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院校转型的动因分析与反思
2010-08-15徐建华
徐建华
(浙江师范大学 成人与继续教育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
高师院校转型的动因分析与反思
徐建华
(浙江师范大学 成人与继续教育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
高师院校转型,既有自上而下的行政推动,又有自下而上的需求推动,也是世界教师教育潮流的影响和内部生存发展的需要。这一过程中存在外力推动多于内力驱使、教师教育被弱化和忽视、综合优势未得到真正体现等问题,需要继续保持“一主多元”格局、制定师范院校评价机制、打造教师教育核心竞争力等。
高师院校;评价机制;教师教育;核心竞争力
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特别是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教师教育体系逐渐由封闭走向开放,在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现象之一便是独立的高师院校开始纷纷升格、合并、转型,逐步走上了综合化的道路。经过20余年的演变,有必要对现有格局的形成原因和路径进行分析和梳理。
1 历史回顾
从1996年至1999年的四年间,15所师范学院和师范专科学校先后更名;而从2000年至2003年的四年间,共有56所师范学院和师范专科学校更名。由于大批独立设置的高等师范院校更名和改变了学校的职能或办学目标,到2003年10月,286所高等师范院校减少到了169所,累计减少了117所,其中并入师范大学的16所,并入或改为综合性大学或学院的100所,改为培训中心的1所。在这种情况下,师范院校在整个高等教育结构中的比例和地位也都发生了重大变化。20世纪80年代初,师范院校占全部高等教育机构的25.5%,到2003年,则下降到了10.9%[1]。与此同时,一些高等师范院校也纷纷挖掘潜力,主动设置非师范专业,招收非师范专业学生,以改变生源结构,提高生源质量,发挥综合优势,并扩展社会服务功能。此后,非师范专业的数量不断增加,所占比重日益提升,非师范专业招生的规模日益扩大。2004年,上海、广州、南京等地的一些师范大学的非师范生比例已经上升到60%~70%以上[2]。到2008年,全国38所师范大学(含西南大学),除天津师范大学外①共有师范专业801个,而非师范专业达到了1 484个,这些大学中有35所大学的非师范专业已经超过师范专业,只有山西师范大学和新疆师范大学的师范专业和非师范专业分别是27:18、23:21,云南师范大学的师范专业和非师范专业均为30个②,而且大部分师范大学的非师范本科生已经超过师范本科生,有些甚至已经远远超过。
纵观高师院校的转型路径,可以概括为三种主要形式,一是以高师院校为主体,通过与其他院校合并,或者以其他类型院校为主体,将高师院校合并其中,组建成新的综合性院校。二是在高师院校基础上更名或升格为综合性院校。三是高师院校通过拓宽专业领域等方式进行改革,向多学科、综合性的方向发展。
2 动因分析
2.1 高校布局结构调整,转型成为行政任务
我国高校设置由于受苏联模式影响,普遍存在单科性、专门性特征,不利于高层次综合人才的培养,而且这些高校存在条块分割严重、专业设置重复、资源共享不足、总体规模偏小等问题。政府和理论界开始反思我国高校的组织模式,并开始探索自上而下的机构改革。如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要求通过高校合并重组,改变学科结构,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效益。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全国范围内出现了合并、重组、综合化的浪潮。师范院校同样也成为地方统筹的对象,很多高师院校就是在这一过程中被合并、重组[3]。
2.2 基础教育发展需要,转型成为必然之举
一方面,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和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特别是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对高素质师资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对教师的学历层次和专业要求越来越高,要求高师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提高教师的学术基础和教师专业化水平。师范院校综合化被认为是兼顾师范性和学术性的最佳选择。另一方面我国小学和初中教师在总量上已经大体上能够满足当前的师资需求,教师供求关系由过去绝对的卖方市场开始转变为买方市场,教师供求已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教师教育创新发展研究小组对国际上10个国家和地区教师教育发展历程进行比较研究后得出的结论是,教师教育进行变革时期教师供求大致平衡。为此,这一时期,我国教师教育的供求平衡为高师院校转型创造了条件。
2.3 世界教师教育潮流影响,转型蔚然成风
从世界教师教育的发展看,美、英、法、德、日等国家都经历了由初创阶段的师范学校向本科制的师范学院过渡、再由师范学院向综合大学转型,这是多数国家已经走过的道路,也是教师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从20世纪中叶开始,这些国家已相继改革了师范教育模式,师范院校先后转为综合性院校,所有师资一律由综合大学采取开放式、非定向型模式培养,将中小学教师的学历水平提高到大学水平以上。随着我国教育国际化程度的提高,世界教师教育潮流的影响也日益深入,并为我国教师教育的改革和高师院校转型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和值得借鉴的模式。
2.4 高师院校自身发展需要,转型成为必由之路
一方面由于长期以来师范院校的办学定位主要在师资培养上,其在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没有明显的优势,直接导致了其在科研经费争取、政府投入、设备更新购置等方面存在明显差距;而另一方面,随着我国教师教育逐步走向开放,原有封闭式的教师教育体制被打破,高师院校失去了教师教育的特权,国家的“保护”政策也逐渐退去,高师院校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为此,很多高师院校急于通过综合化来增加办学活力,争取更多的办学资源,获得更多的社会认可度,提高社会竞争力。
3 存在问题
3.1 转型过程中外力推动多于内力驱使
如前所述,我国高师院校的转型除了基础教育发展对师资质量要求的内在需求外,主要源于外力作用,如高校布局调整的需要、师范院校生存境况变化以及世界教师教育潮流影响等,其转型更大程度上是政府主导的高等教育改革的附属品。从西方各国教师教育综合化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师范院校转型更多的是源于教师素质提升的内在要求,是由于义务教育年限延长、教师地位提升、教师来源多样化等因素要求教师提高专业水平。我国高师院校主要由外力所致的转型很大程度上对于提高教师质量的根本问题还没有予以更多的重视,理论研究、政策支持、改革措施等均不到位,对教师培养质量的提升受到了影响[3]。
3.2 转型后教师教育被弱化和忽视
在综合化过程中,很多高等师范院校的师范专业资源被改造为非师范专业资源,如原有的一些师资、设备、课程等流向非师范专业,而原有教师教育的特色却被忽视和旁落,教师教育在高等师范院校转型过程中被偏隅一方,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高师院校的办学定位及其综合化发展目标呈现明显的趋同化特点,过于盲从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的发展有被忽视或削弱的倾向。如在32所地方师范大学中,有9所师范大学在学校未来发展定位的文字描述中未体现教师教育或者师范特征,主要定位为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在纷纷更名升格的地方师范学院、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的发展定位中这一现象更为突出。其工作重心的转移,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无暇顾及甚至漠然置之,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进一步脱离。即使一些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虽然也受到重视,但已不是院校发展的根本目标或核心目标,而是院校综合性发展目标中的一种具体目标或重要内容。在众多师范院校追求综合化发展的过程中,实际上或多或少地表现出一种弱化教师教育的倾向”[4]。
3.3 转型后综合优势未得到真正体现
许多师范院校未充分考虑自身内部和外部条件,存在盲目和超速倾向,在时机尚未成熟的情况下仓促转型,使转型不能软着陆,没有达到预期目的,而原有教师教育优势又不复存在,有些甚至出现骑虎难下的境地。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许多学科、专业只是简单地增设和移植,没有进行科学整合与优化,没有进行学科的融合与交叉,没有形成学科的竞争与机制,短时间内没有形成综合化机制和动力,只是浅显地综合,没有实现专业资源的共享,没有形成专业集群优势,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综合大学,其综合性优势显然也不可能在教师教育中发挥更多的作用。另一方面,其新设的应用文科、应用理科及工科专业仍然沿续师范教育传统的办学思路与惯性,是原有基础的简单移植和套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课程设置与行业需要相脱节,教学方式重知识传授轻实践操作,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差,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4 建议
尽管高师院校纷纷转型,并初步实现了综合化,很多甚至已经进行了更名,但要提高教师教育质量,政府仍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机制激励高师院校继续保持原有优势和传统,并将其打造成为师范院校主要的核心竞争力。
4.1 当前教师教育仍应保持“一主多元”的格局
这里所说的“一主多元”主要有两个指向,一是针对整个教师教育体系,即以现有师范大学培养教师为主体、综合性大学共同参与教师培养、培训,使教师来源多元化,形成师范院校和非师范院校的共同合作与良性竞争,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从而共同促进教师教育的繁荣与发展;另一个是针对师范院校内部,即要以原有教师教育职能为主体,适当设置非师范专业,加强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的优化融合,实现多学科发展,产生内在的综合化机制和动力,提供扎实的学科基础,真正发挥综合化的优势。按照我国的历史传统和当前的现实情况,只有保持“一主多元”的格局,循序渐进、积极稳妥地推进教师教育改革,才能真正促进教师培养质与量的双重提高。
4.2 政府部门应抓紧制定师范院校评价机制
政府应根据师范院校特点,抓紧制定一套与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并充分考虑到高师院校科研经费、综合实力方面的欠缺,在学科建设、经费支助等方面给予特殊的政策加以倾斜和扶持,避免高师院校因考虑自身发展而过度转型以致弱化教师教育特色和优势,也增加非师范院校参与教师教育的热情和能力。同时,政府应对承担教师教育任务的师范院校和其他院校的教师培养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价,建立经费投入与培养质量挂钩机制,以良性机制引导良性竞争,保证教师教育培养质量。
4.3 高师院校应将教师教育打造成为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的打造已成为每所大学在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中保持优势和获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高师院校的主要核心竞争力就在于其长期在办学过程中形成的教师教育优势,这也是其今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教师教育核心竞争力的打造重在加快教师教育的管理机制和培养模式的改革,通过设立教师教育学院等形式重组组织机构,整合全校资源,实现学科教育与教师专业教育的分离,深化课程体系与教育手段的改革,发挥综合优势,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培养既是学者又是教育者的教师,真正解决学术性与师范性统一的问题。
[注释]
① 该校招生时专业不分师范非师范标识。
② 根据2008 年第二十一届全国地方重点高师院校教务长联系会议会议资料整理。
[1] 张斌贤.论高等师范院校的转型[J].教育研究,2007,(5):20.
[2] 徐辉.建立师范大学学术性与师范性的新结合模式[J].教育研究,2004,(9):10.
[3] 胡艳.当前我国教师教育体系的形成路径与变革动因[J].新华文摘,2009,(13):123-125.
[4] 曹侠.我国教师教育发展历程与现状研究[J].江苏高教, 2006,(5):84.
(责任编辑、校对:韩立娟)
The Motive Analysis and Reflection of Transformation of Higher Normal Institutions
XU Jian-hua
(College of Adult & Continuing Education,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Jinhua 321004, China)
The transformation of higher normal institutions is not only driven by administration from up to down but also the need from down to up. Moreover, it is the necessity of following the tendency of teacher education, internal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During this process, there also exist many questions, such as the stronger of external push than internal push, the weakening and neglect of teacher education as well as the lessening of comprehensive advantages. We should continue to keep the pattern of “one main and many mutli”, establish the evaluation mechanism of normal institutions and form the core competition of teacher education.
higher normal institutions; the mechanism of evaluation; teacher education; core competition
book=132,ebook=4
G658.3
A
1009-9115(2010)05-0132-03
2009-11-25
徐建华(1980-),男,浙江绍兴人,硕士,浙江师范大学成人与继续教育学院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