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徽州地域文化对戴震重知思想的影响

2010-08-15卞程秀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戴震徽商徽州

卞程秀

(吉首大学 历史与文化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

□历 史

试论徽州地域文化对戴震重知思想的影响

卞程秀

(吉首大学 历史与文化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

戴震是我国18世纪百科全书式的学术巨擘,被后世诸多学者奉为中国“启蒙先驱”。戴震出生地徽州,18世纪以商贾兴盛、儒风帜盛、宗法礼制完备著称于世,有“东南邹鲁”之称的美誉。戴震思想重知的特色,与徽州地域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试图在学术观念史和徽州区域文化的双向中来展开对戴震重知思想形成的深层区域社会背景的探究。

戴震;重知思想;徽州地域文化

戴震是我国18世纪著名的考据学家、自然科学家、思想家。他一生治学,著作等身,博涉天文、地理、音韵、训诂、算学、哲学,在诸多学科领域有重大贡献。就其重知思想而言是处于传统向近代转变的接榫处,被后世诸多学者奉为中国“启蒙先驱”。许苏民先生在《戴震与中国文化》一文中指出,“戴震乃是中国18世纪具有科学的知性精神的学者的杰出代表”[1],余英时先生认为,戴震“对学问与知识的态度正是儒家智识主义发展到高峰时代的典型产品”[2]。

戴震出生于清雍正元年的安徽省徽州府休宁县(今属黄山市屯溪区隆埠乡)一个徽商家庭。作为古徽州的“一府六县”之一,自古以来,休宁便以山水之美、林茶之富、商贾之多、文风之盛而名闻遐迩,被誉为“东南邹鲁”。梁启超先生在《近代学风之地理的分布》一文中早于预见的指出,“环境对于‘当时此地’之支配力,其伟大乃不可思议”,“气候山川之特征,影响于住民之性质,性质累代之蓄积发挥,衍为遗传。此特征又影响于对外交通,及其他一切物质上生活;物质上生活,还直接间接影响于习惯及思想。”[3]

一 戴震重知思想的内涵

戴震的同乡胡适先生曾说,“戴氏不肯空谈知行合一,他很明白地主张‘重行须先重知’。从知识学问入手,每事必求其‘豁然使无余蕴’,逐渐养成一个‘能审察事情而准’的智慧,然后一切行为自能‘不惑与所行’。这是戴震的‘一以贯之’。”[4]此言道出了戴震哲学之所以能“超迈时人,独步千古”的真谛,即是一种对知识的独立地位和价值的尊重。后世诸多学者多将戴震的重知思想冠之以“启蒙先驱”的名号,即主要是从戴震的通经明道的考据方法和其“理存于欲”的理论来说的。

在章实斋之前,戴震都是以训诂考据而闻名于当时的清代学坛,而在戴震自己而言,训诂考据、典章制度之学则是其成学的主要途径。在其高足段玉裁所著《戴东原先生年谱》中则有这样一段记载:“仆自十七岁时,有志闻道,谓非求之《六经》孔孟不得,非从事于字义、制度、名物,无由以通其语言。宋儒讥训诂之学,轻语言文字,是欲渡江河而弃舟楫,欲登高而无阶梯也。为之卅余年,灼然知古今治乱知源在是。”[5]在戴震看来,宋儒过于拘泥义理而鄙弃考据训诂,然而义理之道则在文词。“经之至者,道也。所以明道者,其词也。所以成词者,字也。由字以通其词,由词以通其道,必有渐”[6]。这一由先明训诂而后明义理之法对于重知思想有着重大的影响。戴震治学,不同于同时代与之齐名的汉学家惠栋近汉信古的路径,而是论学必求其是,“他长于分析条理,而裁断严密,每护一义,及参互考之,往往确而不易。又其治经,以识故字为始,……且凡天文、算术、舆地莫不精究”[7]。戴震提出治学要“空所依傍”,凡事必求“十分之见”,才能把握事物之理,“所谓十分之见,必征之古而糜不条贯,合诸道而不留余议;巨细毕究,本末兼察”[8],这十分之见正是强调考据实证的重要性。梁启超和胡适先生就曾经认为训诂考据之学发中国现代科学方法和近代知识主义的先导。梁启超先生曾说,“其所谓十分之见与未至十分之见者,即科学家定理与假说之分也。科学之目的,在求定理,然定理必经过假设之阶段而后成。初得一义,未敢信为真也,其真之程度,或仅一二分而已。然姑假定以为近真焉,而凭借之以为研究之点,几经试验之结果,浸假而真之程度增至五六分、七八分,卒达于十分,于是认为定理而主张之。其不能至十分者,或仍存为假说以俟后人,或遂自废弃也。凡科学家之态度,固当如是也。震之此论,实从甘苦阅历得来。所谓‘昔以为直而今见其曲,昔以为平而今见其坳’,实科学研究法一定之历程,而其毅然割舍,‘传信不传疑’,又学者社会最主要道德矣。”[9]

然而,考据训诂终究是戴震通经明道的途径。正如余英时所言的一样,“乾隆时代有两个戴东原:一是领导当时学风的考证学家戴东原,另一个则是与当时学风背景相背的思想家戴东原。”[10]而这另一个戴震就是重视义理的戴震。戴震的重知思想也表现在其“理存于欲”的义理学说中。

在戴震看来,首先万事万物皆有理。“《诗》曰,‘有物有则’是也。物者,指其实体实事之名;则者,称其纯粹中正之名。实体实事罔非自然,而归于必然,天地、人物、事为之理得矣。”[11]他认为知识存在于外在事物之中,是客观必然之规则。“理者,察之而几微必区以别之名也,是故谓之分理;在物之质,曰肌理,曰腠理、曰文理;得其分则有条而不紊,谓之条理。”[12]他反对宋儒所说的“理,得于天而具于心”,认为理存在于具体事物之中,万事万物皆有理可寻,而人通过主观能力就能够把握理。而求理的过程在于仔细分析、归纳事物内部的本质必然联系。戴震还认为欲望与情感皆是人的自然之性。“理者,存于欲者也。”“性之欲,其自然之符也。性之德,其归于必然也。归于必然,适全其自然。此之谓自然之极致。”[13]“在己与人皆谓之情,无过情无不及情之谓理。”[14]情感和欲望是人的自然本性,不可完全扼杀,处理的得当,就是把握了理。戴震对于真知的追求,不仅在于自然界外在事物,也在于社会伦理道德关系之中。他以追求自然界客观规律的求真态度探求人类情感世界的理性道德标准。也就是说,戴震哲学中,对于道德情感的原则把握是建立在其理性探求分析基础上的。也许这是他自己也未意识到的,他的努力在无形中已经彰显了知识的独立地位和价值。韦政通先生曾评论说:“东原以本能欲望为准据,把欲望与本心等同起来,所产生的理论之一,是把本心中的道德意涵抽除掉,这正是从认知心出发,必然会产生的结果。要建立知识意义和桑的伦理学,这本来是一关键的起点,由此可以暂时敝开成圣成贤的目的性的要求,把伦理问题从纯知的观点出发探讨,东原朝这个方向已跨出第一步。”[15]

就目前来说,学术界对于戴震思想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然而对于戴震思想的研究则过多的停留在文本与文本、观念与观念之间的跳跃。过去诸多学者试图从学术史的起承转合中来梳理、发现戴震的思想,我们在这里需要提出的问题是:是不是存在着一种从学术流变史之外的视域或者方法可以切入戴震思想本身?而这一视域或者方法能让我们更好的回到史实本身。

一种新的视域或者方法当然会遭到质疑。但是无可否认的是整个20世纪以来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都得益于视域或方法的革新。文学中的由作家和文本到读者的视域转变;哲学中由对于本体论、认识论到语言分析和结构的关注;史学中由史实到地域环境和边缘话语的探究,所有这些都得益于新的视域或者方法的运用。新的视域和方法的运用并不是说我们就已经还原到了史实本身,而是说我们通过新的一种视域或方法多了一条可能会通向史实本身的道路。华东师范大学许记霖教授在评价杨念群教授的《儒学地域化的近代形态:三大知识群体互动的比较研究》一书时,就这样写道“思想史研究开始社会科学化,不再是从文本到文本,而是在社会学方法论的导引下,重新注重文本与语境的互动,重新回到‘外史’,回到内在理路与外在理路的交叉叙事。艾尔曼的清代思想史研究,无论是八十年代出版的《从理学到朴学》,还是九十年代的新著《朴学、政治与家族》,都是试图凿通思想史与社会史、在文本与语境的交叉分析中重释历史,建构思想史研究的新框架”[16]。在戴震思想研究方面,从其出生地徽州区域文化背景入手分析其思想形成的论文还较少。目前徽学研究已受到越来越多的海内外诸多学者的关注。其原因不仅在于徽州大量契约文书的出现,更在于徽州区域文化的典型性。

笔者试图在学术观念史和徽州区域文化的双向中来展开对戴震重知思想形成的深层区域社会背景的探究。戴震如何会形成此种独特的理性思索,并最终建立起其自成一体、逻辑严密的哲学理论体系?戴震重知思想形成与徽州地缘关系何在?这正是本文试图努力解读的关键问题。

二 徽州地域文化对戴震重知思想的影响

(一)自然与经济的影响

徽州,地处我国皖南丘陵地区。其地群山环抱,江水四流。境内有黄山、天目山两大主峰,有新安江、龙田河水系,下汇钱塘江,阊江、婺江水系西入鄱阳湖。在山环水绕的谷地之间,便形成了徽州各县的境域,所谓“徽之为郡在山岭川谷崎岖之中”。徽境位于地球北纬30度圈,亚热带季风气候使得徽州气候温润,气温适宜,四季分明而均匀。适宜的地理环境使得徽州境内动植物资源丰富。

戴震出生地即为徽州“一府六县”之一的休宁县(今属黄山市屯溪区)。据冯惠民等所编的《通鉴地理注词典》所注,三国吴时从歙县分置出一块地区,设置了休阳县,后改曰海阳,晋武帝改曰海宁,隋时称休宁,唐时属于歙州。其地与浙江、江西接壤,新安江穿流其中,汇入钱塘江。休宁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早在南宋时就有“徽杉仓库”之称,“屯绿”、“琅源松萝”、“白岳黄芽”、“金龙雀舌”等各种名茶。

而另一方面,由于徽境自然地貌复杂,山陡岭险,溪急涧深,徽州地区土地资源贫乏,地狭人稠。据万历《休宁县志》记载,“山谷田畴十不有五。厥土驿刚而不化,高水湍悍,少潴易枯。十日不雨,土燥坼如龟文;骤雨暴涨,粪壤悉已淹没。山隈溪隙,肆力垦辟,越十级不盈一亩,犁犊无所施功。入山益深,则势益峻绝,为力愈艰。”[17]在以农业经济为主导的封建社会,徽州绝大多数家庭仍相当贫困。经过人口百余年间的繁衍,加之封建政府的盘剥日重,明清时期,原先将就只能够维持生存的土地压力更大。为求得生存,徽境百姓或业儒以读书求取功名,或业贾,走上破釜沉舟,外出经商的道路。正所谓,“徽州介万山之中,地狭人稠,耕获三不瞻一。即丰年亦养食江楚,十居六七,勿论岁饥也。天下之名,寄命于农,徽民寄命于商”[18]。

戴震出生地休宁隆埠,明清时期是个繁华的商业码头,由于其地理位置优越,历来是皖南山区的物资集散地和陆路交通枢纽。南京大学李开先生曾指出,“一休宁,一屯溪,成了皖南山区明清时代的两大门户。隆埠,地处这两大商业城镇彼此往来的腹地,”“隆埠可谓是屯溪、休宁钳包的皖南山区中一小块得天独厚的宝地,儒风、世风、商业新风都会因水陆之便直接吹向这里。”[19]

戴震出身于一个徽商家庭,家境贫寒,父亲是在族人的资助下,从事经营棉布的小本生意。徽州风俗有“十三在邑,十七在天下”,徽州男人们到了十六七岁就要出门做生意,所谓“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二三岁,往外一丢”。戴震十八岁就随父亲背井离乡从事商旅生活,直至二十岁才返乡,度过了三年亦儒亦商的生活。戴震三十二岁时遭族豪迫害,避走北京时,是住在徽商所设的歙县会馆。后来辗转京、晋、淮扬等地,讲学应考,大多是在徽商之家和徽商会馆安身。没有徽商的大力帮助,戴震的讲学和著述难以进行。有学者提出,戴震长期生活在徽商圈内,其思想自然受到徽商文化的影响。而穷困的生活,则让戴震过早体会的社会的冷暖和生活的艰辛,使其“具知民间隐曲”。他先贾后儒的从学道路,对其以后的治学路径产生了极大影响。

驰骋商海的徽商,最大的特点就是“贾而好儒”,将儒道贯彻到其经商实践中,以“儒学饰贾事”。徽商经商,常常是以义取利,以诚待人,以信接物。对于徽商的贾而好儒,戴震是肯定的,他指出“虽为贾者,咸近士风”[20]。徽商把儒家礼仪道德,运用于经商实践,将儒学从王侯将相之学身体力行为世俗之学,从而推动了儒学的世俗化。而戴震则可以说是在徽商活动的背景下重新解读先贤儒家经典,运用求实考据的科学方法,重新阐释儒家传统哲学诸多命题,包括“道”的问题、“善”的问题、“德”的问题等等。戴震赋予这些哲学命题更多人伦日用的世俗色彩。如他对“道”的解释,“人道,人伦日用身之所行皆是也。在天地,则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谓道;在人物,则凡生生所有事,亦如是气化之不可已,是谓道。”[21]又说,“物者,事也;语其事,不出乎日用饮食而已矣;舍事而言理,非古圣贤所谓理也。”[22]

另一方面,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日益繁荣,商业竞争也日趋激烈。徽商之所以能长期在商海立于不败之地,除了靠商业道德树立其良好的信誉外,更关键的是以高超的技术和商品质量取胜。徽商在技术上力求精益求精,刻意创新。明清时期,徽州科学技术呈现空前繁荣的景象,人才济济,科技著作猛增,涉及医学、数学、天文、地学、物理、农学、生物学,以及建筑、印刷、制墨等众多领域。戴震治学亦精益求精,且博涉诸多学科,他重视自然科学,尊重技术工人,著有《考工记图》,对古代车舆制造工艺有详细图解;钻研算学,天文地理知识。戴震曾说,“至若经之难明,尚有若干事:诵尧典数行至乃命羲和,不知恒星七政所以运行,则掩卷不能卒业。诵周南召南自关雎而往,不知古音,徒强以协韵,则龃龉失读。诵古礼经,先士冠礼,不知古者宫室衣服等制,则违於其方,莫辨其用。不知古今之地名沿革,则《禹贡》、《职方》先其处所。不知少广旁要,则考工之器不能因文而推其志。不知鸟兽虫鱼草木之状类名号,则比兴之意乖。……凡经之难明,右若干事,儒者不宜忽置不讲。仆欲究其本始,为之又十年,渐于经有所会通。”[23]戴震治学讲究条理具析,逻辑推理严密,且能融会贯通,其严密完备的哲学理论体系,正是在博涉诸多学科,一以贯之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二)地域学风的影响

明清时期徽州读书学习氛围浓厚,“十户之村,不废诵读”,“第一等好事是读书”的观念在民间百姓中思想中根深蒂固。这种现象的出现与徽商财力上对家乡教育的大力资助和徽州宗族崇文重教的传统有密切关系。徽商在致富后,往往会首先致力于发展家乡的文化教育,大都纷纷捐巨资、出大力修建书院、办族塾、义学、置学田。“课子孙,隆师友,建书舍为砥砺之地,置学田为膏火之资”[25]。而徽州宗族始迁祖因多是“中原衣冠”,亦多重视发展宗族的文教事业。在戴震的从学道路上,即得到了许多家乡贤人的指导和帮助。幼年时,读《大学章句》向老师叠叠发问,老师称赞其“此非常儿也”,并取《说文解字》十五卷授之。同邑的一位老先生程恂“一见大爱之”,说:“载道器也。吾人见人多矣,如子者,巍科硕辅,诚不足言”,随后戴震跟随程恂学习礼制。同族的学问大家戴瀚,在了解了戴震的学识后,没有同意戴震父亲要戴震拜其为师的请求,只说了句,“是子诚不能限其所至”。

而在戴震重知思想中考据学方面不得不提及重要人物就是朱熹和江永。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朱熹就出生于南宋徽州婺源。也正是因为如此,徽州作为“程朱阙里”受“程朱理学”的影响格外广泛而深刻。徽州民间秉朱子之学为圭臬,正所谓,“我新安为朱子桑梓之邦,则宣读朱子之书,取朱子之教,秉朱子之礼,以邹鲁之风自恃。而以邹鲁之风传之子若孙也。”[25]道光《休宁县志》记载,“自井邑田野,以至远山深谷,居民之处,莫不有学有师,有书史之藏。其学所本,则一以郡先师朱子为归。凡六经传注、诸子百家之书,非经朱子论定者,父兄不以为教,子弟不以为学也。是以朱子之学虽行天下,而讲之熟,说之详,守之固,则惟新安之士为然。”[26]韦政通先生就认为朱熹的格物致知之路为后来戴震的重知思想做了很好的铺垫。“朱子不但是一位‘很能实行致知格物的大学者’,而且一生都在为‘抛弃那条中古宗教的路’而风斗。由于他的奋斗,才使新儒学史上建立起一条重视知识的路向”[27]。同时在考据学方面,朱熹早已发训诂考据之先声。“十八世纪考证盛世,考证家所标榜的‘训诂明则义理明’一口号,也同样为朱子所先发,如朱子说:‘汉、魏诸儒,正音读,通训诂,考制度,辨名物,其功博矣。学者苟不先涉其流,则亦何以用利于此。”[28]至于戴震在紫阳书院结识的当时的著名学者江永,则同为徽州婺源人。他精通中西历算,尤精音律音韵,著有《古韵标准》、《四声初韵表》、《律吕阐微》、《音韵辨微》等。戴震后来在徽商汪梧凤的慷慨相助下,戴震得以正是向江永学习算学、礼法和音韵。拜江永为师,这是戴震从学生涯的转折点,此后思想著作一发而不可收拾。可见,戴震学术上成就的取得与徽州地域重教崇文的风气密不可分。

(三)宗族环境的影响

徽州是一个移民社会,远古居民是山越人,后来由于北方多次战乱,许多中原世家大族为避战乱,纷纷逃到兵火不至的徽州来寻找世外桃源。徽州历史上大约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移民。第一次为西晋“永嘉之乱”时,称为“永嘉南渡”;第二次发生在唐代“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时;第三次为两宋之际,随着北宋灭亡、宋室南逃,又一次掀起了移民浪潮。这些强宗大族移民徽州,使得当地的土著或被同化、或被消灭,为徽州宗族社会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徽州带来了当时先进的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

唐宋时,徽州成为中国一个典型宗族区域社会。正所谓,“千年之冢,不动一抷;千丁之族,未尝散处;千载之谱系,丝毫不紊”[29]。徽州宗族之所以能够长期维系,兴旺发达,与其严密完善的宗族家法制度分不开。徽州宗族统治者非常重视族规家法的制定和宣传工作,在族规家法之中,对于君臣关系、父子关系、夫妻关系、兄弟关系、嫡庶关系、妯娌关系、邻里关系有各种严格规定。婺源《武口王氏统宗世谱·庭训八则》:一曰孝,二曰弟、三曰忠、四曰信、五曰礼、六曰义、七曰廉、八曰耻。宗族家法是将封建伦理道德法规化,变成人们必须遵守的法制性的行为规范。族众如果违反了这些伦理道德规范,不仅要受舆论的谴责,更要受到宗族的惩罚。

宗族家法对于稳定地方秩序,维持良好的社会风气固然有益。但到后期族规日益苛刻。明清时期,徽州妇女节烈现象突出的现象正是徽州宗族族规家法甚为严苛的殉葬品。建于光绪三十一年,位于歙县城南街应公井巷口的“孝贞节烈坊”就集中表彰了“徽州府属孝贞节烈六万五千零七十八名口”。清代学者赵吉士曾发出感叹,“世之衰也!慷慨激烈之事。往往不生于男子而见于妇人。然荜门圭窦,父兄之教未必先,而香闺淑媛亦未必诵诗读书通晓义理也。而从一之志,可以生,可以死,固守不变。世之列士林通冠冕者,其节操反出巾帼下。呜呼!读新安志者,可以知所媿矣!”[30]

此外正如前面所言及的一样,徽州作为“程朱阙里”,受“程朱理学”的影响格外广泛而深刻。徽州宗族制度鼎盛,秉朱子之学为圭臬。朱子之学所倡导的“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被王朝统治者奉为正统思想,反映到现实社会中,即是要求世人对“三纲五常”道德规范的严格执行。在宗族制度完备,崇尚朱子礼法思想的徽州地区表现的更为突出。在明清时期的徽地这种压制人性,迫害生命现象比比皆是。

戴震的父亲年轻时曾因受大族压迫,领不到米钱,无钱读书,而后发奋要让儿子读书光耀门楣。戴震自己也因为反对族内豪强侵占家族公共土地,而与大族发生过矛盾。戴震对这种以强欺弱,以理杀人的行为尤其愤慨。对此戴震感叹到,“此孰谓以此制事,以此制人之非理哉”[31],“人死于法,尤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32]在其哲学思想中,对“理”的概念的阐释,是其哲学体系的构建的根基。这种对理的探求,即是一种纯粹求知的态度,也是一种为民请命的诉求,其中饱含对人的情感和道德的理性原则的思考和把握。

另一方面,如前所述,徽州宗族十分重视教育。许多宗族于族规中特设专条,强调教育,并借助族规家法的强制性,要求子弟恪守。徽州大多数宗族都努力为子弟读书准备尽可能好的条件。他们或聘重资延请名师来讲学;或广设书院和文会,作为族人读书和交流的场所;或积极整理、收藏书籍,以保证族内家境贫寒,而有志向者有书可读。康熙《休宁县志》中说,“四方谓新安为东南邹鲁,休宁之学特盛,岁大比与贡者至千人”[33]。休宁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条件也为戴震求学提供了有利条件。

综上所述,戴震哲学,坚持以纯粹求真和严密逻辑论证的认识论为基础,探讨了诸多传统儒学命题。他对知识的重视和运用,促成了中国传统哲学的近代转向。戴震哲学成就的取得不是偶然,明清时期以戴震为首的徽州学者朴学风气蔚然成风即是明证。其中缘由,除学者自身勤奋向学外,与当时此地的徽州地域文化亦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1]许苏民.戴震与中国文化[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119.

[2][10]余英时.论戴震与章学诚[M].北京:三联书店,2000.23、103.

[3]梁启超.近代学风之地理的分布[J].清华学报(自然科学版),1924,(1).

[4]胡 适.戴东原的哲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62.

[5]段玉裁.戴东原先生年谱[A].戴震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0.217.

[6]戴 震.与是仲明论学书[A].戴震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0.140.

[7]支伟成.清代朴学大师列传·皖派经学大师列传·第五·叙目[M].长沙:岳麓书社,1998.69

[8]戴 震.与姚孝廉姬传书[A].戴震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0.141.

[9]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6.

[11][12][13][14][21][22][31][32]戴 震.孟子字义疏证[M].北京:中华书局,2008.12、1、64、2、43、3、4、10.

[15][27][28]韦政通.中国思想史[M].上海:上海书店,2003.996、989、990.

[16]许继霖.没有过去的史学危机[J].读书月刊,1999,(7).

[17][万历]休宁县志·舆地志·风俗[Z].

[18][康熙]休宁县志(卷七)[Z].汪伟奏疏[M].

[19]李 开.戴震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3.

[20]赵 园.北京:城与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106.

[23]钱 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6.313.

[24]休宁古林黄氏重修宗谱[Z].(清刊本).

[25][清]吴 翟.茗州吴氏家典[Z].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重刻本.

[26][道光]休宁县志(卷一)风俗[Z].

[29][清]赵吉士.寄园寄所寄[M].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刻本.

[33][清]赵吉士.徽州府志[M].清康熙三十八年刻本.

The Influences of Huizhou Regional Culture on Dai Zheng’s Thought of Emphasizing Understanding

BIAN Cheng-xiu

(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Jishou University,Jishou,Hunan 416000,China)

Dai Zheng was a great Chinese scholar in the 18th century,and has been regarded by scholars of later generations as an enlightening pioneer of China.Hui Zhou,the birth place of Dai Zheng,was world famous for its prosperous commerce,Confucian thought,perfect patriarchal clan system and rituals. Dai Zheng’s emphasis on understanding had a lot to do with the regional culture of Huizhou.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he history of academic conceptions and Huizhou’s regional culture,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social background which had great influences on the formation of Dai Zheng’s thought of emphasizing understanding.

Dai Zheng;thought of emphasizing understanding;Huizou regional culture

K249.2

A

1674-3652(2010)06-0081-06

2010-06-01

吉首大学校级课题(09JDY043)。

卞程秀(1983- ),女,安徽淮北人,吉首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专门史专业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何 来]

猜你喜欢

戴震徽商徽州
高山仰止处 幽密跌宕地——徽州大峡谷
徽州春雪
与党旗合影
徽州绿荫
独寻真知启后人:戴震后裔的学术使命
徽商回归
竹枝词视野下的徽商妇形象
徽商精神及其现代价值
明清时代的徽商与江南棉布业
溪边桥下,春里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