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改路径再审视

2010-08-15姜金林

关键词:思政课理论课实效性

姜金林

(南阳理工学院政治理论教学部,河南南阳473004)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改路径再审视

姜金林

(南阳理工学院政治理论教学部,河南南阳473004)

新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经历了“85方案”、“98方案”、“05方案”、“08专题会议”长达20多年的艰苦探索,但改革的实效性不容乐观,大学生对思政课的消极应付心态尚未根本改变。必须反思制约思政课教改实效性的深层现实矛盾,反思当前高等教育的目标,加大实践教学改革力度,方能找到增强教改实效性的现实路径。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改革;实效性

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改革付出的巨大努力与收获的实际效果形成令人扼腕的反差。在高校所有课程改革中,也只有思政课的教学改革得到党和国家最高领导层的直接关注和具体指导。因为思政课承载着特有的意识形态功能,成为各类高等教育的公共必修课,故可称为中国高校第一课。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20多年历程中经历了三次大调整。1985年由中宣部牵头拿出方案,以中共中央名义下发了《关于改革高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通知》,由此拉开了新时期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序幕,简称“85方案”。1998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讨论确定了“98方案”,下发了《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2004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下发了16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并于2005年1月讨论通过了《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确定了“05方案”。2008年7月中宣部和教育部专门召开“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会议”,强调大力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改工作,期望把“05方案”落实到实处,切实提高实效性。与此同时,为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整体素质,1999年以来,中宣部、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办出台了一系列针对高校思政课师资培训的文件。为推动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核心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发展,中共中央在2004年3月出台《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决定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2006年国务院学位办专门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设立一级学科,为增强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和研究的科学性、系统性提供学科平台。

在高校,广大思政课教师也为增强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进行艰辛探索,付出了极大的热情和心血。他们在教学实践中围绕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做出了很多探索,但调查的结果表明,上述努力的成效并不显著,十几年前遇到的老问题依然存在:学生对思政课缺乏兴趣,重者逃课抵触,轻者上课敷衍;相当部分学生对思政课采取功利主义的态度,把思政课的学习目的定位在获取学分或作为考研工具上;另外,部分高校的主管部门对思政课教改缺乏系统的制度支持和经费保障。

据此,当前急需反思制约思政课教改实效性的深层矛盾,反思和审视我国高等教育的目标和思政理论课的目的,以探索提高思政课教改实效性的现实途径。

一、制约高校思政课教改效果的深层矛盾

厘清二十多年的思政课教学改革成效不尽人意的深层原因,是增强教改实效性的前提。当前大学生对思政课的冷漠和拒斥是我国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作用于大学生思想的必然反映。大学生的点滴思想和行为都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始基,只有清醒反思我国社会在当前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所产生的深层矛盾,才能找到化解大学生心理脆弱、思想迷茫、信仰缺失等诸多问题的金钥匙。

第一,思政课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上的批判与现实生活中西方意识形态在全球扩张的事实形成反差,导致大学生的逆反心理,无意中激发了他们对西方社会的景慕。

高校思政课的性质决定了它是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的统一体,是引导青年大学生确定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实现民族复兴的认同和支持的意识形态灌输,具有为我国社会制度进行合法性论证的“偏好”,更有批判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病和历史发展趋势的责任。但从全球范围看,强势的主流思想并非社会主义思潮而是西方的价值观念和文化模式。我国全方位的改革开放推动我国日益融入国际社会,中西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两种意识形态的碰撞都呈现在思想活跃的“80后”、“90后”大学生面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凭借经济上军事上的强势地位,在全球推销自己的政治理念、价值标准和文化霸权。大学生只是在现实中通过前苏联与俄罗斯、朝鲜与韩国、东德与西德前后发展态势的对比,在缺乏历史性考察的前提下得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的结论,这样,必然导致对高校极力宣扬的主流意识形态产生口服心不服的抵制心态。

第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应然状态与实然状态之间的矛盾,即现实存在的贫富分化、腐败等突出问题与社会主义追求的共同富裕和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形成鲜明的反差,导致大学生对思政课灌输的社会主义制度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产生怀疑。

今日大学生的成长过程正是中国社会开始打开国门向西方学习、全面改革原有体制、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他们没有对旧社会苦难和旧体制弊端的感性认识,对中国为什么要走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没有深刻的理性认识和切身的感情共鸣。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在释放巨大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矛盾和冲突,大学生生存压力的增大,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多元信息的公开,不同声音的舆论呼吁,都使包括大学生在内的社会各阶层对我党执政能力、执政水平的认识要么挑剔有加,要么漠然视之,这必然影响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说服力和思政课对大学生的吸引力。

第三,以消费主义为核心的大众文化对抗追求终极关怀的高雅文化。大众文化注重个性张扬和工具理性,消解集体主义价值观和人的精神追求的至上性,也消解着包括高校思政课在内的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性和认同归宿感。

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大众文化强大的娱乐功能,能满足青年个性化的精神宣泄要求。大学生以其特有的热情奔放、嬉笑怒骂和玩世不恭的行为缓解来自学习、生活、爱情、就业等各方面的压力。大众文化重视当下感受,关注个人利益,推崇金钱至上,不愿和无意追问人生的目的意义,只管过程不问结果,这成为“80后”、“90后”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敬而远之的现实依据。

二、增强思政课教改实效性的现实路径

一切思想行为都植基于现实生活之中。高校思政课教改实效性差的客观现实,不论是在重点高校还是地方高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尽管作为中国高校第一课的思政课教学改革牵动了从高层领导到一线教师的全心关注,但只要存在着制约思政课教改效果的现实深层矛盾,思政课就不可能让大学生心悦诚服地喜欢与热爱。按照思想的逻辑与历史的逻辑相统一的原则,我们要提高思政课教改的实效性,必须实施重心转移,把目光从课堂教学改革转向整个高等教育改革,从高等教育改革转向整个社会转型改革,从只关注中国现代化事业转向关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的融合与斗争,从改造学生思想本身转向变革社会不公不义的现实,唯此,才能培养大学生的共产主义信仰,使大学生成长为理解、认同、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建设者。正如列宁所说:“单从书本上领会关于共产主义的论述是极不正确的。离开工作,离开斗争,那么从共产主义小册子和著作中得来的关于共产主义的书本知识可以说就是一文不值,因为这样的书本知识仍然会保持旧时的理论与实践的脱节,而这正是资产阶级旧社会的一个最令人厌恶的特征。”[1](P282~283)

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实现思政课教改重心的转移,必须跳出目前局限于思政课课程与学科范围内的修修剪剪,如投入巨大精力于教材建设、教法改革、教学方式信息化建设,依托网络师生零距离接触等一厢情愿的教改实践,相反,首先要思考的是,当前高等教育实然状态下的目标是什么?高等教育如被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所充斥,那么思政课的立足之地是否也被市场上的铜臭所浸染,此其一。其二,反思思政课的实践性问题。大学生思政课学业水平的高低能否在考场里由一纸答卷决定优劣?如是,那么列宁的论断则何以理解?这就必然要求我们搭建实践载体,在大学校园内外火热的学习、生活实践中陶养、历练、考核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修养和水平,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据此,笔者认为,只有在两个反思中取得突破,才能使思政课焕然一新,充满朝气与亲和力。

首先,反思高等教育目标过分功利化、市场化的扭曲现象,重新回归教育的本来使命,即成人教育——培养有健全人格的现代人。正如杨叔子院士主张的大学要做三件事:第一,学会如何做人——这是最根本的;第二,学会如何思维——这是关键;第三,学会运用必要的知识技能的能力。[2]而现实生活中的高等教育已深陷实用主义和科技理性主义的漩涡。各高校办学如办企业,为增加效益,不断扩大招生、校园的规模。高等教育自身丧失了应有的文化批判精神,过分迎合市场的需求,以此来规划学校总体的发展目标、人才培养方案,必然间接影响到学生和家长的价值取向和课程偏好。科技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失衡,消解了思政课的人文价值和意义,使思政课陷入无人问津孤芳自赏的困境。故高等教育改革中必须以人为本,把人文素质教育放在第一位,培养学生成人,从而为思政课教学改革创造前提条件。

其次,反思思政课的实践性问题。思政课教学改革必须坚持知行合一,创设实践平台,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触及社会热点时政。“训练、培养和教育要是只限于学校以内,而与沸腾的实际生活脱离,那我们是不会信赖的,只要工农还受地主和资本家的压迫 ……青年一代就仍然是愚昧无知的。”[1](P292~293)列宁对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教育所做出的指导至今仍然闪耀真理的光辉。据此,我们就要探索建立合力互动机制,由思政课教师的孤军奋战转变为由高校团委、党委宣传部门、学生管理队伍、政治辅导员队伍共同参与的思政课实践教育模式。目前各高校思政课教学也都认识到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性,但由于缺乏制度性规定,缺乏可依据的考核机制和经费保障制度,实践教学流于口号而无法展开,只好以各自撰写专题调查报告、课程小论文草草了事。同时,必须创新实践教学环节,增加经费投入,在大学生假期社会调查、毕业实习、第二课堂以及校友定期联谊沟通活动等环节上,下大气力做好试点工作。比如,大学生的思想品德课如果脱离大学生3年或4年大学生活的诚信档案,只靠课堂考试能培养成人吗?又如,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如果脱离党的建设和国家政权建设的现实,大学生能够入耳入心吗?因此高校要像抓招生就业一样,抓思政实践教学改革,建章立制,权责明确到人,努力增强思政课的教学实效。要探索建立一种保障机制,让大学生适度走出校园,走向企业和农村,走向经济建设、政治改革、文化再造的主战场,感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在21世纪中国的新实践、新成就,只有这样,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旗帜下才能集聚起一代又一代数千万计的青年大学生。

[1]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杨叔子.人文教育:现代大学之基[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

责任编辑 韩玺吾 E2mail:shekeban@163.com

book=651,ebook=651

G641

A

1673-1395(2010)04-0291-03

20100421

姜金林(1971—),男,河南唐河人,讲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思政课理论课实效性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青少年对思政课的逆反心理研究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