中由传球来改变球的位置,合球运动技术相对其他体育项目技术简单.从研究生经常参加的体育项目和接受体育教育情况得知,都不同程度的接受过田径、篮球、排球、足球、健美操等项目的学习,为参加合球运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同时解决了因技能的差异而导致研究生缺乏体育锻炼的情况.
5.3 场地器材简单,有利于合球运动的开展
合球比赛场地要求低,画法简便,器材简单,搬运方便,利于布置,活动空间弹性大,适应力强,在草地、水上、沙滩、室内等均可进行,学校的体育馆、田径场,篮、排、足球场地等能够满足合球运动所需的场地,也可按2:1的比例进行缩小,球柱高低也可进行适当调整,合球也可用足球或排球来代替,根据空闲区域的大小也可以进行半场的比赛.在对硕士研究生参加体育锻炼应具备的条件调查后得知:59.9%的研究生因缺少场地器材而影响其参加体育锻炼,针对合球运动场地器材的特点,学校可根据研究生学习、生活场所的空地进行合球场地的布置,便于研究生利用有限的时间在不同时段进行体育锻炼.
5.4 合球运动可减少研究生的运动损伤
合球的基本技术较简单,比赛中通过移动和传接球来改变球和队员的位置,不能直接将球递交队友,不得击打、夺取对方手中的球以及过分妨碍传球,防守时不允许有肢体碰撞,比赛中不能靠体能优势豪夺来取得胜利,球场中暴力攻击的现象自然较少;合球比赛没有回场与传球次数的限制,参加的队员可充分利用场地来进行移动和攻防,无形中减少了队员间相互身体接触的机会;合球的球柱较高且无篮板,队员可从球柱四周进行投篮,投篮的得分点较多,攻防相对分散,减少了有意或无意的身体接触碰撞,同时削减了比赛中体型高大队员的自然优势,减少了因防守高大队员某区域人员过于集中的现象,合球运动简单的基本技术和规则有效降低了因运动而带来的损伤.
5.5 合球运动能促进硕士研究生群体之间的交流
调查显示,硕士研究生课程的开设特点鲜明,一年级主要学习专业基础课程,二年级主要学习专业方向课程,三年级查阅文献资料和撰写毕业论文.其次研究生每天学习时间长,6~8 h的达39.7%,8 h以上的达39.2%,课余时间也在进行资料的查阅、实验、论文撰写,同时学校为了便于教学活动的开展,不同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宿舍较为集中.另外,从研究生参加体育锻炼前六位的项目来看,多以2或3人同性间进行体育锻炼,以上因素非常不利于研究生群体之间的交流.在对硕士研究生参加体育锻炼应具备的条件进行调查后可知,58.6%认为缺少一起参加锻炼的同伴.合球运动不受性别、年龄和体能的限制,以及合球特有的同性之间攻防和一对一攻守规则,可使不同年级和专业的研究生共同参与,即使每队上场队员不足8名时,仍可按性别以及参加人数的多少酌情递减,既促进了研究生群体之间的交流,又有效解决了因缺少同伴而影响参加体育锻炼的现象.
[1]朱琦,王刚.普通高校研究生体质现状的研究与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005,26(4):102-104.
[2]赵殿军,孙庆祝,薛岚,等.高校在读硕士研究生身心健康状况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6):746-748.
[3]管勇生.对河南省高校研究生与本科生的体质比较与活动现状研究[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5,21(2):174-176.
[4]何萍.高校研究生健康状况和体育活动现状研究与分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8(4):498-499.
[5]李玮,崔艳荣.河北省高校推广合球运动的可行性[J].唐山学院学报,2007,20(2):102-104.
[6]杨建华.高校开展合球的可行性研究[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5(3):23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