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2010-08-15

文教资料 2010年31期
关键词:学费贫困生社团

汤 焰

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我国的在校大学生数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一,这是一个值得我们骄傲的伟大成就。但与此同时,我国贫困大学生的数量也越来越多。据统计,目前我国高校中贫困大学生占大学生总数的比例为25 左右,其中特困生占大学生总数的比例为5 —10 左右。在我国中西部偏远地区的许多高校,贫困大学生所占的比例更高。在偏远地区的某些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比例甚至达到了50 以上。据《200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的数字,截止到2009年底我国高校在校大学生已达2979万以上,因此在校贫困大学生也是一个十分庞大的群体。这一群体不但要面对贫困带来的学费与生活费方面的沉重压力,而且要承受自卑、焦虑、抑郁、自闭等各种心理健康问题的侵袭。据统计,贫困大学生患有各种心理健康问题的比例远高于其他大学生,正因为如此,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就不能不引起高校教育工作者及全社会的关注。如果我们忽视了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让他们成为被遗弃的群体,如此他们中的许多人就会自暴自弃,甚至形成反社会的情结,那么我们培养新一代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重任就会落空,其后果是十分严重的。因此,帮助贫困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树立自立自强的信心,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总的说来,要解决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当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完善贫困生的资助制度

在扩招以前,我国高校一直实施的是低收费制度,因此考生考上大学而无力承担学费的情况少之又少。但扩招以来,高校的收费迅速增加,大部分高校每生每年的学费动辄数千。面对高昂的学费,许多富有才华与理想的寒门学子无力承担,只好望高校之门而兴叹,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面对这种情况,社会上有许多好心人士发起了资助贫困学子圆大学梦的爱心捐款活动,帮助一部分寒门学子进入了大学殿堂。但我国每年需要帮助的贫困大学生群体巨大,光靠好心人士捐款已经是杯水车薪,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令人振奋的是,党和政府及教育部门已经高度关注这一问题的存在,并在高校中实施了如下一些制度与措施:

①开辟“绿色通道”,让贫困学子先入学后缴费;

②实施了助学贷款制度,通过低息或无息贷款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学费及基本生活费;

③实施贫困大学生学费减免制度,视情况减免贫困生的部分或者全部学费;

④设立奖学金,给予品学兼优的贫困生相应的奖励。

应当说,上述政策与措施已发挥了巨大作用,保证了绝大多数经济困难学生顺利进入高校就读,且完成了学业。

但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在资助高校贫困生方面也还存在不少问题,例如,有些地方和高校领导对此项工作还不够重视;有些政策并没有得到全面落实,有关工作也做得还不到位;有些政策还需要进行调整和完善;各级政府还需进一步加大对困难学生资助经费的投入力度;一些新的资助渠道应该抓紧开辟;同时也需要进一步加强新闻工作,使各项政策能真正做到家喻户晓。只有上述问题获得了良好的解决,贫困大学生才不会被拒之于高校大门之外,他们入学后的后顾之忧才能获得缓解。这对于他们的心理健康也是大有帮助的,因为很难设想一个为了筹措学费与基本生活费而常年忧心忡忡的贫困大学生能始终保持乐观健康的心理状态。

二、在贫困生中开展广泛的勤工俭学活动

必须指出的是,绿色通道、助学贷款制度、学费减免制度与奖学金制度,虽然帮助许多寒门学子圆了大学梦并且顺利完成了学业,但对于有幸进入高校就读的许多贫困大学生而言,他们面临的沉重经济压力并未获得彻底的解决。尽管省吃俭用,但许多贫困大学生还是入不敷出,生活依然极其拮据。这种状况对于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极其不利的。有学者对北京理工大学55名学生出现人格障碍的原因进行分析时发现:家庭收入过低是导致人格障碍的危险因素。[2]面对此种情况,许多高校的管理部门也采取了一些应对措施,比如有的高校直接给贫困生发放一些钱物之类的临时生活补助。这固然帮贫困生解决了一部分燃眉之急,但这样做至少有两个弊端:一是部分自尊心不强的贫困大学生可能养成依赖思想,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一旦临时生活补助花光了,又陷入了“饥寒交迫”的困顿之中。而那些自尊心强的贫困大学生则觉得受人施舍,觉得自己“无用”、“窝囊”,自尊心受到伤害,从此在老师和同学们面前抬不起头来。因此,直接发放临时生活补助不是资助贫困生、解决他们生活困难的最佳方式。

最佳的方式是让贫困大学生在付出劳动的基础上获得报酬,这样既解决了贫困学生的燃眉之急,又保护了他们的自尊心。因此高校不如将给贫困大学生发放生活补助的方式改为尽量给学生提供勤工俭学的机会。让贫困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勤工俭学活动,不但能让他们获取相应的报酬以改善自己的生活,而且能培养他们自尊自强自立的精神,锻炼他们的能力。可以说,这种方式远比直接发放生活补助更有助于贫困生的心理健康。

三、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

高校的各级领导、行政人员、广大教师都应当发自内心地关心贫困生的生活、学习及社交状况,让贫困生感受到家的温暖。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一个得不到关爱,感受不到人间温暖的人会变得冷漠、自私、虚伪,整天怨天尤人,怨社会,怨家庭,甚至怨恨自己父母。而一个受到他人和社会真诚关爱的人则会变得真诚、热情、乐于助人。因此,从生活、学习、社交及其他各个方面关心贫困生,是我们高校的各级领导、行政人员、广大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每一所高校都应当建立贫困生心理档案,做到关注其动态、研究其心理、分析其特点、把握其需求,研究他们的异常行为、异常情绪;积极开展个别咨询、团体辅导活动、心理咨询门诊、心理行为训练、心理信箱、热线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

对贫困大学生而言,心理上的自卑和抑郁很可能带来学习、生活及人际交往中的其它问题。如果贫困生周围没有一个比较和谐的环境,他们的心理压力将会更大。而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是人们在遇到挫折时缓解情绪压力、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要为贫困大学生提供良性的社会支持,使贫困大学生能够获得良性的舆论氛围,使所有学生形成关于贫困的理性认知,给贫困大学生以关爱,使贫困大学生在得到物质资助的同时获得心理上的支持。学校要加强班级、宿舍的整体建设,充分发挥学生会的作用,积极开展心理互助活动,为贫困生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让贫困生感受到社会和学校的温暖、人与人之间的真情,从内而外培养他们积极、主动地正视困难、克服困难,变消极为积极,变被动为主动,真正实现对贫困、挫折的理性超越。

四、鼓励贫困生积极参与各种校园及社会活动

虽然贫困大学生大多来自偏远落后的农村,或城市下岗工人家庭,但他们毕竟是新时代的大学生,因此他们其实很渴望参加各种校园及社会活动,希望通过参加各种活动来融入校园,融入社会。但由于家庭经济状况的原因,贫困生们普遍有着自卑的心理,自信心往往不足,担心受到老师和其他同学的歧视,远不如经济状况良好的大学生那么开朗活跃。因此,鼓励贫困生克服自卑感,参与各种校园以及社会活动,也是帮助他们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

我们知道,高校是各种学生社团集中的地方,比如读书社团、文艺社团、环保社团、旅游社团、志愿者社团等。这些社团是大学生的自发与自治组织,是大学生的家,既然如此,其目光不应当仅仅放在那些家境良好、个性活跃的大学生身上,也应当积极吸纳贫困生加入,在举办各种社会公益活动时也应当邀请他们加入,让贫困大学生感受到自己就是高校各社团的一个成员。也许与领导及老师交往对于那些性格内向的贫困大学生来说,会让他们感到拘谨、不自在,但通过加入各种社团和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贫困生们在与同龄大学生交往的过程中,只要获得了平等对待,就比较容易抛弃拘谨感、自卑感,变得开朗活跃,勇于接受和挑战新事物,获得与同学交往的乐趣,获得归属感。而这对于他们获得并保持心理健康而言,是极其重要的。

五、帮助贫困生培养一至两种特长

高校是一个人才集中、藏龙卧虎的地方。在任何一所高校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许多来自经济状况较好的家庭的大学生,往往从小得到了较好的文艺培养,因此见多识广,吹拉弹唱、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因此他们比较自信,乐于与老师、同学交往,乐于表现自己。在学校里,这些有特长的大学生往往容易受到领导、老师及其他同学的关注,也容易受到异性的青睐。虽然这些家境较好、富有特长的同学往往也可能有其自身的各种缺点,但却很少受到自卑、抑郁、冷漠等负面情绪的困扰,相对而言,心理是比较健康的。

而贫困大学生由于家庭条件的关系,从小很难有培养并发展文艺特长的机会。进入大学校园后,面对具有吹拉弹唱、琴棋书画等各种特长的同学,他们会自愧不如,自惭形秽,觉得自己低人一等。而根据心理学常识我们可以知道,一个感到自己不如他人的学生,容易因自卑而自闭。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学校应当尽所能开设一些文艺方面的选修课,动员贫困大学生选修,帮助他们培养一至两门文艺特长。当贫困生们获得了文艺特长,也能像其他同学一样登台演出,获得同学的掌声与欢呼时,他们从此就树立了自信。而我们知道,一个自信的学生往往比较阳光,拥有面对并且战胜困难的勇气,因此也就不会轻易受到各种心理问题的困扰。

六、结语

总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贫困大学生是高校中一个庞大而特殊的群体,高校及全社会都应当真诚地关注他们,给予他们必要的帮助,让他们与其他大学生群体一样,远离各种心理疾病的困扰。只有我国广大的贫困大学生们不但在经济上解决了后顾之忧,而且心情开朗、心理健康、朝气蓬勃、奋发向上,大学校园才可能是和谐美好的校园,培养新一代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重任才能达成,而那些贫困大学生毕业后也才可能成为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才。

[1]方水镇.大学生自杀念头初探[J].中国心理卫生,1999,(4).

[2]刘秀芬.大学生人格障碍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2000,(2).

猜你喜欢

学费贫困生社团
缤纷社团
我的兴趣班学费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孔子曰”之孔子的学费
K-BOT拼插社团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大学学费“涨声”背后
The Value of a University Education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
结对"百千万"情暖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