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歌曲伴奏教学与训练之我见

2010-08-15

滁州学院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音型和弦基本功

彭 钰

(滁州学院音乐系,安徽滁州239000)

歌曲伴奏教学与训练之我见

彭 钰

(滁州学院音乐系,安徽滁州239000)

歌曲伴奏是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教学手段及教学基本功之一,较好地掌握歌曲伴奏技能是上好音乐课及开展课外音乐活动的必备技能。因此,如何进行科学地歌曲伴奏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

歌曲伴奏;音乐形象;技能训练

歌曲伴奏是一门综合课程,它将钢琴演奏的技能与即兴伴奏融为一体,这门课程既要求研习者知识面的宽广,又要求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改革,对音乐教师的业务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只注重发声技巧、歌曲的音乐处理、示范等几种教学内容及方法,而往往忽略了钢琴伴奏的作用,有时候对钢琴伴奏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钢琴教学一般多侧重于技能的训练与传授,而钢琴教学却替代不了歌曲伴奏的实践教学。歌曲伴奏的教学就是为了适应培养合格音乐教学人才的需要,既能胜任一般作品的演奏,又能够进行即兴式的钢琴伴奏。歌曲伴奏教学本身就是包含着多种音乐理论以及钢琴演奏技能综合因素的一门课程。要掌握好歌曲伴奏,首先必须具备相应的钢琴演奏能力,良好的和声理论基础,以及敏锐的听觉能力,还有能够欣赏音乐的高度修养,同时还应具备一定程度的复调分析水平以及作品分析的能力。这样的要求,既是音乐教学整体水平的体现,也是综合能力的反映。那么,作为当前高校鼎盛的音乐教学,掌握它的基本规律,对于从根本上改进和提高音乐教学质量是完全必要的。而歌曲伴奏则是音乐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教学基本功之一,较好的掌握歌曲地伴奏技能则是上好音乐课及开展课外音乐活动的必备技能。作为一名工作多年的高校音乐教师,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看法。

一、以生动感人的音乐形象,认清歌曲伴奏的重要性

音乐具有一种特殊的艺术美。如果说歌曲的主旋律是花朵,伴奏则是绿叶。绿叶衬花朵,显得更加绚丽丰满。它能有效地增强旋律感,节奏感,更加深刻地提示艺术内涵,更鲜明、生动、准确地刻画出音乐形象。音乐经典作品中,有很多艺术家的歌曲都是声乐旋律与钢琴伴奏浑然一体的。我们再现这些作品时,都希望能够与技艺高超的钢琴家进行合作,因为好的伴奏能够使演唱者的演唱锦上添花,琴声伴着歌声如影相随,交相辉映,这样的配合是非常美妙的艺术创作。因此在音乐伴奏中,钢琴伴奏是配合歌唱、成功完成作品的关键,对于创造完美的艺术作品起到了与演唱者同样重要的作用。而在实际弹奏中,单一、呆板的单旋律则无法揭示音乐中的丰富内涵,不利于学生对音乐作品在情感上的发挥;而不规则的伴奏,则会破坏歌曲的音乐形象,从而影响甚至误导学生的审美情趣。因此,准确、形象、生动、简便而有效的伴奏则达到“寓教于乐”之目的。

二、分析歌曲,编配伴奏

将所积累的知识素材体现在书面上,运用所学乐理、和声知识及其他技术素材,对歌曲进行合理的编配。

1.分析作品的调式调性,确定和弦

一般说歌曲开始的“起音”和乐曲结束的“终音”多为主音,主音的唱名是什么,就是什么调式(主音为6的是小调式,主音为1的是大调式)。在确定其调式之后,则可用与其相适应的和弦为歌曲编配伴奏,如有些歌曲的调式、调性较为复杂,一首歌曲中同时出现几种调式,也应灵活运用几种和弦来编配。和声是歌曲伴奏中的骨架,和声框架的安排是歌曲伴奏中具有“灵魂”地位的重要部分。和弦的选择是否恰当将直接影响整首歌曲伴奏处理的实际效果及其目的性、合理性和完美性。在大部分旋律进行中,运用正三和弦便能大致保持其主旋律的和谐、流畅,但在歌曲的高潮及转调部分,正三和弦显然不足以表达内在的情感,这样就要求和声材料的丰富性来与旋律达到映衬的效果。

2.编配伴奏

在歌曲调式确定后,接着就应为各小节选配和弦,可将旋律各音处理为和弦音与和弦外音两种。当某小节出现旋律音与和弦的根、三、五、七音相同时,也就为该小节配备相应的和弦音。一般如掌握了大小调式音阶中各级音的正三和弦和副三和弦,并能处理和弦外音也就可以为各小节配置和弦。为了使歌曲的和声具有创造性,可适当使用不协和和弦,而一般用正三和弦或副三和弦。例如:歌曲《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是一首颂歌,曲调的风格与节拍的强弱循环具有鲜明的进行曲特征,旋律的主体部分属于三句体乐段,第三句兼做前奏。主题句四小节的和弦选配强调和声的功能性,可使用主和弦及起到下属功能的二级六和弦。第二句句尾依据旋律音调及其所暗含的功能走向,可采用重属和弦到属和弦的序进加以强调和声的张力,这样就易于第三句高潮的进入。如果这里仅仅配置调内和弦,和声的力度较弱,很难推动歌曲情绪的进一步发展,而如上述在高潮段落恰当地运用不稳定的离调和弦,便加大了和声的不稳定性,增加了和声的力度从而有效地推动歌曲向着激昂、辉煌的情绪发展,使得旋律的效果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

3.确定伴奏音型

在分析歌曲的调式、调性,确定和弦后,则需进一步分析作品的时代背景,风格,情绪,然后再选择与之相应的伴奏音型。伴奏音型大致可分为三大类:立柱式和弦伴奏音型(适用雄壮、庄严、坚定的进行曲风格的乐曲);半分解式和弦伴奏音型(适用轻快、活泼的舞曲风格的歌曲);全分解式和弦伴奏音型(适用优美、柔和、流畅的歌曲)。比如,郑律成的歌曲《我们多么幸福》属于一首具有鲜明的儿童特点歌曲,歌曲的节拍是四三拍,具有舞蹈性。对于这首歌曲伴奏音型的编配可以用半分解式和弦伴奏音型,以此来体现儿童的特点,即鲜明的律动性。对于进行曲风格的歌曲可多采用低音加柱式和弦的伴奏音型,以此来塑造精神抖擞、斗志昂扬的音乐形象;抒情类歌曲的织体要求相对综合,尽量注意伴奏音型的对比、和声的感觉、伴奏中旋律的相互衬托等。但伴奏音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由于歌曲的情绪、风格的发展变化,一首歌曲也可能出现几种风格,情绪的伴奏音型。

4.前奏与间奏的处理

歌曲的前奏、间奏休止及延长音等处的伴奏处理是要起到桥梁式的连接作用的。可以将歌曲最后一个乐句作为前奏及段与段之间的间奏;在休止或长音处可用节奏和弦或短音式、琶音式来衔接;歌曲的终止处用主和弦作结束音,则可自己设计。

在经过以上几个步骤后,基本可以确定选配和弦,配置和声,写出伴奏谱。但更为关键的是如何将编配完成的伴奏谱运用到键盘上,通过音响将其表现出来。这就需要研习者有过硬的基本功,大胆实践,反复练习,而且需要循序渐进,渐渐做到伴奏谱能进行即兴的伴奏训练。通过由简到难、逐步深入的量化训练之后,寻找出即兴伴奏的一般规律,这样你就可以为歌曲进行个性化的伴奏处理,真正认识和体会“即兴伴奏”的作用与乐趣。

三、歌曲伴奏的基本功训练及素材的积累

什么是过硬的基本功?就是进行视觉、触觉、听觉的综合训练,即演奏练习做到眼、手、耳的相对独立与统一。那么,培养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就必须具备在较短的时间内为歌曲编配伴奏,而更好的掌握这一技能,加强以下三项训练是必要的。

1、快速、正确弹奏。首先,应熟悉乐谱,这一任务由眼睛完成,所以应使学生明确眼睛只准将视线用于乐谱之上;而触键主要依靠建立正确的手感和听觉鉴别来进行,即使非看不可,也只可用“余光”,眼睛仍需盯在乐谱上,切不可盯在手和键盘上。否则就会顾此失彼,直接影响弹奏的效果。

2、强调技术训练。对手指进行必要的独立性和伸展性训练,特别是要加强手感的训练,这是提高伴奏能力的关键所在。乐谱上的各种符号通过眼睛传递给大脑,大脑经过分析,判断其音高,键盘位置及同前后音的距离关系,然后将分析所得结果向手指发出指令,后转变为可以听到的具体音响,因此,首先应加强手指技能的训练。

3、听觉训练。其作用在于“鉴别”、“判断”获得的音响信息是否与歌曲的记谱,风格相吻合。在整个伴奏训练中,不管是弹奏单旋律还是和弦伴奏,都应建立起眼耳手独立、统一的关系,运用正确的手感进行弹奏,并且进行反复练习,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演奏能力,为高质量的伴奏奠定基础。

最后还需要进行多种调式音阶、和弦、琶音、八度等基本功练习,为弹好歌曲的伴奏作重要的技术准备。熟悉键盘及多种调式音阶,和弦是伴奏训练的前提和必备基本功。这包括四升、四降以内各调的大调音阶,琶音及和弦连接练习,小调音阶及小调和弦的连接练习,同时还须进行归纳综合性的训练。

当然,还应注重临场心理素质的培养。心理素质的培养,首先应消除紧张、害怕的心理。应认识到歌曲伴奏并不是高不可攀,通过学习伴奏编配知识,进行严格的技术训练,是可以达到目的的。其次要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消除害怕的心理,同时应鼓励学生大胆实践,并且使学生认识到即使偶然弹错一两个音,只要节奏无错,也是可行的。同时,应提供一些集中练习的机会,锻炼临场心理素质,多交流,互相补充、借鉴。做好了以上几项,才可能在以后实际教学中发挥最佳水平。同时,让学生多听教师所做的一些示范性的演奏,提高自身对伴奏的鉴别能力,培养良好的节奏感,把歌曲伴奏的更加丰满。

在人的一生中,能在学校系统地学习专业技能的时间是极其短暂的,那么在将来的工作中,专业技能的提高,知识的更新,显得尤为重要。要经常阅读大量的音乐知识丛书,开拓视野,积累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伴奏知识技能。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质,丰富的和声知识,扎实的伴奏基本功训练,歌曲的伴奏技能一定能不断提高,更好地服务于今后的教学。

[1]唐重庆.歌曲伴奏的编配与弹奏 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2]张友瑜.伴奏音型运用 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

[3]张 薇.钢琴即兴伴奏技法 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

[4]冯德钢.歌曲钢琴即兴伴奏 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5]辛 笛.钢琴即兴伴奏速成 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G642

:A

:1673-1794(2010)06-0049-02

彭 钰(1975-),女,讲师,研究方向:音乐技术理论。

2010-10-10

猜你喜欢

音型和弦基本功
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
属七和弦解决在配和声中的应用研究
常用的六种九和弦
现代音乐中常用的吉他和弦及图表
练好“四干”基本功 争当人大出彩人
练好基本功,提升维修能力
苦练和弦勇闯难关
引入钢琴伴奏提升高中生歌唱能力探研
浅谈钢琴学习中即兴伴奏培养能力的分析
即兴伴奏的音型发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