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儿童抑郁症和自闭症的音乐治疗

2010-08-15

皖西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自闭症情绪青少年

范 静

(阜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安徽阜阳 236000)

浅谈儿童抑郁症和自闭症的音乐治疗

范 静

(阜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安徽阜阳 236000)

目前,自闭症和抑郁症已经成为儿童青少年中比较常见的心理疾病。在对儿童青少年抑郁症和自闭症病理分析基础上,阐述了音乐治疗法的内涵和特征,着重介绍了儿童青少年自闭症和抑郁症的音乐治疗方法和实施。通过音乐治疗,能够逐渐缓解甚至消除自闭症和抑郁症的不良症状,使儿童青少年患者得以康复。

音乐治疗;抑郁症;自闭症;儿童青少年

儿童青少年是世界的未来,他们的健康成长不仅关系着每个单个家庭的安定与幸福,更影响着社会大家庭的和谐与发展。随着社会化发展的不断深入,儿童青少年的各种心理疾病愈发凸显出来,其中自闭症和抑郁症是两大主要症状。自闭症是国内外尤其是西方国家儿童易患的一种心理疾病,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调查显示,在我国20%的青少年患有抑郁症,其中4%是重度抑郁。抑郁症给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患病的儿童青少年往往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心境忧郁,导致悲观和自卑;思维功能衰退,脑力劳动的效率明显下降;睡眠产生障碍,而且容易诱发躯体疾病。但是给人的感觉好像这些疾病并没有那么常见,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们对自闭症和抑郁症的认识还比较模糊,没有引起相应的重视。本文通过对音乐治疗法的内涵和特征的研究,针对儿童青少年抑郁症和自闭症的病理分析,着重介绍了音乐治疗中有关音乐干预对儿童青少年自闭症和抑郁症恢复和改善的方法和作用。

一、儿童青少年自闭症和抑郁症的特征

(一)自闭症。又称孤独性障碍,是一种因为脑部功能异常而引致的儿童发育过程中的行为功能障碍。自闭症通常在患者三岁以前就表现出来,从婴儿期一直延续到终身,又称为婴儿孤独症或者儿童孤独症[1](P89)。自闭症的成因与神经机能发展、生化机能发展以及遗传因素有关,会影响患者的脑部功能、社交能力和沟通能力。主要表现为语言障碍、社交障碍和刻板行为三大核心症状。自闭症的特征主要表现如下:1、社会交流障碍;2、缺乏学习与模仿的能力;3、语言障碍突出;4、兴趣狭窄,行为刻板,对环境要求严格,不容许有丝毫改变;5、大多智力发育落后或不均衡。70%的患儿智力落后,但在某些方面可能有比较特殊的能力;20%智力在正常范围,约10%智力超常,表现为对音乐听力十分敏感,美术天份极高或者记忆力超常等[2]。1964年Remand报道40%孤独症儿童都有听觉的过敏症状,表现为:捂耳,听到环境中某些声音烦躁、哭泣、发脾气、摔东西、萎缩,因为噪音的缘故制造噪音。孤独症的语言障碍亦同听觉障碍有直接关系。

(二)抑郁症。抑郁症是一种以抑郁情绪为突出症状的心理疾病。其症状可概括为情绪低落,思维联想过程缓慢和动作减少这三个主症及其他表现。儿童青少年由于生理各方面的成熟,学习的紧张,神经系统承受的压力比较大,在遇到烦恼和挫折的情况下,特别是遇到重大灾难,受到严重刺激的时候,神经系统的功能很容易失调,以至发生抑郁症。抑郁症的产生和生物化学因素、社会心理因素和遗传因素有很大关系。心理专家表示,那些先天易感素质的儿童经历创伤性体验后容易促发情感性障碍。这是因为失败负荷过频过强时,易形成习得性无助感,进而可产生绝望感及抑郁症。比如父母离异等事件容易产生情感性障碍的危险,另外重大自然灾害等也特别容易诱发青少年抑郁症。

儿童青少年抑郁症最明显的症状是情绪急剧的、长时间的低落,具体的表现大都为伤心焦虑失望感,暴饮暴食或不饮不食导致体重变化;夜晚失眠白天困乏;不喜欢交际,产生反叛行为,逃学,成绩突然下降;抱怨身体不舒服,如头痛、胃痛、疲劳;吸烟酗酒等,更严重的甚至会产生自杀倾向。

从自闭症和抑郁症的成因上可以看出,大部分的自闭症和抑郁症患者都会受到先天条件的影响,大都由一定的生化机能发展变异的原因造成。生化机能的变异造成了一定的脑部损伤,影响了一部分患者的脑部功能和沟通能力,所以才造成患者的自闭倾向和莫名的抑郁情绪。

二、音乐治疗法的内涵

关于音乐治疗的定义,目前较权威的是美国音乐协会对音乐治疗的界定,即“通过音乐反应评估情绪与生理健康状况,社会性功能,交流能力以及认知技能,根据个人或团体治疗的需要设计音乐进程,并运用于音乐创作、音乐想象、音乐表演以及通过音乐的学习等诸多方式中,参与多方法治疗方案策划及评估。”音乐治疗是现代医学模式转移过程中,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物理学、美学和音乐等学科交叉结合形成的一种新型治疗方法[3](P216)。音乐治疗是一个系统的干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治疗师利用音乐体验的各种形式,以及在治疗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作为治疗的动力的治疗关系,来帮助被治疗者达到心理健康的目的。

音乐治疗是一种主动参与和体验。从音乐体验的深层次的心理反映来看,音乐能够使人产生意象、联想,帮助自我表现,唤起人的潜意识中存在的东西。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音乐作用于本我,也能抑制这种本能。音乐有助于增强自我,通过审美和情绪体验,使愿望得到最大的满足。

音乐治疗能够协调人体生理和心理的和谐。音乐中各种音响的有序律动,与大自然中的一切生命物体产生着异体同构的共鸣,人体也不例外。有科学家研究表明,音乐中的节奏模式和曲调体系在很大程度上与人体的调整节律有着奇妙的共通,格尔将此描述为“人类生理、心理的某些特征与音乐某些特征相类似”[4](P75)。通过音乐刺激人的大脑皮层系统,引起人的感情中枢的变化,从而引起人的生理、心理的变化,调节人体行为与情绪的节奏变化。

另有研究发现,患有自闭症和抑郁症的儿童青少年的音乐模仿能力比一些有音乐天赋的正常儿童还要高。美国自闭症研究院院长里姆兰博士认为,自闭症的音乐能力几乎是宇宙性的,尽管他们对外面的世界漠不关心,有的甚至没有语言,但他们对音乐大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有些孩子甚至具有超凡的音乐感和超强的辨音能力,因此在众多的方法和技术中,音乐疗法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

三、音乐治疗法的基本特征

(一)调适与诱导。音乐治疗法有助于调适不良情绪,诱导与培养健康心理。儿童青少年的情绪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且不善于调节,因此容易引发各种情绪困扰。利用音乐疗法,有助于调试青少年的情绪。当一个人处于悲伤、不满、压抑、痛苦中时,利用音乐可以让人的情绪得到发散,解开心中的情结,从而抒发情致,净化心灵,达到心理自助的目的。

(二)情感与互动。音乐活动是一种人与人交往的桥梁,当孤独、自闭和抑郁使人与外界的正常联系减少,产生孤独感的时候,音乐是弥补这种情感需要的一种良好手段。音乐活动为患者提供了一个通过音乐和语言交流来表达,宣泄内心情感的机会。因此,音乐成为一个人自我表达的媒介,是丰富自我情感和促进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

(三)刺激与反射。音乐刺激的内在机制是物理性的,我们通过听觉器官感觉到声音,听觉器官的神经纤维把声音喜好传导至丘脑和大脑的皮层系统,使它们立即处于兴奋状态。机体对音乐的某些物理反映包括自发的、无控制的反射。当我们听到声音时,下意识的敲打节奏。当音乐加速时,呼吸也随之加快,这就是无意识反射。一定的音乐成分,可明显影响神经系统,音乐对情绪的冲击会引起相应的生理反应,如血液循环、心率及呼吸过程的变化等。

四、音乐治疗自闭症和抑郁症的方法

(一)接受式音乐治疗

根据儿童青少年的心理状况,有针对性的选择一些与辅导对象此时情绪状态相似或者相反的曲目,反复播放,使他们在音乐的长期熏陶下性情得以陶冶,又叫聆听法。该法运用非常普遍,由于各国的文化传统不同和音乐治疗的发展处于不同的阶段,所以又有不同的聆听技术。

接受式音乐治疗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听觉统合训练,由法国耳鼻喉科医生布拉德所创。他通过聆听一组经过滤和调制的音乐,校正听觉系统对声音处理的失调现象,并刺激大脑皮层,从而改善行为紊乱和情绪失调。治疗中,针对儿童自闭症状,聆听随机删除了低频和高频的音乐,音量不超过85分贝。当音色、旋律、节奏变幻融为一体的时候,孩子处于“休眠”状态的神经细胞被激活。有序和随机的交替刺激信号起到了唤醒、催进激励、安宁抚慰、宣泄等生理和心理作用,从而获得药物和人际交流所无法达到的效果。

对儿童青少年抑郁症进行音乐治疗的主要方法就是接受式音乐治疗。通过聆听不同类型的音乐,可以有效帮助患者改善心理环境,具体表现为:1、改善抑郁心情。儿童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多情绪低落、无精打采、容易悲伤,失去了享受快乐的能力,整日郁郁寡欢。而有针对性地选择音乐治疗的曲目播放,可以帮助患者放松心情,唤起美好的回忆,从而使患者能够以更加明朗的心情投入到学习和人际交往中去。2、恢复生活和学习能力。儿童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意志活动通常很低,暴饮暴食,逃课叛逆,很难专心致志地学习。接受式音乐疗法可以帮助儿童青少年患者重拾对外界事物的兴趣,并通过细致的聆听帮助患者较长时间集中精力,从而能够专心致志地工作和学习。3、改善睡眠状况。抑郁症患者大都伴随着一定程度的失眠症状,通过抑郁症的音乐疗法,能够使患者更快地进入深度睡眠状态,可以有效缓解失眠出现的频率,从而大大改善抑郁症患者的睡眠状况。

(二)主动表演法

主动表演法就是利用特定的音响变化与特定的感情变化的复杂对应关系,让参与心理辅导的人参加一些艺术实践活动,即用一定的高度、长度、力度、旋律、节奏、节拍等表现手段,经过演奏、演唱等创作塑造感人的艺术形象,如唱歌、跳舞、乐器演奏等,使他们投身于创作表演的过程,体验艺术的感染力,通过联想、想象等一定的情感意向,使自身的心理状态在表演或创作中被音乐所同化、感染,达到心理共鸣,更好地抒发自身情感,引发自身情感的宣泄。

(三)培养音乐技能

我国香港、台湾地区有音乐治疗师发现,培养音乐技能,如歌唱、器乐演奏,能够转移注意力,大大淡化青少年抑郁情绪甚至自闭症儿童异常玩耍行为和自我刺激行为的出现,减少自言自语的说话方式,促进对外界生活的兴趣,塑造正确行为。音乐治疗的核心理念是通过音乐来获取音乐之外的东西,即在音乐体验过程中情绪、行为及思想观念产生改变,使患者有更强的适应性,得到身心成长。但音乐技能和智能的训练与发展是贯穿音乐治疗始终的不可忽略的重要手段。譬如自闭症人群普遍对音乐敏感,个别甚至天赋异禀,音乐知识技能的积累极有可能为患儿的将来提供发展的机遇,忽略、无视音乐技术的训练很可能过早扼杀孩子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对于自闭症儿童的训练康复还应考虑发掘他们的潜能,并加以培养,使之或许在专业的道路上可以有所发展。

五、小结

音乐是自我表现和情绪释放的方法之一,心理压抑和自我抑制是形成抑郁的一个重要原因。欣赏音乐正好能满足这种需求,为儿童青少年提供一个适当宣泄情绪的平台,并把人的意识带到一定的深度,进一步探索和发现自我,帮助了解和发展自己及他人,从而达到心理的调节。总的来说,音乐治疗为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状的改善和人格培养,自闭症患儿医学治疗之外的辅助治疗提供了一定的帮助,起到很大的改善作用[5]。作为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和手段,音乐治疗在儿童青少年自闭症和抑郁症的治疗中应该能够起到恰当的作用。

[1](美)蒋琳(主译).朗文医学大辞典[Z].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2]宋风波.儿童自闭症的表现及心理治疗方案[J].中国社区医师,2007,(23):49-51.

[3]张鸿懿.音乐治疗学基础[M].北京:中国电子音像出版社,2000.

[4]姜乾金.医学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5]沈靖.音乐治疗及其相关心理学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 2003,(1):176-178.

On the Musical Treatment of Adolescent Autism and Depression

FAN Jing
(School of Music,Fuyang Teachers College,Fuyang236000,China)

At present,autism and depression have become the common mental illnesses in the adolescents.This paper states the concept and feature of musical treatment,and introduces the way of treating the adolescents suffering from autism and depression by using the musical treatment.Through the treatment we could gradually relieve and even remove the ill symptoms of autism and depression,making the adolescent patients restore to health.

musical therapy;depression;autism;adolescent

B844.1

A

1009-9735(2010)03-0151-03

2010-03-16

2009年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关于音乐对青少年心理创伤复原作用的研究”(2009SK234)。

范静(1979-),女,安徽阜阳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音乐治疗。

猜你喜欢

自闭症情绪青少年
青少年发明家
关爱自闭症群体应从消除误解开始
“基因剪刀”或可减轻自闭症症状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自闭症是个什么鬼?
自闭症孩子画作中国美术馆展出
情绪认同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