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铜陵学院增设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实证分析

2010-08-15蒋文生

铜陵学院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铜陵旅游业学院

吴 杨 蒋文生 王 亮

(铜陵学院,安徽 铜陵 244000)

铜陵学院增设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实证分析

吴 杨 蒋文生 王 亮

(铜陵学院,安徽 铜陵 244000)

我国旅游业的高速发展,对旅游专业人才素质提出新要求,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的旅游人才教育,旅游管理专业具有广阔的用人空间。文章结合学院的实际情况,对铜陵学院增设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论证,探讨旅游管理专业建设的课程体系。

旅游管理专业;实证分析;铜陵学院

一、铜陵学院增设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必要性分析

1.增设旅游管理专业,是适应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符合高教专业结构布局调整的方向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预测,到2020年,全球旅游业可以提供3亿个直接就业岗位。2020年中国可能成为世界上第四大国际旅游客源地和最大的国际旅游目的地。目前我国旅游直接与间接就业总人数达7600余万人,约占全国就业总数的9.6%。届时,中国旅游产业的规模将是现在的6倍。我国作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五的旅游大国,旅游总收入在以年均14.8%的速度快速增长,是21世纪最有生机、最有活力的朝阳产业之一,同时也已经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扩大就业的新门路,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之一。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2008年奥运会、2010世博会的召开,使我国旅游业出现了国内竞争国际化和国际竞争国内化的双重局面,这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也将给我国旅游业带来空前的挑战。

新形势的出现对旅游专业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旅游业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的旅游人才教育,旅游管理专业有广阔的用人空间,各个方向的就业前景良好。本科院校旅游专业是旅游专业人才,特别是中高级管理人才的主要培养机构,在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担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从地区分布上看,2007年,全国各个省份都有开设旅游专业的院校,与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规模相适应,旅游专业布局仍然处于较发达地区数量多,欠发达地区数量少的态势,东西部旅游教育资源的差距逐步拉大。

从数量上看,截至到2007年底,全国共有高等旅游院校(包括完全的旅游院校和只开设有旅游系或旅游专业的院校)760多所。由于旅游业是新兴产业,基础薄弱,发展历史短,各方面条件不成熟,所以人才极其缺乏。据统计,2007年我国旅游直接就业180万人,间接就业900万人,而我国的规划发展目标是到2010年直接就业达到720万人,间接就业达到3600万人。旅游高峰时,各大宾馆酒店爆满,旅行社应接不暇,盈利背后却潜伏着巨大的人才危机。2007年全国旅游专业院校的毕业生每年还不足50万名。旅游业如火如荼地发展,而目前正规教育培训机构培养的人才相对较少,国内的职业教育培养的大多是低层服务人员,现有的旅游业人才根本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以导游人才为例,时下全国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合格导游仅8万多名,特级导游只有数十名,高级导游也仅几百名;我国旅游业人才缺口至少在240万以上。规范化、专业化的高层次旅游人才将是未来旅游职场的宠儿。

2.增设旅游管理专业,是适应安徽省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对旅游业高级专业人才的需要

《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大力发展旅游业,积极推动旅游业对外开放及与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精品旅游线路的对接,加大旅游经营机制创新力度。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加快开发一批高品位旅游新景区,积极建设旅游救援中心。加快建设以“两山一湖”为中心的皖南旅游区,初步形成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加强世界遗产地保护力度。加强旅游城市建设,积极挖掘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形成新的旅游热点。积极发展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体育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商务旅游、乡村旅游、森林旅游等具有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的旅游产品。加快旅游信息化建设,建立完善、便捷的旅游网络系统。推动国有旅游企事业单位改革,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旅游企业集团。

安徽山川秀美,生态良好,名人辈出,文化灿烂,观光旅游、红色旅游、文化旅游等资源都十分丰富,更有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相互融合、交相辉映的高品旅游资源集聚区,旅游业是安徽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朝阳产业。

然而,我省旅游产业的发展水平与旅游资源丰富程度很不相称,综合各方面分析,我省旅游业发展整体上尚处于初级阶段。作为旅游大省,我省旅游院校在全国所占比例较少,只有6个高校招收旅游管理本科专业,而同为中部省份且旅游资源不及我省的江西省,目前有10个高校招收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目前,安徽省本科招生规模如下:安徽师范大学每年约220人,合肥工业大学每年约45人,安徽农业大学每年约60人,安徽财经大学每年约50人,黄山学院每年约220人,巢湖学院每年约190人。作为旅游大省的安徽而言,仅有这几所培养旅游业人才的高等院校是远远不够的。要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目标和战略构想,我省需要大力发展旅游本科高等教育,为加快安徽旅游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安徽在中部地区崛起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3.增设旅游管理专业,是加快铜陵旅游业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的需要

近年来,铜陵市把旅游业作为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之一,旅游业发展迅猛。铜陵是皖南地区“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旅游圈的北大门。沪宁铜铁路、铜九铁路、合铜黄高速公路、沿江高速公路、铜陵长江大桥和长江黄金水道,使铜陵东与长三角、西与南昌、武汉等地的交通十分便捷、快速,铜陵将成为安徽省连接“两山一湖”的交通枢纽和长江中下游重要的中转旅游城市。从铜陵自身来看,又山水兼备、拥有独特的旅游资源,这一切为铜陵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先天基础。

《铜陵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旅游业,把旅游业作为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之一,立足铜陵生态景观、山水兼备的自然资源,以及历史悠久的青铜文化,优化旅游环境,完善配套设施,争创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积极融入“两山一湖”和“长三角”旅游圈,发展中转旅游;围绕青铜文化和五松文化资源,依托秀美的生态山水风光及长江水生动物保护基地和南方牡丹基地,发展系列特色旅游。逐步把我市打造成全国知名的“两山一湖”北大门,旅游休闲度假、会务商务中心。积极发展与旅游密切相关的会展、演艺等服务业,延伸旅游产业链。大力开发和生产以铜为特色的旅游商品,重点抓好铜工艺品、铜陵白姜、凤丹、茶干、麻织品等旅游商品开发。加强旅游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到2010年,形成4A级旅游景区1处,3A级旅游景区2处,2A级旅游景区5处;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8亿元,其中旅游创汇1000万美元。

从铜陵市旅游局获悉,2010年上半年铜陵市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1至6月份全市旅游业实现总收入10.54亿元,同比增长11.2%;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79.2万人次,同比增长12.6%。铜陵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高素质旅游管理人才的支撑,然而现状并不乐观。据调查,从学历水平来看,目前铜陵旅游业从业人员受教育水平较低,高中与初中学历水平的员工占从业人员总数的81.43%,本科及以上只有44人。虽然这与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别是饭店业)有关,但高学历人才的严重不足将极大地制约旅游业的长远发展,缺乏高学历的经营管理人才将是铜陵旅游业下一阶段跨越式发展的瓶颈之一。根据《铜陵市旅游发展规划》,预计到2020年铜陵旅游业需要大批专业人才,人力资源的缺口较大。《规划》要求,到2020年,旅行社中高级管理人员拥有本专科学历者达到总数的90%以上,导游员具有本专科学历的人数达60%以上,80%以上的员工受过旅游专业教育。

2005年开始,铜陵市积极争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在2005年7月29日召开的铜陵市争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动员大会上,市“创优”领导小组负责人与各专业达标组及县政府、郊区政府负责人签订了目标任务责任书,并将责任书内容在《铜陵日报》上公布,接受全市人民监督实行。责任书中,在铜陵市旅游精神文明建设一项,明确指出“在2006年9月底之前,高等院校中须设有旅游系或旅游专业”。2007年,铜陵市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但到目前为止,铜陵高等院校中仍未开设旅游管理本科专业。

但现有的研究并未将橡胶材料受润滑剂相容性的影响与气缸工作性能的变化联系起来,对气缸的润滑优化帮助较小。因此,本文从相容性出发,对O型圈与润滑剂的相容性对于气缸工作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为日后气缸中的润滑优化提供指导。

二、铜陵学院增设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可行性分析

铜陵学院是安徽省财经类人才培养、培训的重要基地,形成了一定的财经教育办学特色。拥有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管理学》、《成本会计》、《税法学》等8门省级精品课程,会计实务实验室、自动化工程实验中心等多个省级示范实验教学中心。

近年来,为实现学院科学发展上水平,学院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进一步明确发展定位和发展思路,提出把学院建设成为一所高质量有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奋斗目标。为积极推进高质量有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学院坚持内涵发展,以市场需求和就业为导向,充分借鉴国内外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坚持开放办学,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主动贴近地方,融入地方,深入开展校地、校企、校际合作,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四个中心”(地方政府决策咨询中心、地方产学研合作中心、地方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培训中心和地方文化教育中心)、“四个基地”(与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共建教学基地、研究基地、毕业生就业基地和实习实训基地)。2008年12月,学院发起成立了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并担任首任轮值主席,积极推动联盟高校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省内先进、人民满意的高质量有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2009年9月,被批准为安徽省省级示范应用型本科院校立项建设单位。

铜陵学院“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大力申建旅游管理、工商管理、企业管理等本科专业。作为承担旅游管理专业申建任务的工商管理系,已有多年开办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工程管理等相关紧密专业的经验,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经验丰富,人才培养方向明确,社会资源丰富。学院现有的会计学、商务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汉语言文学、广告学、艺术设计等专业,也将为旅游管理专业的深度优化发展提供难得的条件和平台。

铜陵学院申建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一方面可以发挥师资、专业、设备、渠道上的优势,培养系统掌握旅游管理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受到旅游经营管理基本训练的旅游管理人才;另一方面,能够进一步整合铜陵学院现有资源,进一步完善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科群体,进一步突出铜陵学院以财经类为主的办学特色,这也是与铜陵学院的跨越式发展目标相吻合的。

由此可见,铜陵学院申建旅游管理,可以为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师资保障、坚实的专业基础、完善的教学条件、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和广阔的实践就业空间。

三、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的确立

培养目标是学校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结点,而课程体系则是培养目标全面和具体的体系。目前许多旅游院校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把握不准。一是将旅游简单地理解为“民间外交”、资源开发或旅游企业经营,而非将其看成综合性的社会活动,在设定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时就会不可避免地出现片面性,其培养行为的结果很可能使学生成为某一个具体方面的工作者而非能适应旅游发展要求的管理者。[1]二是在制定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时又显得过于空泛,很难找到适应旅游业特殊需要的实质条件。这也说明目标制定者未必真正清楚管理专业人才究竟需要哪些专业性素质。

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应是一个以旅游活动为研究对象的由各相关课程组成的具有有机联系的整体,但目前我国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普遍缺乏科学性。[2]体系内的课程应分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几个层次,体系内课程给予学生的知识结构、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应能使他们用来分析和解决旅游管理中的各种问题。如果以必修课和选修课为标准划分,前者大多属于作为旅游管理人才必备的通用性基本理论和知识,后者则根据学生的专业兴趣、专业方向有不同的选择。目前各校在课程体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开设的各课程与旅游管理业务的需要未必有很强的逻辑联系,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受开课单位教师专业范围的限制,即所谓因人设课。另一问题是在各课程的开设时间上违反了先修课和后继课的逻辑顺序。这样不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困难,也使教学体系本身丧失了应有的科学性、合理性。

我们认为,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应培养具有现代管理科学理论素养和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应用能力,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管理工作和在高职高专等大中专院校从事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科研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根据此培养目标的要求,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由四大模块组成,即文科公共课模块、工商管理基础模块、旅游管理基础模块和方向模块。[3]如前所述,文科公共课模块在学生政治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以及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方面担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工商管理基础模块的任务在于拓宽学生的专业基础,使学生掌握管理、经济和法律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学习打下坚实的础;旅游管理基础和方向模块共同的使命就是赋予学生从事旅游管理工作所需的专业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专业基础课可以借鉴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等本科专业,开设会计学、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国际贸易学、企业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基础等课程。专业必修课目的在于构建学生扎实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体系,专业选修课可安排在大学二年级之后,目的在于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兴趣,树立学生职业生涯目标,具体可以分为导游、旅行社管理及旅游营销策划三个方向。

培养方案的设计应该注意学年制和学分制的妥善衔接,既能体现“厚基础”,也能体现“宽口径”;既能让学生系统掌握基础知识,又能让学生具备灵活选择发展方向,真正突出培养高级应用性人才的本意。所以,除理论教学环节外,还应当加强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逐步完善实验条件,优化实验师资,大力拓展实习就业基地,发展就业渠道,充分利用铜陵市作为“两山一湖”北大门的独特地理优势,尝试“产学研”一体化的纵深发展。

[1]刘冰清.对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建设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5,(1).

[2]郑坚强,黄耀丽,李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知识体系构建的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9,(9).

[3]蒋长春,李春亮.关于旅游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再思考[J].高教论坛,2009,(12).

G642

A

1672-0547(2010)04-0096-02

2010-07-19

吴 杨(1963-),男,安徽巢湖人,铜陵学院工商管理系主任,教授,铜陵学院学术骨干,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蒋文生(1971-),男,安徽铜陵人,铜陵市政府政研室,硕士,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王 亮(1980-),男,安徽六安人,铜陵学院工商管理系讲师,研究方向:市场营销。

猜你喜欢

铜陵旅游业学院
初等教育学院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重庆武隆:贫困人口依托旅游业脱贫
亲亲的鸟
其实冬天不可怕
对烟台市旅游业发展的探析与思考
中国旅游业2017的风往哪吹?
海盗学院(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