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外国文学通识课的设置与教学模式探讨

2010-08-15刘丹

关键词:外国文学通识跨文化

刘丹

高校外国文学通识课的设置与教学模式探讨

刘丹

阐述了在提倡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高校非文学专业开设外国文学通识课的必要性。针对外国文学通识课教学内容的特点,提出课程教学应注意树立跨文化意识,并充分利用有关影视资料,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外国文学通识课;素质教育;跨文化意识;教学模式

学科分类的高度专业化和精细化在助长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也限制了学生知识系统的合理建构。为了拓宽学生的基础知识,突破知识结构的专业限制,通识课教学应运而生,并得到蓬勃发展。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是近几年在大学学科建设和课程改革中兴起的一股教育思潮,“指大学本科课程中全校共同性的、内容有一定广度的部分。它通常包含对若干学科领域有关课程的学习,试图为一所学校中的全体学生提供一种应当共有的本科训练。”[1]

一、开设外国文学通识课的必要性

“素质教育是指导当代我国大学教育改革的新理念。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的、和谐的教育理念。在内容上,它涵盖了政治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业务(专业)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几个方面;在心理结构上,包括了知、情、意等方面。内容与结构的结合,就是人的真善美的统一。在素质教育中,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是基础,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是重点,道德素质教育是方向,身体素质养成是前提,心理素质是动力。”[1]从这一素质教育的定义可以看出,大学教育的目标不只是对学生专门能力的培养,同时应灌注人文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应消除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之间的隔阂,最终达到文理科之间兼容并包的理想目标。文学是承载人文文化的主要形式,在践行素质教育理念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开展文学通识教育,可以改善理工科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整合学科优势和思维方式,推动我国大学教育的发展完善。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信息时代的到来,现代社会要求大学教育应该培养知识广博、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大学教育不应该仅仅满足于给学生传授专业必需的知识和能力,而应该让学生对其他专业知识尤其是有助于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文学知识有必要的了解和研究。在通识教育观念传入中国之前,很多理工科院校甚至综合性大学都没有开设文学通识课程的教学计划,至多以《大学语文》为依托初略介绍中国古代、近代和现当代的文学名家名作,因此学生对世界范围内的优秀作家作品缺乏认知。对理工科学生而言,学校应该组织开设一定数量的文学课程特别是外国文学通识课,这有助于完善他们的知识体系,丰富他们的思维方式,在理性的科学思维之外增加感性认识能力。在大学教育中进行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跨学科通识教育,开设包括外国文学在内的通识课,可以更好地协调大学教育与社会人才需求的供需矛盾。

大学教育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通过设立各学科专业的通识课程来改变以前课程设置的单一性和专门化,弥补学生知识结构方面的缺陷。外国文学通选课的设置,有助于使学生获得人文知识的同时,认识到自己正在从事或者将来从事的学术研究的社会意义,养成健康的学术价值观念。合格的大学生应该是胸怀人类的有修养的优秀人才。大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还应该让他们懂得社会、哲学、文学、政治、历史等方面的常识。文学常常包含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开设文学通识课能够让学生对人生、社会和宇宙有更加充分合理的理解。外国文学通识课的开展更有利于学生了解人类的文学知识,以更为开阔的眼界去认识世界。

二、关于外国文学通识课的教学

(一)注意树立跨文化意识

外国文学通识课教学的内容与中国文学通识课教学的内容之间存在根本的差异,这就决定了前者的教学模式必定与后者有很大的不同。外国文学通识课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其内容的跨文化特点。

“跨文化交际”(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跨文化交际或跨语际交流,要求我们在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时候必须结合国外的文化背景去理解原文,而不应该将外国文学作品中的文学要素或故事情节置入中国文化语境。比如在外国文学通识课教学中,如果我们把《圣经》中的“the milk way”理解为“牛奶路”,就会与中国文化中的“银河”相冲突,毕竟“路”是可以直接通行的,而过“河”必须借助桥梁。对这个词的理解涉及到中外传统文化中的两个神话传说:一是中国民间的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他们每年农历的七月七日会借助“鹊桥”克服隔河相望的相思之苦,迎来短暂的相聚,因此,“the milk way”在中国文化语境中应该是“河”。二是古希腊神话中,众神住在奥林匹亚山,他们每次出游归来的时候得借助“路”才能达到居住地,如果是“河”的话,他们就无路返回了。赵景深先生把“the milk way”翻译成“牛奶路”,鲁迅先生写诗讽刺道:“可怜织女星,化为马郎妇。鸟鹊疑不来,迢迢牛奶路。”究竟谁对谁错?这其实涉及到跨文化交流的问题,赵景深和鲁迅因为各自所处的文化立场不同,因而对之作出了不同的理解,其实二者的翻译和理解都各具合理性。赵小琪先生在论述中外文学名著通识课教学的时候认为,该类通识课最重要的是“跨越异质文化之间的壁垒”,“对中外各民族的文学成就、文学发展的共同规律、文学审美特点和理论方法有一个宏观性的认识”[2]。因此,在外国文学通识课教学中,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在异质文化语境中去理解外国文学。

(二)采用影像教学模式

随着传播媒介的发展和音响技术的进步,教学技术也相应地发生了几乎是革命性的变化。外国文学通识课教学随着当下传播技术的发展也相应地出现了新的教学模式,比如在鉴赏外国诗歌的时候,可以适当地结合音乐和图片,以更加感性的方式和资料来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在讲解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的戏剧时,可以给学生放映相应的影片;在学习美国散文的时候,可以下载作品描写地区的风土人情以及自然风光给学生播放,让他们尽早地进入作品描写的情景中。如果我们不采用影像教学模式,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或者采用课件的形式,学生即便通过文字去理解了文学作品,他们通过想象建立起来的印象也不会非常深刻。通过展示外国文化的图片以及电影和纪录片等,学生就能够比较直观地理解外国文学和文化,即便他们没有深厚的外国文学基础也会很容易理解原作,同时还可以激发他们了解外国文学和文化的热情,课余自发地去阅读大量的外国文学书籍,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外国文学素养。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影像教学是外国文学通识课教学中最受学生欢迎且教学效果最佳的教学模式。

总之,开展外国文学通识课教学,有助于优化大学的课程设置,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培养出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的专业型人才。

[1]张正义.论大学的素质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3).

[2]赵小琪,张晶.试论中外文学名著通识课教学中的跨越意识[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book=190,ebook=190

G642.3

A

1673-1999(2010)11-0190-02

2008年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一般项目“文学通识课教学研究”(0832035)成果之一。

刘丹(1979-),女,四川内江人,博士,西南大学(重庆400715)外国语学院讲师,从事英美文学研究。

2010-03-15

猜你喜欢

外国文学通识跨文化
阿来对外国文学的择取与接受
新世纪外国文学研究热点问题与发展趋势:首届中国外国文学研究高峰论坛暨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会议报道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外国文学研究“认知转向”评述
简述大学通识课教学改革
通识少年“种”石油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
新媒体语境下外国文学经典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