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贫困生问题现状与对策分析
2010-08-15李国平
李国平
(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上海 200444)
新形势下高校贫困生问题现状与对策分析
李国平
(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上海 200444)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贫困生问题已成为各高校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和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文章通过分析高校贫困生在经济、心理、能力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转变弱势观念、合理的资助政策、成才教育、人文关怀四位一体的优化措施,并探索构建解决贫困生问题的方法,从而推进高校贫困生工作的发展。
贫困生问题;现状;对策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地区贫富差距逐渐拉大,贫困生问题日益成为高校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和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据中国扶贫基金会最近的一项调查统计表明:中国高校在校生约1300万人,其中贫困生的比例约占到20%~30%,特困生约占10%~15%,而贫困大学生在西部高校的比例则更大。由于长期处于不利的生活和教育环境下,贫困生群体往往在承受着巨大经济压力的同时,心理上、学业上、人际交往上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因此,如何对广大贫困生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构建贫困生合理的认知体系,是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客观需要,同时也是响应党中央号召,实践科学发展观及钱伟长教育思想,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当前形势下,建立一套行之有效且有利于贫困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已成为各高校工作的重点及难点。
一、当前高校贫困生问题现状
1.经济问题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领域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长期以来的三农问题、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使得贫富差距日益凸显;尤其随着高校招生政策的调整,生源地不断扩大,开始面向全国招生,客观上致使贫困生群体比例大幅增加。据调查,该群体主要集中于江西、河南、安徽、湖南等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城乡下岗职工家庭;子女较多、收入微薄、重大疾病、自然灾害、就学成本高等成为家庭贫困的五大主因。在校期间,贫困生经济上常出现窘迫现象,主要表现为无力按时足额缴纳学费、日常生活费用没有固定的保障、无法参加各类有偿培训班、学生社交活动缺乏,甚至无法购买必要的学习资料等。其每月的基本生活费平均在250~400元之间,除去日常的伙食开支,基本没有结余。
2.心理问题
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主要受家庭、社会、学校和个人等因素影响,其主要表现为几个方面:一是焦虑。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学费、生活费、资料费、路费等无形中增加了学生思想上的额外负担。另外,家庭的期望和自我要求过高也是造成焦虑的一大主因。二是自卑感、挫折感。贫困生在英语口语、计算机水平、艺术特长、人际交往、知识视野等方面往往比较落后,产生较大的心理落差,使得贫困生自我评价过低,再加上不善与人沟通,沉默寡言,常表现为自卑、孤独、挫败等心理。三是自尊心强。贫困生的自尊心往往不是建立在自信的基础上,而是为了掩饰自己的自卑感或不甘落后于非贫困生而滋生的过度敏感的行为,所以常导致其人际关系不佳,对外界事物极其敏感,自我保护心理较强;严重时,甚至出现自我封闭、暴力等极端表现。
3.能力问题
在现代大学教育中,衡量学生能力的标准呈多元化,更注重个体的实际能力、创新能力、发展潜力等综合素质。而贫困生,尤其是来自经济落后、边远地区的学生,受家庭经济、社会关系、教育环境等客观因素影响,往往造成表达能力不佳、人际关系不畅、实践能力不强等问题,自信心不足常使得其游离于学生主流之外,影响力、号召力较差。但在调查中发现,有68%以上的贫困生担任过班级、社团、团委学生会等的相关职务,表现出强烈的进取心和责任心;91%的贫困生对自身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有客观的了解和明确的目标,有较强的危机感和自觉性。在专业学习能力调查中,86%贫困生具有明确学习目标,占62%的同学成绩优异,这说明大部分贫困生学习态度端正,学习动力较强。但由于贫困生大部分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其在学习思维、学习方法、现代化技术的运用能力上与其他来自发达省份的同学相比还是存在明显差距,如计算机操作、英语口语、实验技能等方面。
二、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的对策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简称WHO)关于健康的定义:“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的完满状态,以及良好的适应力,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因此,如何使贫困生群体能够真正地实现身心健康,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还需建立针对贫困生问题合理的认知体系,以期通过多方合力,使得该群体能够在“物质”和“精神”上实现双脱困。
1.转变弱势观念是解决贫困生问题的关键因素
思想是人类进步的原因,也是阻碍人类进步的根源。在当前高校,“贫困生”一词,逐渐成为弱势群体的标签,而关于贫困生的认定工作更加合理化了这一概念,其往往容易让贫困生在思想上背负沉重的负担,从而导致贫困生自我认识上的误区。因此,如何从思想上根本转变弱势的观念,是解决贫困生问题的关键因素。
首先,作为学生本身,应该从根本上客观认识自己,经济上的困难不代表能力上的不足,更不代表地位上的低人一等。作为社会,应该尽量以客观、理性、准确的态度去对待该群体,给“贫困生”创造宽松的外界环境,如可以“经济较困难群体”代替“贫困生”概念,一方面更加准确地描述概念,一方面模糊原本尖锐、直接的称谓;作为高校,不应以过于特殊的方式、特别的条件对待贫困生,减少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能力培养上、心理辅导上的差异,使工作常态化,从根本上弱化贫困生概念,保障非贫困生公平权利,避免形成新的教育不公平现象。另外,在对待社会、政府的助学态度上,有些贫困生存在“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他们往往把自己的贫困归结为社会不公,认为社会的资助理所应当。在这种心态下,有的贫困生对待学业表现出学习动力不足。这一方面会影响他们全面健康地成长,另一方面加剧了高校育人的困难。而部分贫困生对国家贷款的“欺、瞒、拖”行为更是让高校贫困生的人格教育隐患重重。
2.合理的资助政策是解决贫困生问题的必要条件
贫困生的问题归根到底是个人家庭经济问题。只有贫困生的生活得到充分的保障,才能更好地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上海大学自建校伊始,逐步建立起了一套以“奖、贷、助、补、减、免”为主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特别是随着近年国家对贫困生资助力度的加大,基本上解决了在校贫困生的后顾之忧,使其思想压力大为减轻。但目前的贫困生资助体系也存在诸多硬伤,如贫困生认定工作存在着明显的漏洞、各种资助政策之间交叉重叠、监督制度不够合理、重给予轻教育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贫困生资助政策的整体效益。我们认为,一套合理的资助政策首先必须具备有效性,其必须能够充分调动贫困生的积极性,如通过勤工助学等方式,培养贫困生劳有所获、多劳多得的正确价值观,使其在服务于他人、社会的过程中培养其职业道德观,避免“等、靠、要”现象;其次,合理的资助政策必须能够体现公平性,建立严格的贫困生认定和监督机制,消除“伪贫困生”群体,充分保障贫困生的切身利益,使各项助学金用到实处;第三,合理的资助政策必须体现对等性,使得贫困生在享受各种社会资助的同时学会知恩、感恩,享受权利的同时履行自己的义务,力求通过自身的努力学习回报社会。
3.成才教育是解决贫困生问题的重要基础
励志成才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解决贫困生问题的重要基础。企图依靠各方的资助达到根本解决贫困生问题是不现实的,社会、国家的资助说到底只是短期行为,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资助思想,长期依赖资助不利于贫困生健康性格的养成。
人无志则不立,贫困不应成为“志穷”的理由。作为贫困生群体,要实现自身励志成才的目标需要比其他同学付出更多的艰辛,首先要求贫困学生正确客观全面地评价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外在劣势,也要看到自己的内在长处,取长补短,均衡发展;其次,贫困生要学会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与平台,积极主动融入群体,锻炼自己的能力,拓展自身的视野,展现自己的才能,不要过分在意别人的眼光,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压力;最后,要正确对待生活中困难和挫折,在学习、生活中学会自我调整,不逃避、不退缩,时刻满怀信心与希望,相信自己越磨砺越锋芒。经历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人只有经过了各种经历的磨砺和洗礼,才可能在未来的旅途中成为生命的强者。
4.人文关怀包括经济关怀、精神关怀、学业关怀和能力关怀,是高校解决贫困生问题的“黏合剂”,是保障贫困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补充。作为思想教育工作者,只有真真切切用情感去经营,以心交心,换位思考,时时渗透着对生命、尊严的关心和爱护,处处彰显爱与人性的关怀,才有可能与贫困生保持互动的和谐机制。同时,在扶贫帮困过程中,我们也应该注意资助的方式方法,注意对贫困生隐私的保护,而不应仅仅追求给贫困生经济方面的帮助,缺乏情感体谅和人格尊重都会对贫困生心理造成巨大的伤害;作为学校,要引导非贫困生正确对待贫困学生,对贫困生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尊重,多一份宽容,多一份关心,消除歧视和隔阂,互帮互助,让贫困生以一种坦然、轻松的心态接受资助,而不是在接受资助的同时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最后,我们还应该积极、主动、细致为贫困生建立行为档案,其中包括贫困生的个人资料,也包括实际面临的困难以及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各种表现,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更新或补充相关信息,对存在心理障碍等个别群体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及疏导,及时化解潜在危机。
[1]胡相峰,薛深.高校民主评议贫困生制度的伦理思考[J].当代教育科学(决策与思考),2008,(7):15-18.
[2]卜长安,乔琨.高校贫困生资助及成才教育初探[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74-78.
[3]高洁,张薇.对高校贫困生自卑自闭心理问题的研究[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4):113-115.
[4]陈晓飞,谭红生.构建高校贫困生人文关怀的长效机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6):61-62.
G64
A
1673-0046(2010)10-01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