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教学交往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2010-08-15和学新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0年2期
关键词:个体主体生活

和学新,陈 晖

(天津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天津 300387)

交往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和生活方式。在教学生活中,交往作为教学的存在形态,为师生的生命活动提供了栖居的家园。正是由于交往,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以及师师之间的对话才能得以可能,教学的意义才能得以实现。因此,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要重视教学交往生活。

一、不同学科视域中的交往内涵分析

一般而言,“交往”一词多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走动、拜访和来往。从词源上看,它来自于拉丁语的Communis,起初意指共同的、通常的,现在人们一般把它理解为分享思想与感觉,交流感情、观念与信息。[1](P11)

交往是多个学科的研究对象,在不同的学科,对于交往的解释又有各自不同的侧重点。在心理学中,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心理接触或直接沟通,由此达到一定的认知。[1](P12)可以看出,心理学对于交往的认识主要是侧重于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对交往双方在心理上和行为上的变化,因为[2]“交往以人的心理为基础,并且对人的心理发生作用。”[1](P12)在社会学中,交往是指人们特意完成的交往行为,或通过交往行为而形成的特定的社会联系。这种定义将交往放入社会、文化和历史大背景中,将交往视为一种工具性的活动,即把交往视为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一种工具、手段或中介,实现社会群体的存在和发展,使人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在信息科学和传播科学中,交往概念的内涵比较狭窄,它是指一个特定信息由信源经过信道到达信宿并不断反馈,从而实现相互沟通目的的传播过程。这种定义将交往作为一种单一的研究对象,对交往的模式、交往的系统管道及交往的技术手段等问题进行研究。显然传播学不像社会学那样将交往作一种工具来解释,它并不过多关注交往所蕴含的诸多文化、道德或政治层面的含义。在教育学中,一般把交往定义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接触、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突出交往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强调个体的心理是在同客观事物,特别是同他人的相互作用中形成和发展的。[3](P364)这种定义关注的重点是个体生命的发展和完善,是社会学意义的交往在教育学领域的迁移。社会学的交往关注的是宏观层面上的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而教育学的交往关注的是个体的存在和发展。作为社会历史哲学的“交往”概念,亦称“交往活动”,指一定历史时代不同社会主体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它包括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或间接的接触、交际、交换或交流物品、劳动及其他活动,以及信息、观念、情感等的活动。[4](P636)与社会学和传播学领域等不同的是,哲学中的交往不仅承认交往时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中介,而且同时还强调交往与人和社会的内在统一性,即认为交往本身就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和生活方式。因此,哲学中的交往更不失交往的内涵。交往是涵盖了人的历史、文化、生活的一切领域的活动,人类交往的范围和界限,也就是人类生活的范围和界限。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所谓交往,就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一定中介相互作用、相互交流而实现沟通与理解的活动,是人基本的存在方式。通过交往,交往主体不仅能意识到彼此的存在,更为重要的是在交流中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产生进一步接触、沟通的欲望,共享彼此信息,不断地改善自身,发展着个体生理和心理,实现完美个人的最终目的;通过交往,社会得以结成,并促使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社会的发展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基本的条件;通过交往,人们的生活得以扩展,人们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在交往中得到了资源的共享,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二、交往是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交往与生活是密切联系的,我们无法将两者割裂开来,交往即生活。交往既寓于生活之中,又延续和推动着生活的发展。

(一)交往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经过漫长进化而逐步生成的生物有机体。人和其他生物有机体的区别就在于人的生存方式,在于人的生产活动和交往活动构成了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条件。人类的自我认识、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都只有在生产活动和交往活动中才能完成。

交往是人的最基本的精神需要之一。一般来说,每一个个体的一生都是在交往中度过的,人类世代积累的知识经验可以凝聚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之中,但掌握知识经验却是在与人类知识经验活的载体——成人的直接交往开始的。

交往是人认识自我的重要中介。人都是在交往过程中认识自己的。独立的个人无法做到对自身的认识,他必须通过另外一个人来反观。马克思说:“人起初是以别人来反映自己的。名叫彼得的人把自己当做人,只是由于他把名叫保罗的人看做是和自己相同的。因此,对彼得来说,这整个保罗的肉体成为人这个物种的表现形式。”[5](P81)任何一个人,离开了交往,即使他先天具有认识的潜能,也无法成为实际的认识主体。

交往是个人取得本质规定的基本条件。人的本质只能到交往所形成的社会关系中去寻找。马克思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交往使人摆脱了孤独状态,摈弃了抽象性,成为具有丰富社会性内涵的存在物。在现代社会,人的全部社会关系包括三个方面:即物质的社会关系、思想的社会关系及家庭亲属关系。它们分别与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的物质交往、精神交往和血亲交往等活动直接相联系着。

(二)交往寓于生活之中

交往与生活的联系就如同唇与舌的关系那样密切,交往的各种实现活动均是处于生活中,可以说,正是通过各种交往活动,生活也才得以实现与延续。

“生活是什么”?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又难以回答,可谓众说纷纭。生活实则一直在人的身边,人类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生老病死等等,这一切都是生活。我们在一直不断地生活,却很少停下脚步思考一下究竟“什么是生活”。“生活是人的一种生存状态,是生命存在状态的一种体验”,“生活的根本内涵是生生不息的生命的展现,生命是生活的主体和核心。但生命的展现是通过生命与环境的作用而实现的,所以,承担生命展现的空间即为生活的世界,也是生活的内容”。[6](P47)人生活在世界中,在世界中展现着自己,体验着自己,发展着自己。

赫勒将生活划分为“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所谓日常生活,总是同个体生命的延续即个体生存直接相关,它是旨在维持个体生存和再生产的各种活动的总称”,“所谓非日常生活总是同社会整体或人的类存在相关,它是旨在维持社会再生产或类的再生产的各种活动的总称”。[7](P191)日常生活世界中的活动包括:日常消费活动、日常交往活动和日常观念活动。非日常生活世界中的活动包括:非日常的社会活动领域 (政治、经济、技术操作、经营管理、与公共事务等有组织的或大规模的社会活动领域)和非日常的精神生产领域 (等同于人们习惯称谓的意识形态领域)。看似众多的活动,若追究其最终的表现形式的话,都脱离不了“交往”。在日常生活中,消费活动代表着日常生活领域中的主客体之间的关系。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人们为了能够 ‘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行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活动本身。”[7](P193)这里马克思恩格斯强调了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重要性,在物质生活资料生产过程中,渗透着主客体之间的生产交往活动。而日常交往活动体现的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也可以说成是人际交往。日常观念活动可以视为是主体与自身的一种交往。由于“日常生活是以个人的家庭、天然共同体等直接环境为基本寓所”,容易看出,日常生活中的交往 (即日常交往)具有自在的、自发的和非理性的色彩。而与此相反,在非日常生活中的交往 (即非日常交往),具有自为的、自觉的和理性化的特征。

不管交往在日常生活或非日常生活中的区别如何,交往在两种生活中作为人生命展现活动的表现形式一直存在且永远存在,并会随着生活的不断变化,交往形式、交往内容、交往媒介等也将随之发展变化。生活是人为维持个体生命延续以及维持社会整体存在的主体间进行交往活动的背景视域,人与人的交往活动是生活的基本内容。

(三)交往推动生活的延续和发展

生活,即生存、活着。生活是生生不息的生命的展现,在“生命的展现”过程中,交往一直相伴左右,或者可以说,生命之所以能完美的“展现”,都是通过交往实现的。

1.交往实现着人的个性发展

人的性格、素质、才能等并不都是天生就有、一成不变的,而是通过后天的实践形成并逐步发展完善起来的,是在广泛的社会交往活动中得到发展和提高的。在交往中,人们通过交流,互相碰撞思想火花,表达着自我,接受着彼此,相互比较以及评价彼此的经验、知识和观念。在交往活动过程中,人们常常会感到自己的不足继而努力奋斗,也会发现自己的优势继而稍做休息,原本散落在各处的思想从而凝聚在一起,知识的片段有机地集合起来,形成全面的群体认识或社会共识。人的心情在交往中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欢喜或忧伤、热情与冷漠、爱与恨等都是在交往中产生,也都在交往中消逝。人在同自然界打交道时生产着满足自己的物质生活资料,在同人打交道时生产着满足自己的精神生活资料,不断实现着自我的发展和自由。因而,马克思说,“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人的发展。”[8](P515)

2.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结成了社会,即社会是人们相互交往的产物

社会通过交往产生,同时也通过交往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发展又是人能够生存和发展、人类生产得以进行的基本条件。从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古代自然经济到发达的市场经济,由“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发展到现如今的“地球村”,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同时交往也变得愈为普遍,人的思想观念、生活态度、生活方式和生活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类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所形成的有机的关系网络中,实现着自己,也实现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为人类的发展和完善提供着有力的保证。人在交往中实现着“生命的展现”,社会由人组成,全体人类的不断地“生命的展现”构成了社会前进的动力,社会的前进又为人类的更好的“生命的展现”提供保证。因此,交往成为生活得以延续的动力。

3.交往扩展了人们的生活

每个人都在一定的背景环境中生活着,每个人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世界。但是任何一个在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个体,要想自身得到发展,就必须通过与他人的包括物质和精神方面的交流即交往。任何人想把自己与世隔绝、完全封闭起来是万万做不到的。每个人的生活并不是一样的,交往使个体之间不同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文明文化等物质和精神方面得到交流、冲撞,调和彼此相矛盾的地方,共享着彼此所不拥有的地方,最终交往双方都得到了之前所没有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资源实现共享。另外,交往还传播和发展了人类社会文明。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形态之间的包括物质、信息的输入输出、交流沟通,使文明超越地域和种族的局限而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改变着人类的生活。

三、教学交往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交往生活是一切有效教学所必需的要素,是一个具有目的性的活动过程。教学是个人生活中的一个特殊的领域,作为教学存在形态的交往生活对于教学意义的实现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一)教学交往生活是教学的存在形态

教学不在生活之上,也不在生活之下,而是生活本身。交往作为促进生活不断向前向上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对于作为生活重要组成部分的教学同样有着特殊的意义。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是以人与人之间通过语言与非语言进行交往为基础的。教育作为一种促进人的发展的特殊社会实践活动,更为典型地体现了人类活动的这种特点。从古希腊大教育家苏格拉底“产婆术”的教学,到我国古代教育大师孔子在他所设私学内进行的“有教无类”的教学,甚至现代社会背景下所追求的“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教学,无一不是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以及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往进行的。从形态的角度看,教育起源于人类的交往活动。[9](P40)交往起源论使教学的产生更加真实,也使教学活动更加地丰富多彩。在教学活动展开过程中,如果离开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教学活动便成为一种虚无状态,不复存在。交往作为教学存在的形态起源,也是教学的一般存在。也就是说,交往之于教学而言,并非仅仅是达到教学目标的一种手段,而是本质意义所在。没有不以交往而存在的教学,不呈交往形态,或者不发生真正交往,就根本谈不上教学。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一种存在方式和生活方式。教学活动不同于物质生活或日常生活,它是师生共同构建精神自我的精神活动或非日常活动。教师受社会的委托,根据不同时代的要求,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采用适当的方式培养和教育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教师的讲授、独立阅读书籍及其他各种影响而获得发展,实现个体的个性化与个体的社会化。

教学是以交往为其基本存在方式的。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交往主要有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以及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往。

师生之间的交往是影响教育教学活动的最重要的活动,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平等地与学生交往,教学中的交往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过程,更是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平等对话;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生活,促进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相互交流、沟通、启发、补充,分享彼此的经验、思考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品尝课堂生活的快乐,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生生交往,也即同伴交往。同伴交往与儿童和父母以及老师的交往活动不同,在儿童和父母以及老师交往活动中,由于所处地位不同以及信息掌握程度不同,在他们之间的信息传递是一种单向的、被动的、自上而下的传递。而同伴间的交往活动,由于在身心各方面都处于相同或相近的水平,所以交往各方是一种平等关系,彼此间的信息传递是双向的、积极主动的,这种交往活动最终能够促进各自的身心都得到发展。如同伴交往中的彼此合作、谦让、互助、宽容、共享信息等等行为能够帮助个体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倾向;同伴之间以游戏形式所进行的社会角色扮演,能够使个体对社会角色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促进个体的社会化;通过与同伴交往,儿童可以感受并学会理解别人的情绪体验,从中发现朋友和友谊,获得情感上的支持,产生安全感及对同伴、对团体乃至对社会的信任;能够在同伴交往尝试解决冲突的过程中习得各种社会规则,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还能够培养个体的创新意识,在交往中的相互合作、信息共享,激发个体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生生交往是教学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同伴关系的形成不仅影响着个人的成绩和抱负,使学生获得初步的社交能力,还能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

师师交往是指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往。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主要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的,而师师交往则是在课堂教学背后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往活动,它对于最大程度集合师资力量、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促进教学良性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学总是在多个教师分工协作中进行的,因此,师师交往也是促进教学发展的方式,是教学存在的依据。教育的连续性与一致性要求教师具有团结合作精神,因为任何一个学生的成长都是教师集体劳动的结晶,是教师集体合作的结果。学校教育往往是多名教师教同一个班级、同一个小组、同一名学生。教学对象的不同性,在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因素会导致教学效果的相对滞后,这在客观上要求教师必须在教学中进行广泛的合作。我们在谈到合作教学时,主要强调的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而在课堂教学的背后,诸如教学计划的拟定、教材教法的研究、备课、作业设计等等工作需要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合作,需要打破传统各自为战或者一人包班、一包到底的局面,实施协同合作教学的策略。师师合作有利于发挥教师整体功能,教师之间不同的知识结构、认识水平和风格、不同的智慧在相互合作交往中实现互相启发和补充,积聚成巨大的教学力量,能够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把教学引向良性发展的轨道,使教学走出高耗低效的困境。

(二)教学交往生活是实现教学意义的重要方式

杜威曾指出:“努力使自己继续不断地生存,这是生活的本性,因为生活的延续只能通过经久的更新才能达到,所以生活便是一个自我更新的过程。”[10](P14)这是生活的本真意义。由此,教学活动要促进学生的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要促成学生的“成人”与“成己”,从而达到人的生活的本真,交往是重要的方式。

1.学生的社会化通过交往生活而实现

个体的社会化是教育的最为重要的目的。任何个体都是生活于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之中的,交往是人的社会化的桥梁。人有自然性和社会性两重属性。一个人的出生只是赋予了他以生命,使他成为自然的个人,这只是人成为人的可能性。人由自然性的个体变为社会的个体,必须经过社会化的过程,即与人交往的过程。人们在交往中相互交流、学习,个人吸收社会成果,把类的创造转变为个体的能力,这样人才是“完整的人”。否则,离开了与他人的交往,中断了人化过程,人连其自身的自然属性也将慢慢退去。人要是彻底离开他人、离开社会,就不再能称其为人,顶多就是个两脚动物,如所谓的“狼孩”。孤立、抽象的个人是不存在的,人只有在交往中才能与其他人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才能获得一定的社会规定。交往使人走向社会,人也只有生活在社会和社会关系中才成其为人,也就是所谓“成人”。

2.交往生活是学生获得知识,陶冶、感染、熏陶品德,发展能力的载体

教育是一个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形成品德的过程,是一个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过程。教育不能够脱离生活,“从效力上说,教育更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11](P477)生活无时无处不含有教育的意义,而这种教育意义的呈现通过交往能够加以实现。交往具有教育的功能,学生的知识、品德、能力的发展都要通过交往来实现。交往是人与人平等的、民主的、双向的心灵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它的目的不在于获得知识,而在于获得知识的能力培养,在于让学生学会学习,促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全面的发展,并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实现品德的陶冶、感染、熏陶,而不仅仅是传统教育中品德的说教习得。

在交往中,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积极主动建构者。在交往样态的教学中,学生置身于教学生活情境之中,并不是为了分数、奖励、升学等外在结果而学习,而是为了自身的发展而学习,学生通过交往感觉到自己对于知识的渴望,感觉到内在成长的真正需要,发挥出了极大的能动性。教师在交往过程中放下知识权威的架子,平等地与学生进行心灵之间的交流,构建着愉悦、和谐、轻松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愿意学习、乐于学习、学会学习。学习对于学生来讲不再是被逼迫的、痛苦的,而是主动的、愉悦的、能够完善自我的活动。在此同时,学生与教师的生活也得到了改进并不断前进,为师生更高层次的发展又敞开了一个全新的、更为广阔的空间。

在交往中,学生通过他人、通过参与各种活动将品德内化为自身的素质。交往对学生的影响,主要存在于同伴之间的影响。同伴之间的交往是建立在年龄相当、知识经验相当、地位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的活动,它相对于学生与教师和家长的交往更能够体现交往中的主体之间的平等性,因此,对于学生品德方面的影响也较为直接和具体。

在交往中能够发展的能力有很多,比如社交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等,其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交往的重点之处。交往的结果并不是要形成“共同意见”,而是要在有差异的经验、知识结构、思想、感情等方面的相互撞击下产生出新的东西。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不断地创新个体才能得到不断地发展,才能使交往源源不断地继续存在下去,交往也可以被认为是创新的源泉。

3.交往生活是实现人的完美发展的重要渠道

从交往的动因机制来看,人自身的有限性是形成交往的起始动因。在现实生活中,任何一个个体的人,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每个人都既有先天与生俱来的禀赋和特性,也有后天的难以弥补的缺陷和不足。但人并不会为自身的局限所限制,人有思想、有感情、有欲望,有很多的美好事物、不断前进而达到自身理想的本能和愿望。而这些单靠自身的力量是无法实现的,于是就产生了与他人交往的迫切要求,希望通过在与他人交往中获得他人的支持和帮助,来满足自己的愿望。因此交往的真实性就在于,不完美的人为了寻求完美而走到了一起,即交往是实现人完美发展的重要渠道。

从社会学上来看,人和人之间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正因为差异的存在,才使社会交往有了必要,社会组织的建立有了可能。如果人和人之间完全一致,不存在任何差异,每个人都是一个自足的完备的世界,一个人就等于一群人,从而也没有交往的必要,也不会使真正意义的“社会”产生。交往使不同的主体之间开展交流、对话,其存在的前提便是差异,差异使主体之间产生了交流、对话的欲望,一旦“差异”消失,对话即告终结。即便在没有“差异”的情况下存在主体之间的“交往”,这种“交往”也仅仅是“服从”。正因为人的不完善,才有渴望完善、克服自身不足的强烈愿望;也正因为现实生活中任何一个个体都不可能十全十美,才有了相互之间交往的持续性。所以,“在社会的层面上,交往也就是人的相互延存。”[1](P65)

有学者说,“不足就是匮乏,就是欠缺,就是人的有限性……一句话,人之有限性,之所以成为交往的依据,首先因为它就是个体存在的依据。”“真实的个人生存,从来就是建立在他的有限性上。真实的人际交往,从来也建立在彼此的有限性上。”[12](P26)人类以自己的交往行动,勇敢地向自身的有限性挑战,包容差异,战胜匮乏,超越有限,走向无限。从而获得人的完美发展,也就是“成己”。

(三)重视教学交往生活有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交往生活是一切有效教学的必需品。有效的教学交往生活能够使教师和学生得到全面的理解和沟通,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

1.凸显学生的主体性,活跃学生的思维

交往是学生主体意识形成的重要条件。教学交往生活中,师生都作为主体而存在,教学中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解放,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特的感受和理解。学习中的交往和互动使学生获得主动表现的机会,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使学生愿意与他人交流思想、情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参加小组学习活动,主动与教师、同学探讨学习问题等,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从而激发灵感,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广阔性和创造性。对交往的强调,意味着不仅重视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且更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意味着对学生个体经验的珍视和对学生生活世界的积极关照。

2.促进教学反馈,实现知识的递进

课堂中的对话与交流让教师从学生那里获取更多的信息,从而对教学的内容、要求和方法进行调整,提高教学效率。与此同时,师生、生生通过交往,彼此分享各自的思想、经验,有助于扩大各自的知识面,提高学习的兴趣与效率,使所学课堂内容持续生成、转化,并不断提高。

3.促进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

教学中的交往对于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温情与信任,让学生掌握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技巧与策略,学会有效表达自我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学交往生活倡导民主平等、互相尊重的教学理念,师生与生生之间建立一种和谐、融洽的关系。在教学中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可以从中体验到友谊、赞美、快乐、理解、宽容,增进与教师和同学的相互了解,在交往中逐渐形成团队精神,并从中获得归属感,促进其社会化发展。

4.实现教学与生活的统一

教学交往生活实际上构成了学生发展的背景,并使学生真正涉入由不同个性和视界所构成的“精神场”。“教学中的交往使学生间的合作和竞争成为可能,而无论合作还是竞争均是学生发展的强大动力;交往时个体之间面对面的交互作用,因而使及时反馈成为可能;交往使师生间的视界融合成为可能;交往使课堂生活生动活泼、多姿多彩成为可能——生动活泼、多姿多彩的课堂生活是学生的学校生活所以值得过的重要原因。”[13]教学交往生活打通了教学与生活之间的壁垒,使教育不仅局限于科学世界之中,而且延伸到生活世界之中,使教育不仅限于以书本为中心的知识教学,局限于课堂、学校,而且也走向生活,关注学生的现实日常生活。

5.克服传统的单向“主体—客体”模式的缺陷

交往从本质上说是“主体—客体”关系和“主体—主体”关系的有机统一。交往不能简单地说是“主体—主体”的关系,交往是以共同的客体为对象的多极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关系,其图式是“主体→客体←主体”的关系。这种“主—客”、“主—主”两重关系的统一表明,主体在作用于客体发生“主—客”关系的同时,就受到另一极的“主—客”关系的制约,它们在改造共同客体之时,就实现了“主体—主体”的交往关系。这就克服了传统的单向“主体—客体”模式的缺陷,使教师和学生找到了联结师生双方活动的一个中介客体,教学活动成为师生双方对教学客体的一种共同操作的过程,从而促进了师生双方的发展和完善。

[1]姚纪纲.交往的世界——当代交往理论探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1.

[2]陈旭远.论交往文化及其教学论意义 [J].东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

[3]张焕庭.教育辞典 [K].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

[4]冯契.哲学大辞典 [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7]衣俊卿.回归生活世界的文化哲学 [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9]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10][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11]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陶行知全集 〔第2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12]王鸿生.交往者自白 [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5.

[13]肖川.教学中的交往功能 [J].河南教育,2004,(8).

猜你喜欢

个体主体生活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生活感悟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翻译“主体间性”的辩证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