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实现小馆藏大利用

2010-08-15刘成先

滁州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馆藏文献图书馆

刘成先

(潍坊学院图书馆,山东潍坊261061)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实现小馆藏大利用

刘成先

(潍坊学院图书馆,山东潍坊261061)

马克思主义把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确定为社会发展的最高理想和价值目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图书馆追求的最高境界。本文以文献工作的效率及教育职能为支点,论述了图书馆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应做的工作。

图书馆;信息资源;小藏大用

一、坚守图书馆社会职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的发展建立在人的全面发展基础上,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马克思曾在《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第一卷等著作中有过论述。他说“每个人的自由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历史过程应该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方式。”其核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体脑结合,智力和体力得到充分发展。二是人的个性的彻底解放,即每个人的天赋、才能、志趣、意向等在没有外来的“异己力量”的干涉下,得到充分的自由的发展[1]。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是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出发,批驳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社会所造成的人的片面、畸形的发展,又在分析了人类社会从低级文明走向高级文明的发展过程后,把人的发展问题提到了重要地位,科学地论述了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必然性及其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今天,应该说人的全面发展,人的素质的整体提高即是我们追求的价值标准和理论归宿。然而,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体力劳动转变为智力劳动以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减少使人的活动则更多地集中于精神领域,人的劳动资料及自身发展条件也更多地在知识等文献中获得。因而这使得图书馆自然担当起让每个人都能成为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之责。正由于图书馆是社会知识财富、文化遗产的集散地,是社会创新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的重要场所,因此其根本职责便定位于服务人的全面发展之中。

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力量,而人的本质力量就在于社会分工形成的知识能力。图书馆是收藏与传播人类知识信息的社会系统,亦是人类传承文化的必然场所,与其他社会系统相比,在造就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1)图书馆全面系统地收藏着人类所创造和积累的各种信息资源,其博大精深是其他任何系统所望尘莫及的。这些信息资源反映了人类进化与发展的历史,充分体现了人的“类特征”。(2)全球化的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能使全人类所创造和积累的信息资源迅速、快捷、准确地为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服务。(3)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传播不受时空限制,它能把前人创造和积累的一切信息资源保存并传递下去,让后人尽受其益。(4)图书馆能够在人生每一个阶段甚至任何时间,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信息需要。人们可以依托图书馆,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需要,充分地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开展自由、自觉的创造性活动,发展自己多方面的能力。(5)在现代社会只需具备阅读能力即可利用图书馆,较之其他任何系统,投资小,便利多,且能学以致用收到立竿见影之效[2]272。可见,图书馆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足够的阳光、水分和养料,也提供了无限的生产资料。

二、树立以人为本精神,追求更高职业境界

图书馆具有满足不同层次读者信息需求的功能,它具有系统审视选择信息资源的条件,除了常规的提供文献资源和利用信息的组织机构之外,还具有开发、遴选一些潜在的、容易被忽视的信息能力。对图书馆来说,信息资源的收集、整序并为读者服务是其工作的基本内容。而藏书与利用之间的互动推动着图书馆社会价值的提升和时代文化的发展[3]。藏书为了用,图书馆服务的广度、深度与效益,关乎满足读者的需求,也关乎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和人的生存质量。在国际图联规定的图书馆四个职能中,教育职能应该说是最重要的,无论是从哪个方面来看,教育职能在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都是最基础、最根本的,其必然成为图书馆最为关注和研究的课题。应该说,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既是图书馆应达到的职业目标,也是图书馆须永远追求的价值理想。作为图书馆的从业者应该傾其全力调动并创设一切可行的条件和措施深挖潜力,拓宽路径把图书馆办成一个予人发展,充满活力,人人依靠,传承文化的组织系统,进而使社会人口质量不断提升。

(一)发掘资源潜在价值,提高读者文化品位

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如同石油煤炭等物质资源一样,需要开采和挖掘,才能在异构数据组成的信息库中,从概念及相关因素的延伸比较上找出用户需要的深层次信息。而对于文献来说,我们可进行数据挖掘,也可进行文本挖掘,进而实现其潜在更大的内含价值,达到满足读者个性化的信息需求[4]。

在此以历史学为例。我国历史悠久,传世典籍汗牛充栋,其中史官记史,史家论史,代不乏作。除正史外,野史、稗史、方志、谱谍等等难以计数,这对社会具有重要的教化功能,不仅是人类认识世界,认识自我,改造世界的精神财富,而且对于提高人文素养和丰富人的知识经历,以及完善人格、陶冶情操更具有教科书的作用[5]。因此,继承并传播这份文化富藏,激活这笔宝贵资源,使之为社会服务即成为图书馆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当今信息时代,我们可以应用知识管理与传播管理等方式和手段,对馆藏文献进行有组织的开发,最大限度的发挥历史学的功能与效益。而“知识管理正是从组织的无形资产中创造价值的艺术”[6]。创新就是其灵魂。同时,我们还可采用文献传递和馆际协作的方式,挂靠一些馆藏雄厚,技术先进的大馆开展文献服务,在提高自身文献服务能力的同时,更大范围地扩大文献的教育功能。为实现这种传播效果则不能没有信息网络,而要建立这种网络协作关系,图书馆就必须要有挤劲、钻劲,采取一切手段,如以试代用或有偿传递等方式,使协作双方共同获得双赢的效果。譬如:对历史典籍丰富的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等等,我们均可与之结为合作伙伴,通过一定的方式或手续,与之共享资源。又如台湾中央研究院史语所和资讯所《二十五史》全文资料库[7]、国内《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8]等,以及对一些中小馆力不能购的大型文献库,都可采取这各方式。有了这种广泛协作的基础,即使是普通图书馆,其读者同样也能达到一步登天,尽享天下文献的目的。那么小馆藏也就自然能够大利用了。

(二)服务既要有高尚的职业精神,又要有周到方便的用书效果

信息资源的有限性与用户需求的无限性是推动图书馆发展的基本矛盾[2]144。满足情报需求,提供文献服务是图书馆的工作职责。根据用户的特定信息需求,为之创造服务条件,并提供、补充、开发信息资源不仅是每一个图书馆无时不在考虑的办馆问题,而且也是决定其工作效率的重要条件。信息资源是互为关联发展的动态体系,也是图书馆发挥社会功能的基本要素,其馆藏建设得越全,文献体系就越完整,信息关联度就越高。同时其服务方式越细致,图书馆给读者的利用效益也就越大。要实现这一状态图书馆人既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又要有周到方便的服务方式,二者紧密结合才能达到服务读者的高效率。

程亚男先生在《再论图书馆服务》一文中提出,应该“使服务不仅体现在各种完备的制度和服务设施上,更体现在为读者着想的方方面面,并把它上升到理论,成为一种文化,且使这种文化逐步被认同,形成一种强有力的文化力,使之成为全体员工的潜意识。”[9]。这一提法的出发点就是关爱,为读者着想。对图书馆来说,不仅要有高尚的职业精神,而且还要立足现有条件,最大限度地发掘设备和技术潜力,使读者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服务带来的周到与方便。

其实,我讲周到,是指服务创新必然带来的细致、缜密的服务过程和方便文献利用的效果。而这种周到方便则是设计科学、过程合理的服务特点,也是恰到好处,符合多数读者个性要求的管理行为。周到是一种敬业加细致的工作作风,也是效率产生出的方便状态。没有效率的支持,文献获得的即时性、随处性就不可能有保证。没有效率也就没有方便,也更不可能体现出周到。因此,周到又是服务效率的结果,为了达到这一结果,周到就是要使服务环节和过程尽可能适合每个人的活动特点,尽可能做到求有所应,随处即得的文献效果,把文献通过网络送至读者所到之处。因此图书馆必须在文献电子化上做些文章,既要扩展服务空间,又要延伸服务时间,更要提升文献的检索效率。只有对时间、空间的有效把握,才能实现把读者的个性要求包含在周到服务的过程之中。

所以,在实际中,周到绝不止于改进服务态度,美化服务环境,而是要有让每个人都亲身感受到的行之有效的服务措施。这就是我们要坚持的“小馆藏大利用”的办馆理念。只有走“小藏大用”的思路,才能提升图书馆的工作效率和社会价值,表达对人的实际关怀,使人性化服务具有深度和力度。而这一理念又是满足社会文献需求多样化、个性化,弥补高校馆文献相对不足的服务措施。它不仅是以人为本的认识论,也是提高文献服务效率的方法论[10]。所谓“小馆藏大利用”,一是指立足于现有馆藏,最大限度地利用好自己的文献;二是指跳出现有馆藏空间,有的放矢地去共享他人资源。而实现这二者的基本途径就是建立起必要的检索桥梁,沟通馆内、外信息,利用网络传递及时向外馆提出文献需求,并随时获得文献回馈。反之,则是低效率的服务,根本谈不上为人排忧、予人解难的效果[11]。

因此,我们办馆不能是自成堡垒的孤军奋战,必须要并联四面八方,与同行办协作、搞特色嫁接,充分利用社会分工的力量满足各自读者对文献信息的要求。除了应做上文提到的专业“线”上的合作,而且还要有更大的内容“面”上的协作。近年来各地创建出特色图书馆,如湖北黄石市的服装图书馆、汉川县淡水养殖图书馆、蕲春县中医药图书馆、上海虹口区曲阳图书馆的影视资料馆、黄浦区图书馆的音乐厅等等,都可成为支持我们“小馆藏大利用”传递文献的网络,也都可成为我们可依旁的协作伙伴。目前全国各地图书馆在服务方面做出的许多尝试十分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三、树大系统信息观,提高文献控制力

实际上,分工的力量说到底是一种社会系统的力量,每一个图书馆若能很好地利用它,就可能使自身工作获得倍增效应。图书馆是一个开放的知识组织系统,其生机与活力也完全依赖于此。根据系统论思想,联系文献工作,在探索文献服务过程中应树立大系统的信息观念。在防止狭隘的藏书楼意识时,应做到“两点论”,下好“一盘棋”。所谓“两点论”是指从办馆思路的大系统上讲,要建设好学校教学和科研的生态环境。从小系统中讲就是要充分发挥馆外文献力量提高自身管理效率。对于文献服务既从大处着眼,又从小处入手。大处着眼是把我们的工作思路摆在信息社会的大系统中来考虑,小处入手就是把自身的文献服务小系统与社会大系统联接好,在充实自身馆藏的同时,与外馆通过网络传递进行文献的共享、共用,从而达到取长补短,互相支持的目的。所谓“一盘棋”,是指充分发挥书目、索引等二次文献控制信息的传导链作用,把大小系统联接起来,形成一个互通、互动的信息系统,使系统中的每个图书馆既成为控制者,也是控制对象;既成为传递者,也成为受益者。通过书目去控制天下信息,使读者能达到求有所得,共享资料的状态,从而将这盘共享、共用的大网之棋下活、下好。所以图书馆要要处理好馆员与读者的关系就必须处理好馆内文献建设与馆外文献利用的关系。对此,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并努力去花一番气力扫除实现“小藏大用”路上的障碍。

其实,文献控制的作用前人早有认识,清代学者王鸣盛曾说过:“目录明,方可读书,不明,终是乱读。”有了目录、索引的引导,我们控制文献也就能够知彼知已,解决读者随时可能提出的信息要求,从深度上也能达到“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清代章学诚语)等目的,使学术研究方向变得更加自觉。这也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解决了文献资源有限性与读者需缺无限性的矛盾,而且又实现了不必尽藏天下书,却能尽知天下事的理想。这种整体功能的释放,既打破了信息孤岛状态,又节省了求大、求全所耗去的资金。无论是经济上,还是学术效率上都是一条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的良策。

总之,只有馆与馆之间形成的大系统和其下子系统协调一致,图书馆工作才有可能表现出紧张而有序,高效而宽松,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面貌,才可能导演出威武雄壮的“话剧”来,图书馆在人们心中才能树立起用得上、靠得住的形象。

[1] 林永柏.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研究概述[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1999(6):157.

[2] 徐引篪,霍国庆.现代图书馆学理论[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

[3] 黄宗忠.论图书馆核心价值(上)[J].图书馆论坛,2007 (6):4.

[4] 李景正.大力弘扬图书馆的社科信息价值[J].中国图书馆学报,1999(6):42.

[5] 王斯德.历史学:人类认识自我,超越自我的必修之学[J].历史教学问题,2000(3):21.

[6] 盛小平.21世纪的图书馆知识管理[J].图书馆杂志,1999 (6):51.

[7] 郁 默.台湾中央研究院汉籍全文资料库[J].中国典籍与文化,1998(3):60.

[8] 朱 岩.《四库全书》电子版问世的启迪[J].中国图书馆学报,1999(6):32.

[9] 程亚男.再论图书馆服务[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2 (4):20.

[10] 周红梅.图书馆人性化服务的社会理性思考[J].滁州学院学报,2009:2.

[11] 王卫鸣.论地方院校图书馆的特色建设[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7:5.

book=0,ebook=170

G250

A

1673-1794(2010)03-0123-03

刘成先(1960-),男,图书馆馆员。

2009-09-08

猜你喜欢

馆藏文献图书馆
馆藏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图书馆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飞跃图书馆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