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两个结构调整加速重庆飞速发展
2010-08-15□潘平
□ 潘 平
作者:中共重庆市九龙坡区委副书记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经济结构已经达到工业化中期水平,但是,由于我们对社会建设的投入不足,社会结构调整滞后,社会结构还处于工业化的初期阶段,这是当前我国最大的结构性矛盾。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的新世纪新阶段的八大矛盾,就是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不协调的具体表现,就是现阶段改革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面对世界经济危机不定因素的多重风险,如何落实党中央以及市委经济工作会精神,进一步掀起学习市委三届六次全委会的热潮,需要运用科学发展观的思维方式,进一步抓住社会转型这个根本,实现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的同步推进,实现新重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一、重庆经济结构的调整已初见成效
“社会转型”是一种社会进步和工作创新,转型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指经济结构的转型,主要在经济结构调整中,针对它们量的比例合理化和质的优化;二是指体制转型,即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三是指社会结构变动,是指一种整体的和全面的结构状态过渡,而不仅是某些单项发展指标的实现,即实现结构转型、机制转型、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四是指社会形态变迁,即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建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社会变迁和推进。“社会转型”的实质,就是指结构调整。
经济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组成部分间的相互联系及其比例关系,主要包括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城乡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经济类型结构等。近几年,重庆的经济结构调整,已从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传统工业的改造,进入了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的科学轨道;已从单纯的扶贫帮困,进入了“一圈两翼”、组团式发展格局;已从“八小时重庆、一小时主城”全面进入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的 “外环时代”。
特别是去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市委、市府在全面落实“314”整体部署和国发3号文件中,带领3100万重庆儿女在逆境中化危为机,经济持续看好。尤其是在调整经济结构中,实行保增长与调结构同步推进,实施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首次完成工业投资179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5%;主动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引进惠普3600万台笔记本电脑及富士康、广达、英业达等一批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重大意义的项目,国家电信研究院西部分院落户重庆,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0个,使重庆创新集成能力得到大大提升……。使重庆生产总值等指标进入先进行业,特别是城乡居民收入等22项指标,提前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按照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达到3355美元,标志着重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征程上再次跨过了关键一步!也标志着重庆在经济结构调整方面,发展势头持续看好,已初步取得调整的显著成效!
二、重庆的社会结构调整初见端倪
党在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决定》中指出:“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结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带来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
所谓社会结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占有一定资源和机会的社会成员的组成方式和关系格局,而经济领域、政治领域和精神领域的有机结合则构成了社会结构的基本框架。当前,加强社会建设,改善社会管理的核心就是调整社会结构。
社会结构调整滞后经济结构调整,这是社会矛盾呈现复杂性、严重性、长期性的根本原因。这个阶段做群众工作以及加强党的建设是最难的时候,难就难在新时期新阶段,最易形成思想多元和文化冲突,最易引发不同利益阶层和群体在心理上的对立,降低社会认同感和协调性,进而形成社会不安定因素的心理基础,所以我们非得高度重视和警醒。那么,社会转型之所以有风险,有时甚至是高风险,原因固然复杂,但是,其中一个带有根本性的原因,是由于社会利益结构调整不当,或不到位激化了一些矛盾,进而引发冲突和对抗。
正因如此,重庆在调整社会结构过程中,紧紧抓住“三贴近”的民生情怀,即贴近民生、贴近实质、贴近实际入手,首先实施“五个重庆”战略,把它作为全市塑造内惠民生、外树形象的城市品牌以及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平台,投入2050亿元,超额完成各项年度调整任务。特别是城市、农村、长江两岸等六大森林工程同步推进,植树造林578亩,建成城市绿地5496万平方米,让重庆市民不断地在蓝天、碧水、绿地、宁静等环境中享受其乐。
其次,从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入手,全市财政首次的民生支出为682亿元,为稳定和扩大就业、落实就业困难人员社会保险、职业培训等补贴6.7亿元,新增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4亿元,高校和中职毕业生就业率分别达到90%和97%,受金融危机影响回流的367万农民工基本实现再转移就业。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初步建立,原征地农转非和城镇用人单位超龄未参保人员养老保险全部解决,企业退休人员人均基本养老金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等等。
再次,从着力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积极化解社会矛盾入手,全市扎实开展大走访攻坚行动,组织20万名干部深入基层排查化解信访积案,走访群众89万人次,投入资金48.8亿元,解决各类问题8.5万件,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在依法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斗争中,累计抓获涉黑涉恶人员3339人,维护了社会稳定,老百姓的安全感大大增强。实践中,市委、市府注重民生、注重科学、注重公平地进行社会利益结构调整,把因利益调整所引发的各类矛盾和冲突降到零界线、零程度,切实保证了经济快速增长,胜利实现了“三个文明”建设的总体推进。
三、统筹两个结构调整,重庆未来更美好
就全国而言,当前中国社会结构滞后经济结构大约15年,眼下中国的经济结构已进入了工业化中期阶段,甚至有些指标表明已进入了工业化后期阶段,但多数社会结构指标仍处于工业化的初期阶段。社会结构涵盖的人口、家庭、就业、城乡、区域、收入、消费等领域的结构都处在调整的关键时期。
重庆的社会转型证明,单纯通过经济手段不能有效地应对金融危机。其次,消费市场的真正启动,取决于收入分配结构,社会阶层结构以及城乡结构的调整,没有社会结构的支撑,消费市场是难以真正启动的。
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不协调的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妥善破解,就难以迈进全面小康社会的征程。从今年初的“两会”上获悉,重庆在建设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和统筹发展直辖市的宏伟思路中,面对国际市场需求仍然疲弱、贸易保护主义重新开头、大宗商品价格可能震荡走高的趋势,再次突出抓好“五个重庆”惠及民生的系统工程,以及统筹城乡、内陆开放、深化改革、振兴区县、改善民生等重点工作。可看出:市里已经把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的调整作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尤其是这两结构调整,已实施的是同步思考、同步调整、同步推进、同步见效的战略。
经济结构调整与社会结构的调整,是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重庆的深化改革,已经到了打开城门让农民进城、大力推进城市化以及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的时候了,如果重庆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阶段,能达到这个目标:即城市化率提高到55%以上,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下降到30%以下,中产阶级的规模达到35%左右,那么,这个时候的重庆,一定是一个生产力高度发达、社会矛盾极少、社会高度和谐、市民素质较高的社会。
要实现这个目标,眼下最紧迫的任务是要通过深化改革、户籍、就业 、社保等体制,实现高质量的城乡一体化。如果说通过户籍制度的改革试点,打开城门、降低农民入城的门槛,使推进“城市化、
工业化、信息化的目标真正兑现了,将是重庆率先在全国实现了“让农民得到了第三次解放”。在这种“解放”中,一定会使城乡结构、区域结构、就业结构等社会结构发生大的调整,在调整中也一定能调动全市上千万农民的积极性,推动生产力的大发展,助推全市经济再上一个新平台,是可以预期的!重庆未来更美好也是可以预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