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生“零工资”就业之公平问题与原因分析
2010-08-15封业琼
封业琼
(河北大学教育学院,河北保定071002)
大学毕业生“零工资”就业之公平问题与原因分析
封业琼
(河北大学教育学院,河北保定071002)
“零工资”就业是不符合就业制度的。劳动市场的就业生境、人性和文化形态,对大学生就业有重要影响。现时,健全劳动市场、平衡各主体人性、重视改革教育体制和道德法规的制约等,是促进大学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前提。
零工资;就业;公平;原因;途径
一、关于“零工资”就业的发展观和生存观
关于大学毕业生“零工资”就业现象,人们各抒己见,现总结出两种观点。
持发展观的人们认为,“零工资”就业“回报的是工作经验”。[1]简单地说,学生给用人单位创造了价值,反过来,用人单位则给学生提供实践的平台。因而这样的互惠共生值得一些毕业生在找工作过程中认真考虑。
与此不同的是,有人曾就此作出过批判,并认为“此路绝非生存之道”。[1]对于一个普通的毕业生而言,论到高额的开销,诸如车费、伙食、房租等,却颇令人黯然,更不用说养家糊口或积蓄了。
这一对矛盾观点在当今社会里并不少见。但不管人们持何种观点,站在什么立场发言,其都有一定的道理,正可谓是见仁见智罢了。
二、“零工资”就业遭受公平问题
“零工资”就业关乎着劳动者个人尊严、自我实现和社会公平的问题。对此的争论虽多,共同的倾向却很明显,那就是“零工资”就业带来的公平问题,这包括两个问题在内。
第一,“零工资”就业学生劳而无酬。毕业生作为现实生活的人,自然也要通过生产来获取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如衣食住行必须解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零工资”就业学生尽管自愿免费为老板打工,所做的工作跟正式员工没有太大的区别,所得经验虽多,却未曾在报酬、身份、福利等方面从容享受,这就涉及到公平待遇问题了。
第二,“零工资”就业学生与同事之间的不公平竞争。自然本应是“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平行而不相悖”。[2]但是,“零工资”就业并非如此。一方面加剧大学生贬值;另一方面促使“零工资”就业学生与员工开展了彼此的社会关系资本、实力资本以及机遇之间角逐的竞争。
这不但没有使用人单位对自己的选择有所反思,反而加深了敢于录用“免费工”的决心。这种情形之下,严重地打击和削弱了就业市场里共生、共荣和共进的形态。
三、造成毕业生选择“零工资”就业的原因分析
首先,现实生活中的人性使然。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渴望满足自己的本能是积极的,但是肯定欲望要顺着欲望走,这种心态却是难以各就其位的,从而使得现时业缘社会生态面临上述的困境。
就个体来说,“零工资”就业学生由于就业准备不足与能力低下,及其在激烈的劳动市场竞争中找工作处处碰壁。一种求生心态不免出于其间:既然无力改变事实,那倒不妨采取先无偿生产的策略,从中多学东西、多出成果,借此为将来更好就业打下良好基础,至于工资和教育成本暂且搁着。
又须知,许多员工都是生活弱者,其生存心态恐怕也难免受利益所驱使,这就使本没有权力、财富和声望的人与垄断这些社会资源的权力精英以及“坐了他们位置”的学生进行冲突。
其次,业缘社会缺失公平竞争的就业生境。人们一般所不满的,恰恰是破坏和背离公平竞争环境、秩序而带来的就业机会差距。事实上,一些就业制度的僵化、岗位的挤占等,毫无疑问都是对公平的就业竞争环境的破坏。再如,近年来就业寒流对就业市场的影响,政府、企业在其中采取救助措施甚少有效。现实生活中的人往往通过其感受与此环境和秩序相接乃发生异化,一切实力竞争都受到了非公平就业生境的“摆布”。
再次,权力精英非生态化试用人力资本。自从私有制出现后,业缘社会出现了企业权力精英。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他们可能聘用了免费工,趁机降低员工的薪水,动辄就炒人“鱿鱼”。此举也说明某些企业反生态化地使用廉价劳动力。
权力精英也是现实生活的人,同样逐求于物欲利益。如果他们接受免费工仅仅为了省去劳动成本,那么企业的契约失效必然导致人力资源成本的增加,而且往往以隐形损失的情况出现。例如,免费工无法激起积极性,没有合理的生产不可能带来工作效率。
四、创建在“和而不同”业缘社会中充分就业的调剂途径
现实业缘社会的腐朽促使我们很自然共同走上追求效率、追求公平的就业正路,这是源自人们的内在价值。建设和谐业缘社会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甚至不止一代人的努力。
其一,现实生活中的人在不断提高就业能力同时培养健康的生产意识。无论是毕业生还是员工,在就业和从业过程中,都急于提升就业能力。大学生要想在就业压力中更快地找到工作,就必须不断地完善自己。对于员工来说,如果故步自封,只能尾随被淘汰者的后尘,因此他们也理应使自己才能、力量和志趣有所进步,并在顺境中学会自我丰富。
其二,权力精英必须正确地认识人力资本的成本投入。一个成功的权力精英在于创造适度的人力安排格局,尤其是应实行人事工作观念的转变,强调人才的价值观念。鉴于此,权力精英用人的主要思路有二:一是采取积极的、灵活的接纳毕业生竞争战略;二是在留住已有员工上下功夫,“提高薪酬待遇,创造发展机会,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3]只有这样才能使新人与员工都调动自己的能动性并形成积极合作,进而促使就业公平与工作效率的有机统一。
其三,重视改革教育体制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毕业生就业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制度的完善、社会的需求等。总的来说,要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改善毕业生就业形势,不仅仅是靠重视教育就能解决的,要从多方面着手,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要改变教育体制,扭转目前不健康之状态。
其四,道德是防止人性扭曲的重要限制因子。张扬人性固然依靠众多的力量,其中“明明德”在此显得尤为重要。这种被“人们习俗化、规范化、文本化的道德”[4]让以上所提及的人们进一步规范着自己的行为、言语,甚至思想。
当今社会争夺人才的竞争异常激烈,我们要有教育远见,真正把培养和使用好各类人才作为教育事业兴旺发达的大事来看待和落实。
[1]赵五常.科技转型谈何容易[A].蒋建华,赵学敏.2006教育中国[C].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
[2]吴林富.教育生态管理[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
[3]沈荣华.未来人才发展战略的八个战略思想[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8(7).
[4]唐雄山.人性平衡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 袁丽华 E2mail:yuanlh@yangtzeu.edu.cn
book=685,ebook=685
G72
A
1673-1395(2010)04-0220-02
20100310
封业琼(1978—),女,广西容县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教育社会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