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闻记者的敏感与灵感
2010-08-15王晓红
王晓红
(长治日报社,山西 长治 046011)
浅谈新闻记者的敏感与灵感
王晓红
(长治日报社,山西 长治 046011)
敏感和灵感虽有少许差异,但很难把它们分开,二者几乎是一对“孪生子”。没有敏感的人,很难产生灵感;同样,没有灵感的人,也很难说他有敏感。但可以肯定地说,敏感和灵感都不是天生的,都来自同一“父母”——生活实践。
敏感;灵感;新闻;实践
作为一名记者,尤其是作为一名党报记者,总免不了参加各种会议。会议是党和政府安排工作布置任务的一项重要方法,所以当记者肯定要作会议采访。可是仅仅就会议报道会议就是一般会议新闻,成不了好新闻,更成不了获奖新闻。如想写出好文章,必须增强新闻采访的“敏感”和“灵感”,只有这样,才能写出招人喜欢,使人爱读,能在读者中引起共鸣,产生很好社会效应的文章。
一、采访要成功,必须有新闻敏感
如何从枯燥繁多的会议中挖掘出好新闻,鲜活新闻呢?根据我本人多年的新闻采编实践,我认为最主要的是做好两点:一是做个“有心人”,二是要具有高度的新闻敏感性。有了这两条,就能从一般会议中挖掘出鲜活的好新闻。怎样做个有心人?就是处处留心,事事留心,只有细心才能发现好新闻的线索,如果粗心大意,永远也不会发现好新闻。什么叫新闻敏感?说来,这个东西很神妙,看不见,摸不着,它在作者的脑海里时隐时现,若明若暗,难以琢磨,但又是切实存在的,而且一旦把握好了,新闻采访就成为一种兴奋的事、轻松的事、快乐的事,而且写出的新闻灵气十足,能在读者中引起共鸣,产生很好的社会效应。
那么,什么叫新闻敏感?我的看法就是,一个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别人看不出它是新闻,而你却能一瞬间看出它是新闻,这说明你有新闻敏感。法国著名的雕塑家罗丹曾说过这样一段名言:“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新闻也是这样,大千世界到处都有,没有敏感性,照样发现不了好新闻,光有敏感性,没有细心认真态度,好新闻就会从眼皮底下跑掉。因此做一名善于发现有价值新闻的记者就得两者都具备。做个有心人,这一条大家容易做到,在采访中多留心多观察,多问几个为什么?但是具有新闻敏感性需要下一番硬功夫,不能一蹴而就。到底新闻敏感性来自哪里?来自于平时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通过三个“深入”,听得多了,见得多了,想得多了,脑子里问题就多了,敏感就容易在大脑中萌发出来。那么怎样能做一个有心人,做一个有新闻敏感的记者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注意:一要耐心倾听体外之言。参加会议时要善始善终,善于从每一个会议发言者讲话中挖掘新闻。有时我们参加会议只善于听取领导者的讲话,不善于听取群众的讲话。这是不对的,都应该听,有时好新闻线索就在群众的发言中。例如,1995年9月为迎接“世界妇女代表大会”的召开,全市召开会议安排如何采访报道,这是一个程序式会议报道,作为记者,把领导讲话,强调一下写一个短消息就可交差了。但是到会议即将结束时,环卫系统的同志发言时讲到,生活工作在环卫一线的清洁女工们用辛勤的劳动迎接着每一个黎明,用高尚的思想品格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听了这个发言。我立刻认为,这是一条很有价值的新闻。第二天天没亮我就来到她们清扫中队,与她们一起深入大街小巷,体会她们的苦与乐。她们不但为人们创造了清洁优美的环境,她们更有高尚的情操和美丽的心灵。随后,我以《城市美容师》为题采写了这条通讯,后来被评为山西省女性题材好新闻一等奖。我认为,新闻敏感就是记者在采访中或日常生活中,对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一种发现能力、判断能力。我们也可以把这种能力称之为洞察力。这种洞察力通常包括四个方面,或称四个层次:第一、判断某个事件是否有新闻价值?第二、判断同一事件中的许多事实,哪个事实最重要?哪个事实次之?哪个事实无关重要?第三、判断那些次要的、无关紧要的事实中是否还隐藏着更重要的新闻?第四、判断已经发表了的新闻是否还能进一步挖掘。我认为,作为一个记者,若能具有以上判断力,就可称得上具有新闻敏感,从而成为一个高产记者,多出精品的记者。
二、写作要成功,必须有新闻灵感
灵感与敏感都属于比较虚渺的东西,二者之间有差别。敏感讲的是一种洞察力,多产生于记者采访过程中;而灵感则是一种具有激情和新意的文思,它产生于记者新闻写作的构思过程中,有“一闪念”的特点。灵感这种东西确实存在,我们只要找到它,写新闻才会有沸腾的激情、开阔的思想和新鲜的创意,写出的东西才有个性和魅力,能打动人。比如,曾获2001年度山西好新闻二等奖的《韩长安捐款公益千万元》这篇文章,就是我在参加省人代会期间偶然得到的线索,当时的潞宝集团庆幸自己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期,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企业在壮大规模发展的同时,不忘回报社会,积极拿出千万元捐资慈善公益事业。于是抓住这条线索,采写了这条新闻,这篇稿子见报后,受到了好评。
这一问题可以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即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中来解释。首先肯定地说,灵感属于精神范畴,它来源于实践,来源于日常生活,不是大脑所固有的,我们每个记者都可以回忆一下自己过去的采访过程:你来到人群中,来到新闻现场,甚至直接参与某项活动。此时,或者一个人的行为,或者一些人的对话,或者一种活生生的现象,看在眼里,听在耳里,反映到大脑中,使你产生了一种激情、一种冲动,这时,你马上有所感、有所思,于是产生了一种“写作欲”,觉得不吐不快、不写难休。好了,这就是灵感来了。灵感使你的大脑中不仅有了文章的标题、主题,而且这么开头、这么结尾都浮现出来,乃至一些闪光的语言也不追而至。这种灵感,不只在新闻现场中产生,也会在走路中产生,在喝茶用餐中产生,甚至在睡梦中产生。如此,你的新闻写作就会得心应手。灵感不管在哪种情况下产生,它无一不是源于生活,源于实践。因此,我试图用这样比较简短的语言给灵感下个定义,不知妥否?即:生活实践的火花触动与作者大脑神经,激发出一种别具新意的文思,即为灵感。这完全是个人的感受,很难说准确和正确,只是为了抛砖引玉而己。
三、敏感和灵感都来自生活实践
敏感和灵感虽有少许差异,但很难把它们分开,二者几乎是一对“卵生子”。没有敏感的人,很难产生灵感;同样,没有灵感的人,也很难说他有敏感。但可以肯定地说,敏感和灵感都不是天生的,都来自同一“父母”——生活实践。例如2007年11月23日,市妇联组织的“恒爱行动”正式启动后,通过向全市征集爱心父母为孤残儿童编织毛衣,给这些处于特殊困境下的孩子送去了一份真诚与关爱,为孤残贫困儿童献上了一份爱心。在短短20天的时间里,市妇联的爱心电话铃声此起彼伏,爱心志愿者踊跃报名,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不同地域的众多参与者,演绎着感人的爱心故事。上至市领导下至普通百姓,爱心在全社会传递,大家都争先恐后的将深情的母爱织入有限的绒线和针角,希望通过这小小的毛衣,把温暖带给素不相识的孤残儿童。在这次采访中我深受感动,一根毛线连接着上党城乡,件件毛衣凝聚着千人真情,于是很快在构思中产生灵感,当采访结束时,一篇新闻作品在脑海中已大致完成,随后写出的通讯《情牵一线温暖一冬》荣获2007年度山西新闻二等奖。
如上所述,写新闻既要有敏感和灵感带来的激情和冲动,又要有政治头脑带来的冷静和清醒。办法是什么呢?两个字:学习。学什么呢?我认为作为记者,在学识上不一定在哪一方面都成为专家,但一定要尽可能地多读一些书,如政治、理论、经济、法律、文史等等。这样多的内容,也不必都去精读,但其中有两种学问是必须学好的:一是要学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一些重要的法律,这会帮助记者看问题、分析问题具有政治头脑和眼光,确保新闻作品导向的正确;二要深入读一点哲学。所有的科学,归纳的最高层次都是一样东西,即哲学。因此,记者的脑子里要尽量地多灌输一点哲学思想,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这样就会有理性思考,看问题就能把握本质,分清是非,预测走向,成为一个有胆有识的记者,实践证明,灵感+哲理,记者的笔下必会写出既是内容生动的又是主题深刻的佳作,会写出更加脍炙人口的好新闻、好作品。这样,我们就会成为一个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好记者。
G214.2
A
1673-2014(2010)01-0088-02
2009—10—15
王晓红(1965—)女,山西长治人,编辑,主要从事新闻采编工作。
(责任编辑 单麦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