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牡丹江地区生态优势 促进高蛋白大豆生产

2010-08-15王玉莲任海祥邵广忠宗春美岳岩磊杜维广

大豆科技 2010年2期
关键词:生态区本区牡丹江

王玉莲,任海祥,邵广忠,宗春美,岳岩磊,杜维广

(1.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牡丹江 157041;2.黑龙江省农科院牡丹江分院,牡丹江 157041)

发挥牡丹江地区生态优势 促进高蛋白大豆生产

王玉莲1,任海祥2*,邵广忠2,宗春美2,岳岩磊2,杜维广2

(1.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牡丹江 157041;2.黑龙江省农科院牡丹江分院,牡丹江 157041)

本文介绍了黑龙江省大豆品质区划和牡丹江地区生态优势,阐明牡丹江地区是黑龙江省主要高蛋白大豆产区,指出应加强扶持该区高蛋白大豆生产,建议建设大豆产业技术体系牡丹江试验站,建设高蛋白大豆产业带,对推进我国高蛋白食用大豆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高蛋白大豆;牡丹江生态区;发展生产

大豆是典型短日照作物,具有严格的生态区和区域性,遵照大豆作物品种和品质区划种植,对发挥大豆品种生产潜力和促进大豆产业发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大豆生产和运储方面存在着严重的混种、混收、混储等现象,这是造成大豆品质下降,影响产量提高主要因素之一,影响国产大豆市场竞争力,所以必须尽快实施大豆品种和品质区划种植。

王彬茹,翁秀英、杜维广等(1993)指出,黑龙江省大豆品种区划分为:北部高寒区、黑河、克拜丘陵、东部合江低湿平原、松哈平原、西部干旱和碳酸盐黑土、牡丹江半山间平原七个生态区[1]。王金陵(1999)阐述了黑龙江省大豆脂肪与蛋白质含量生态地理分布,认为黑龙江省北部地区寒冷地带,脂肪含量偏低;而西部干旱农区所产大豆脂肪偏高,木兰、依兰、牡丹江山地农区,大豆的蛋白质含量偏高[2]。北起嫩江、德都至克山、海伦、绥化、哈尔滨广大黑土地带,不但大豆产量高,外观品质优良,而且脂肪与蛋白质均保持在较高含量水平,表现了稳定的“双高”状态。

牡丹江地区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按农业气候地区划分属于牡丹江半山间农业气候区。本区位于张广才岭东部,老爷岭北部,多低山丘陵,属于半山间地区,土壤肥沃,为黑土和山地土。本区地形复杂,热量和水分受地形影响差异较大,本区水利资源较丰富,热量资源有较大优势。本区生产季在120~140天,≥10℃积温在2 400℃左右,有的区域达到2 700℃以上,含盖黑龙江省第1、2、3积温带。春季气温稳定通过0℃日期在四月初,稳定通过10℃日期平均在5月上旬。枯霜日在九月二十五日前后,由于地形影响,各地差异较大。本区年降水量在550毫米左右。生长季干燥指数K为0.8~1.0,属于半湿润类型。春季湿润系数为0.8左右,春旱的机率为20%~30%。夏季属湿润类型,七至八月干燥指数在0.7~0.8之间。牡丹江山间农业气候区的气候类型属于温和半湿润春旱夏半湿润类型。该区生态特点非常适宜高蛋白大豆生长,所以该区划为黑龙江省重要高蛋白大豆产区。

黑龙江省东南部牡丹江生态区包括牡丹江、海林、宁安、林口、东宁、绥芬河、穆棱、鸡西、鸡东、密山、宝清、勃利、依兰等市县和所属海林、宁安农场等9个国营农场。含盖黑龙江省第1、2、3积温带,大豆种植面积约700多万亩,占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14%以上,推广相应高蛋白品种,其蛋白质含量能达到45%,脂肪含量18%以上。是黑龙江省大豆主产区,是重要高蛋白大豆产区,是我国发展高蛋白食用大豆并具有商业价值的重要生产基地。本区高蛋白大豆品种可推广辐射到相邻的吉林省东部高蛋白大豆产区,例如,敦化、蛟河等市县,以及西部高蛋白产区,例如,白城、大安、前郭等市县。

在牡丹江生态区,坐落着黑龙江省农科院牡丹江分院,其高蛋白大豆育种和推广研究工作曾取得较大成绩。例如,1989年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牡丰6号,蛋白质含量43.2%,脂肪含量19.8%,1987—1988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48.4公斤,比合丰25、黑农29(ck)平均增产 4.2%[3],曾是牡丹江地区主栽品种,并批量出口。现在该分院将高蛋白育种作为大豆育种工作重要定位之一,并已取得了较大进展,将对该区高蛋白大豆生产不断提供高蛋白大豆品种和相应栽培技术做出一定贡献。

牡丹江生态区是黑龙江省重要高蛋白大豆产区,不但具有高蛋白大豆生长的优越生态条件,700多万亩种植面积和辐射到吉林省高蛋白大豆产区,而且逐渐形成一支研究推广大豆专业队伍。为发展黑龙江省乃至全国高蛋白食用大豆产业,建议加强支撑力度,建立大豆产业技术体系牡丹江试验站,该建议得到了国内有关领导和著名大豆专家赞同和支持。建议应该在该区建立高蛋白大豆产业带,为实现落实按大豆品种和品质区划种植,实现纯品种和相同品质品种种植、收获、储运,从而提高国产大豆市场竞争力;为发展国产高蛋白食用大豆生产,应汇聚各方面优势,尽快做出应有贡献。

[1]王彬如,翁秀英,杜维广,等.近十三年黑龙江省大豆育种的新进展[J],黑龙江农业科学,1993,6:1-6.

[2]王金陵.东北大豆品种的生态类型及生态育种问题[M].王金陵,杨庆凯,吴宗璞主编,中国东北大豆,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43.

[3]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主编.中国大豆品种志(1978-1992)[M],农业出版社,71.

S-01

B

1674-3547(2010)02-0050-02

2010-02-26

任海祥,副研究员,从事大豆育种与栽培科研工作,E-mail:rhx725@163.com;Tel:13946368725

猜你喜欢

生态区本区牡丹江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投稿须知
黍稷种质资源的经济系数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贡献更多“牡丹江力量” 书写更精彩的“牡丹江篇章”
寻找最美校园 牡丹江师范学院
柴达木盆地及其毗邻山地植物区系研究
大都市生态区综合规划思路研究
开原市小甸子区多金属矿成矿期及分带性研究
牡丹江流域自然地理敏感区划分研究
川西高海拔不同生态区金冠苹果光合特性研究
“撒哈拉以南非洲”教学解读(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