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高科技医药产业
2010-08-15刘群
□刘群
发展高科技医药产业
□刘群
医药行业是永远的朝阳行业,近10年全国医药工业增长平均为18.8%,远远超过10%的GDP增长率,医药产业被多数省市列为当地支柱产业,目前国家大力推动医疗体制改革、基本药物目录制度和全民医保等政策,医药产业这块蛋糕将得到巨大的增长,我国医药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医药行业属于高科技行业,药品研发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行业,开发原创性的新药,从实验室到批准上市,需要10~15年时间,平均耗资8亿美金;发达国家制药企业在新药研发方面的投入,超过其药品销售收入的16%,远高出任何其他行业的研发投入。但新药研发巨额的回报却让众多的国际药业巨头乐此不疲,如辉瑞制药的一个药品——立普妥在2005年销售突破百亿美元,为公司创造极其丰厚的利润。
中国虽称得上是一个制药大国,却并非制药强国。2004年全球制药行业专利申请数量统计结果显示,美国为44246件,而中国仅为1782件。我国医药产品98%以上均为仿制品种,许多新药也只是改剂型等简单创新,而被国际承认的原创性新药只有四个。
要想在我国发展高科技医药产业,第一,需要进行医药行业整合。我国现有药品生产企业4000余家,2008年全国医药工业生产总值达8666.17亿,大约只相当于全球前两位企业强生和辉瑞两个药厂的营业收入总和。医药行业研发投入特别巨大,不少企业对研发新药“敬而远之”,因为研发所投入的资金和人力以及承担的风险是一般企业无法承担的。根据国际经验,中小医药企业很难长期生存和发展,众多中小医药企业的破产或是兼并势在必行。政府应积极引导医药企业进行重组并购,组建2-3家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医药企业集团。支持企业研发附加值高的新药,引导企业参与国际竞争。
第二,需要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加强科研支持力。新药研发是一个投入高、风险高、周期长的行业,没有资金的支持,就不可能有新药研发。而我国多数制药企业规模小,而且同类产品生产厂家众多,竞争激烈,以及近年来药品持续降价造成了制药利润偏低,影响着企业新药研发的思路和投入,为维持生存,许多企业不得不削减研发投入,许多企业研发投入还不到销售额的1%。
应从多渠道引入新药研发资金,一是企业自身投入,这需要通过行业整合或发展,企业拥有较雄厚的财才方可实现。二是可以引入风险投资基金,对于高风险高回报的项目引入风险基金将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而且一些风险基金还能带来新药项目先进的管理理念。三是国家加大对新药研发的科研经费投入,支持企业开发新药,虽然国家投入资金有限,但杠杆作用不小,能吸引巨大的配套资金,引导企业提高研发投入。四是积极改善医药企业的融资渠道,可以尝试将有市场前景的新药证书、全国独家生产品种的生产批件、专利证书等无形资产作为抵押品进行贷款。同时出台措施积极引导和扶持医药企业上市融资。
第三,需要加强产、学、研合作,打造一流研发团队。欧美药业巨头经过多年发展,已具备雄厚的财力和人力,拥有一流的新药研发人才,而我国医药企业中的研发人员在短期内仍比较稀缺,特别是顶尖的科技人才,但我国众多的医药高等院校以及研究院所,有丰富的人才贮备,目前国内许多高技术含量的新药都是通过企业和高校或科研院所联合研发的。
要充分发挥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的优势,按照市场化要求,加强产学研结合和重大项目联合攻关,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化发展规模,搭建药品创新平台,在我国建设一批国家新药重点研究室、重点实验室和新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积极吸纳国际、国内优秀科研人员,引导研发人才向企业流动,组成一流的创新团队,形成开放式、多元化、适应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市场化运作格局,建立多领域多学科相结合的医药研究队伍。
利用目前国家大力推动医疗体制改革的发展机遇,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新产品的研发,发展高科技医药产业,我国医药行业定会迎来又一个快速发展时机,缩小和发达国家药品企业的差距。
作者:重庆长龙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责任编辑:谭国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