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研究——以湖北省赤壁市为例
2010-08-15中央财经大学北京100081
○徐 佳 (中央财经大学 北京 100081)
一、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及特点
截至2009年12月,赤壁市在工商部门注册的公司类企业共1187家,其中规模企业183家。规模企业中除4家因其母公司为上市公司可以定位为大型企业外,其余179家均为中小企业。2009年赤壁市中小企业生产总值为138亿元,上缴税金5亿元,占赤壁市税收收入的67%,是赤壁市税收收入的主要来源。
这次调查以市直各金融机构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主要对象,共发放调查问卷135份,收回有效问卷127份,覆盖赤壁市纺织、建材、机械制造等支柱产业。调查显示,赤壁市金融机构对工业企业信贷投放稳步增长,支持力度不断加大。2009年,全市金融机构累放短期工业贷款8.35亿元,比去年增加1.65亿元,增幅为24.7%,累放中长期公司类贷款18.75亿元,比去年增长4.56亿元,增长32.8%,较好地支持了全市工业企业的发展。
尽管如此,中小企业资金紧张的状况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缓解,融资难问题比以往时期更显突出。据统计,目前127家中小企业资金缺口总额为2.75亿元,其中以纺织企业资金最为紧张,缺口总额为1.24亿元。中小企业融资难呈现以下特点。
1、间接融资多,直接融资少,融资渠道呈对象差异性
目前,赤壁市股票融资尚未开局,民间融资、职工集资等直接融资也很少,在直接融资发展滞后的情况下,银行贷款成为了企业最主要的资金来源渠道。据调查问卷显示,127家工业企业资金来源总额为65870万元。具体融资情况为:金融机构贷款35552万元,占融资总额的54%;政府投入7500万元,占融资总额的11.4%;占用客户资金4657万元,占融资总额的7.1%;票据融资4355万元,占融资总额的6.6%;企业及职工自筹3413万元,占融资总额的5.2%;民间借贷3022万元,占融资总额的4.6%;其他7371万元,占融资总额的11.2%。以上数据显示,银行信贷资金在企业资金来源中占比很高,一方面,说明了银行对支持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比较单一,直接融资能力弱,对银行信贷资金形成了高度依赖。这种情况不利于企业提高直接融资能力,一旦银行信贷管理政策从严,企业生产经营必然受到影响,生存发展也会受到制约。
2、大项目贷款容易,小项目贷款较难,融资主体呈规模差异性
对银行来说,大企业、大项目贷款利率虽然较低,但是,大企业、大项目抗风险能力强,贷款安全性好,可以形成规模效益。因此,在应对金融危机,加大金融机构对企业贷款力度的融资盛宴中,大企业和大项目受到热捧,而最需资金度难关的中小企业却倍受冷落。调查显示,认为资金很紧张的中小企业占68%,而且企业规模越小,贷款难现象越严重,企业的资金紧张程度越高。
3、贷款申报率低,满足率高,融资意愿呈行为差异性
尽管企业普遍感到资金紧张,但是,真正向银行正式申报贷款的企业并不多。在调查的127家企业中,只有65家企业向银行申报了贷款,贷款申请率为51.2%。剩下的62家企业中有40家资金很紧张,但没有向银行申报贷款。其主要原因是认为银行贷款门槛太高,自身达不到银行贷款要求。虽然企业贷款申报率低,但是,申请贷款的获得率高。调查显示,65户企业申请贷款107起,申请资金总额3.7亿元,实际获得贷款89起,落实资金3.0亿元,贷款满足率为81.1%。由此可见,对符合条件的企业,银行信贷支持意愿强、力度大、满足率高。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1、企业先天条件不足,造血功能较差
一是家庭式居多,经营方式较粗放。企业重扩张,轻风险控制,个人作用突出,经营随意性较大,业务稳定性较弱,产品科技含量较低,实际附加值不高,抗风险能力较差。有的企业产品随意转型,在资金、人员不具备的情况下追求高新,造成企业资金困难;有的企业对市场预期不足,盲目上项目、建厂房、上设备,绝大部分资金投入固定资产,造成流动资金不足。二是信息不对称,财务管理不规范。企业治理结构虚化,财务人员素质不高,资金往来随意性较大,财务管理不透明,个别企业不能正常体现利润和纳税,在银行进行申请贷款审核时账面报表不能体现真实经营效益,达不到银行贷款要求。由于经营历史不长,信誉积累不足,也缺乏品牌及信用历史所能发挥的间接传递信号作用,因此,在企业的融资过程中信息不对称情况较为严重,从而使银行对企业放贷十分审慎。三是企业融资渠道不广,对银行融资过于依赖。根据调查,目前赤壁市企业融资除金融机构提供贷款(占54%)外,其主要融资方式为政府投入(占11.4%)、企业自筹(占5.2%)、民间融资(占4.6%)。在当前信用体系还不够健全的情况下,除政府投入外其他融资呈萎缩趋势,导致赤壁市中小企业不能像上市公司一样在资本市场上直接融资,因此产生了对银行贷款的强烈依赖。康华药用包装公司是赤壁市一家规模企业,自2002年建立以来,自身积累较少,为了扩大规模,几乎每年都靠银行贷款发展。2008年从农行贷款185万元,从信用社贷款100万元。近期受金融危机影响,资金更加紧张,又向农发行申请贷款500万元。像康华公司这样对金融机构过度依赖的企业,一旦金融机构对其采取贷款谨慎态度,或国家金融政策稍有改变,其经营风险是相当大的。四是部分中小企业融资理念跟不上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对银行信用评级、贷款调查、授信、申报、审批、发放、贷后监管等规范程序不理解,不钻研,嫌麻烦。有些企业抱怨银行门槛高、过程长、手续繁琐,而不愿在如何达到银行贷款条件和管理要求上多下功夫。五是企业信用等级不高。全市1187家公司制企业,达到A级信用标准的仅9家,占规模企业数的4.9%。企业信用等级不高直接降低了银行贷款在企业总融资中的占比。少数企业信用度极低,得到贷款后,挖空心思规避银行监督,个别企业甚至抱着能骗则骗,能拖则拖的态度,极大伤害了银行和企业之间的关系。
2、银行管理模式不活,风险意识过强
一是准入门槛高。各大商业银行都制定了严格的信贷准入条件,而设计准入条件的依据是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大企业或成熟企业的指标,很少考虑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和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赤壁市作为欠发达地区,大企业少、中小企业多。由于小企业尚处于成长期,与成熟企业相比,经营管理水平低、财务信息不连续或不全面、抵押资产缺乏、财务指标不优等固有属性,而金融机构恰恰在这些方面有着较为严格的准入条件限制。因此,一些有潜力、有市场前景的中小企业因达不到商业银行的要求而被拒之门外。二是过分倚重信用等级。赤壁市各商业银行按照上级银行的要求,选择贷款对象时非常倚重企业信用等级。近年来,金融机构对赤壁市成长中的中小企业信用培植本就不够,甚至对一些企业根本没有评级,导致中小企业信用等级普遍偏低,难以达到贷款的信用等级要求。无奈之下,绝大多数企业选择抵押贷款方式,但因它们家底薄、积累少,抵押资产达不到所需资金量的抵押要求,银行因此选择少贷或不贷。三是向中小企业放贷成本高。金融机构每笔贷款业务无论数额大小,其贷前调查、贷中管理和到期回收整个过程费用大体相同。也就是说,一笔贷款数额越大,单位资金的交易成本就越低。据计算,赤壁市中小企业“零售”贷款成本是大企业“批发”贷款成本的4—5倍。因此,出现了银行贷款重“批发”、轻“零售”,对大企业贷款“扎堆”竞争的不良态势。四是责任追究严。上级银行对基层银行的授权与各项考核指标紧密相联。不良贷款占比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考核指标,该项指标在行内进行了联网,银行一旦发生一笔逾期未还不良贷款,上级银行不仅会对责任人进行处罚,而且可能会导致整个同类贷款业务审批权限的上收。根据对金融部门的调查统计,2009年上半年,赤壁市各大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中不良贷款占比高达11.6%。面对如此高的风险,为了避免不良贷款的产生,各大银行的贷前审查越来越严格,中小企业从银行融资的处境也越来越艰难。
3、社会诚信氛围不浓,中介环节薄弱
自2002年赤壁市被评为全省“最佳信用县市”以来,相关部门对信用环境建设的认知度有了较大提高,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一是对信用环境建设重视程度还不够。目前,金融部门唱“独角戏”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相关部门对金融体制建设过问较少,人员和经费不能完全到位。当银行金融债权受损时,注重维护社会稳定和地方利益,督促企业讲诚信,及时还贷力度不够,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银行贷款的积极性。二是信用担保机制不健全。2004年,赤壁市由财政部门和有关企业出资组建了诚信担保公司,到2009年11月底,担保余额为6878万元,但对市属中小企业担保业务较少,其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首先,担保资金来源量小。赤壁市诚信担保公司注册资金仅1800万元,按1∶4的比例进行担保,中小企业只能获得7200万元贷款,相对于中小企业巨大的资金缺口无异于杯水车薪。其次,风险补偿机制不健全。目前,赤壁市银行贷款受损时,担保公司和银行分摊损失的比例为1∶4,这个比例金融机构普遍难以接受。最后,抵押手续收费项目多、标准高。企业办理财产抵押要缴纳登记费、工本费、评估费、手续费等多项费用,而且收费标准较高,增加了企业贷款成本。三是对“诚信”的社会宣传不够。目前,企业对银行讲诚信的氛围还不浓,法律服务较软弱,特别是对恶意逃避金融债务的行为打击力度还不够。在银行和企业之间的金融纠纷案件中,银行胜诉的多,执行的少,起诉成本高,导致出现金融部门对贷款额度较小的案件不愿起诉的现象。
三、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对策思考
1、企业要强身健体,努力优化融资条件
一是要加强产品质量管理与研发,培育名牌产品,坚决淘汰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落后产品。要根据自身实际,努力把企业做成小而专、小而稳、小而特。二是建立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要按照会计法律法规编制财务报表,提高财务信息的可信度和透明度,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从而达到能让金融机构信贷人员看得懂、弄得透的基本要求。三是要认真学习金融机构信贷管理的基本要求。如信用贷款有哪些条件,要办哪些手续,要提前做好哪些材料准备以及押品证件等有关准备工作,不能因资料准备不齐全影响贷款时,一味责怪银行手续繁杂。银行的信贷支持会随着企业收益水平的提高而增加,随着利润的波动幅度的增加而下降。企业要重视自身资本积累,规模不能盲目扩张,项目要科学论证,应充分考虑将企业利润转化为资本积累,逐渐减少对银行贷款的依赖性。
2、金融部门要转变观念,不断深化体制改革
支持县域中小企业发展是县市级金融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赤壁市近几年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致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为支持中小企业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各商业银行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认真组织落实。一是加强市场研究,处理好“小买卖”与“大事业”的关系。从2009年上半年市属规模企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利润和上缴税收等情况来看,中小企业已成为推动赤壁市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力量。同时,在扩大劳动就业,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这是“大事业”。对此,各商业银行要有一个新的“估价”,目光不能仅仅盯在几家大型企业的“大买卖”上,要认识到支撑县域经济和金融长足发展必须靠现有的成长中的中小企业。因此,金融部门在企业成长期间要潜心研究、竭力支持、制定切实可行的扶持政策和具体措施、大力挖掘中小企业的增长点和利润点,形成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二是提高服务质量,处理好“死制度”和“活掌握”的关系。银行的规章制度有些是定量的,有些是定性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一定弹性,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灵活把握。如在简化贷款审批程序和环节方面,可以探索集中审批的模式,提高贷款的决策效率。对符合条件的优质中小企业信贷要求,可采用特事特办、特别授权、特别授信等方式解决。这些都是“死制度”范围内的,但可以结合实际灵活掌握。三是转变风险观念,处理好“高成本”和“低风险”的关系。中小企业贷款笔数多,单位经营成本高,管理难度大,这是事实。虽然银行越谨慎,就越能避免不良贷款的发生,但也必然会失去更多的良好商机和发展机会。小额贷款具有分散客户集中风险的优势,是一种低风险操作。因此,在处理“高成本”与“低风险”的关系上,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转变风险观念,制定符合中小企业发展现状的贷款管理政策,特别是要合理确定不同类型企业的信用评级标准,真实评定中小企业信用等级,让制度生出灵魂,做到风险分散、总体可控,在保证贷款基本安全并获得利益的前提下努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四是要提高服务效率,处理好“快节奏”和“慢功夫”的关系。银行对企业的调查了解,需要“慢功夫”。如何培植企业,这是“慢功夫”。但一旦认为时机成熟,决定贷款后,在贷款操作上就要迅速,这是“快节奏”。积极争取上级银行扩大基层银行的贷款品种和审批权限是“慢功夫”,当上级银行决定下放权限后,基层银行要抓紧机遇,尽快使大部分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达到随时准入状态,这是“快节奏”。“慢功夫”是多年培养出来的,通过“慢功夫”,才能实现银行服务的“快节奏”。五是探索最优信贷合约的设计安排。通过富有激励性的契约安排,降低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避免由双方引起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3、管理部门要强化职能,大力推进政策扶持
一是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投入。首先,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在实现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和出口生产补贴的同时,启动对中小企业吸纳就业方面的补贴。其次,实行税收优惠、采取降低税率、税收减免、提高起征点和提高固定资产折旧等办法,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再次,直接设立风险投资基金,以政府参股的方式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帮助,并在企业上市后及时退出。在控制金融部门通过隐性担保向政府转移风险的前提下,可以设立风险准备金制度。最后,开展贷款援助、实行贷款担保、贷款贴息、政府直接优惠贷款等鼓励政策,让中小企业直接到资本市场融资。二是提供优质融资服务。协调相关部门特别是土地、工商等部门规范、简化中小企业抵押贷款相关手续,降低相关费用,减轻企业融资成本;定期向金融机构及时通报招商信息,引导银行提前介入招商项目,促进招商资金与信贷资金的快速对接;健全融资信用担保体系,兼顾银行和担保机构利益,确定一个担保机构和银行都能接受的担保比例,明确各方责任,确定科学合理的保证率(金融部门贷款受到损失,担保机构为企业偿还贷款的比率)。三是拓宽融资渠道。争取在区域范围内与一家或多家金融机构联合签订中小企业发展信贷协议;尝试与商业银行省级分行进行信贷协议;尽快建立专门的以“三农”和中小企业贷款为主的中小地方银行。村镇银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功能主要定位于向“三农”和中小企业服务,与商业银行相比,具有程序少、流程短、决策快、经营灵活等特征。近两年,赤壁市成功引进了花旗银行、吴江银行,这两家银行贷款利率不高、期限灵活、手续简单、决策迅速,为中小企业融资敞开了方便之门。花旗银行引进近一年来,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已突破2000万元。吴江银行在赤壁市开业至今仅三个月,已向中小企业放贷700多万元。据了解,这两家银行2010年将大幅度增长信贷投放计划,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四是建立融资激励机制。出台正向激励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扶持力度。如评先表彰、信贷增量视同招商引资等政策,都能刺激金融机构增加放贷,推动中小企业发展的积极性。
[1]左志刚等:显性激励:最优信贷合约研究[J].财经论丛,2009.
[2]宋凌峰:金融部门系统性风险监管的若干思考[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