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人类学视野下的旅游规划研究

2010-08-15鸿鸣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5期
关键词:旅游业规划民族

鸿鸣

(中央民族大学,北京 100081)

试论人类学视野下的旅游规划研究

鸿鸣

(中央民族大学,北京 100081)

旅游业是一个前景看好的产业,旅游地的文化历来是吸引旅游者的重要因素.利用少数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异质性来吸引游客,成为近年来西部少数民族聚居区旅游开发商的积极行动.旅游业在给地方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了不可回避的问题,最突出的例子就是环境的改变和传统文化的变迁,这在民族旅游地表现得尤为明显.正是由于旅游的这种特征,一部好的旅游规划对旅游地的发展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类学与旅游规划的结合是一个崭新的视角,本文从人类学的学科理念对旅游规划中不应忽视的几个问题做了简要评述.

人类学;旅游规划;民族旅游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旅游以其独有的方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一种产业.在世界范围内,特别是西方和亚洲地区出现了快速成长的趋势.我国的旅游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也蓬勃兴起.目前,已形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和发展最快的出境旅游市场.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家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旅游需求将在未来十年中以每年8.5%的速度增长.而中国的西部更是被世界旅游组织预测为21世纪中国旅游产品的主要供给地.相对于其他产业,优美的环境和文化特色是旅游产品的主体资源,对资源文化内涵和个性的挖掘是该产业的特征,因此旅游业的发展回避了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在现代化进程中对环境的直接改变,并且将区域经济发展和民族文化弘扬有机结合起来,为地方特色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动力,能够为地方带来经济和社会的双重效益.因此发展旅游业成为各少数民族地区的必然选择.目前人类学关注旅游主要还是聚焦在旅游地的文化变迁给民族旅游地带来的影响方面,国内研究旅游规划的也多是从地理学和经济学的角度,以人类学的视角研究旅游规划还是一个鲜有人涉及的领域,本文是对这一问题的初步探讨.

1 以环境为导向的旅游规划

在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着这样一个误区:旅游业往往被认为是“无烟工业”,与其他经济活动相比,具有更大的“乘数效应”,能够为地方带来收入和就业的增加,只要旅游利用的资源损失小于其他方式的可能损失就是可以接受的.这样的开发理念视经济利益为唯一目标,其结果是造成资源和环境的严重破坏,从而影响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环境为导向的旅游规划就是针对环境与旅游之间关系而提出的一种规划理念.从规划和实践上全面贯彻人文关怀思想,以旅游者、旅游目的地居民、旅游环境为中心,坚持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共存共荣.

我国许多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一种生态文化,以蒙古族游牧文化为例,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蒙古族人民在草原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的保护和利用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蒙古族人民对草原怀着深深的崇敬和热爱之情.无论是轮牧、走场的放牧方式,还是蒙古包这种独特的建筑形式,都体现了蒙古族的生态观念,并且在古代,有许多法令对破坏草场、水源等生存环境的行为规定了严厉的惩罚措施.蒙古族不仅有物质的生态文化,也有非物质的生态文化,例如过去蒙古族普遍信仰的萨满教认为自然界万事万物都是有灵的,蒙古人把天比作生身之父,把地比作养身之母,大自然被萨满教赋予灵性,被重构,再生,超越了它们纯自然的属性,成为神格化和人格化的观念体系,并由此,得到了人们的崇拜和保护.蒙古族人民在这种法令的约束和宗教信条的规范下,将对自然的崇敬和爱护内化为心目中根深蒂固的生态道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成了游牧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蒙古族文化的生态观正好吻合了文化生态学的观点.文化生态学是人类学家斯图尔德倡导的理论.在他看来,文化与其生态环境是不可分离的,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互为因果.文化在人类与其生态环境之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类通过文化认识到能源或资源,同时又通过文化获取、利用能源或资源.生态环境对文化进化的决定作用,最集中地体现为它对人类开发技术或生产技术的进化的制约作用,以及对人们利用技术适应特殊方式的制约作用.而生产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技术的性质和应用.这也就意味着广袤的草原决定了蒙古族人民必须采取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方式,而正是这种生活方式对环境的过分依赖,又使草原人民对自然万物怀有深深的崇敬,铸造了草原游牧文化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文化内涵.可以说,蒙古族的民族精神就是孕育在这广袤无垠的草原中,草原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的载体,如果失去了这个载体,破坏了草原生态的完整,蒙古族的传统文化会是怎样的未来,我们不得而知.

因此,从人类学的眼光出发,以文化生态学的理论为基础的旅游规划应该是把环境和旅游发展联系起来,让环境为旅游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让旅游发展促进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对于自然环境应该以保护优先,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旅游开发,因为生态一旦破坏是很难恢复的,而且旅游地会因此失去对游客的吸引力.蒙古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意识对旅游规划者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启发.一方面在制度上完善环境保护的规章,一方面深入挖掘传统文化所倡导的生态理念,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这样即可以使环境保护找到了合理的文化解释,同时也使传统文化的优秀因子得到弘扬.在这样的规划指导下,政府对旅游地开发的监管、评价以环境资源是否得到有效保护为重要标尺,旅游开发商以环境保护体现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树立企业形象,旅游地居民以保护环境为己任,以良好的生态促进社区的和谐发展,游客以优美的环境为体验,自觉加入到环境保护的行列中来,使“旅游—环境”之间的关系始终处于和谐、平衡的状态,实现代际公平.因此,追求自然、人文环境的和谐发展是民族旅游地旅游规划的必然选择,也是旅游规划者追寻的终极目标.

2 旅游规划的多元文化视野

著名的英国人类学家泰勒(Taylor)于1871年在其名著《原始文化:对神话、哲学、宗教、艺术和风俗的发展的研究》一书中提出了一个至今被学界普遍认可的文化概念: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及作为社会一员的人所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俗[1].由此可见,文化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发展历史,孕育的是不同类型的文化.我国的民族旅游地大多集中在西部少数民族聚居区,从地形来看处在我国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面,海拔较高.分布有草原、沙漠、雪域、丛林等生态类型,相对于中原汉地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也衍化出多种文化形态.在“传统—现代”的社会模式中,西部文化边缘地带无疑属于“传统”,东部则属于“现代”.在现有的文化体系的参照标准中,“传统”意味着落后,“现代”意味着先进,因此东部是西部效仿的榜样已成为西部共同的心理定势.东部也自然成为西部的主要客源市场.旅游流带来的现代文化与民族社区的传统文化不断地发生接触碰撞,少数民族文化的变迁便不可避免的产生了.文化的趋同性和当地民族文化的衰退伴随而来,“特色”受到严重威胁.表面上看,一些民族旅游地旅游业发展呈衰退趋势是由于急功近利的过度开发造成的,但从深层次的原因来看还是涉及到文化问题.因为民族旅游地生命周期的终结,实际上是某种文化衰落和灭亡.云南西双版纳就是这方面的一个例证.西双版纳以其迷人的热带风光和傣族风情在90年代是旅游者心驰神往之地,旅游业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但近些年,旅游发展趋缓,接待旅客总数在云南省各地州中排位已从第二位退居第三位.业界普遍认为现代化的冲击使民族特色消失是游客人数减少的主要原因.因此,要使这些旅游地永葆青春就必须使这些地区的独特文化能够在多元的格局中自由自在的生存发展下去.

文化多元化是西部民族旅游地文化存在的现实,也是民族旅游地发展的需要所在.文化多元是社会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多元与统一是一个完整事物的两个方面.失去了多元也就意味着失去了统一.中国儒家强调“君子和而不同”.“和”即统一性,“不同”即多元性.建立在多元基础上的统一才具有勃勃的生机,而消除了多元性,只能使事物的生长和发展停滞下来.中国历史上大一统都是建立在各个民族和谐共处的基础上的,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会繁衍出包容了多民族特征的中华民族文化.费孝通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提出的“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的思想,深刻地总结了我国从古至今民族关系的实质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对文化多元性最好的总结和理论概括.由此可见人类文明进步的模式和途径是多样化的,没有也不应该具有同样的标准.多样化的文化模式不仅为人类提供了从多角度多层面获得财富的经验,而且为人类的终极发展提供了选择的可能.文化多元化发展能够使不同的民族文化各自发挥优势,产生不同文化之间的竞争,从而保持文化的不断创造性发展,保持文化的生命力.保留了各种不同的生存模式也就是保存了人类未来的希望.

虽然目前在国内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成了旅游的热点,强调特色成了各地发展旅游业的口号,但有相当一部分是在满足主流文化对异质文化的好奇心,真正把各种文化都以平等的心态来对待却是一件极为艰难的事情.我们不能对现代化和旅游给民族旅游地带来的强烈冲击熟视无睹和漠不关心,应该考虑到每一种文化都代表了特定民族的传承积淀和特定地域的文明轨迹.旅游规划是保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手段中最重要的一步,要避免民族文化在旅游业的发展中可能出现的不利发展态势,对旅游业中可能发生的文化变迁做出预测并有针对性的措施来引导它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需要旅游规划者具备多元文化视野,以文化相对论的理论来武装头脑,不以强势文化的价值观来评价少数民族文化,将少数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置于平等的地位等量齐观.同时也要避免两种倾向:一种是上文提到的急功近利式的开发,使特色消失.从旅游业发展的角度看,不同、区别、差异是旅游吸引产生的必备条件,所以特色是任何地方发展旅游业的前提.这与人类文化多元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一致的;另一种是为强调特色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放在“博物馆”里保护起来,使少数民族的文化成了一种舞台化的观赏物,这其实是剥夺了民族文化的发展权利.每一种文化由于其地域上的适应特征和悠久的历史传统都不可能被完全覆盖和替代.纵观各民族发展历程,都是在不断抛弃不适于自身发展的传统中演替和进化.文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不是不要保护传统,而是要使传统在发展中得到保护,不是强调传统的形式,而是要使“传统”在不断的选择中吐故纳新,得到可持续的发展,从而保持长久的生命力.

3 合作与参与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

根据旅游规划的利益相关者理论,旅游业涉及很多利益相关者,每个群体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和目标.这种复杂的利益交错关系对旅游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想使旅游业能够顺利而健康的发展,在旅游规划中就必须强调合作和参与.

合作主要是指职能机构之间的合作,因为只有各相关部门的合作才可能使旅游规划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首先是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企业开发旅游追求的是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政府是要通过旅游业的发展来带动整个社会的向前发展,因此政府和企业在旅游业发展中追求的目标是不同的,这就很有可能造成政府和旅游开发企业之间的冲突.在这样的情况下,合作是解决冲突的唯一途径.就政府而言,一方面要出台一些优惠政策来吸引企业投资和开发旅游业,一方面也要有合理的约束措施来规范企业的过度开发行为.而企业也要尽量与政府进行协调,统一目标,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也要追求社会利益的最大化.其次是政府部门之间的合作.旅游业是一项涉及面广、综合性很强的产业,旅游资源既包括自然资源也包括人文资源,而在我国每一部分都有专门的职能机构在管辖,因此在开发中必然会牵扯到很多部门的利益,经常会有各部门之间的争执和扯皮现象的出现.这也是笔者所调查的地区旅游业发展的一个很大的问题.笔者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制度创新,需要政府制定相应的利益分配机制和补偿机制,使各部门形成联动,明确权、责、利,保证旅游业运作中各个环节的顺畅发展.最后是相关产业之间的合作.旅游业是综合了餐饮、娱乐、交通、通讯、购物等多种产业的集合体,对经济和社会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要评价一个旅游区是否达标,除了资源的因素外,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也起着关键的作用.在我国许多地方已经成立了旅游集团,把相关产业的资源整合到一起,发挥整体的联合效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这对民族旅游地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借鉴.而这些合作的实现都离不开旅游规划这个平台,因此一部好的旅游规划应该成为促成各部门协调合作的桥梁,在制定过程中多方征求意见,在实施过程中重视各个群体的利益实现,使规划更具有可操作性,从而促进旅游业的科学发展.

旅游规划的可行与否,实施的可能性大小,除了政府、企业和相关产业的支持外,更重要的是与当地社区的态度密切相关,社区参与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社区的定义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学家帕克(Park)提出来的,之后学者们又从不同角度对“社区”一词进行了界定,比较统一的看法是:社区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具有某种互动关系的、有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们的活动区域[2].因此,社区是一个由心理、文化和习俗等相维系的一个群体空间.这样的空间是经过长久的心理和文化积淀形成的,是一个完整的社会空间.由于社区的这种特性,一些社区成了旅游开发的对象.但在多数情况下,当地居民却不能从旅游开发项目中获得利益,他们往往被排斥在旅游业的发展之外.根据旅游规划的利益主体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人类学倡导的“人文关怀”理念,社区旅游开发应该对社区居民这一利益主体予以特别的关注.只有当居民高度参与到旅游开发决策、利益分配和旅游监督管理的社区,旅游才能为社区内的居民带来较高的并且相对分散的社会经济利益.

首先,社区居民有权了解本地未来的社会文化发展状态及旅游开发可能给本地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带来的影响,进而对如何开发、开发速度和方式,以及对保护当地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提出自己的看法.其次,居民对参与旅游开发抱有很大的热情和积极性.对旅游发展带来的利益,无论是社会的、经济的或者环境的,社区居民都有自己的看法.例如,旅游业对当地资源的利用可以为本地经营提供获益的机会、会增加就业、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文化和遗产的保护、支持与强化文化认同、为社会成员提供教育机会等等.因此,要把握住社区居民的这种参与热情,引导他们以合适的角色参与到规划中来,让居民有一个现实的期望值.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授权中国国家旅游局出版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地方旅游规划指南》,社区参与旅游规划的过程大致可分为8个步骤.①编制关于当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发展的详细目录;②预测目标的发展的趋势;③确立地区发展的综合目标;④考虑是否有实现目标的其他选择;⑤制定并选择可行的旅游规划方案;⑥制定实现目标的策略;⑦执行计划;⑧效益评估[3].实行社区参与旅游规划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个人的态度,采纳“多数一致”的原则是确保该规划能够得到贯彻执行的关键.并且参与程序必须根据具体情况设计,强行照搬一个曾经在其他地方有效的方法可能不适合本区域.对于以民族文化为最大吸引物的民族旅游地来说,规划者往往都是以东部发达地区旅游规划的成功案例为蓝本,而这并不符合民族社区的实际情况.文化差异可以说是旅游规划者最应该注意到的问题,但往往也是最容易忽视的问题.因此避免形式主义很重要,规划管理者不应只简单告诉社区居民需要他们的参与,并且应该对社区居民进行教育培训,让他们知道并理解规划.在这一过程中,人类学的许多研究方法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例如问卷调查、个案访谈、开座谈会等,都是现实中切实可行的居民参与方式.虽然社区参与在执行起来会遇到许多技术性的难题,但它却是实现可持续旅游的必经之路.

一个全面有效的旅游规划方案必须充分融入当地居民的观点,理解他们的观点.所以,把社区参与置于所有旅游规划的核心位置是规划成功的关键.目前,在国内众多的旅游规划中都提到了社区参与,但问题的关键是,任何被规划的结果影响到的群体都应该系统地纳入到规划的过程中,而不应当是简单地、象征性地表示一下.一个完整的规划编制从头到尾都要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参与,而不仅仅只是附加在过程中,或者在事实发生之后.因此社区居民还应该成为旅游业经营和管理主体之一,与其他利益主体共同商定旅游开发的利益分配方案.旅游开发的最终受益者应该是社区居民,因为“最终利益”对居民才是实实在在的.一般来说,只要一个社区参与到旅游开发规划中,就能够为社区整体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或者,至少给大多数人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而在这一参与过程中,当地居民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和保护意识必然会得到加强.旅游进入社区,必然会带来环境污染、环境改变、文化传统改变的问题,如果社区居民是旅游业的参与者,并从中获取利益,他们自己就会感到对生态环境、对文化资源负有直接的保护责任,他们对减小旅游对社区的负面影响更有兴趣和积极性.一个成功的规划编制通常是让旅游开发地的社区居民对规划编制的不同过程有建设性的贡献,并因此对规划有“主人感”[4].社区参与旅游规划的制定,不仅使规划不再是一种行业行为,而且成为社区居民的一种责任和义务.

〔1〕泰勒.蔡江浓译.原始文化.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56.

〔2〕叶文.旅游规划的价值维度—民族文化与可持续旅游开发.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91.

〔3〕世界旅游组织.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地方旅游规划指南.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7:52.

〔4〕保罗·伊格尔斯,等.张朝枝,等译.保护区旅游规划与管理指南.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71.

C912.4

A

1673-260X(2010)05-0078-04

猜你喜欢

旅游业规划民族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我们的民族
重庆武隆:贫困人口依托旅游业脱贫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在旅游业转型升级中实现新引领
多元民族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中国旅游业2017的风往哪吹?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