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2010-08-15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0年12期
关键词:终身教育纲要全民

郭 煜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体育部,吉林长春 130031)

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身体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的总和。学校是进行终身体育锻炼的最有利场所。高校体育教育作为健身教育的最后一站,是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交接处,它对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1 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意义

1.1 有利于体现世界卫生组织健康新模式的思想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提出了新的定义: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健全,才是健康的人。因为人的体质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础上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因素所表现出来的综合状况和特征,它受人体的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质量和功能所制约。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应充分体现人体健康的“躯体—心理—社会环境—道德品质”这个模式的思想。

1.2 有利于实现联合国《体育运动国际宪章》的精神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体育运动国际宪章》中指出:“必须由一项全球性的民主化的终身教育制度来保证体育运动与运动实践贯彻到每个人的一生”。终身教育思想出现的同时就已经孕育了终身体育的思想,并把终身体育作为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研究,以提高终身教育的整体化社会效应。因此,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实现《体育运动国际宪章》的精神。

1.3 有利于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目标

国务院在1995年6月发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其核心是动员和组织群众广泛参与各种形式的体育锻炼,逐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纲要》中提出2010年奋斗目标:努力实现体育与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体质与健康水平,基本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

高校要使大学生养成自觉坚持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投身于各项群众性的体育活动中,增强自身的体质,逐步提高自己的健康水平,以便步入社会后继续参与各项活动和训练,参加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各项事业中,成为身强力壮的生力军。

1.4 有利于指导与完善学校体育教育的改革

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教育的基础,高校必须充分利用学校设置的体育课程,按规定的体育教学大纲,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健身教育。同时,学校体育还具有保障群众体育锻炼的物质基础,这就决定了学校体育在贯彻落实《纲要》中的战略地位。

2 终身体育的特点

终身体育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体育改革和发展中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它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2.1 全民性

全民健身计划是以全体国民为实施对象,号召全民人人参与,动员全社会广泛支持,使体育健身逐步成为人人享有、人人参与、人人有责任的社会性活动。学校要把体育纳入全民健身的轨道,使终身体育与终身教育两者相互衔接。

2.2 终身性

终身体育所涉及的范围很广。“人一旦生活在世界上,绝对的条件就是要身体健全”。生命在于运动,人的生活全程都要参与体育锻炼,把体育活动作为生活的重要内容,使终身体育生活化。在校期间,通过学校体育教育,使学生认识到为了身体健康,终身体育是生活所必需的。毕业后能够经常从事有利于身心的体育活动,每天坚持参加一项以上的体育健康活动。如为了绿色环保,坚持“少坐车,多步行”;“少坐电梯,多爬楼梯”等。

2.3 规范性

《纲要》强调要保证全民健身计划的全面贯彻实施,必须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民健身管理体制,形成充满活力的运行机制,建立起社会化、科学化、产业化和法制化的全民健身体系基本框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并做到标准化,推行全民健身计划。

2.4 科学性

人体有其生长发展规律,人的发展各个阶段有其生理特点。因此,终身体育锻炼要根据人体的生长发展规律和身心特点,科学地、有序地进行训练。

3 加强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3.1 明确目的

加强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首先要使学生明确终身体育锻炼的目的。

运动可以使体格强壮,体形美观,缓解学习和工作的疲劳;可以使心中积聚的不快和工作压力得到宣泄;可以加快体内新陈代谢,增强吸收功能,使人精力充沛,体力旺盛,增强身体与大脑的灵活性;运动还可以加强心脏的供血功能,增强肺活量,增强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通过学校体育教育和卫生健康教育,大学生明确终身体育锻炼的目的,可以更主动地投入到终身体育的各项活动中,一生受益。

3.2 宣传教育

要使学生树立牢固的终身体育意识,必须加强对学生的终身体育的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对终身体育的认识。可以充分利用黑板报、校刊、宣传画册、橱窗、广播站、多媒体等宣传阵地和手段进行思想教育,扩大学生的体育知识面,增强学生体育锻炼的自觉性,激发学生锻炼的热情,增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3.3 培养兴趣

大学生在校期间要培养浓厚的体育兴趣,并稳固持久;毕业后能够自觉地对一个以上的体育项目产生浓厚的运动兴趣,并且能长期坚持下去,如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太极拳之类的键体活动,或围棋、国际象棋之类的健脑活动。

与此同时,要培养学生体育运动情操,养成参加体育活动时的快乐情感。真正做到:“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乐观情绪,享受参加终身体育的快乐情感。

猜你喜欢

终身教育纲要全民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全民·爱·阅读
终身教育学院(老年大学)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慕课让终身教育变为一种现实
可持续全民医保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解读
“三维”纲要促转型 竞进提质再跨越
全民环保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