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理融合培育师范大学生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
——基于《教师科学素养》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2010-08-15刘国华
刘国华
文理融合培育师范大学生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
——基于《教师科学素养》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刘国华
在高等师范教育中,人们把科学人文素质教育等同于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教育,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教育被忽视了。以培育师范大学生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为宗旨的《教师科学素养》课程改革主要在两方面进行了探索:在课程内容设计上,打破学科知识体系,文理融合,以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思想和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方法为主体内容;在教学模式上,总结出了“讲、读、观、写”一体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培育模式。
师范教育;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教育;课程改革
自1999年国家颁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高等教育应贯彻实施素质教育”已十年有余。但考察部分高校师范教育中科学人文素质教育后发现,人们往往把科学人文素质教育等同于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教育,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教育被忽视了。本文把基于《教师科学素养》课程培育师范大学生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实践探索总结出来。
一、培育师范大学生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课程改革的缘起
1993年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了“提高科学文化水平”的目标。1999年颁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再次明确提出“高等教育应贯彻实施素质教育”。十余年来,通识教育、文化活动在高校中得到了广泛开展,取得了许多教学成果,一系列通识课程教材纷纷出版。但是,从各地高校师范教育中通识教育开展情况来看,师范教育中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教育缺失,主要表现在:一是师范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中缺失对学生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培养的维度。大多数高校把师范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掌握学科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知识、具有学科专业技能、教育教学技能、良好思想政治素质的“专业化教师”。二是在科学人文素质类课程定位上,以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的传授和促使学生掌握为根本目标。在科学人文素质教育课堂上,教师以讲解传授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为教学目的,学生以记录和掌握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为学习目标。三是现行的科学人文素质课程教学方法不当,仍以知识讲授法为主,这样的教学方法仅关注了知识的传授,忽视了情感的渗透和精神的养成。
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是人类在认识自己、认识社会、认识自然过程中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科学探索以及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的不断反思和体认中形成的贯穿在科学探索和人文研究过程中的价值信仰。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教育就是指以一定的途径和适切的方法引导个体体悟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科学探索以及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最终促使个体形成在科学研究中不畏权威求真、敢于批判和创新、严谨论证;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主张保护自然、保护环境;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主张关注社会群体长远利益,强调个人的社会责任;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主张相互合作、社会关怀、同情弱者;在科学探索与社会发展关系上,主张科学研究为人类和谐发展服务的价值信仰的活动。所以,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教育实质上是价值观、理想信念等精神人格培育的活动。
二、文理融合,以四维知识为主的课程内容改革创新
在高校传统课程设置上,理工科专业(师范)学生选修《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文科、艺体专业(师范)学生选修《自然科学基础》。然而,课程组在教学和调查中发现,理工科学生未必具有良好的自然科学素养,文科、艺体类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素养也普遍较低。基于此,课程组开展了《自然科学基础》与《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两门课程的整合研究和实践。2004年秋期,《教师科学素养》在学校部分师范专业得以开设以代替原来的《自然科学基础》或《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课程组进行了效果比较分析后发现:《教师科学素养》课程在自然科学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教育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2005年《教师科学素养》在全校教师教育各专业开设。通过整合,我们把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有效地融为一体,使科学知识人文化、人文社会知识科学化,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又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随着对科学人文素质教育研究的深入和教学实践的体会,我们发现原有的课程内容过于偏重学科知识,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培育没有成为课程的根本目标,对学生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培育欠缺。各门知识虽然融入了一门课程,但这种融合仍仅是学科知识的相加,没有彻底打破学科知识体系,文理融合还只是停留在形式层面。
2007年“师范大学生人文科学精神培育课程建设研究”教改项目在学校得以立项,课程组把培育师范生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作为课程的根本目标。课程内容设计以打破学科知识体系,淡化学科知识,以科技发展史和人文思想发展为线索,以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思想、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问题、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法为核心的思路,突出回答这样几个问题: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素质结构及如何培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内涵及中西方精神的差异是什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培育与中国科学的发展的关系如何?科学发展的历程与科学中心会转移到中国吗?科学技术研究的选题与方法是什么?生态自然观及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怎样?人文社会科学的内涵、功能及研究方法是什么?具体开设如下十五个专题讲座:教师科学文化素质与培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中西方精神比较、科学家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中国科学与诺贝尔奖、科学发展的历程、科学中心的转移及其社会动因、科学技术的一般概念、科学发现与科技发明的一般方法、科学问题的来源与科研选题、观察方法与实验方法、生态自然观、当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社会和伦理问题、人文社会科学概述、人文社会科学的社会功能与研究方法。
与原有课程内容四大模块(模块一:教师专业化发展与教师基本素养、模块二:科学与科学素养、模块三:人文社会科学与人文素养、模块四: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设计相比,新的课程内容实现了文理知识的融合,淡化了学科知识,凸显了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培育的核心目标,体现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思想、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法、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四维的人文科学素质结构。具体言之,现有课程内容设计有如下特点:一是打破了学科知识体系、淡化具体的、深奥的学科知识;二是突出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培育的课程核心目标;三是体现了以科技发展史、人文思想史为线索,以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法、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思想、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的理解和掌握为基础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培育的课程理念;四是体现了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思想、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法、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四维的人文科学素质内涵。
三、讲、读、观、写一体的人文科学精神培育模式创新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概括为“讲-听-记”,即教师上课讲解知识,学生上课听知识和记知识(用脑子记和用笔记)。这样的教学模式对于知识的传授和记忆有一定效果,但对于培育学生的求善、求美的人文精神和求真的科学精神却是无效的。因为“讲-听-记”教学模式只强调了知识的传授,忽视了情感的渗透和精神的养成,教师缺少对学生情感的激发,缺少对学生的价值引导,因此难以激发学生的人文情感,难以把崇高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转化为学生的人格品质。现代教学理论表明,只有教学主体双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以充分发挥,教学效果才能达到最大化;只有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教师对学生情感的激发才是成功的;只有教师欲以引导的价值理念得到了学生的认同,教师的价值引导才是有效的。
针对人文科学精神培育的实质是求善、求美人格的陶冶、求真信仰的养成这一特性,课程组确立了“讲、读、观、写”一体的教学模式。
讲,即教师以课堂讲授的形式,通过对著名科学家和人文学者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人文思想、科学思想、典型事迹等的引入,对学生进行求善、求美情感和求真精神的激发和引导,促使其形成求真、求善、求美的动机和信念。通过对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素质结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内涵及中西方精神的差异、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培育与中国科学的发展的关系、科学发展的历程与科学中心的转移、生态自然观及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人文社会科学的内涵、功能及研究方法等内容的讲解,使学生树立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学生人格的提升者,同时也是真、善、美的追求者的观念;在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缺失是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落后、人文关怀缺失的根本原因的基础上,促使学生树立求真、求善、求美的人生理想;在帮助学生辨证理解科学技术发展与社会文明提升的基础上,使学生明确作为未来知识分子的责任与使命。
读,即学生阅读人文、科学经典著作。教师通过介绍人文、科学经典著作,并要求学生阅读和写出读书笔记作为课程作业的方式促进学生增加学养、体悟内化和养成读经典的习惯。只有通过学生积极的体悟和内化,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培育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
观,即学生观看反映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经典影视作品或参观人文景点。教师通过介绍一些反映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经典影视作品和人文景点,并要求学生写出观后感作为课程作业的方式督促学生观、思、体会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学生通过反映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经典影视作品和人文景点的观赏可以帮助其形成直观的感受,这种直观感受的形成往往对于学生人文情感和科学精神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写,即学生写读书笔记和观后感。通过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和观后感,可以督促学生去读和观,更重要的是可以促使学生积极体悟和思考,以最终达到帮助学生形成求善、求美的人文精神和求真的科学精神的目的。
四、结语
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教育质量,实现由人才大国向人才强国转变”,“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时代,在“国家的振兴在教育,教育的振兴在教师”响彻宇寰的时代,教师担负的历史使命可谓重大。而高等师范教育肩负着培养未来教师的使命,因此,其责任也不可谓不重。师范生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培育关渋未来教师的人文品格和精神信仰,所以,任何以提升高等师范教育质量为目的教育教学改革都是值得肯定的,都应该积极探索和实践。
book=169,ebook=307
G642.0
A
1673-1999(2010)21-0169-02
刘国华(1977-),男,四川广安人,硕士,长江师范学院(重庆涪陵408100)教育科学学院讲师,从事教育哲学、德育原理、人文素质教育研究。
2010-08-05
长江师范学院教改项目“师范大学生人文科学精神培育课程建设研究”(项目编号:JG2007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