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诗经》对唐代诗歌的影响

2010-08-15

关键词:创作方法诗篇唐诗

于 新

(忻州师范学院中文系,山西忻州034000)

试论《诗经》对唐代诗歌的影响

于 新

(忻州师范学院中文系,山西忻州034000)

《诗经》是我国诗歌史上的光辉起点,而唐诗作为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高峰,在思想内容上和艺术上也深受其影响。唐代诗歌是对《诗经》的进一步继承和发展。

《诗经》;唐诗;影响

一、《诗经》在思想内容上对唐诗的影响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其空间环境基本上是在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和长江流域以北的地区,内容十分丰富,农业祭祀、战争徭役、男女情爱、悼亡怀人等社会生活中的一切无所不包,反映了我们祖先的勤劳和善良、创业与守成、反抗与斗争、理想与愿望、欢乐与哀伤,仇恨与爱恋,对唐代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诗经》中《豳风·七月》、《魏风·伐檀》、《魏风·硕鼠》等诗篇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疾苦。在《七月》中,歌者一年四季不辞劳苦,无休无止地劳作,无论吃的、穿的、住的,凡稍好点的全归了奴隶主,自己不能御寒糊口。而那些“不稼不穑”,“不狩不猎”的人却坐享别人的劳动成果。这种题材对唐诗的影响极大。唐代以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疾苦为主的诗歌就很多。如白居易的《采地黄者》、李白的《丁都护歌》、张籍的《野老歌》等许多诗篇,在反映广大劳动人民的疾苦方面与《诗经》有着极其相似之处,可见《诗经》对唐代诗歌的巨大影响。

《诗经》中许多诗篇,如《魏风 ·陟岵》、《邶风·式微》、《王风·扬之水》《小雅·何草不黄》等,反映了徭役、兵役给劳动人民带来的沉重负担和巨大痛苦。而唐代诗歌中也有大量诗篇与《诗经》反映的是同一主题,只是唐代的劳动人民不仅深受徭役、兵役之苦,还要受到沉重的赋税的奴役。杜甫的“三吏”、“三别”深刻地反映了广大人民在残酷的兵役下所遭受到的种种痛楚;王建的《水夫谣》“官家使我牵驿船”、“辛苦日多乐日少”写出了不合理的劳役制度给纤夫们带来的无穷痛苦……由此可见,不论是《诗经》还是唐诗都深刻地揭露了徭役、兵役给广大劳苦人民和社会带来的巨大苦难。

以恋爱婚姻为题材的爱情诗在《诗经》中占有大量篇幅,这些爱情诗表达了人们对爱情和美好生活的热烈追求和向往;同时由于妇女特定的社会历史地位,诗歌也反映了一些不合理的婚姻带给她们的深深的痛苦。虽然唐诗中专门以爱情为题材的作品并不是很多,但在各类题材的诗歌中都有关于爱情的描写。卢照邻的《长安古意》在描绘长安繁华壮丽的生活图景时,也反映了人们对情爱的渴望:“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李商隐以“无题”为题的爱情诗更是表达了人们对爱情的真挚,“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写出了刻骨铭心的相思和至死不渝的爱情,这些与《诗经》中《卫风·木瓜》、《邶风·静女》、《郑风·出其东门》、《王风·大车》等诗篇表达的是同一主题。《诗经》中还有一部分“弃妇诗”,如《卫风·氓》、《邶风·谷风》等,而唐诗中反映弃妇的诗歌如白居易的《母别子》很有代表性,杜牧的《杜秋娘》、白居易的《上阳白发人》、王昌龄的宫怨闺怨诗等也都反映了妇女青春断送、爱情被毁的幽怨痛苦的情思和心理。可见,尽管唐诗中所描写的爱情散见于各种题材的诗歌中,但与《诗经》所表达的却是同一思想感情。

对于上层统治者的荒淫无耻、丑恶残暴,“国风”中一些诗篇进行了尖锐的嘲讽。如《邶风·新台》讽刺卫宣公劫夺儿媳宣姜;《鄘风·墙有茨》、《齐风》中的《南山》、《敝笱》、《载驱》分别从不同的方面揭露齐襄公的乱伦行为。而在唐诗中揭露统治阶级荒淫无耻的诗篇也是很多的,如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揭露了唐玄宗、杨贵妃的荒淫享乐;白居易的《缭绫》通过描绘皇宫里的歌女舞女身着的“春衣一对直千金”,批判了统治阶级建立在劳动人民痛苦之上的穷奢极欲的生活。可以说,《诗经》与唐诗揭露的是同一现象。

二、《诗经》在艺术上对唐诗的影响

《诗经》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它的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赋比兴的表现手法,情景交融的景物描写都对唐诗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诗经》里的绝大多数诗篇,无论写人写事,绘景抒情,都贯穿着现实主义精神,即“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爱者歌其情”。同时,不少诗篇大胆针砭时政,批判统治者的举措失当、不称其职和道德败坏、昏庸腐朽,如《民劳》、《荡》、《抑》、《十月之交》、《伐檀》、《新台》等。或再三指斥,或辛辣嘲笑,或切龋诅咒,态度十分鲜明,而这些篇章所体现出来的现实主义艺术特色,对唐代诗坛产生了深远影响。杜甫就是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生活,使现实主义诗歌创作达到了一个空前完善的高度。杜甫在创作诗歌时善于选择和概括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运用个性化的人物对话或内心独白塑造人物形象。杜甫的诗歌几乎都是运用现实主义表现手法进行创作的,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同样,白居易也继承发扬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运用典型化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以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的本质,如《卖炭翁》通过卖炭翁的不幸遭遇,揭露了宫市的罪恶以及给人民造成的巨大痛苦。白居易的其他许多诗篇如《红线毯》、《重赋》、《杜陵叟》等也都是运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反映和批判现实的。晚唐诗人皮日休、聂夷中、杜荀鹤等继承了杜甫、白居易的现实主义精神,实际上也是间接借鉴《诗经》的现实主义的创作经验,运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以朴素的语言反映民生疾苦,描写社会动乱,批判和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可以说,唐代诗歌中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运用正是对《诗经》的继承和发扬,也使唐诗更具有现实意义。

《诗经》中赋比兴手法的运用对唐诗产生了极大影响,特别是比兴手法在唐诗中广泛运用。如骆宾王的《在狱咏蝉》、李商隐的《蝉》,以蝉起兴,又以蝉自比,既是写蝉,又是写自己,用蝉比喻自己高洁的品行,使物我浑然一体。张九龄的《感遇》之七用“经冬犹绿树”的丹橘比喻自己高洁的品德。王维的《洛阳女儿行》是一首用传统的比兴手法创作的诗歌,用洛阳女儿比喻那些依靠权贵而得势的人,用“颜如玉”却居“江头”的越女喻自己英俊才高却沉居下僚的现实。唐诗中比兴手法的大量运用足以说明《诗经》对唐诗的巨大影响。

《诗经》中有不少民歌利用景物描写创造气氛,烘托渲染人物形象,如《秦风·蒹葭》,诗把暮秋特有的景色与人物委婉惆怅的相思感情交铸在一起,从而渲染了全诗朦胧凄清的气氛,创造出扑朔迷离,情景交融的意境,这使诗具有每读有感韵味无穷的艺术感染力。这种情景交融的描写对唐诗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张说的《送梁六自洞庭山》“马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洞庭萧瑟的秋景和水中的孤峰正是作者惜别之情和谪居之感的体现。高适的《燕歌行》“山川萧条极边土”,“大漠穷秋塞草腓”,这种荒凉萧条的景物描写,衬托了战败时将士们凄凉冷落的心情。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从塞外的雪景写起,“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制造了一个特殊的送别场景,为衬托作者的依依惜别之情做好了准备。唐诗中情景交融的景物描写有很多,几乎在每首诗中都能找到,这正是《诗经》在景物描写方面对唐诗的巨大影响。

综上所述,《诗经》作为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的确是中国古代文学纵向发展链条上的闪光点,无论在思想内容上还是艺术形式上,《诗经》对唐代诗歌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当然,唐代诗歌绝不是《诗经》的翻版,更不是在《诗经》的基础上原地踏步,而是对《诗经》的进一步继承和发展。

[1]余冠英.诗经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2]陈子展.唐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责任编辑 强 琛 E2mail:qiangchen42@163.com

book=148,ebook=148

I207.22

A

1673-1395(2010)01-0115-02

2009210203

于新(1970—),男,山西忻州人,讲师,硕士,主要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创作方法诗篇唐诗
现代国画人物趣味性创作方法研究
中华诗篇
唐诗写柳之妙
媒体融合背景下电视编导的创作方法分析
静待绽放
春夜讲唐诗记
唐诗里的日与月之争
雪峰山诗篇
律诗篇法体式
浅谈关于蒙古族现代主义创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