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0年国内通胀的预期——从供应面分析

2010-08-15齐欣林

当代经济 2010年3期
关键词:食品类商品价格增幅

○齐欣林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北京 100081)

一、预测中的宏观经济风险

假设因供应面冲击而导致的成本压力能够传导到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并通过下游产品价格的上涨得到反映,而不受需求方的过多制约。在此基础上,预测2010年的CPI的轨迹将维持2009年的路线持续下去,不会出现大幅度的波动。

政策影响:鉴于这一通胀前景,预期目前的政策姿态在2009年底之前将会基本保持不变,并在2010年初随着银行新增贷款的正常化(从2009年的10万亿元下降至2010年的7—8万亿元)而转为中性。2010年中期之前不太可能出台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基准利率等紧缩政策,人民币也不太可能大幅升值,但是如果国际收支顺差导致的流动性过剩出现的时间早于预期,则不排除2010年二季度央行开始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

如果2010年全球经济复苏的力度大大强于预期,中国出口增长以及全球商品价格的涨幅也可能超过预期,从而可能导致通胀压力的加大和紧缩政策的提前出台。

二、从供应面的角度看2010年的通胀前景

根据今年以来货币供应的强劲增长,预测2010年将出现通货膨胀可能犯下简单化和机械化的错误。首先,今年以来M2的强劲增长由于未计算家庭资产在现金和股票方面的配置变化,因而高估了货币扩张的真实速度。估计调整后的M2增幅(可真实反映相关经济活动)将低于广义M2增幅。其次,总体较为疲软的出口增长可以作为中国产出缺口的一个替代指标,并将继续构成对通胀压力的强大抑制因素。这两个因素结合在一起表明,2000—2001年货币供应高增长,但通货膨胀率相对较低的情况可能会在2010年重演。

1、出口因素

米尔顿·弗里德曼的“货币学派”的追随者们相信,通货膨胀是一个货币现象,快速的货币扩张迟早会导致通货膨胀。不过,凯恩斯学说的支持者们却坚称,当总需求疲软,产出缺口变大,失业率上升时,即使货币增长强劲也不可能出现严重的通胀压力。这是因为货币供应可能陷入“流动性陷阱”,而无法有效刺激总需求。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增长迅速、结构性变化持续不断的经济体而言,要估计其产出缺口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出口的急剧疲软表明需求受到重大的紧缩性负面冲击,特别是中国以往的经验表明,出口的急剧减速可能对经济产生强大的反通胀/通缩作用。在过去的十来年里,中国经历了三次通缩:第一次是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第二次是在纳斯达克股票泡沫破灭之后,第三次即是当前的这一次。这三次通缩要么与出口的暴跌同时发生,要么紧随其而来。

2、出口疲软具有紧缩效应

凯恩斯主义者却认为不必过于担心通货膨胀。虽然最新数据显示,出口急剧下跌的势头已经止住,跌幅已经开始收窄,但这次出口下滑仍然创下了中国历史上的最高记录。我们预期中国出口增长将在2009年底由负转正,不过,预计2010年G3经济复苏将会比较温和,所以中国出口增长复苏的力道也不会太大。所以我们预测,2010年中国出口增长将达到10%,将低于危机前23%的平均水平。与2009年一样,出口增长将继续成为2010年通胀压力的强大抑制因素。

3、追踪供应面冲击的影响

中国经济目前面临着两类供应面冲击:一类是国际商品价格的冲击,另一类是国内食品价格的冲击。传导机制从商品价格指数、PPI增幅以及除食品类以外的CPI增幅之间明显的相关性上得到了反映。作为全球主要的商品净进口国,国际商品价格的快速上涨很容易导致“输入性通胀压力”:居高不下的国际商品价格造成的成本压力很容易传导到下游,导致消费品价格的上涨。在实践中,这一传导机制往往通过商品价格指数、PPI增幅以及除食品类以外的CPI增幅之间明显的相关性得到反映。具体而言,全球R/JCRB指数通常领先于国内PPI指数约3个月时间,而PPI则与除食品类以外的CPI同步。

不过,国际粮食价格与国内粮食价格之间却不存在这种高度相关性,这反映了中国实现粮食自给的战略政策目标。在中国,除大豆以外的国际粮食贸易受到国家的严格控制,并且存在配额限制,这也有效地割断了国内和国际价格之间的联系。事实上,在国际市场上,粮食是受到许多国家贸易限制的为数不多的商品种类之一。在当今世界,对粮食的贸易限制以及国内和国际价格的脱钩是一种正常现象,而非特殊现象。事实上,正是WTO成员国对粮食贸易政策的巨大分歧导致有关多边贸易自由化的。多哈回合谈判在2001年启动7年之后,至今仍然陷于僵局。最近一次由食品价格推高CPI是在2006—2008年,当时主要是猪肉价格出现了急速上涨,而国内粮食价格却异乎寻常地保持了稳定。而猪肉价格的飙升在很大程度上是罕见的国内供应面冲击的结果,如2006-2007年猪蓝耳病的爆发致使大批猪被屠宰。

4、从供应面的角度进行的通胀预测

鉴于国际商品价格向国内通货膨胀的传导性,只要对国际商品价格的预测可行,就可以绘制未来国内CPI运行轨迹。原油价格的变化与R/JCRB指数之间存在着高度的相关性。具体包括三个步骤:从原油价格到CRB指数、从CRB指数到国内PPI指数、从PPI指数到除食品类以外的CPI指数。具体而言,假设2010年原油价格将在目前价格水平上持续上涨,至年底达到每桶94美元,年内平均价格约为每桶85美元,2010年一季度原油价格同比将会大幅上涨,涨幅最高将达到70%,然后将有所回落,并在2010年下半年在20%~30%之间大致保持稳定。原油价格的如此大幅波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翘尾效应。全年PPI增幅最高将达9%,平均增幅为5.2%,除食品类以外的CPI增幅最高将达2%,平均增幅为1.1%.

根据原油价格走势可以预测出CRB指数走势,然后再预测出PPI以及除食品类以外的CPI走势,PPI和除食品类以外的CPI走势趋同(落后国际商品价格变化3个月)。在2010年二季度大幅上升,并于年中达到最大增幅,然后在上半年开始回落,并于四季度走稳。具体而言,全年PPI同比增幅最高将达9%,平均增幅为5.2%,除食品类以外的CPI增幅最高将达2%,平均增幅为1.1%。

鉴于除食品类以外的CPI增长可能会比较平缓,2010年的通胀前景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食品价格的变化。我们认为,与除非食品价格变化不同的是,食品价格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国内因素作用的结果。首先,如上所述,国内粮食价格和国际粮食价格是两个相互割裂的体系。其次,2009年是中国的又一个粮食丰收年,并将成为连续第6个丰收年。国内充足的粮食供应可以确保国际粮食市场上任何较大的价格波动不致于对国内市场造成大的溢出影响。此外,根据最新的官方调查,截止2009年一季度末,粮食库存消费比约为45%,高出联合国粮农组织17%~18%的基准线一倍以上。再次,目前国内的粮食价格高于国际价格水平的33%(如大米)至100%(如玉米和小麦)。尽管在本次危机中,国际粮食价格出现大幅下跌,但在国内,由于政府通过对增加农民收入的努力,粮食价格一直保持稳定。

5、2010年相关食品价格上涨的压力可能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政府决定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这将导致2010年粮食价格的上涨;二是典型的“猪周期”,这将导致2010年猪肉和其他肉类价格的上涨。尤其是对于后者,2009年6月份猪肉价格已经从2008年一季度的最高点大幅跌到盈亏平衡线(即猪肉价格:粮食价格=6∶1)以下。不过,由于政府通过冷冻肉储备计划的干预以及生产成本的上升,7月份以来猪肉价格已经开始见底回升。据研究,生猪的去库存化的供应调整,可能导致2010年猪肉价格的大幅上涨(如15%左右)。

2010年食品价格平均上涨7.0%,并可能在三季度初达到最大涨幅10%。考虑到所有这些因素,预测2010年食品价格平均上涨7.0%,并可能在三季度初达到最大涨幅10%。根据这一预测,食品价格可能在2010年一季度达到前期高点,并继续攀升。通过将除食品类以外的CPI(比重为2/3)和食品(比重1/3)涨幅相加,得到对全部CPI涨幅的预测。

具体而言,2010年平均CPI增幅将在3.0%左右。CPI增幅将于2009年四季度转为正数,并开始加速,在2010年一季度同比增速达到1.8%,二三季度达到3.6%,然后开始放缓,至四季度回落到3.0%。其间,CPI增幅可能在7月份达到4.3%的峰值。

鉴于以上通胀预期,目前的政策姿态会保持不变,在2010年初随着银行新增贷款的正常化(从2009年的10万亿下降至2010年的7-8万亿)而转向中性。但是,2010年中期之前不太可能出台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人民币升值等紧缩政策。如果国际收支顺差导致的流动性过剩出现的时间早于预期,则不排除2010年二季度开始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事实上,由于通胀压力很可能得到缓和,2010年货币政策的重点可能是通过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进行流动性管理。预期人民银行将于2010年三季度CPI同比增幅超过3.0%时开始加息。不过,由于2010年下半年CPI的增幅将会比较温和,预期当年下半年的加息幅度不会超过两个27个基点,其主要目的是用以管理通胀预期。鉴于目前人民币事实上与美元挂钩的汇率制度,中国加息的时机还将受美联储加息时机的影响。特别是,预期人民银行不会在美联储之前宣布加息。

三、预测出现错误的因素

如果2010年全球经济复苏的力度大大强于预期,中国出口增长以及全球商品价格的涨幅也可能超过预期,从而可能导致通胀压力的加大和紧缩政策的提前出台。但是,如果最后证明预测出现,则全球经济和中国经济的情况将远远好于目前在这个底线设想下的预期。

在全球经济基本面未得到有效改善的情况下,国际商品价格由于金融投机的原因突然飙升,不排除中国政府对上游价格实施临时性管制,以防止金融市场的波动象2007—2008年那样对实体经济造成干扰的可能性。

[1]理查德·伯纳、大卫·格林劳:美国经济和利率预测:开始复苏,但不是V字型复苏[N].美国经济,2009-11-02.

[2]中国经济:担心通货膨胀,先搞清楚货币供应量[N].宏观经济,2009-11-02.

猜你喜欢

食品类商品价格增幅
国际部分大宗商品价格或已见顶
上半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一览表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攀升
2022年1月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一览表
二季度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将震荡运行
下半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或将震荡上升
食品类专业师资队伍的教学素养培养策略
一季度全国粮油食品类零售额达3628亿元同比增长10.2%
2016年汽车产销双双超过2800万辆增幅比上年较快提升
高校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