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叔本华和尼采哲学比较研究

2010-08-15岳崇国

创新 2010年1期
关键词:悲观主义叔本华尼采

岳崇国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硕士研究生,浙江 杭州 311121)

叔本华和尼采哲学比较研究

岳崇国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硕士研究生,浙江 杭州 311121)

叔本华和尼采同为19世纪著名的意志主义者,他们的哲学思想存在着明显的时代烙印。他们同是对生活持悲观的态度,但他们在摆脱痛苦的途径上却不同,叔本华采取的是否定生命,而尼采则是对生命的肯定,这样就出现了生存意志和强力意志、悲观主义和乐观主义的差异。

生存意志;强力意志;悲观主义;乐观主义

叔本华和尼采,19世纪德国著名哲学家,意志主义的重要代表,他们都把意志作为世界的本原,但意志的本质是什么,两人的看法不尽一致,并由此得出了截然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本文从本体论和人生观两个方面分析叔本华和尼采哲学的差异,并力求从社会背景、理论根据和生活经历这三个方面揭示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一、本体论上的差异——从生存意志到强力意志

(一)世界本体论上从两分法到一元论的转变

叔本华和尼采同为意志主义者,虽然我们能从他们的学说中找到许多共同之处,但是他们在世界观的问题上却有着明显的不同,即在对世界本体论理解上由两分法转化为一元论。

1.叔本华关于意志和现象关系的看法

自柏拉图以来,西方哲学界一直把世界分为现象和本质(自在之物),叔本华自然而然地接受了这一思想,他受康德的影响最为明显(明确地把世界分为现象和自在之物)。意志主义的思想先驱康德认为,人们借助于感性形式(时间、空间)和知性形式(原因、结果、必然、偶然等)所能认识的只是事物的现象,而认识构成现象的物自体却不是人的认识所能做到的,只有意志才能把握。他们在得出“现象从属于本体,认识从属于意志”的结论之后,自然而然地把意志放在了优于纯粹理性的地位。

叔本华认为不论是经过何种方式(感性或理性方式)得来的东西,都是意志的产物,是“为意志生长出来的”。[1]从这一点出发,叔本华确认我们要探究事物的本质,重在知道事物“将要如何”、“努力要如何”,至于现在怎么样及它们为什么这样存在都不重要。他否认事物的规律或者“天意”是规定事物发展方向的说法,认为从“努力成为”和“将要成为”转变成“现存事物”,是每件事物自己表现、自己实现、自己决定的过程。于是叔本华认为,意志就成了自在之物的代名词,“一切客体都是现象,唯有意志是自在之物”。[2]

在把意志等同于自在之物后,叔本华又是如何来论证他的“世界分为现象和自在之物”的呢?他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自在之物(意志)的产物,在这种由自在之物演化到具体现象的途径上,他的学说类似于黑格尔理念的“外化”、“异化”。叔本华认为意志客体化而显现为现象,需要经过:其一,意志客体化为理念;其二,在理念的基础上,意志在进一步客体化为形形色色的具体事物,正是这些具体事物才构成了我们所能够观察到的现象世界。叔本华断言,意志客体化为现象世界,只有在认识者的感知和认识活动的参与下,才能显现它的真实面目,体现他的真实意义。在主体认识下,它就成为主体的表象,这就是叔本华意志主义世界观的基本思想。

我们不难看出,叔本华在世界观的看法上。延续着西方哲学界把世界分为现象和自在之物(在他这里改为意志)的二分法的传统,它对世界观本体论的论述还不够彻底(至少在意志主义的伟大继承者尼采那里是这么认为的),于是,尼采对它做了修改,并使意志主义本体论的二分法向世界一元论的方向前进。

2.尼采对意志和现象关系的看法

尼采大胆摒弃了历代哲学界前辈关于世界二分法的传统,特别是他不同意叔本华关于现象和自在之物的分法,指出世界是“一元”的,并称之为“现象世界”。并把这“一元”的“现象世界”规定为我们生活中的客观世界。在他的眼中,世界根本就没有什么现象与本质之分。因此,他也就根本不同意叔本华意志客体化为客观世界的这一说法。他认为,作为本质,并不是存在于千万个现象之后亘古不变的东西,而总是寻求某种方式、样式显示着自己的东西,但这种方式、样式也正是本质自身;现象也不是事物表面、易变的东西,不是某种内在东西的外在表现,而是在它之外就没有任何的东西了,自己就是一切,自己决定自己,自己决定一切。这样,在尼采这里,就取消了自柏拉图以来西方哲学界一贯坚持的现象和本质之分。尼采就把这种不加以区分现象和本质的关于世界本体学说的一元论称为意志——强力意志。

叔本华和尼采对意志和个别事物的理解也不相同。叔本华认为同一的意志将作为一个整体出现在每一个具体事物之中,此时,如何区分每一个在世界上存在的千差万别的事物呢?他认为:“由于这个同一的意志在不同事物的显现程度不同。而造成了千差万别的事物,造成了千差万别的个别事物的意志。”而尼采则不同意这种观点,他认为整个世界就是强力意志,个别事物也是强力意志,个别事物的强力意志只是作为整体世界强力意志的一部分而存在。

到这里我们看到,叔本华认为现存的现象世界决定于人的意志,他把现象世界看成是“主体、客体两个方面”[3]组成的。在我们看来,既然把客体看成主体的表象、产物,这就已经是片面夸大了主体作用的主观唯心主义了,但是叔本华却把主客体放在了同等重要的地位,既不过分夸大客体也不过度地贬低主体。他只是在主观唯心主义的前提下把主体的作用降到了最低点,致使人的意志对事物的作用几乎消失不见。虽然叔本华是西方哲学意志论的开创者,并对西方传统的理性主义做出了许多的批判,但我们从以上的论述中也不难看出,他认为意志对人生存于其中的现象的作用是不明显的。

作为他的后继者,尼采认为“自在的事实是没有的,而首先必须植入一种意义,才能造成事实”。[4]“自在的事实”要成为“事实”,首先必须得到人类赋予给它存在的意义,他甚至更加彻底地把“原因”、“结果”、“主体”、“客体”等我们认为是客观存在着的东西,说成是一种“阐述”,并不能把它作为一种事实。而真正存在的是意志(后来他把这种意志发展成为强力意志)。他在对现象世界的认识问题上,是完全的主观唯心主义者,认为客观世界实际存在的本质、规律、事物间的普遍联系都只是强力意志的解释和阐述。叔本华尽管在它的意志论体系中提及到意志对现象的作用,但这远远不及尼采哲学体系中所认为的意志对现象界的作用明显。

(二)由生存意志到强力意志的转变

叔本华和尼采同为意志主义的代表人物,他们都认为表象世界就是意志的客体化,承认世界的本体论意义。但尼采的强力意志比起叔本华的生存意志更具有它独到的一面。

1.叔本华的生存意志

在上文说到叔本华的意志主义时,提到我们以认识主体的地位存在时,就会发现世界就是我们所观察、所碰到的东西,“世界就是我的表象”。没有认识主体也就无所谓世界的存在;但当我们以认识客体存在时,我们是如何存在的呢?叔本华认为:“世界是我的意志”,在这时意志完全脱离了人本身成为第一性的、形而上的东西。周围的表象世界归根结底不过就是意志的客体化,意志的作用造就了现象界的多彩纷呈。

那么叔本华所说的意志到底是什么呢?它是怎么存在的呢?他从表象世界的活动中、从自然界(包括有机物、无机物)、从人类自己生长发育中,看到的一种奋斗不懈、百折不挠、不可遏制的欲望冲动,它的本质特点就是求生存,即延续生命,所以他就把这种生命冲动称为“生存意志”。生存意志既没有时间性,也没有空间性,却表现在占有时空的个体中,既表现于盲目的自然力中,也表现于人的自觉行为中,总之,意志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宇宙的一切现象都是由生存意志决定的。

2.尼采的强力意志

尼采认为,同那些传统的形而上学的思辨哲学相比较,同那些虚伪的乐观主义相比较,叔本华的本体论和悲剧人生才是真理,他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率先对生存意志本体论的揭示和对人生悲剧画面的揭示。但是尼采却不同意叔本华的生存意志论,认为不能用否定生命的办法来摆脱悲剧人生,而是要张扬生命,超越人生的悲剧性,这也就是他的“强力意志论”。

强力意志即“贪得无厌地要求显示权力,或者作为创造性的本能来运用、行使权力”[5]。尼采同叔本华一样认为人和世界的本质是意志,但是,他不同意把意志仅仅看成是盲目地求生存,在他看来,生存意志是低级的,而生活不仅意味着自我保存,更意味着自我增长、改善、超越。如果把生存意志仅仅归结为自我保存,那就会使人因循守旧、苟且偷生、无所作为,而如果把增长、改善、超越本身当作意志的本质,那就会使人积极主动。人不能满足于“已经如此”,而要代之以“我愿如此”。总之,尼采认为,人生的本质就在于不断地表现自己、创造自己、扩张自己。

总的看来,叔本华的生存意志突出了求生存、求满足,而尼采的权力意志是求强力、求自我超越。一方面,尼采的强力意志应该是建立在生存意志基础之上的,因为没有生存又怎么能够谈得上生命的自我超越呢?但另一方面,尼采的强力意志又高于生存意志,有提倡自强精神的一面,正因为如此,鲁迅等许多中国进步作家十分推崇尼采,纷纷介绍尼采,正是要发扬尼采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以改革当时国人懦弱猥琐的国民性——阿Q精神。

二、人生观的差异:从悲观主义到乐观主义

(一)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哲学

叔本华在痛苦的人生哲学面前采用的是对生命的否定。他认为,痛苦是生命意志的必然产物,那么,要解脱痛苦就必须否定生存意志,这种解脱主要有两种方式:其一,欣赏艺术:在对艺术进行欣赏时,主体很容易进入忘我的境界,也就使生命主体的主观性自觉地丧失在艺术活动中,在忘我的欣赏活动中也就摆脱了痛苦的折磨,但这只是一种暂时的解脱。按照叔本华说法,艺术只是痛苦人生的“清净剂”,但却不能达到去垢的效果。其二,禁欲和死亡:要彻底地摆脱痛苦的人生,就必须通过禁欲乃至死亡的方式来彻底地摧毁生命意志,因为只要生命的存在,就意味生存意志的存在,只要生存意志存在就会以某种方式在现实中制造出痛苦的人生。他认为禁欲最基本的方式就是放弃性欲、甘于忍受痛苦和绝食而死。自愿放弃性欲就是对生命意志的首先否定,也是告别痛苦的第一步。要达到彻底的否定生命,就要自觉的绝食而亡,这种死亡不同于普通的自杀,他是一种主动放弃生存意志的选择。

(二)尼采的乐观主义人生哲学

尼采不同意叔本华所说的那种追求具体的欲望,通过欲望的满足得到短暂的幸福,认为人追求的应该是个人强力意志的增长,并在此过程中享受幸福。他同意人生是苦的,但并不认为痛苦的人生是完全消极的。痛苦不能完全作为快乐的对立物,甚至在某些时候可以作为快乐的源泉,他把痛苦以动力的形式解释给大家,因为痛苦能刺激人产生强有力的方式来摆脱它,这种方式也就是说是强力意志。因此他认为:人不但不能反对痛苦,而且应该欣然接受。由此可见,尼采的权力意志下的悲剧精神其实是对叔本华悲观主义的一个发展,一个悲观主义向乐观主义的迈进。

综上所述,叔本华和尼采同在人生观方面把人生看成是痛苦的,但是他们在具体的面对痛苦的方法或者说是摆脱痛苦的途径上,他们的不同表现却相当明显。尼采从痛苦的人生中体会到权力的快乐,并把痛苦看成是一种刺激人前进的动力,实现由悲观主义向乐观主义的转变。

三、叔本华和尼采思想差异的原因

(一)社会背景不同

按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19世纪20年代和70年代是德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不同阶段,叔本华和尼采分别生活在这两个时期,他们的哲学深受时代的影响。叔本华的生存意志和尼采的强力意志是不同时期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德国资产阶级利益、愿望、要求在思想上的反映。

19世纪20年代,英、法两国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又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得到长足地发展。但德国却仍然是一个尚未统一的封建联邦,德国资产阶级就不仅需要理性,更需要运用意志的作用来冲破封建专制主义的束缚和压迫,实现国家的统一,发展资本主义。但由于封建主义的强大和各邦的割据状态,使德国资产阶级不可能形成一支强大的力量,因此他们对前途缺乏信心,消极厌世,德国资产阶级的这种即想革命又软弱无力的状况,正是叔本华宣扬意志自由却又得出悲观主义结论这种矛盾哲学的社会背景。尤其是1848年德国资产阶级革命失败后,德国国内一片消沉,情绪低落,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工人运动的高涨更使他们惶惶不安、惊恐万状。叔本华的哲学由于迎合了资产阶级的这种精神状态,从而为德国资产阶级所接受,这也就是为什么叔本华的哲学产生于19世纪20年代,却整整沉寂了30多年,才在社会上流行起来的原因。

尼采哲学产生的时代背景与叔本华截然不同。在19世纪下半叶,德国资产阶级在“铁血宰相”俾斯麦的领导下经过几次战争特别是普法战争,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在统一政权的保护下,德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一等强国。但是这时候世界已经被瓜分完毕,德国资产阶级即要求改变与他们不相称的国际地位,在他们的参与下重新划分势力范围。尼采哲学正好适应了德国资产阶级的这一欲望。尼采不同意叔本华的悲观主义,认为它只能加速大地主和大资产阶级的毁灭。因此,应该用积极行动的哲学即他的乐观主义、超人哲学来代替悲观主义。所以,尼采哲学不同于学院派哲学,带有强烈的政治性,是直接为19世纪末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德国政治服务,并预示了20世纪初德国法西斯主义的兴起。

(二)理论根据不同

叔本华把人的本质规定为意志之后,就把人生看成是痛苦的写照:一方面,人作为多种生理欲望和千百种需要的结合体,就是要不断地追求欲望的满足和需要的实现。有需要意味着没能得到,得不到就意味着痛苦,由需要到需要的实现也意味着痛苦(一种需求得到满足,另一种接着便会出现,一连串的需要欲望构成了整个痛苦的人生)。在由需要转化为满足的过程中,也不可能一帆风顺,有挫折就意味着痛苦。欲望的满足可以让人得到暂时的幸福,但正是这种暂时的满足让人顿时失去了生活的动力,这又让人觉得痛苦无聊。另一方面,人作为意志发展的最高产物,在满足欲望需要的过程中,为使自己的生活更加舒心而产生了理智,正是理智的出现和意志产生了矛盾,即要为生活得更好,理智就要求某些非理性的欲望为理智让路,这种对意志的克制是一种痛苦。最后,社会不可能是一个人的社会,由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愿望、理想,那么肯定会在愿望的实现过程中会与其他人产生矛盾,每个人就都会只考虑满足自己的愿望,在“人对人就像狼一样”的社会中,整个人生怎么会幸福,除了痛苦还能得到什么?人生痛苦的悲观主义思想就这样产生了。

与叔本华不同,尼采把人生说成是强力意志的产物,追求欲望的满足和欲望满足后的幸福不能作为人一生追求的目标,人生目标应该是在主体在追求强力增长过程中所体会的幸福与快乐。于是,尼采反对叔本华把痛苦作为快乐的对立物,而是主张把痛苦作为追求人生幸福、追求强力的一种动力。从这种意义上,可以说痛苦是快乐和幸福的源泉。尼采把强力意志规定为人的本质,把不断地追求强力及权利的不断实现和扩大作为人生的真正意义,同时他肯定了痛苦在强力扩张中的作用,应该正视痛苦,欣然接受痛苦。他认为,在充满痛苦的人生面前,只有自己能把自己从痛苦中解放出来,自己要对自己的命运和前途充满信心,他不否认孤独、痛苦的人生,但是他却能把这种痛苦和孤独作为一种快乐来体验。这样,尼采就把悲观主义发展成为乐观主义。

(三)生活经历不同

叔本华从小孤僻,喜怒无常,并带有点神经质,与人与世格格不入,同自己的母亲也相处不好。他惟独对自己十分自负,自认为是天才,但让他满意的哲学观点却长期没有受到别人重视。在柏林大学任教时,他自负地把时间和黑格尔的安排在同一时段,结果是黑格尔课堂学生节节爆满,而他的学生却从没有超过三个,在与黑格尔的哲学体系对抗中,他受到了冷漠。自负的性格和长期的被人冷漠,让他感受到了生活的无聊和痛苦。在这长期的无聊和痛苦之中产生了属于整个时代的哲学思想。

尼采有着他独特的成长经历,父亲早逝,他自己从小先天不足,体质虚弱,一生尝尽了病痛的折磨,时刻生活在死亡的边缘。病痛的折磨和死亡的威胁,让他时刻感到时间的急迫和生命的宝贵,他经常说,一个病人没有权利做悲观主义者,他要用自己的心血为人们喷射出最后一滴优质油。更让尼采受不了的是世人的冷漠和讥讽,孤僻、忧郁、崇尚独立的他,极力反对出现在他以前的哲学家,主张“重估一切价值”,打破传统哲学演变的秩序。这一切让尼采觉得要摆脱痛苦的人生,只有靠自己的创造,靠自己对自己的超越。失落、孤独、痛苦和终生病痛的折磨也没有压垮这位哲学巨人,相反他却在痛苦的人生面前奋起抗争,最终摆脱了命运的限制,成为了“哲学超人”。

[1]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220.

[2]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117.

[3]王晋生.论尼采对叔本华意志主义的继承和发展[J].济南:山东社会科学,1999,(6).

[4]尼采.权力意志[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91.

[5]尼采.查斯图斯特拉如是说[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137.

The Philosophical Comparison between Schopenhauer and Nietzchean

YUE Chong-guo

Schopenhauer and Nietzsche were the 19th century renowned Pantheism.There was a clear mark of the times in their philosophical thought.They lived with the pessimistic attitude,but they got rid of the painful in different ways.Schopenhauer adopt the way of denying the life,oppositely Nietzsche was the affirmation of life,so there has given rise to the survival of strong will and determination,optimism and pessimism differences.

survival will;force will;pessimism;optimism

B516.41,B516.47

A

1673-8616-(2010)01-0116-04

2010-01-04

[责任编校:张少宁]

猜你喜欢

悲观主义叔本华尼采
虚无与轮回:《悲痛往事》的尼采之维
技术与社会:悲观主义与进步
约瑟夫·康拉德的悲观主义思想渊源
叔本华:正直还是伪善
人为什么会无聊
一个作为音乐家的尼采——尼采音乐思想探析
“毒舌男”叔本华
尼采对修辞学的贡献
尼采的语言本体论预设
乐观与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