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对中国大学生“酷”文化的影响
2010-08-15洪晓楠
洪晓楠, 李 岩
(1.大连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辽宁大连116024; 2.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大连116024)
后现代主义对中国大学生“酷”文化的影响
洪晓楠1, 李 岩2
(1.大连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辽宁大连116024; 2.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大连116024)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文化思潮于20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受其影响,在中国大学生群体中形成了一种别具特色的“酷”文化。文章在论述中国大学生“酷”文化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后现代主义思潮在言语表达、行为方式以及价值观念这三个方面对中国大学生“酷”文化的影响,并进一步揭示出中国大学生“酷”文化后现代主义取向的动因是后现代主义和大学生文化性格的契合,其本质是世俗化了的后现代主义。中国大学生“酷”文化对大学生具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作用,应该对中国大学生“酷”文化进行正确引导。
后现代主义;中国大学生;“酷”文化
后现代主义思潮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它是在反思“现代性”和“现代化”的基础上形成的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思潮于20世纪80年代前后达到了自己的鼎盛时期,90年代以后开始走向衰弱,并发生了分化,但其影响几乎波及全球。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不断扩大,以及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后现代主义思潮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传入我国,并对我国当代文化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作为最敏感群体的中国大学生,受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也最为强烈。后现代主义哲学的消解中心性、秩序性、权威独尊性、标榜多元性、平等性、宽容性、反传统等思想对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的影响非常突出,由此形成了别具特色的“酷”文化。
一、当代中国大学生“酷”文化概述
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美国没有流行“Cool”这个词汇。60年代叫嬉皮士(英语hippie或hippy的音译)的年轻的颓废人群爆发在美国社会里的时候也没有流行这个词汇,但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流行雅皮士(yuppies)阶层以后,这个词汇才开始悄悄地流行起来。众所周知,雅皮士阶层的出现是Cool产生和流行的社会基础。嬉皮士不是一个统一的文化运动,它没有宣言或领导人物。嬉皮士用公社式的和流浪的生活方式来反应出他们对民族主义和越南战争的反对,他们提倡非传统的宗教文化,批评西方国家中层阶级的价值观。雅皮士没有像嬉皮士那样反对和反抗传统的美国社会正统文化,他们有着较优越的社会背景,如较高的社会地位,丰厚的薪水等。他们不一定年轻,但他们对奢华物品、高级享受的追求依然热情十足,他们与现行社会体制也不会构成太大冲突。与嬉皮士们不同,雅皮士们没有颓废情绪,不太关心社会政治的转变,对正统的比较抽象的传统社会价值观念采取冷漠的态度。他们只关心赚钱,追求舒适的生活,追求个人的发展和寻求感官上的刺激,对他人和社会采取了一些比较冷酷的态度。他们追求经济价值,在世界观上还有一些还原主义的味道:寻求简单、寻求刺激、寻求个性和寻求金钱享受,而不寻求真理,也不寻求荣誉,更不寻求来世。他们从事那些需要受过高等教育才能胜任的职业,如律师、医生、建筑师、计算机程序员、工商管理人员等,从而知道如何把自己和不受社会欢迎的嬉皮士区别开来。尽管如此,他们仍然继承和延续了一些嬉皮士的特点,先把“反”(社会,传统)字改成“烦”(社会,传统)字,然后在行为里再把“烦”字改为或表现为“冷”(cool)字。其后,“酷”的年龄阶层也进一步扩大,不仅成为一些小青年心理与行为准则,也蔓延到了一些儿童以及有成就、有知识的中青年阶层人群,国外针对“酷”一族产品的出现也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
在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酷”(cool)文化在短短的几年间迅速兴起,证明了此种文化在中国人中间其实也存在着广大生存空间。当然,“酷”文化作为一种外来文化,这不仅与国人天然的一种崇洋心理有关,也与好莱坞、港台影片甚至日本“酷”文化在中国的大量传播有关。这股思潮很快在大学生中蔓延,从而使“酷”成为许多大学生的追求。其实,隐藏其后的,是一种“酷文化”的蔓延。现在,“酷”文化已经成为大学生群体中一股不可忽视的潮流,大学生作为“酷”文化的主体被大众冠以“新新人类”的称号。推行“酷”文化的大学生,不“酷”不说话,不“酷”不走路;做“酷”事,穿“酷”服;他们崇尚迈克尔·杰克逊的疯狂舞步,他们喜欢周杰伦的“吐字不清”,他们推崇或亲自参与“超女快男”的平民选秀,说只有他们才懂得“火星语”。在他们表现出的各种各样的元素中,既有积极热情、健康向上的合理成分,也有消极冷漠、庸俗盲从的不合理成分。这些文化元素的杂糅与碰撞,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大学生文化——“酷”文化。遍地开花的酷文化,是大学生生活方式、精神风采、价值追求的另一种记载。
大学生“酷”文化是一种游离于主流文化之外的边缘文化,它是一种以大学生为主体,表现大学生群体的行为方式、价值观、生活品位及其休闲娱乐要求的亚文化现象。亚文化是指与主文化相对应的那些非主流的、局部的文化现象,在主文化或综合文化的背景下,属于某一区域或某个集体所特有的观念和生活方式,一种亚文化不仅包含着与主文化相通的价值与观念,也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价值与观念。亚文化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总体文化的次属文化。大学生“酷”文化作为以大学生活这一阶段为界而划分出的亚文化,与大学生在这一人生发展阶段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所处的特殊环境密切相关,并且这种大学生“酷”文化对于处在角色过渡和角色认知容易混和阶段的大学生的影响不可忽视。当代大学生受世界一体化和全球意识的影响和冲击非常大,他们的文化意识总能自然地矗立在时代的浪尖上,敏锐地感受时代浪潮,进而引领时代潮流。大学生的“酷”文化,具体表现为生活、行为方式的怪异、反常,如反对现实、挑战权威,喜欢颓废的方式生活,放荡不羁,率性而为等。大学生“酷”文化在现实生活中有诸多表现,K歌、摇滚乐、街舞、Hip-hop、飘移、Cosplay,到最近越来越热的跑酷、微博等。值得注意的是,大学生“酷”文化相对于其他青年人追求的“酷”文化有些不同,大学生由于其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对“酷”的理解和追求可能更理性和成熟一些,如中学生认为最酷的穿着是能吸引他人注意的个性化,而大学生则倾向于满足自身内在的个性和品位,便携的高科技产品,如笔记本电脑、手机等被认为是“最酷的配饰”。
二、中国大学生“酷”文化后现代主义取向的表现
1.在言语表达上的表现
当代大学生在说话方式上追求简约、生动、新异和隐晦,极力追求休闲和简单,这都是受后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响。他们表达自己观点和见解的方式大胆而极具煽动性,追求的东西新颖别致、耐人寻味、离奇怪诞,总是希望与众不同、标新立异。如ChinaRen校友论坛中显示,2008年的流行词语有“山寨”、“雷人”、“宅人”、“囧”、“槑”、“做人不要太CNN”,等等。其中“囧”(jiǒng)原意“光明”,被90后网友根据字型赋予新的涵义,表达很郁闷、悲伤、无奈、无语等。“槑”(méi)跟“囧”字一样,古意同“梅”,因其由两个“呆”字组成,被网友赋予新意,用来形容人很呆、很傻、很天真。这些词被称为“网络象形词”,都是为80后、90后的青年人所创并在网络中广泛流传和使用,而这些人基本上都是大学生群体,他们将古文字翻出来赋予新的涵义,用来显示他们的独树一帜和与众不同。这些词的创造除了反映他们追求新异、简洁明快的个性外,有些词本身就反映“酷”大学生们后现代的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
2.在行为方式上的表现
受后现代主义生活方式的影响,“酷”已成为时下大学生所追捧的最流行的生活方式。他们不再愿意像其父母那样养家糊口不辞劳苦一心工作。他们认为从小到大已经被考试的枷锁束缚了十几年,而不愿从一个枷锁解脱出来又陷入另一个枷锁。他们推崇自主自立,希望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不受任何条条框框的限制。他们推崇物质至上的生存哲学,提倡快乐至上的生活理念,讲求个人至上的生活逻辑,追求游戏前卫的生活心态、平淡泛化的生活交往和幽默随意的人生格调[1]。如以大学生用户为主的SNS实名制网站校内网2007年超过新浪、搜狐和QQ空间等成为中国空间社区类网站前3强。校内网成长如此迅速,除了其自身功能的齐全之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其迎合了适用人群——大学生勇于表现自我、张扬个性的价值追求。80后、90后是当代大学生的构成人群,这两代人习惯的被称为“新新人类”,自我意识最为强烈。他们摆脱了传统思想和体制的束缚,拒绝依附,渴望独立。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铁饭碗的保障,竞争激烈,生存的风险和压力是他们必须面对的问题,但与此同时,他们也获得了更多独立自主的机会和自我发展的空间。他们不喜欢整齐划一的生活方式,标准化的考试,扼杀创造力的教育等。他们对传统和现实的种种不合人性的规则说“不”,要求追求个人的权利,保持个人的独立,而不是他人的附属物和影子。即使遭遇强权也决不屈服:“为别人改变自己是很愚蠢的”。在人际交往方面,“酷”大学生将人与人的关系和感情看得愈发平淡,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和虚假色彩的交往互动行为增多。同时,由于市场经济强调竞争,由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引申而来的“优胜劣汰”竞争法则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认可和推崇,功利主义、实用主义、虚假的交往方式成为竞争中快速获胜的“技巧”。
此外,雅虎(中国)和“荷氏”联手主办的“酷调研”从2001年9月15日开始,在雅虎中国的专题网页和全国29所高校同时举行了一项大型调研活动。调查显示,最酷的生活方式可分为四种类型:物质型、精神享受型、实干型、虚拟型。物质型以高收入、有地位、高级住宅、挥霍为特征;精神享受型以四海为家、自由自在、从事自由职业、做自己愿意做的事,五湖四海皆朋友,以车当房、徒步旅行为主要标志。76%的被调查者都希望过这样“酷”的生活,物质型和精神享受型似乎代表了大学生心中所向往的生活方式。可喜的是,实干型的“酷”生活也在被认同之列,10%的被调查者描述他们心中的“酷”生活为:当朝九晚五的白领或SOHO(在家办公),有中高收入,少说话多办事,平平淡淡生活,和心爱的人在一起。网络生活对大学生的影响力不可低估,8%的被调查者声称,最酷就是生活在网络中、E-shopping(网上购物)、OICQ(网上聊天),这也就是虚拟型的生活方式[2]。
3.在价值观念上的表现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处于一个全方位的变革时期。成长于这样一个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中的大学生,价值取向越来越多地以个人自主权、自身利益和个人爱好为基础,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他们没有受到“左”的影响,不顾及什么伟大的神明,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活得自由洒脱;他们很少受传统价值观念的束缚,却从各种不同渠道经受西方文化的洗礼。于是,他们变得思想开放,观念超前,特立独行,一切“唯我”。他们的价值选择多种多样:个性的、新潮的、奇诡的。他们崇尚金钱,重视价值,求时尚,挑战权威,强调个性。在社会转型与市场经济中,他们学会了效率、务实、功利、竞争与自我价值实现。在个人与社会集体的取向中,他们显而易见追求自我,认同个人本位,但并不因此就无视集体。他们也热心公益事务,注重环境保护,帮助弱者。如“扶贫助困”、“希望工程”、“三下乡活动”、“社区服务”等公益事务中都有他们。他们的价值观表现出强烈的创造性、探索性和前卫性。同时,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中国大学生对不同的价值观,采取了比前人更为宽容的态度。他们认为只要不违背社会公共利益、不侵犯他人利益,任何人的思想活动和行为举止都是正当的,都应给予宽容和理解。
另外,后现代主义思潮主张虚无主义和无政府主义,主张绝对的自由,也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表现出政治观念多元化,政治信仰缺失化,以及对政治的淡漠和政治价值功利主义。例如,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冲击下,一部分政治观不坚定的大学生的政治价值取向带有不同程度的功利主义色彩。一些大学生把“有用”与否作为政治价值判断的标准和政治行为的决定性依据,比如一些大学生把教科书按照“有用”与否分成两类,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材则常被打入“无用”者之列,有相当比例的学生要求入党的动机是“能够促进自己的成长”。凡此种种,都是政治价值取向中功利主义的表现。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涌入也使一些大学生形成了价值观念的“去中心化”。大学生作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型的弱势群体,在这样的荡涤中或裹足不前,或无所适从,或偏激狂热,从而造成政治信仰缺失。
三、后现代主义取向的大学生“酷”文化评析
1.中国大学生“酷”文化后现代主义取向的动因
首先,从客观原因方面看,社会转型带来了社会文化状态的转变。众所周知,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重大事件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这种经济制度和国家政策上的重大调整,使得中国社会的风俗习惯、伦理道德以及社会价值目标等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与此同时,社会文化也发生相应的变迁与转型,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先进与落后的对垒,中西文化的冲突融合。由于当下中国社会发展的“时空压缩性”特征,尽管我们仍然处在现代化进程中,但发达国家在高度现代化之后才出现的后现代主义价值观却已在我国一些地区悄然出现。因而,人们处于一个多元的文化世界之中。
其次,从个体主观原因方面看,大学生的自身特点也使其易于选择后现代主义观念。从年龄群体的意义上看,与其他年龄群体相比,大学生情绪像“六月的天”,易起伏波动,心境转换明显;性格喜显耀好胜,行为好从友越轨,态度愿求新求异,这些都决定了他们“敢为天下先”。另外,作为受高等教育的一个群体,无论是从所处环境、接触的事物还是受教育程度来讲,都最能感受到这种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和冲突。面对这样一个多元的文化世界,必然会在这些文化的冲突中作出选择。而后现代主义恰好是契合他们生理、心理和精神需求的文化类型。后现代主义价值观及其生活方式大致有如下一些特征:展现多元差异,拒斥同一,热衷多样;消解中心,强调边缘化;反整体性和宏大叙事,强调断裂与差异;反对基础主义深度模式,强调平面化与即时性体验。这些特征在大学生身上都有所体现,从而易于被他们所接受和认同。
大学生成为后现代主义取向的拥护者,这也同他们自身因素和所处环境密切相关。大学生容易接受新事物,而他们所处的大学校园给他们提供了接触新鲜事物的绝好机会和平台;他们作为青年人的代表,具有对现存状况的叛逆性文化心态和自我张扬的文化性格;他们成长于信息社会中,视野开阔,思想独立,敢于向传统挑战。大学生“酷”文化就是这样产生的,明显带有后现代主义思潮的痕迹。正是当代大学生这种特异的文化心态和文化性格,与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形成了某种契合,使得当代中国大学生的“酷”文化观念和文化行为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后现代主义取向。
另外,网络的广泛应用对大学生“酷”文化的后现代主义取向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网络使这个世界成为“平的”,无中心,无主体,在这样一种文本的乌托邦中,一切要素都“平等地和平共处”[3],没有等级,没有高下,有的只是大量资源的共享和话语自由,而把网络作为基本生活空间的大学生必然会受到这种生活模式和思维方式的影响,而这恰恰是后现代主义价值取向的真实写照。
2.中国大学生“酷”文化后现代主义取向的本质
大学生在言语表达、行为方式以及价值观念层面的“酷”表现,究其实质,都是后现代主义的表征。后现代主义思潮产生于20世纪下半叶的西方发达国家,是对现代化、现代性及现代主义的审视和反思。现代化在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消极甚至破坏性的影响:环境污染、资源匮乏、人口爆炸、生态破坏、道德失落等。这些涉及生态、自然、社会、伦理等方面的问题引起了人们广泛的思考。于是,后现代主义思潮应运而生。后现代主义对工业文明以来的西方文明包括以启蒙、绝对理性、主体、民主、自由等现代化社会基本理念和运行机制进行了全面的检讨和深层次的反思,是对现代性的一种消解、否定,甚至颠覆。后现代主义有其不同于其它文化思潮的文化逻辑:体现在哲学上,是“元话语”的失效和中心性、同一性的消失;体现在美学上,是传统美学趣味和深度的消失,走上没有深度、没有历史感的平面,从而导致“表征紊乱”;体现在文艺上,则表现为精神维度的消失,本能成为一切[4]。英国学者阿兰·罗德威给后现代主义以这样的评价:后现代主义是青春的,同时又是颓废的;它才华横溢,同时又是邪恶的;它专注于分析,同时又具有浪漫色彩;它似曾相识,同时又新颖入时,也就是说,它是自相矛盾的[5]。而这恰恰是追求“酷”的大学生的行为方式的真实写照。英国文学理论家伊格尔顿在《后现代主义的假象》中简明扼要地归纳了“后现代性”和“后现代主义”的特征:“后现代性是一思想风格,它质疑客观真理、理性、同一性和客观性这样的经典概念,质疑普遍进步或人类解放,不信任任何单一的理论框架、大叙事或终极性解释。后现代性认为世界充满偶然性,没有一个坚实的基础,是多样化、不稳定的;在它看来,这个世界没有一个预定的蓝图,而是由许许多多彼此不相连的文化系统和解释系统组成……后现代主义则是反映这种时代变化的文化风格。它无深度,无中心,漂移不定,自我指涉;它是游戏性的,往往从别处借来观念和意象加以折衷调和;它是多元主义的艺术,无视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的划分,也模糊了艺术与日常生活的界线。”[6]后现代主义的这些特征,也恰如其分地揭示了作为“酷”文化追求者的大学生们思想观念、价值观以及生活态度的特征。总之,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主要理论特征可以概括为:反逻各斯中心主义、反语言中心主义、否认整体性及同一性、反对中心、寻找差异性和不确定性等,表现为怀疑主义、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可以说,大学生“酷”文化是世俗化了的后现代主义。
3.正确引导中国大学生“酷”文化
同后现代主义思潮一样,受其影响的“酷”文化对于大学生来说也是一柄双刃剑。从其积极的一面来看,具体到大学生个体,表现为有助于自我实现、人格发展、满足求异需要使生活快乐。其体现出的后现代主义的批判精神和标榜差异多元的文化意向有其不可忽视的价值,有利于大学生创新和文化繁荣。反过来“酷”文化也体现出畸异性,有其消极的一面。“酷”文化也包含一些和主流文化、主导价值观格格不入的东西,比如全新的两性观念,十足的喜新厌旧,极端的个人主义、主观主义和享乐主义等,对此也必须要认真关注。追求“酷”文化的大学生,表现出自恋、疏离;个人主义色彩浓重,搁置、忽视对社会的使命与责任等。因此,对后现代取向的大学生“酷”文化,不能一概否定,更不能无所顾忌的顺应,而应在正确认识和评价的基础上做好引导和管理。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应着重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强化主流文化,用主流文化引导“酷”文化。“酷”文化作为大学生亚文化本身就具有反主流文化的性质,是不成熟的、不健全的。我们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酷”文化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形成一元文化带领下的多元文化,让“酷”文化的积极作用自然而然地发挥出来。只有强化主流文化,才能为大学生提供核心理念和价值选择的标准,从而形成积极的生活方式,具有高尚的精神追求。第二,重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在开放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生群体文化呈现出了视觉多维化、选择多样化的态势。转型时期,市场经济的利益导向深刻影响和冲击着许多传统的约定俗成的道德规范,也冲击着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因而,大学校园文化作为高层次文化承载着培养青年高尚人格的重任,高校文化作为高品质文化对“酷”文化引导作用显而易见。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对高校校园文化的引导,并通过其联动、渗透,引导“酷”文化。搞好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发挥高校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约束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和辐射功能,才能积极创造有利大学生文化健康发展的文化环境和良好氛围。
[1]张高云.后现代主义思潮对青年亚文化的影响[J].当代青年研究,2007,(1):35-41.
[2]龚长宇.酷文化·青年价值观·社会转型[J].青年研究, 2002,(2):30-35.
[3]蒋建强.中心与边缘:后现代知识分子的话题——现代性、后现代性与知识分子[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4):92-94.
[4]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19.
[5]戴维·洛奇.二十世纪文学评论:下册[M].葛林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515-516.
[6]张旭东.后现代主义与中国现代性[J].读书,1999,(12): 12-20.
Post-Modernism and Its Influence on Contemporary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Cool”Culture
HONG Xiao-nan1, LI Yan2
(1.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Dalian 116024,China; 2.School of Marxism Studies,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Dalian 116024,China)
Post-modernism as a trend of thought was introduced to China in the 1980s.Influenced by the wideranging implications of post-modernist thought,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have formed a unique“cool”culture. Based on the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cool”culture,the paper focuses on the effects of post-modernism on the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cool”culture in verbal expressions,behaviors and value concepts.It indicates that post-modernism-oriented motive is the combination of post-modernism and cultural person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and the nature of the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cool”culture is the secular post-modernism.It is suggested that correct guidance and recommendations should be provided for the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cool”culture as it has its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effects.
post-modernism;Chinese college students;“cool”culture
G122
:A
:1008-407X(2010)02-0035-05
2010-05-0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09JDSZK01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9BZX003);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07-0129)
洪晓楠(1963-),男,安徽桐城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主要从事哲学基础理论、文化哲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李岩(1986-),女,辽宁朝阳人,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