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应收账款管理
2010-08-15陈曦
陈曦
(鞍钢集团矿业公司,辽宁 鞍山 114000)
浅谈企业应收账款管理
陈曦
(鞍钢集团矿业公司,辽宁 鞍山 114000)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作为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直接影响企业营运资金的周转和经济效益。文章论述了应收账款的作用、成本及管理目标,分析了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建议。
应收账款管理;问题;建议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信用的应用程度也逐渐加深,而应收账款作为信用销售的直接产物,固然有扩大销售、减少库存、强化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的积极作用,但是也存在消极的一面,如增加了应收账款的管理成本、机会成本和坏账成本。如何使应收账款更好地发挥积极作用,同时避免其消极作用,应该是应收账款管理的研究重点。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作为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直接影响企业营运资金的周转和经济效益。如何监控应收账款发生以及如何处理企业的不良债权等问题,已经成为企业管理中不容回避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应收账款的作用、成本及管理目标
1.应收账款的作用
在市场竞争比较激烈的情况下,企业要想生存发展,必须尽可能地以各种方法吸引客户,向客户赊销产品和劳务便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竞争手段。企业赊销实际上是向客户提供了两项交易:向客户销售产品以及在一个有限的时期内向顾客提供资金。通过应收账款的设置,客户不仅可以从卖方购得所需的产品和劳务,同时可有限期地占用卖方的资金,为很多客户带来一定的利益和方便,对其来讲无疑将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作为卖方的企业也因此实现了扩大销售和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目标,对企业销售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具有重要的意义。
(2)应收账款具有减少库存的功能
存货作为企业持有的一项实物资产,其价值具有不稳定性,也就是说,存货的成本相对于其可变现净值可升亦可降。若存货出现贬值将会使企业蒙受损失,因此及时地出清存货可以避免存货贬值的风险。同时,大量地持有存货会使企业支出大笔的管理费、库存费甚至存货糜烂贬值的挑选整理费及损失等。设置应收账款可以减少存货,等于为企业减少了与存货相关的风险和损失。尤其当企业产成品存货较多时,一般可采用较为优惠的信用条件进行赊销,把存货转化为应收账款,减少产成品存货,节约相关的开支。
2.应收账款的管理目标
在不丧失法律特性的前提下提供更多的经济合作机会,在积极控制风险的前提下谋求更多的获利机会,从而形成健康良好的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体系。具体来说,应收账款管理的目标是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收账款信用政策,并在这种信用政策所增加的利润和采用这种政策预计要担负的成本之间做出权衡。只有当所增加的利润超过运用此政策所增加的成本时,才能实施和推行使用这种信用政策。同时,应收账款管理更高一层次的要求还包括企业未来销售前景和市场情况的预测和判断,并做出相应的决策和调整。如客户信誉良好销售前景好,则可进一步放宽其收款信用政策,扩大赊销量,获取更大利润,相反,则应严格其信用政策,或对不同客户的信用程度进行适当调整,在确保企业获取最大收入的情况下,使损失降到最低点。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重点,就是根据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和客户的信誉情况制定企业合理的信用政策,这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为达到应收账款管理目的的必须合理制定的方针策略。
与图2相比,产物在2 997,1595和1 513 cm-1处的3个苯环特征吸收峰依然存在,1 595和1 419 cm-1处为—NO2的伸缩振动特征吸收峰,2 234 cm-1处腈基—C N的伸缩振动特征吸收峰消失。图3中,在3198 cm-1处出现了N—H的伸缩振动特征吸收峰,在1595 cm-1处出现了—C═N的伸缩振动特征吸收峰;由于官能团为共振式,在779,705 cm-1处的2个峰为—NH2的伸缩振动特征吸收峰。上述谱图的特征吸收峰证明产物为对硝基苯甲脒。
二、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对应收账款不按时进行对账清理
有些企业不能定期与相关单位核对账目,给催款、清理带来了困难。有些名存实亡的往来账款长期挂账、不及时处理等,致使往来账款账目混乱。特别是对已销账的往来款管理不善。有的单位和个人甚至乘机把账款收回不入账,形成账外资产,搞私分滥发、中饱私囊。
2.利用应收账款调节账面利润
有的单位采取隐匿收入、应收不收等办法,截留利润,有的个别领导迫于经营压力,担心以后年度发生亏损影响“业绩”,便在效益好的年份以假充真、多打呆账,收回的资金留待弥补以后年度亏损。
3.“新官上任不理旧账”,资金白白流失
有的企业和单位存在新的领导上任或组成新的领导班子,很少把前任领导班子留下的应收账款或“呆死账”作为任职工作期间应解决的问题。对前任领导期间留下的账不予理会,结果单位账上看似盈利,实际上却存在着重大亏损。
4.管理人员失职造成大量“呆死账”
有些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业务中,对对方既不做资信调查,也不做可行性研究,给一些不法商人欺诈行骗造成可乘之机,形成大量呆坏账。
三、对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建议
1.建立良好的应收账款信用政策
应收账款信用政策包括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收账政策三部分内容。
(1)信用标准
它是客户享受企业先发货后付款待遇所应具备的最低条件。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信用标准。如果企业制定的信用标准过高,将使许多客户因达不到规定的信用标准而被拒之门外,其结果尽管降低了企业的风险,但也会影响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提高和销售收入的扩大。相反,如果企业采取较低的信用标准,虽然有利于企业扩大销售,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但同时也会导致应收账款信用风险提高。因此信用标准的制定要适当,一般企业确定信用标准要力争在增强市场竞争力,扩大销售与降低违约风险、收账费用这二者之间做出一个双赢选择。在制定信用标准时,应着重考虑三个基本因素:一是同行业竞争对手的情况。面对市场竞争,企业要根据对手实力状况,相应采取宽或严的信用标准,以在竞争中争取优势地位。二是企业承担失信违约风险的能力。企业风险承担能力的强弱也可影响信用标准高低的选择。企业承担风险的能力强,就可以以较低的信用标准争取客户、扩大业务。反之,如果企业承担风险的能力薄弱,就只能执行严格的信用标准,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违约风险。三是客户的资信程度。企业要在对市场用户资信程度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判定客户的信用等级,然后以此决定是否给予信用优惠。信用品质主要通过客户过去的付款记录预测其将来履约或赖账的可能性,由此决定是否给予客户信用优惠。客户偿付能力的高低主要看其资产的流动比率和变现能力的大小。资本是客户财务状况与经济实力的客观反映,是客户偿付债务的最终保证。企业要通过客户的财务报告资料,了解其资产规模、负债结构及产权比率,判断客户自有资金实力是否雄厚,以掌握好商业信用额度的使用。抵押品是客户提供的资信安全保证,必须具有较高的市场性,企业才可以向抵押人提供相应的商业信用。经济状况则要求客户的偿付能力在不利的经济环境影响下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
(2)信用条件
它是指企业接受客户信用时所提出的付款要求,主要包括信用期限、折扣期限及现金折扣等。信用条件的基本表现方式如“2/10,N/45”,意思是:若客户能够在发票开出后的10日内付款,可以享受2%的现金折扣;如果放弃折扣优惠,则全部款项必须在45日内付清。在此,45天为信用期限,10天为折扣期限,2%为现金折扣率。
信用期限。是指企业为客户规定的最长付款时间。一般而言,延长信用期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扩大销售,从而增加毛利。但不适当地延长信用期限,也会给企业带来不良后果:一是使平均收账期延长,应收账款占用的资金相应增加,从而导致机会成本增加;二是导致管理成本和坏账成本的增加。因此,企业应否给客户延长信用期限,应视延长信用期限增加的收入是否大于增加的成本而定。
现金折扣和折扣期限。现金折扣实际上是产品售价的扣减,企业决定是否提供以及提供多大程度的现金折扣,应着重考虑提供折扣后所得的收益是否大于现金折扣的成本。折扣期限的制定也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企业期望的折扣期限当然越短越好,但应根据客户所能接受并且愿意接受的期限而定,也应视现金折扣的多少而定。
(3)收账政策
它是指当客户违反信用条件,拖欠甚至拒付账款时企业所采取的收账策略与措施。在企业向客户提供商业信用时,必须考虑三个问题:第一,客户是否会拖欠或拒付账款,程度如何;第二,怎样最大限度地防止客户拖欠账款;第三,一旦账款遭到拖欠甚至拒付,企业应采取怎样的对策。前两个问题的解决主要靠信用调查和严格信用审批制度。第三个问题则必须通过制定完善的收账政策,采取有效的收账措施予以解决。
2.加强应收账款的控制
企业加强应收账款的控制,包括从事前、事中、事后三方面进行控制。
(1)加强应收账款的事前控制
建立客户资信管理制度。要强化信用管理,企业首先应当做好客户的资信调查,并做好客户的资信管理工作,尤其是在交易之前应对客户信用信息进行收集调查,如应适当收集调查客户的企业性质、法定代表人、注册资金、财务状况、经营规模、信誉等资料,并进行风险评估;建立并管理好客户资信档案,为信用评价提供相对完整和科学的依据。企业应根据客户的道德品质、经营能力、资本实力等标准,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进行客户信用评定,对客户群经常监督与检查,并制定相应的规范和管理制度,强化对客户的资信管理。根据客户信用评定结果,选择优质的客户开展销售业务。
(2)加强应收账款的事中控制
从发货到收款阶段的管理,应着重抓好如下工作:一是发货查询。发货后应主动向客户询问查对,如货物是否收到,品种、规格、数量是否与合同一致,有无不合格或短少等情况。二是根据销售单据做好应收账务记载。三是进行账务核对。应定期和不定期地与客户核对应收账款账目,及早发现问题,寻求解决方法。而且,对账完毕后,应形成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四是适时催收。在应收账款发生后,要与客户保持密切联系,进行全程跟踪了解,适时提醒客户,进行催收。
(3)加强应收账款的事后控制
一是加强对欠款的追收,要落实责任,从管理人员到销售负责人再到具体业务员要层层落实。同时认真分析拖欠原因,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追收方式。二是加强对应收账款的总量控制。应由财务部门负责制定出应收账款的总量控制额度和计划,层层落实到有关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并对执行情况进行考核。三是进行账务分析,在追讨完欠款或作为坏账处理以后,还应认真进行账务分析,从中得出客户资信度的分类结论和企业自身在签约、履约、应收账款催收、欠款追讨等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为下一轮的应收账款管理打好基础。
F23
A
1673-0046(2010)12-006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