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学视角下的科技英语翻译
——论科技翻译与文学翻译的契合点

2010-08-15郑亚敏王向东

关键词:契合点译文美学

郑亚敏,王向东

美学视角下的科技英语翻译
——论科技翻译与文学翻译的契合点

郑亚敏,王向东

外语专业背景的翻译人员从事科技文献翻译受制于自身科技专业知识欠缺的局限,在学习科技专业基本知识的同时,应注意探索科技翻译与文学翻译的契合点。认为这个契合点就是美学的视角。在美学取向方面,科技翻译应注重简洁美、逻辑美、转义美。

科技翻译;文学翻译;契合点;美学取向

在当今信息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全球范围的科技交流也日益频繁,需要大量的科技翻译人才。科技文献的翻译,既要求译者具有很好的外语能力,还要求译者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目前,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众多,但科技翻译人才的缺口却很大,因为仅有英语专业背景的人翻译科技文献,总是更容易出现科技专业人士所谓的常识错误。随着理工类学生外语水平的提高,他们中不少人已开始直接用外语进行科技写作。社会上的一些翻译公司也纷纷改弦更张,优先聘用具有理工科背景的人员做翻译。但是,大多数科研人员要从事科技翻译工作,则仍然受到外语水平的制约。“相当多的中国科研人员研究出了世界领先的科研成果,欲在国际知名科技期刊或文摘上发表他们的科技论文……但往往由于‘poor translation’被退稿,令人可惜。”[1]具有外语专业背景的翻译人员,在译文的衔接、连贯、形合意合上更有语篇意识,文学和语言学的学习也培养了其美感和逻辑分析能力,但要做好科技翻译工作,还必须在外语和科技知识间寻找恰当的契合点。

一、文学翻译美学研究

美学,是一门古老而年轻的学科。“中国的哲人从春秋时代就在谈论美言与信言问题,从老庄的自然与美,荀子的‘美与学’,顾恺之的‘以形传神’,刘勰的‘神思’与‘风骨’,以及苏轼的‘文尚自然’与‘传神写照’,一直到王国维的‘境界’与‘意境’,既在论诗、论画、论文、论人,又在论理、论道、论法、论艺,其实就是文艺美学所阐扬的中国式的“审美主体实践。”[2]18世纪德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和美学家鲍姆加登的《美学》的出版,标志着美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在西方正式问世。美学对于文学、艺术乃至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是深刻而全面的。

在我国的传统译论中,几乎所有的译论命题都有其哲学和美学渊源,例如支谦的“不加文饰”、严复的“译事三难”、傅雷的“神似”以及钱钟书的“入于化境”理论等都蕴含着丰富的美学思想。西方译论之芽也是首先依附在哲学-美学之树上,持续1800多年之久。西塞罗要求翻译必须工于辞章之美;马丁·路德强调译文的审美价值;查普曼领悟到成功的翻译必须抓住原作的“神”和“韵”;约翰·德莱顿认为翻译是艺术;维勒瑞认为翻译的技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者对文学作品“真值”的审美感知;泰特勒提出了根植于古典文艺美学的翻译三原则:成功的译作应能体现原作的全部优点,洞察原作的全部推理,最终领悟原文的全部美[3]。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译论由美学开始立足于现代语言学,自90年代以来,翻译的跨学科研究和翻译理论的多元互补成为翻译理论发展的主要趋势,于是译学与美学的结合重新提上日程。迄今为止,中国翻译界讨论翻译美学的专著尚不多见,而且多是讨论文学翻译。然而对于科技翻译,亦可从美学角度寻找其与文学翻译的契合点。

通常,人们以为科技文章之行文必定一本正经、深奥难懂,科技文章之遣词必定严肃沉滞、缺乏文采。其实不然,各种功能文体都有其一般审美标准,只是方式不同,科技文章及其译文也不例外。

二、科技翻译的美学取向

科技文体具有“语气正式、陈述客观准确、语法规范、文体质朴、逻辑性强、专业术语性强”[4]等特点。好的科技译文的遣词造句应该别有一番美感,而不是干巴巴的让人读起来毫无生趣。从美学取向方面看,笔者以为科技翻译应注重简洁美、逻辑美、转义美。

(一)简洁美

精炼简洁是一种公认的美。科技语言强调以最少的文字符号传递最多的信息,因此科技翻译应更加讲究简洁美。

从词汇层面看,科技英语的构词大量采用合成法、混成法、词缀法、缩略法。合成法,如fallout(放射性尘埃),heat-wave(热浪)。混成法,如smog=smoke+ fog(烟雾),medicare=medical+care(医疗保健)。词缀法,例如前缀anti-加在词根前即构成antimatter(反物质)、antiparticle(反粒子)、anticyclone(反气旋)等。随着科技和英语的发展,又不断产生新的构词成分用作科技英语的构词手段,如bio-(生命、生物)、thermo-(热)、aero-(空气)、carbo-(碳)等。缩略法,如IC(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DC(direct current直流电)等,这样词汇就简略方便多了。

从句法层面观察,科技英语有以下特点:

一是大量使用名词化结构。科技文体要求行文简洁、表达客观、信息量大,一个句子可容纳好几个名词短语,表达较为复杂的过程和思想。如“金属生锈时常吸收了空气中的物质而增加了重量”,这句话中出现了三个动词,英译时一个句中不可能出现多个动词,就可以使用名词化结构来避免多个句子结构臃肿,于是翻译为:The rusting of metals is accompanied by increase in weight and by absorption of material from air.[5]

二是少用人称句,多用非人称句,以更简洁的形式表达各种逻辑关系,并将逻辑标记大量省略,把形合句变为意合句。这样表达简洁明快,给人一种美感享受。例如:“我们在分析破损材料时,通常需要先做直观判断,再做实时检测”,一种译法:When we are doing an analysis of a damaged material,usually it requires intuitive judgment followed by real-time testing.另一种译法:Analysis of a damaged material usually requires intuitive judgment followed by real-time testing[6].显然,第二种译法的结果更加简洁地道。

三是广泛使用被动语态,避免提及所谓 “施动者”。这样,句式不仅客观性强,而且表达练达,体现出简洁美。例如:“除非某物体发生了位移,否则就没有功”,一种译法:Unless something is moved,no work is done.另一种译法:If we do not move something,we canfindthatnoworkisdone[6].比较而言,无施动者的译文更简洁练达,第二种翻译的结果,句子就显得冗长了。

四是大量使用非限定动词。分词短语、分词独立结构通常可用来代替时间、条件、原因、结果等状语从句、定语从句、并列句等。使用不定式短语代替各种从句,用介词+动名词短语代替定语从句或状语从句。这样可以缩短句子,而且句子结构完整、主从分明、严谨规范。例如将“为了使两个力能相互抵消,它们必须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翻译为“For two forces to cancel,they must act on the same object.”[5]

根据科技英语的特点,科技文献的英语翻译就要努力做到使译文行文简练、结构紧凑而富有美感。

(二)逻辑美

匈牙利翻译家拉多·久尔吉说翻译是一种逻辑活动。科技文献一般要表达的是科技事实、概念、原理,解释自然现象,因此讲究推导合理、逻辑缜密,追求无懈可击。科技英语通过照应关系和词汇纽带等语法粘着手段形成逻辑纽带,使行文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注重逻辑思维是使科技翻译实现“雅”的一个重要因素。

例如:“虽然铝的强度不及钢,但是当铝与少量的钢、锰和镁制成合金,并经过热处理后,其强度可以接近钢。”译文:“Aluminum,though much less strong than steel,can be given a strength approaching that of steel when it is alloyed with small quantities of copper,manganese and magnesium,and subjected to heat treatment processes.”[6]英语原句的主干很短,即“Aluminum…can be given a strength approaching that of steel.”除了句子的主干,句子含有两个从句,一是省略型的让步从句 “though (it is)much less strong than steel”,二是省略型的条件从句 “…when it is alloyed with small quantities of copper,manganese and magnesium,and(it is)subjected to heat treatment processes”,两个状语从句,一前一后,不仅令结构匀称,而且层次递进的逻辑关系严密。

从以上例句可以看出,对原文的理解不仅仅靠语法上的分析,更主要的是要分析其内在的逻辑联系。只有通过正确地判断原文的逻辑关系,才能在准确的基础上达到翻译上的美感。

(三)转义美

在信息时代,科技术语的转义呈上升趋势。文艺作品中使用科技语言反映计算机、机器人之类的内容日渐增加,高科技领域的专业词汇进入了日常生活,来自专业的普通术语带着科技的几分深邃回到了生活,平添了幽默或庄重色彩,折射出别样的强调意味,令表达生辉。另外,很多普通词汇也大量转化为科技术语,丰富了词义,既保留了隐语的生动,又和盘托出了内涵意义,使人联想,让人回味。例如:“While they concentrate on attacking GM crops,the plants’conventionally bred cousins could sneak into Europe through the back door.”[7](当人们集中抨击基因作物时,通过传统方法培育的同类作物便悄然进入欧洲市场)其中,“cousin”由普通名词“表兄妹”转义为“同类作物”,形象生动又表达恰当。再如:“It works by ionising xenon gas and expelling it with the aid of electric fields,so providing a gentle butconstant thrust.”[6](它通过电离氙气,借助电磁场将氙气释放,以此提供轻柔但持续的推进力)其中的“thrust”在常人看来绝对是一个非科技用词,因为它的口语用词特色明显。我们来看一下其转义过程:刺,戳(v.)→戳,刺,猛推(v.)→推进力(n.)→(各种科技英语专业词汇)[矿]煤柱压裂;[机]推力,侧向压力,轴向力,反压力;[地质]冲断层。其变化显示了一个普通词汇如何被借开去,最后演变成一个十足的科技英语名词的过程。许多专业性很强的词汇常常是借用的常用的简单词汇,翻译时不可掉以轻心。这些转义使科技文章别有一番韵味。

三、结语

翻译美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在科技文体翻译量激增的今天,我们更应认识到科技文章的美学价值。在提倡科技翻译工作者学习科技知识、掌握专业技术的同时,我们还应该强调扬长避短。英语专业出身的科技翻译工作者要注意充分发挥自己在语言方面的优势,探索科技翻译与文学翻译的契合点,增强科技译文的美感。

[1]于建平.科技论文汉译英中若干问题分析[J].中国翻译,2001(1).

[2]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自序[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3]Tytler A F.Essay on th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7.

[4]冯志杰.汉英科技翻译指要[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5-6.

[5]杨跃,马刚.实用科技英语翻译研究[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15-16.

[6]毛荣贵.翻译美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7]张会欣,李德煜.科技翻译中的美学思考[J].东岳论丛,2002(2).

H315.9

A

1673-1999(2010)11-0137-03

郑亚敏(1987-),女,河南许昌人,西南民族大学(四川成都610041)外国语学院200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英语翻译;王向东,男,西南民族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学和英汉写作。

2010-02-02

猜你喜欢

契合点译文美学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盘中的意式美学
译文摘要
外婆的美学
寻找知识“契合点” 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找准契合点,打通教学考——基于学生讨论的2016年全国文综Ⅰ卷第24题教学反思
纯白美学
I Like Thinking
找到大学英语与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的契合点,提高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
“妆”饰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