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党支部建在班上的实践与思考

2010-08-15蒲俊之

关键词:学生党员班集体设置

蒲俊之

大学生党支部建在班上的实践与思考

蒲俊之

以漳州师范学院为例,总结了党支部建在班上的实践经验,并对大学生班级党支部的设置方式、工作模式和内涵建设进行了思考。

大学生党建;班级党支部;设置方式;工作模式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班级是大学生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要组织载体”;“要坚持把党支部建在班上,努力实现本科学生班级‘低年级有党员,高年级有党支部’的目标”[1]。这为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也为高校党建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党支部建在班上的实践

《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凡是有正式党员三人以上的,都应当成立党的基层组织。要达到在班级建立党支部的起码要求,必须保证有三名以上的正式党员。按照高校培养发展学生党员的规律和发展党员的基本要求,从发展党员数量上看,大学本科一年级只能发展个别从高中就开始培养的入党积极分子,而在二年级每个班级就必须发展三名以上的预备党员,到了三年级才可能实现党支部建在班上。为达到把支部建在班上的目标,几年来,我们及时把入党动机端正,学习成绩优秀,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一年级学生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二年级在把好入党质量关的同时,注意首批发展的党员数量,基本实现了本科高年级党支部建在班上的目标。总结支部建在班上的实践经验,我们认为组建大学生班级党支部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建立柔性党支部,确定合适的规模

设置学生党支部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一是以年级、班级为主设置党支部。这种设置方式宜采用在低年级本科生以同年级几个班或按年级设置党支部,班级设立党小组。在符合成立党支部要求的高年级班级应及时按班级设置党支部,达不到成立党支部要求的应以2-3个自然班为单位成立党支部,一般每个党支部党员以20名左右为宜。这种党支部设置形式的优点是:与以班级为主体的教学单位基本相一致,党支部与学生联系紧密,有利于管理,有利于加强对班委会、团支部工作的协调和领导,有利于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足之处是:随着学生年级的变动,三年级建立新支部,四年级因毕业而撤消,党支部年年需要进行调整、增设,造成每届支委任期较短,支委均为同年级的同学,从事支部工作经历相似,他们同时毕业给培养学生党务干部在客观上造成困难,不利于党支部工作质量的提高。

二是以专业纵向为主的党支部设置形式。对规模不大的院(系),可采用按专业纵向设置形式,每个党支部下辖本专业一到四年级。它的优点是:党支部设置稳定,虽然党支部内部党员年年有变动,但以三年级为主体的学生党员保持相对稳定,党支部委员有一个新老交替、以老带新的过程,有利于支部工作的连续性,能够保证党支部的工作质量。不足之处是:与学生联系不紧密,不利于发挥党的组织优势,不利于党支部加强对班委会、团支部工作的协调和领导。

三是在学生公寓、学生社团建立党支部。这种设置在学分制条件下可以拓展工作思路,延伸工作阵地,丰富工作内容。应注意的是:学生舍区、各种社团、协会的特征与班级的自然属性不同,班集体的教育作用是其他组织和团体所不能取代的。因此,在学生公寓、学生社团建立的党支部不能取代班级学生党支部,它是“党支部建在班上”的有益补充。

总之,应根据各个学院(系)的实际情况,对学生党支部的设置提早规划,积极探索学生党支部设置的新模式,选择最佳的做法及时成立党支部,把支部建在班上落实到实处。

(二)明确培养学生党务工作者的工作思路

高年级本科生党支部书记和支委会成员应选配那些党性强、学习好、作风正、威信高、具有奉献精神的学生党员担任,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独立解决问题和自我教育的能力。高年级本科生党支部的工作要坚持重在培养的原则,在工作中既要大胆放手让学生党员去实践,又要加强对具体工作的指导和督促,使他们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工作水平。

系党总支工作重心在于:学生党员的发展工作和培养学生党务工作者;负责党支部书记、支部委员的培训;对学生党支部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和督促。

二、加强大学生班级党支部建设的思考

把大学生党支部建在班上不仅仅是党支部设置形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党支部建设应围绕“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创新学生党支部活动方式,丰富活动内容,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使其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坚强堡垒。”[2]从而加强党支部的内涵建设。

第一,深化认识,明确党支部建在班上是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的重点。党支部建在班上是新时期高校党建的需要。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等院校的规模越来越大,学校所辖的每个院(系)少则几百人,多则上千人,传统的支部设置方式已暴露出许多问题。把大学生党支部建在班上,构筑党的强有力的政治保障体系,使其成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坚强堡垒是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的重点。把党支部建在班上,表面上看仅是下移了支部的层次,而实质上是推进高校党建理论创新、组织体制创新、制度建设创新、工作方式创新的重要步骤,这种有效的组织覆盖,会使更多的优秀青年大学生向党组织靠拢,增强高校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同时,党支部建在班上,有助于通过党支部加强对党员的培养和教育力度,增强新党员的组织观念和党性意识,有助于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第二,树立大学生党员在党支部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党员的主体作用。党支部建在班上,就是要发挥学生党员与广大学生朝夕相处、联系紧密的特点,让他们用一言一行去影响同学,让他们“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和骨干带头作用,使大学生党支部成为带动学生班级团结进步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坚强堡垒。”[2]要达到这个目标,必须大力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提高学生党员的综合素质。党支部建在班上后应注重二个问题:

一是在党支部建设中应培养大学生党员的主体意识。党员的主体意识是党员对党的事业的自觉认同、自觉参与、自觉奋斗的自我意识;党员的主体地位在本质上就是党员的民主权利[3]。学生党支部的主体是学生党员,要做好班级学生党支部的内涵建设,关键在于提高大学生党员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党员的主体地位。根据党章规定,大学生党员应该拥有党章赋予他们的权利,成为支部工作的主体。但事实上,一些高校基层党组织对学生党员存在重发展轻教育的问题,加上学生党员具有入党时间短,尚未经历过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组织制度等认识不深,以及培养教育周期长,使用时间短等特点,使教师党员主导下的基层党组织较少注重培养学生党员主动参与党内建设的意识,学生党员的主体地位往往被忽视,处于被管理、被领导、被教育的地位,学生党员自身的主体意识也就逐渐被弱化了。这样一来,学生党支部的建设由于缺乏学生党员的主动参与,往往处于被动状态。因此,学生党支部建在班上后,要牢固树立学生党员的自我主体意识,积极探索以学生党员为主体来做党建工作的思路、方法,培养和训练学生做党的工作。

二是抓好学生党支部班子建设。党支部委员特别是党支部书记,在一个支部中起着核心作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该党支部的精神面貌。党支部建设中要选好配强学生党支部书记,选拔政治立场坚定,在学生中威信高,品学兼优的学生党员担任书记。学生党员的特点决定了培养选拔学生党支部领导班子是一件长期、细致的工作,它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从新生入学就着手进行,有意识地让入党动机端正、学习成绩优秀、乐于奉献的学生参与党建工作,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锻炼成长为大学生党务工作者。

首先,要创新党支部工作机制。加强党支部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是党支部工作的基础性建设。制度建设要围绕学生党支部工作任务来进行,并根据情况的变化不断创新。一要按照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的规定,建立完善的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和党员发展制度等基本制度,实施党员发展工作测评制、公示制、预审制、票决制和责任追究等制度;二要坚持“三会一课”制度,落实党员理论学习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党员联系群众制度,使党支部工作有章可循。党支部要坚持定期过组织生活,必要时邀请教师老党员进行指导,切实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做到党员之间开诚布公,互相帮助,共同提高,通过严格的组织生活和民主生活会加强学生党员的党性锻炼。党支部要依靠和运用制度,规范党员行为、调节党内关系、增强党组织活力,全面推动党支部建设工作的开展;三要不断创新学生党支部活动方式、内容和载体。改变过去单一集中学习的形式,拓展为参加社会实践、知识竞赛、与社区共建或志愿服务、形势报告会、政策研讨会、观看录像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形式,由“多学”变为“学”与“做”相结合,在组织方式上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在组织形式上采取以主题活动为中心,提高党支部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其次,要以班级为重点开展工作。“党支部建在班上”就是明确了学生党支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坚强堡垒的阵地在班级。学生党支部建设要与先进班集体的建设相统一、相结合,以党建带团建,促进班级建设。班级党支部应与班委会、团支部委员会按照“整体把握,分工负责”的指导思想,密切配合,共同组织各项活动。班委主要负责同学日常学习生活,党支部、团支部主要抓思想教育,形成合力,使班集体风气严谨活泼,团结向上。班级党支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1)深入研究学校历史和班级特点,切实做好班级理念的提炼概括、文字表述和诠释宣传工作。(2)围绕时事形势的变化和中心任务开展主题班会,努力把班集体建设成为展现同学风采、锻炼同学能力、交流同学信息的社会活动平台,增加班集体的凝聚力。(3)采取灵活多变的形式努力把班集体建设成为同学间互帮互助、友谊融洽、合作学习的组织形态,构建积极向上的和谐班级。(4)组织班级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努力把班集体建设成为同学们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桥梁。

总之,班级党支部的工作总体上应围绕把同学之间自然存在的人际情感上升到建设优良的班风,使班级成为学习型组织形态,实现个人与班集体的双赢,这将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实施,有助于在更为现实和扎实的基础上实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理想信念的养成,也有助于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4-10-15.

[2]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等.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件选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38.

[3]刘益飞.持之以恒地确立党员主体地位[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6(5).

book=24,ebook=13

D267.6

A

1673-1999(2010)21-0024-02

蒲俊之(1962-),男,福建漳州人,漳州师范学院(福建漳州363000)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副研究员,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010-08-10

猜你喜欢

学生党员班集体设置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我爱我的班集体
新时代学生党员继续教育质量提升策略探索
立足班集体建设,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用“爱心”创建和谐班集体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高师院校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模式初探
Research on Band Structure of One-dimensional Phononic Crystals Based on Wavelet Finite Element M eth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