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英语培训中提升学员交际能力的策略研究
2010-08-15李曦
李曦
职工英语培训中提升学员交际能力的策略研究
李曦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员工需要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介绍了在石油企业员工英语培训中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做法。
石油企业;英语培训;交际能力;教学策略
随着国际合作勘探、开发油气资源项目日益增多,海外石油钻井市场不断拓展,流利的语言交流在国际竞争、国际合作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目前从业的石油技术人员,其英语水平和熟练程度还远远不能满足石油工程发展的需要。因此,石油专业外语的教学培训将成为石油行业英语人员主要的输送模式,也是开拓海外石油市场、实施国家能源战略的需要。而如何进行各类石油专业人才的针对性英语培训将是目前石油专业外语培训的难题。石油专业英语知识所要达到的要求应该是:足够的英语知识能使学员使用石油方面和相关出版物,了解技术资料和有关操作的信息,并能清楚地表达石油专业的技术术语。而要熟练的掌握该能力,最关键和最自然的方法就是在语言培训中融入文化,提高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然而,如何具体地、有效地在石油企业员工英语培训中实施文化教学,提高员工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文化学习意识,从而达到提高被培训人员的英语交际技能是外语教学尚待解决的问题。
一、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原则
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要引入文化教学。被培训人员要同时学习两个符号系统:语言和文化。我们的培训原则就是通过语言学习文化。语言是社会符号系统,体现社会化。根据这样的语言观和语言习得观,作为学习者的语言输入的语篇应该同时是语言的载体和文化的载体。所以我们为学习者选择的语言输入的内容应该是跨文化交际事件和行为。这样,学习者就可以通过语篇的语言表达方式学习语言,通过语篇的内容学习文化。语篇的语言表达方式成为语言学习的目标,其内容成为文化学习的目标。这样,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就可以系统化地结合起来。这也意味着语言输入的确定即文化学习内容的确定。跨文化意识是实现运用外语进行交际的关键,具备了语言能力并不意味着具备了交际能力。在石油英语培训中,既要培训学员说出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又要要求他们重视语言的社会环境。
二、跨文化交际教学的内容
(一)英语语法词汇
英语语法词汇教学是以一个语法项目表和一个词汇项目表为主要内容。在教学中石油企业员工掌握了一定的语法知识和词汇知识就可以理解和生成句子。因为教育对象是石油企业员工,所以我们要考虑词汇的有用性,帮助他们完成工作事务。人们在具体语境中或讨论具体话题时使用词汇的情况有很高的一致性,因此,选择词汇时不仅要考虑词汇的使用频率和范围,还要考虑词汇的有用性,在石油企业员工英语培训中,优先选择那些有用性高的词汇。同时我们还要注意词汇的文化内涵。词汇在语言中占有重要地位,包括体现一定文化内容的成语、惯用语、谚语、俗语、格言等。例如:在英语中有“to meet one’s Waterloo”这一成语,汉语意思是“一败涂地”。因为,Waterloo(滑铁卢)是比利时中部的城市,1815年拿破仑的军队在此惨遭失败。同样“to carry coals to Newcastle”这一成语,如果仅仅理解为“运煤到纽卡索”是不够的。因为“纽卡索”是英国的一个产煤中心,运煤到纽卡索是多余的事,所以这个成语实际指的是“多此一举”。因此,不了解文化背景在交际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文化障碍。
英汉理性意义相同或相近但情感意义、比喻意义、联想意义、搭配意义不同或差异较大的词语,主要包括动植物名词、颜色、数字等。如lion(狮子)在英语中的形象是勇敢、有气势、威严的,引申到人是也是如此。英国国王理查一世(King RichardⅠ)由于勇敢过人被称作the Lion Heart。而在汉语中狮子却没有这样的内涵。相当于狮子的动物是老虎。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老虎是百兽之王,它勇敢、凶猛、威严。许多成语都和虎连在一起表达这方面的意思,如“藏龙卧虎”、“龙争虎斗”等。
(二)非语言形式的文化背景知识
包括手势、身势、服饰、触摸、体态、目视行为、对时间与空间的不同观念等。例如美国布罗斯纳安根据他在中国的调查,认为中国人比英美人体距近,所以中国人与英语国家的人交谈时,英语国家的人常常感到中国人站得过近,甚至可以闻到嘴里的气味。而中国人则认为英语国家的人站得过远,显得不那么友善。只有了解了这一差异,才可以适当调整,减少交际失误。当然英汉民族的非语言交往也有共同点。Waving goodbye和“挥手告别”用手势表达告别,含义相同。当然我们也都用点头表示“同意”、“赞同”、“接受”等含义,用摇头表示“反对”、“怀疑”、“有异议”等含义。
三、英语培训的跨文化交际策略
(一)语法教学
石油企业员工的英语培训,对象都为成人,而成人学习英语有其不同于其他学习者的特点:(1)年龄偏大。大多数处于20岁至45岁。(2)工作和家庭压力大。日常时间安排紧张,不仅要兼顾工作和家庭,还要利用晚上和周末进修。(3)学习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职业竞争力。英语的重要性越来越为人们所意识到,在石油企业,尤其是涉外钻井,对外交流多,很多工作都直接或间接地要和外籍人士打交道。为了能在事业上有更大的发展,许多在职人员不得不进修英语,提高语言技能和学历水平。(4)语言学习环境缺乏。工作和生活中,较少使用英文,害怕开口说英文。(5)文化背景缺乏。闲暇时间,他们较少接触英语国家的文化,这也成为他们学习中的障碍。其教学方法宜为:
1.精讲多练,促成内化
淡化对语法概念、定义的讲解和记忆,留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实例、实践、实用;启发、诱导、点化学员在反复接触和应用语言的过程中,逐步体会和感知语言的规律性,培养学员探索、思考、创造的能力,使学员形成对语法知识自觉运用的习惯。
2.对比分析,求异存同
充分利用学生在汉语知识的基础上已经形成的对语言的普遍性规则的概念,发挥母语语法知识资源的优势;善于对母语与外语进行比较,找出两种语言在一些语法现象上的相同与不同点,把两种语言的不同之处作为教学的难点,予以重视;防止学生将汉语语法规则作不恰当的移植。
3.尊重习惯,了解文化
语言是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习惯用法相对于语法规则是第一性的。在语法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不规则的、不规范的语言习惯用法,并针对这些例外现象,在必要时介绍文化、背景知识,以加深印象,扩大知识视野。
4.侧重归纳,适当演绎
传统的语法翻译法把语法教学方法划分为归纳和演绎两种途径,在教学实践中可先归纳再演绎,或先演绎后归纳,进而使二者循环交替进行。石油企业员工英语培训强调实践、应用的能力,故应在兼顾两者的同时向归纳倾斜,以便更好地发挥语言交际的功能,达到熟练运用语法规则的目的。
(二)词汇教学
语言层面上,对于词汇句法中所蕴含的文化意义也要加以引导。比如讲到涉及月份的单词时,如June,我们可以将其来源Juno仔细讲解,在希腊神话中,Juno被描述成了一个身材高大、相貌端庄的女人。因而六月又被称为“朱诺之月”。讲授单词时,要具体到文化上的不同,如“房子”一词,不仅仅对应“house”,也可能会对应“apartment”(公寓)、“cabin”(小木屋)或者“vi1la”(别墅)。比如讲到想到snake,教师可以引入《圣经》中创世纪的内容,同样是一条蛇Satan,引诱夏娃吃苹果。可以联想到西方人对蛇的印象。同时想到在西方医学院校徽、医学杂志、医学图书公司以及医疗行政机构的记号都离不开蛇和权杖。希腊人认为蛇是智慧的化身,拥有神秘的疗伤能力,是治疗奇迹的象征。神医Aesculapius手持权杖,上面缠着一条蛇,他是太阳神阿波罗的儿子,希腊很多奉祀他的神庙肩负起诊所和医院的功能。通过对背景文化的引入,学生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到阅读书刊中常见的这个标志的由来。在希腊文化中,大夫的前身更多的是神职人员。因为几个世纪以前,医学和宗教密不可分。对于这样知识的引入,也可以帮助学员更好的了解课文的内容,了解西方的文化。
(三)非语言交际教学
对于非语言形式,即所谓的身势语也要格外留心。姿势、面部表情、动作、衣着等非语言形式同样以某一文化为基础。对于石油企业的员工而言,在与西方人打交道时要关注这些,以免产生冲突。这些同样需要外语教师来进行相应的引导,以提高学生跨文化意识,丰富个人内涵。
在语言行为与非语言行为相结合的话语结构中,帮助学员正确理解非语言行为的涵义和文化特点。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位贫穷的妈妈带着几个孩子艰难度日,他们在银行存了一点救命钱,虽然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妈妈也不敢去取。下边是她与孩子们商量这件事的对话情况:Mama pursed her lips.“We do not,”she reminded us gently,“want to have to go to the bank.”We all shook our heads.(妈妈努嘴,温和地提醒我们说:“咱们最好别动银行的存款。”我们都点了点头。)在此,英语的“shook our heads”必须译成“点了点头”。这是因为英汉的思维方式不同:英文化着眼于事实,所以在否定的话语命题格式中,英文化的人用否定的身势动作表示确认,用肯定的动作表示否认。然而,汉文化的人注重的是对交谈对象的态度的认同,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用了点头表示支持他们的母亲的看法。如果摇头,则是表示不同意了。
中国古代讲究“性相近、习相远”,西方文化学界也常感慨:文化的共性让我们聚到一起,而文化差异却把我们彼此分开。文化差异会极大地影响英语学习者的学习。心理情感、文化差异必然会对学员产生极大影响。在传授文化知识过程中,可以从各个角度对石油企业员工进行各个层次的跨文化的培养,使其能掌握与西方人熟练交流的能力。
[1]王振亚.以跨文化交往为目的的外语教学[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
[2]胡文仲.英美文化词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3]于艳春.石油专业英语培训的几点思考[J].职业技术,2006(14).
[4]刘春艳.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2).
[5]张红玲.跨文化外语教学[M].上海外语出版社,2007.
[6]孟汉青.石油企业职工培训需求分析[J].中国培训,2009(3).
book=192,ebook=407
G319.3
A
1673-1999(2010)23-0192-03
李曦(1979-),男,土家族,硕士,重庆科技学院外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测试与评价。
2010-09-17
重庆市教委教改项目“英语培训提升石油企业员工能力素质结构的研究与实践”(KJ09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