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广西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理论与研究
——以服务北部湾经济区为导向

2010-08-15张军容李君安

当代经济 2010年23期
关键词:北部湾经济区广西

○张军容 李君安

(1、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3 2、南宁市社会科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28)

提升广西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理论与研究
——以服务北部湾经济区为导向

○张军容1李君安2

(1、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3 2、南宁市社会科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28)

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间的互动关系已逐渐成为整个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从“威斯康星思想”出发,探索高校核心竞争力评价要素,得出了核心竞争力是高校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战略,是学校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并就广西高职院校与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互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升广西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服务北部湾经济区的若干建议。

广西高职 核心竞争力 北部湾经济区

一、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互动的渊源研究

20世纪初期,在美国形成了著名的“威斯康星思想”(Wisconsin Idea),此思想的形成源于威斯康星大学的教育实践及办学理念。该大学初建于1848年,校址位于威斯康星州麦迪逊市,规模较小,在国内并无太大的影响。1862年《莫里尔法案》颁布实施后,州政府决定把依《莫里尔法案》所获资金分配给威斯康星大学。自此,该大学便步入了一个崭新且极富戏剧性的变革发展时期。威斯康星大学在发展中逐步清醒地认识到,大学的发展必须与整个社会的进步紧密联系起来,大学只有在服务于整个社会各种需要的基础上,自身才有可能走向兴盛,此为“威斯康星观念”的雏形。1904年,范海斯(Charles R.Van Hise)出任威斯康星大学校长,他提出要从本州的客观实际出发,在教学和科研的基础上,着力发挥高校的科技和文化优势,积极促进全州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威斯康星思想”在实施中的主要途径和方法是传播知识和专家服务。在传播知识方面,威斯康星大学成立了知识推广部,设立了四个服务项目:函授、学术讲座、辩论与公开研讨、提供一般信息福利。专家服务有两个层次:范海斯指出,威斯康星大学与本州经济最有效的结合方式就是选派大量高水平的教师走出高校,为州政府、企业、工厂和农村实地参与经济决策和建设;只要经济建设需要或对州经济发展有利,威斯康星大学会派出最有声誉的教授进行参与和指导。

“威斯康星思想”的诞生突破了封闭的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和办学模式,使社会服务成为高等学校的职能之一。威斯康星思想也充分证明了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之间可以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可以实现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的协调发展。威斯康星思想是我国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渊源,同时也是高校可以通过服务地方经济来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理论基础。

二、高校核心竞争力评价要素

高校核心竞争力是指一所大学不同于其他学校的独具特色的优势与能力,这种优势与能力是在一所大学发展过程中长期培育和积淀而成的,是难以被他人所模仿和替代的一种基础性能力,是一个坚实的平台。这种优势与能力使一所大学在同类中脱颖而出,树立起不同凡响的品牌形象。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是一组集合体,它包括办学理念、科学定位、管理机制、专业群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要素。

办学理念是高职院校的灵魂,对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起着强有力的精神支持。科学定位是高职院校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定位的关键在于高职院校要合理地选择自己的发展空间,确定发展目标。在确定发展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到自身的个性,科学地分析社会需求和自身实力,找准自己的角色,主动适应外部环境,优化结构,形成独特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模式,使资源配置得更加合理。管理机制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关键因素。一所大学无论办学理念多先进,人才多优秀,如果没有一个不断创新的管理体制,一切都是徒劳。要办好大学,重要的是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尤其是要调动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的积极性,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学校应当根据自身的条件,营造一种有利于创新型人才成长、发展的氛围,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科学研究的创造性,鼓励人们干事业、干成事业。专业群建设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专业群建设是以专业建设为核心的资源整合活动,专业群建设有利于形成高职院校专业的集群优势,从整体上提升高职院校在行业内和区域内技能型人才的配置水平和能力,形成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实训基地建设是专业群建设的突破口,是专业群建设的物质基础,是提高教学水平和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保证。

事实上构成高校核心竞争力的要素很多,上述要素仅仅是诸要素中的关键因素。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不是诸要素的简单综合,而是将它们整合和协调,并不断加以培育、发展,从而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优势与能力。

三、广西高职院校与北部湾经济区发展互动中存在的问题

2008年1月16日,国家批准实施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国家发改委通知强调: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我国西部大开发和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重点地区,对于国家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具有重要意义。要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建设成为带动、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和开放度高、辐射力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

近几年来,广西高职院校把服务北部湾经济区作为学校的办学理念,根据北部湾经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地调整或增设学科专业,结合北部湾经济区工农业生产实际,开展科学研究,有力推动了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为了提高社会服务的稳定性,提高社会服务的效益,很多高职院校还创办了各自不同规模、不同科技水平的校办企业、高科技产业。还有的高校与企业联合创建了实验中心、技术研发中心、高科技产业,加强社会服务基地建设。尽管如此,广西高职院校在与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互动中,逐步暴露出以下问题。

1、社会服务机制不完善

在社会服务机制方面,广西高职院校与政府、企业间信息交流不畅,没有建立横向联系机制,缺乏沟通。主要体现在:社会服务方面的政策不完善,存在着缺少激励政策、分配政策不配套、政策导向模糊等问题;社会服务的管理组织不完善,没有相应的管理机构,没有专人负责;有些高校有规划无落实,社会服务停留在一般号召上。

2、校企合作肤浅

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目标的特殊性决定了高职院校发展必须与企业紧密联系,依托企业,走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之路。广西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方面,多数不够紧密,主要表现在:—是认识不到校企合作对于双方都有利、是实现“双赢”的战略举措。很多学校的校企合作只是与几个企业签订实习合同,推荐部分学生到企业就业,把校企合作当作是解决学生实习的一个途径,把建立实习教学基地当作校企合作的全部内容,这只是浅层次的校企合作。如果仅停留在这一层次合作上,师生由于认识不足会缺乏参与热情,企业也因未尝到合作带来的甜头而把培训学生视为额外负担,这使校企合作之路会越走越窄。二是企业向高职投资的少,企业的大量生产资源不能同时成为职业教育资源。三是部分高职院校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之路上,大都停留在重理论教学、轻专业技能和科研成果的开发,不能把专业变产业,更做不到以产业促专业发展。

3、实训设施不足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决定了高职院校必须有先进的实训设施和充足的实习基地。而广西高职院校由于投资不足,导致实训设施无法投入建设,条件简陋,与专业建设不相匹配,与专业教学不相适应。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需要各方面的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高职教育要以培养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为目标来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然而,广西高职院校由于实践教学设施和实训基地等基本条件欠缺,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方面重理论、轻实践,导致培养的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不强、专业特色不够鲜明,难以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专门人才的要求。

4、专业设置陈旧

广西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陈旧,专业类型少,结构不合理,培养规格单一,发展特色不够。主要体现在专业设置低水平、重复比较普遍、资源浪费严重,没有按照北部湾经济区与社会发展和当地支柱产业、重点企业、优先发展行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广西的高职高专在已开设的248种专业中,第一产业类专业18个,第二产业类专业68个,第三产业类专业162个。248种专业覆盖各产业的比例分别为:第一产业7.3%,第二产业27.6%,第三产业65.7%。在专业分布点上,64%的专业集中在文化教育、电子、财经三个大类。从各院校的专业发展规划来看,各院校的专业跨类发展主要向电子信息和财经专业两大类进军,80%的高职院校涉足电子信息大类,78%的高职院校涉足财经大类,只有一小部分院校继续保持原有“一业为主”的特色。而根据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可以了解到,在产业发展中农业主要以发展种植业、畜牧业、海洋渔业为主;工业主要以发展石油化工、造纸、冶金、轻工食品为主;服务业主要以物流业、金融业、会展业、旅游业、房地产业为主。

四、提升广西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服务北部湾经济区的建议

1、构建完善的社会服务机制

社会服务机制的构建是区域性高校开展社会服务的核心问题,主要涉及到政策、措施、操作方式等各方面的相互联系和关系。广西政府应对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工作予以适当的支持,并完善教育立法,制定相关政策,扩大高职院校办学自主权,建立与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办学机制和社会服务机制。尤其还要积极依靠本地高职院校的人才、智力支持,推动政府及企业、科研单位与高职院校结合,推动高职院校与产业“联姻”,促进北部湾经济区社会经济发展。

就广西高职院校自身而言,要建立社会服务的动力机制,解决高职院校及其教学科研人员对于社会服务的认识程度和水平;建立社会服务的激励机制,给教学科研人员开展社会服务提供时间、信息、经费、实验设施等方面的支持和政策倾斜;建立社会服务的评价机制,注意发挥科技潜力,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建立社会服务的管理机制,加强统筹,制定规划,办好校办企业;采取经济激励和技术入股等方式,建立社会服务的分配机制;建立社会服务的自我发展机制,形成广西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工作的良性滚动发展局面。

2、构建科学、合理、全区性的专业结构

构建广西高职院校的产业特色、行业特色、职业特色和办学特色,把学科建设与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结合起来,实现互惠双赢。广西高职院校的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都应尽可能地立足地方,利用所处的地缘优势,把学科建设与区域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结合起来,瞄准区域经济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大力发展与其密切相关的应用学科,设置相关专业,培养对口人才,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北部湾经济区应重点培植石化工业和化学工业、以钢铁工业和铝深加工工业为主的冶金工业、造船业和临海机械工业、以加工贸易为主导的高技术产业、粮油食品加工业、能源工业。

广西高职院校应通过重点专业规划,形成独具特色的名牌专业、支柱专业、重点专业,以此为主干结构,构建科学、合理、全区性的专业结构框架,并进而带动其他专业均衡协调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区域性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满足重点经济领域、支柱产业的职业人才需要。

3、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强化技能培训

一是需要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投入,包括教育部目前正在推行的重点实训基地建设和中央财政资金对各地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资金支持。二是需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突出优势专业和重点专业,把有限资金用到加强重点实训设施建设上。三是需要借力发展,让企业提供实训条件。例如南宁职业技术学院采取对重点专业、重点实验室、重点实训基地重点建设的措施,在实验实训设施和基地建设上取得了较好成效。物流专业是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重点专业,学院将有限的资金全部用到物流实训室的建设,使物流实训室成为全国高职高专物流技能竞赛(广西赛区)的基地。学生以校内实训基地为依托,参加仓储、配送和物流流程优化等各种实践项目。学院与广西运德物流公司、广西桂华物流企业等开展紧密合作,企业的办公室就是学生的课堂,企业的生产车间就是学生的实习基地。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更符合物流企业或部门的用人岗位及其要求。

4、加强校企合作,走产学研—体化发展之路

一是要根据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情况,大力加强与北部湾经济区的先进企业的合作,并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二是要充分挖掘本地企业资源,与本地企业实现深层次、捆绑式合作,使本地企业的生产要素有效地转化为职教资源,切实为高职院校的教学实验、实习和专业技能培训等提供兼职师资、设备和场地等方面的支持。三是要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路子,增强高职院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形成学校与企业、用人单位合作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有效机制。

[1]曾钰婷:以服务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为导向打造北海高职院校品牌[J].广西教育,2009(9).

[2]韩志刚、陈丽金、张良军、韦红宁:北部湾经济区人才需求与高职专业设置研究 [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

[3]张皓:威斯康星思想对我国发挥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启示[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4]李立:大力推进高校改革创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C].陕西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交流论文汇编,2007.

(责任编辑:张琼芳)

book=109,ebook=283

猜你喜欢

北部湾经济区广西
北部湾大学坭兴陶教学改革探究
建强堡垒铸就“ 北部湾第一哨”
广西尼的呀
北部湾的风
Preparatory Work before 2016 Pan-Beibu Gulf Economic Cooperation Forum
甘肃省主要经济区联动发展战略探讨
图解北部湾经济区同城化
为什么要建设一带一路经济区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广西诗歌五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