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代书院精神对现代高等教育的启示

2010-08-15李化树

关键词:书院德育教育

杨 倩 李化树

(西华师范大学,四川 南充 637002)

书院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它是由私人讲学而发展深化成的有组织的教育体系。它既是古代的一种教育机构和学术研究场所,也是中国士人的文化组织。书院始于唐末,形成于五代,大盛于宋、明。书院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组织形式,它主张门户开放,自由讲学,重视学术研究,提倡尊师爱生,注重主动自发研读,提倡教训合一等方面都值得当今高等学校借鉴。

一、古代书院精神

1.门户开放与百家争鸣

古代书院的求学者不受地域、学院的限制均可前来听讲、求教。如明代王阳明在稷山书院“亲临讲学”时,湖广、广东、直隶、南赣、安福、泰和等地的听讲者达 300余人。清代顺治年间白鹿洞书院还拨款接受前来听讲的学子,并规定:“书院聚四方之俊秀,非仅取才干一域。或有远朋,闻风茶道,欲问业此中者,义不可却。”[1]与此同时,书院还光邀学界名流以及不同学派的学者前来讲学,争鸣辩论。由宋代著名学者吕祖谦首创的“讲会”制度就是一种供学术争鸣和信息交流的典型。在“讲会”上,大师,师友或师生甚至社会上的书生聚在一起,自由讲学,自由争辩。到清代,“讲会”制度已发展完善,各地书院的讲会都具有明确的宗旨,详细的规约,举行的日期,隆重的仪式等,这大大促进了学术的交流和发展。

2.教学活动与学术研究相结合

书院的名称最早见于唐代,有官方创办和私人设置两类。不过那时的书院只是官方藏书,校书和私人读书治学的场所。如唐代官方创办的丽正书院的主要活动内容和职责是:“掌刊辑古今之经籍,以辨明邦国大典,而备顾问应对。”由此可见,这些修撰官、校理官有较高的学术水平。私人创设的书院往往也是由于较大的藏书量而吸引大批士大夫前来问难求教,读书研讨。所以,书院至诞生时就具有浓厚的学术传统。

北宋初年,书院成了学问家的阵地。许多学问家的思想的形成得力于书院的丰富的藏书和师生的讨论,许多著名的学术著作的雏形也来自书院的讲学,如朱熹在白鹿洞院入院开讲,《中庸首句》,及《大学或学问》,《白鹿洞讲学堂策问》等讲义传世,因此有人认为,朱熹的《四书集注》就是在“多年教学实践中采用的教材,讲义,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最后修辑成为整部著作的。”[2]教学与学术研究的紧密结合,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促进了书院的创新和发展。

3.尊师爱生,师生关系融洽

书院教师与学生日夜相伴,在共同的学习生活过程中,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感。书院教师大多能以身作则,以自身的实际行动作为学生做人、为学的榜样,他们对学生关怀备至,充满爱心,尽最大努力传道、授业、解惑。宋末元初的许谦曾经长期在东阳八华山讲学,据说:“其教人也,至诚淳袭,内外禅尽。尝曰:‘己有知,使人亦知,岂不快哉!’……”[3]由于书院教师的这种“至诚淳袭,内外禅尽”的精神使他们得到学生的普遍尊敬,书院的学生以与老师交流为荣,对自己的老师感情深厚,他们常年追随老师左右,不但学习知识,还学习作人,处处以老师为效仿的榜样。有些学生在老师去世以后,为继承师业,他们自建书院,广招门徒,目的是为了继承传播、研究和发展老师的学说。

4.自学与指导相结合

由于书院具有大量的藏书,所以教学活动一般都是围绕书而展开的,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读书,进而揣摩其意。即使教师给予讲解,也只是起提纲挈领的作用,对重点部分进行分析以解决学生的疑惑。朱熹就曾对学生说:“为学勿责无人为自家剖析出来,须是自家去里面讲究做功夫。”[4]要求学生注重自行研究。

虽然书院提倡自学,但不是对学生进行放任自流,而是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老师的指导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指导学生自己读书。比如对学生读什么书,哪些先读,哪些后读,哪些精读,哪些泛读都有具体的要求。二是回答学生质疑问难。书院教育强调学生要善于提出问题,鼓励学生相互就疑难问题进行辩论。朱熹就对学生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5]他不仅提倡学生要质疑问难,还要教学生质疑的方法。从而有机地把学生读书研究与老师的指导结合起来。

5.教学与训育相结合

张正藩教授曾以“教训合一”来概括书院教育的一大特色。并且指出:“自宋,元,明以至清代,为时经数百年之久,关于书院之内容规则,虽不无变更添补之处,然其目的之在于讲学术以正人心,补国家学校之阙失,则始终一贯。亦即我国真正书院教育,原系人格教育,至其倡导学术自由研究之风气及知识之传授,尚余事耳。”[6]

书院重视对学生道德和人格的教育体现在其“学规”中,朱熹制定的《白鹿洞书院学规》(亦称《白鹿洞书院教条》,《白鹿洞揭示》)是我国第一部比较完整的书院学规。在此学规中,他明确的提出了书院的教育方针是实施“五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为了实现这个方针,他进而提出了为学,修身,处事和接物的重要原则。如:

为学之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笃敬,惩岔窒欲,迁善改过。”

处事之要:“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接物之要:“己所不欲,勿施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7]

由上可知,书院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懂得做人的道理,进而将这些道理运用到实践中,通过实践而达到道德品质教育的目的。即以“力行”促进“明理”,以“明理”指导“力行”完成道德品质教育的习惯化过程。[8]

二、古代书院精神对当代高等教育的启示

1.高等教育要把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协调好质量与数量的关系

古代书院实现门户开放,有教无类的教育政策,这是值得现代高等教育学习的,但是我们也不能只注重数量,而忽略质量的提高,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保证质量。

我国从 1999年开始扩大高等教育的招生规模。到 2006年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经达到了 22%,这标志这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实现了从精英到大众化的转变,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又一次历史性跨越。随着高校入学人数的增加,其教育质量呈现滑坡的趋势,因此高校要适当控制增长幅度,稳定招生规模,把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

数量和质量是辩证统一的,相互依存的关系,一方面,高等教育规模发展取得的成就是提高质量的基础;另一方面,只有对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视,才会促进高等教育又好又快的发展。高等教育又好又快的发展,不仅满足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高素质专门人才的迫切需要,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和建设创新性国家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同时也将有利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对加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

2.高等教育要走产学研相结合之路,提升高等教育对经济社会的适应性

古代书院坚持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发展之路,使书院得以发展,这对当今高校是一条宝贵的经验。

在新的历史时期,高校要根据自身的实际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探索符合自身发展的模式,提升对经济社会的适应性。2005年党中央,国务院在十一五计划中明确指出:“高等教育要走产学研相结合之路。”高等学校要充分发挥学科综合,人才汇集的优势,为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如:广东省与教育部共同打造产学研联盟,动员和组织全省企业与国内高校开展全方位的产学研合作;上海市大力推动大学新区,科技园区,城市社区“三区”融合,联动发展,建设了特色鲜明的区域创新体系;浙江大学全面深入地融入到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基层创新事业之中。

高等学校要积极推动与产业界的合作,实行产学研相结合,形成优势互补,风险共当,利益共享,共同发展的产学研模式,增强自身的适应性。[9]

3.高等教育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大力倡导尊师重教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古代书院教育成绩突出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建立书院融洽师生关系的前提是书院教师能以身作则,热爱学生,诲人不倦,在学生心目中树立了做人与为学的榜样。

良好的师生关系的构建需要老师与学生的深入沟通和交往。这就要求老师除了在课堂上要与学生探讨学问,交流思想外,还要深入到学生中去辅导学生学习,关心学生生活,了解学生思想。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师生共同帮助,共同进步的良好师生关系。

百年大计,教育文本。教育大机,教师为本。胡锦涛主席在全国优秀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关键。”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尊重教师是重视教育的必然要求,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具体体现。只有树立起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才能把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起来。

4.高等学校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德育,提高高等学校学生的德育水平

书院强调对学生进行道德和人格的教育,这方面非常值得当代高校借鉴。

德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古今中外,任何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都包含着德育。我国历年来对高等学校的德育都非常重视。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决定》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决定》,及 2005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这三个中央文件为德育确立的重中之重的社会氛围。为整体构建大学、中学、小学纵向衔接,学校,家庭和社会横向贯通的德育模式做出了全面部署。

我们要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做人作为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等教育全过程,整体规划高校德育体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

高校德育,一方面要通过理论来教育,另一方面要通过高校实践来教育,将外在道德规范,价值观念,政治观点等,内化为学生的道德品质。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对大学生开展基本的道德知识、道德规范和必要的礼仪的培训;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网络进行道德教育,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对社会普遍的道德热点问题引导,激励大学生积极向上,追求真、善、美,从而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水平。

书院精神对我们继承和发扬古代优秀文化教育传统,消除目前高校内的一些不良学术风气,繁荣高校学术气氛,提高学术水平,对现代教育教学改革都具有极好的指导作用。

[1] 陈元晖.中国古代的书院制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1.

[2] 李才栋.白鹿洞书院考略[J].江西教育书院学刊,1985.

[3] 曲士培.中国大学教育发展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1993.

[4] 朱子语类[M].第八卷,11卷.

[5] 朱子语类[M].第八卷,11卷.

[6] 张正藩.中国书院制度考略[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85.

[7] 曲士培.中国大学教育发展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1993.

[8] 毛礼锐,等.[M].中国古代教育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3.

[9] 李化树.大学论[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书院德育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题解教育『三问』
朵云书院黄岩店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江阴介居书院成立祝词》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