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资本成长法则与高职学生创业素质教育的融合
2010-08-15马德龙
马德龙
(温洲职业技术学院 财会系,浙江 温州 325035)
温州资本成长法则与高职学生创业素质教育的融合
马德龙
(温洲职业技术学院 财会系,浙江 温州 325035)
温州人在创业、守业历程中衍生出特有的法则,即温州资本成长法则。将温州资本成长法则与高职学生创业素质教育进行融合,可以为高职院校利用地方元素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创业知识、创业能力的培养提供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
温州资本成长法则;高职教育;大学生;创业素质
我国1999年首次提出了创业教育的理念,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高校本科院校率先进行了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最近几年,高职院校奋起急追,在办好职业教育的同时,努力打造适合自身办学特色的创业教育模式,目的就是要培养高职学生的创业素质,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创业素质是一种包括意识、观念、知识、技能或能力、经验和人格在内的复杂结构,一种综合性的主体因素[1]。在温州人创业历程中可以发现这种创业素质因素。在温州资本成长轨迹中,不断衍生出一些特有的法则,如丛林法则、实用法则、吃螃蟹法则、蜜蜂法则、大雁法则,而这些法则正是创业者创业素质的具体体现。
一、温州资本成长法则与创业者创业素质的融合
长期以来,温州人在严峻的自然环境下,为生存而搏斗,磨砺着不屈的求生意志和坚强的性格,白手起家的企业家背后,都有着一条异常曲折艰难的创业道路。而这条创业道路不仅仅折射出温州资本成长的特有法则,还体现出一个创业者成功创业所必须具备的创业素质,两者进行了有机融合。
1.丛林法则——生存环境造就创业特质
迈可·勒伯夫《效率专家》中对丛林追逐者的游戏有一段发人深省的描述:“黎明一破晓,非洲的瞪羚醒来即了然于心,自己起码得跑得过最会奔驰的狮子,否则就得面临死亡的命运。狮子也很清楚,自己起码要追得上跑得最慢的瞪羚,否则就是得活活地饿死。不管你是狮子或是瞪羚,当太阳升起时,你最好赶紧开始跑。”[2]丛林法则视生存为第一要素。企业一旦参与到市场竞争中,便时时处于相互竞争的追逐游戏之中。丛林法则体现了适者生存的道理,要求企业要有危机感,善于适应环境,勇于竞争,拼得生存的空间。绝大多数温州人对达尔文及其适者生存理论并不深知,但他们却以自身的实践向人们展示了温州人精神的实质——适者生存。外界评价温州人能吃苦,实际上是从另一个角度承认了温州人能适时调整自己以适应所处的环境。温州人出门坐火车没有坐票可以躺在座位底下;南方人吃东西娇气,而温州人却能咽下西藏的糌粑和东北的玉米饼子。
就个人创业而言,丛林法则适者生存的精髓是考验创业者的心理和身体素质,体现了一种以优势参与竞争的能力。为了创业,能够承受心理和生理上的双层考验,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辛苦和更大的努力,这也正是优势与耐力的共同体现。对高职院校学生而言,创业心理和身体素质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2.实用法则——创业知识技能的把握
温州人追求永嘉学派的功利主义,而且在注重合作、互利、协调的基础上进行了超越。温州人要生存,就要务实、不空谈、不幻想。国家财政投资少,就想方设法自己建设;没有资源就生产眼镜、打火机、纽扣等小商品;科研教育水平低就开办手工半手工企业。温州人在互利合作中充分利用社会资本来发展自己。温州人关心政治,习惯从经济角度考虑政治,以期为其经营合法化辩护;同时更惯常于运用社会关系编织的资本网络,深入行业学习,从中寻找商机;利用亲缘、血缘关系,寻求资金资助,以期达到发展壮大自己。
实用法则更多地体现出温州创业者对创业知识技能的整合能力。一是对创业政策的整合。就当代大学生而言,更应该抓住国家当前倡导自主创业的政策机会。二是对创业领域的选择。温州创业者大多从学徒做起,选择自身所熟知的行业进行创业,以保障创业的成功。大学生应该依托专业创业,以求得创业成功较高的机率。
3.吃螃蟹法则——捕捉商机与创新能力的体现
温州人做事不仅“唯实”而且“唯试”,即不管什么事情,不管别人怎么讲,都要在第一时间亲身尝试。吃螃蟹法则的实质在于“敢”和“先”,体现了温州人的思维模式不是从教条主义出发,而是从实际出发,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如“敢”的体现:“胆大包天”是王均瑶的创举;范鸣强能在天安门城楼发现商机,并承包店面开“马列书店”;最精明、大胆和灵敏政治嗅觉于一体的商业人物彭星,邀请克林顿为法派服饰做形象代言人。“先”的体现:在信息时代,洞察市场现象,从中提炼商机,把握信息就是领先优势,温州创业者在市场调查中发现上海人爱吃鸡,于是将卖烤箱时的样品烧鹅变烤鸡,烤箱没有推销多少,却将烤鸡做成了产业;领先还在于创造和运用新的经营管理模式,美特斯·邦威集团采取“借鸡生蛋”的虚拟生产策略,创造了“借网捕鱼”的连锁营销,经过10多年的打拼,使企业成功上市。
吃螃蟹法则是一种具体的创业能力,是创业者捕捉商机与创新能力的体现。“敢”与“先”是一个辩证的结合体,二者不可分割。温州人慧眼识商机,与他们走遍世界有很大关系。在当今信息时代,大学生可以从各种渠道获取信息,从中提炼商机,把握信息就是领先优势;领先优势、不断创新,就可以转化为比较优势,以保障创业取得成功。
4.蜜蜂法则——以小做大的创业理念
小事做好、难事做成、大事做响是温州企业家的做事原则,也是蜜蜂法则的精髓所在。有人曾经做过测算,按各类纽扣的平均值计,每一麻袋纽扣的总数约为50万粒,而利润仅为数千元,一粒纽扣获利最薄的以毫计[3]。然而,温州永嘉县桥头镇却把这粒“芝麻”做成了东南亚最大的纽扣基地,并因此造就了一批百万乃至千万富翁。温州大多数成功企业家正是在创办和经营企业时,像蜜蜂一样,不甘辛劳,勤勤恳恳做事,做出了不以繁琐、简单、无名、微利而不为的行为,企业才得以壮大,个人获得了发展。
蜜蜂法则是一种创业理念,是助推初创企业健康成长的保障。高职院校大学生在创业之初应该正确对待自身的创业实力,分析所创企业在经济、人力资源上的基本情况,稳步扎实经营,打好基础,像温州轻工产品企业一样,逐渐做大。
5.大雁法则——企业成功的领导与协作能力
“温州人在流动和移民过程中,具有区隔和逾越这两重性,一方面温州人总是聚集在一块,另一方面不断扩大自己的活动范围,需求超越地域界限。”[4]这正是对大雁法则的生动描述。大雁群体具有初等的社会模式,它们在生活和征途中,有秩序地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小的群落,团结有序是大雁种群生存的基本原则。而大雁法则所反映出来的要义在于群体协作和形成核心领导力。众所周知,温州的产业集群众多,如低压电器、纽扣、汽摩配、徽章等,小小的柳市镇低压电器就有300多个品种、26 000个规格,这一产业领域几乎覆盖国内所有品种,产品销售渠道遍及全国及世界各地。
大雁法则是指温州人通过社会化分工、专业化协作,将中小企业连接起来形成规模经济,产生区域性的规模效益,同时孵化出“雁首”企业。高职院校学生创业,可以借鉴雁群协作方式,团队创业,节省成本,拓宽社会资本,增加创业机会,增强市场竞争力。
二、高职院校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的路径选择
温州资本成长法则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一个真实的创业基本素质结构图。将创业教育四大要素——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与地方资本所具有的独特规律进行融合,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创业素质教育,具有真实性和直接性的特点,学生易于接受,从中可以得到启示,为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提供最直接的路径选择。
1.明辨生存环境,强化创业意识
一是培养自主创业的思维。当前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势让大学生随时可以感受到巨大的就业压力。通过创业教育,让学生了解当前形势,明白如何利用自身所学的专业技能,进行自主创业,既可以实现自我就业,又可以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以此有效解决就业难题。二是培养开拓创新的观念。市场经济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平等竞争的有利形势,也是大学生走向社会面临的必然挑战。通过创业教育,让大学生明白只有将创新精神、创业能力与所学专业、市场机会有机结合,才能创造出社会财富,才会体现出个人价值。
2.培养学生心理品质,健全创业心理
一是培养良好的企业赢利观。大学生创业之初绝大多数资源都是在校内,绝大多数的客户群为同学、亲友等,大学生创业者务必要学习温州人的义利观,做到诚信。通过创业教育,让学生明确,诚信至关重要。二是培养大学生强烈的自信心。创业失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可以从失败中汲取经验和教训,可以二次乃至多次创业。温州人在创业的历程中正是经过风雨的洗礼,才培育出靠不懈努力争取成功的坚定信念和遇到挫折打击百折不挠的坚韧毅力。三是培养抗压心理。多数大学生在受到重大挫折后就会失去信心,通过创业教育,可以使他们能够承受内外环境的压力,在困境面前镇定自若,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化解困难局面。
3.善于观察,丰富创业知识
一是强化专业技能的学习。让大学生认识到所学专业本身就是一种创业资本,依托专业技能来创业,成功的机率会更高。大部分温州人创业都是从学徒做起的,他们创业成功,是建立在专业基础之上、在熟知的环境中成长壮大的。二是拓宽创业知识面。让大学生了解国内外成功创业者和创业企业的成长历程与特征,学习创办企业的相关知识。现在温州比较大的一批企业,之所以从小企业演变为知名的集团企业,就是在创业、管理和商机把握方面,广泛涉猎,时刻丰富自身。三是解读创业政策。利用社会资本的宏观层面,让大学生掌握国家为其创业所提供的优惠政策,为创业指明方向,提供法律依据,极大地增强创业欲望。
4.扩大社会资本,提高创业能力
一是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团队创业成功率高,实践证明,一个优秀团队对于创业企业的成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超过2/3的新企业是由在一起密切工作的创业者团队所创建的。20世纪60年代美国一项针对高成长企业的调查显示,被调查企业中有83%是属于团队创业的形态,证明了团队创业型企业的成长速度高于单人创业形态[5]。团队创业素质包括创新能力、策划能力、组织能力、指挥能力、控制能力、协调能力和管理能力,因而团队创业可以让大学生全面了解创业的整体性。二是培养企业家素质。企业家素质包括优良的个性品质、独特的领导才能等。团队创业可以增加创业资本,合伙创业者都是勇于创业的人才。在创业之初进行合作,可以达到管理的最优状态。创业教育是一种普适教育,并不是精英教育,团队创业,可以增加受教育面,是实现大众教育的途径之一。
温州资本的五个成长法则,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在温州人创业历程的不同阶段,包含着创业素质的不同要素。每一个法则作为个体又不同程度地包含着创业素质的各个要素。综合利用温州资本成长法则为大学生创业教育所用,既可以体现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的特点,又可以突出创业教育的特色与效果,是高职院校学生创业素质培养过程中有效的路径选择。
[1]王维,曹英楠.高校共青团组织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思考[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8(10):99-101.
[2]迈可·勒伯夫.效率专家[M].徐诗思,译.台北:中国生产力中心,1998:143.
[3]胡宏伟,吴晓波.温州悬念[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2:175.
[4]袁亚平.世上温州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324.
[5]李时椿,常建坤.创新与创业管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282.
[责任编辑:夏晓军]
Connection of Wenzhou Capital Growth Rule and Pioneering Quality Education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MA Delong
(Financial and Accounting Department, Wenzhou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Wenzhou, 325035, China)
The rule created by Wenzhou people in their starting and keeping an undertaking is called Wenzhou capital growth rule. Connecting Wenzhou capital growth rule with the pioneering quality education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can provide an efficient way to develop students' pioneering awareness, pioneering psychology, pioneering knowledge and pioneering ability.
Wenzhou capital growth rule; Vocational education; College students; Pioneering quality
G421
A
1671-4326(2010)03-0015-03
2009-06-07
浙江省教育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题(Y201018651);温州市2010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会课题
马德龙(1979—),男,山东金乡人,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财会系助教,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