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这不是一个幽灵——苏珊·桑塔格《9·11一年后》个案分析

2010-08-15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文教资料 2010年18期
关键词:虚构性桑塔格报告文学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武 岳

“哲学是反思的(reflective)”,因此它的任务就不仅是要思维某种客体,而且要思维这一思维着某种客体的思维;因此”哲学所关怀的就并非是思想本身,而是思想对客体的关系,故而它既关怀着客体,又关怀着思想。”

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

2001年9月11日,美国发生了震惊世界的的“9·11”事件。一时间整个美国社会被一种恐惧,惊慌的情绪笼罩在阴影之下,继之而来则是愤怒、悲伤与不满等各种情绪交织而成的负面情绪大潮。这个时刻,小布什政府成功的借助此次事件,将群众愤怒的矛头转向了美国既定的世界恐怖主义发源地国家,并在两院通过决议向伊拉克发兵。时间恰好在“9·11”时间之后的一个年后的纪念日,在这个国家仇恨不知应被引向何处的时刻,美国女作家苏珊·桑塔格发表了一篇表示对此反思的文章,名为《9·11一年后》。书中对布什政府借9·11之际煽动群众的复仇心理并以此达到发动战争的做法予以抨击,然后深刻揭示了“没有不终结的战争;却有一个相信自己不能被挑战的国家宣称要扩张权力。”这个被小布什政府掩盖的真相。

苏珊·桑塔格的这篇文章短小精悍,只有2000字出头。文中涉及到的关于一年前那次灾难的事实情景非常之少,少到我们几乎找不到什么具体的痕迹。“大家都知道,一张照片胜千言。我们将重新体验那次事件。将会采访生还者和采访受害者的家人。”似乎只能从这一句中得知一些一周年纪念时那些模糊的影像。只有这样近似不准确的话语描述。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讲,我不敢确定这是一篇非虚构文学作品,但是从两个方面来观察一下这个问题,我们也不难得出结论。

一、虚构的定义,说的专业一点,应该是讨论虚构性与非虚构性之间的关系。

关于这个问题,《百年报告文学问题流变态势》对其做了不错的阐释“‘虚构这个词本身就意味着:印在纸上的词语并不是用来指称某些在经验世界中给定的现实,而是用来表示没有给定的现实。’伊瑟尔的这段话实际上在标明虚构性的同时还道出了非虚构性的内涵,既文本所呈现的是经验世界中给定的现实,是一种不以主观想象为转移的、与特定历史与现实时空所发生的事实相符合的特性。”这里就产生了两个个关键词:事实和现实。依照上文的阐释,事实是在特定历史与现实时空中发生的,是一种产生与客观世界中的行为以及它的过程和结果。很明显,主观意识是与其相对的概念,影响着它的产生但不影响它的客观性;现实则与主观意识紧密相连,“给定的现实”,经验体会过的发生和未曾经验体验过的也可以发生,而给定的客体就是“现实”。苏珊·桑塔格的这篇文章在这个定义的验证下,似乎并不符合“事实”这一客体的要求,应为她的文本基本上没有什么是发生在客观世界中的事实,而全是主观的意识。同时也不像是符合或不符合给定这一说法的“现实”,她给出的文本更多的是类似经验之类的议论,或者换一种说法,是一种思考。这种思考从本身来说,并不具有客观性,但却是客观事实的影子,如影随形,一者的消亡亦会祸及对方。“自去年9月11日以来,布什政府就对美国人民说,美国正处于战争状态。但这场战争具有特殊性质。考虑到敌人的性质,这似乎是一场看不到终结的战争。这是哪一种战争?”这一句话看起来——就其文本呈现出的状态来看,确实是一篇时事评论的开头,而她下面的所有叙述,议论建立的基点都是在这“9·11”一事件之上的:每一句批评,每一个分论点,以及最后的结论。同时这些叙述和议论架设在“9·11”这个事实之上而又超越事实,它没有传统新闻和报告文学中的事实事件陈述的部分,没有使一个事实具有故事性的“故事”;也没有使一个现实具有历史性的陈述和材料。面对这样一个文本,我们似乎是要将它划归非虚构文学做品了,但是光从一个角度看问题是不够全面的,我们还应该再从另外的角度分析一下这篇作品。

二、文化批判性与跨文体性。

这两个概念我是在《百年报告文学文体流变批评态势》中借用来的。“如果说非虚构性在报告文学规范中侧重于文本客观呈现层面,文化批判性侧重写作主体的主观诉求层面,那么跨文体性则以艺术表现层面跻身这一规范的三元素中。”可以看到,与非虚构性相对的文化批判性和跨文体性是构成报告文学文体规范的另外两个重要元素。而在书中作者也对这两点有明确的阐释“而后者(非虚构的文学体)则主要通过艺术性的语言表达,再现生存现实的状态与趋向,并表明写作主体对此的文化理念与价值取向。”“这种维生素(跨文体性)使报告文学在不断形成规范的同时,又不断使之发生转化,变异,从此意义上说,跨文体性在报告文学历时时态的运作中是作为最为活跃的成分而存在的。”当然我认为将苏珊·桑塔格的这篇归结为报告文学有点不妥,但就其非虚构文学性而言,报告文学的文体规范中这两点还是很重要的可借鉴元素。因为,它们在文本所呈现的客体之上提到了两个个重要的概念,那就是主体与载体。苏珊·桑塔格本人也从事记者的工作,她对于类似田野工作——《百年报告文学问题流变批评态势》中引用为田野调查——的采集事实工作亦非常熟悉。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写作这篇文章之前她必然对整个“9·11”做过确实的调查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理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观点。同样的,她对于文学的形式与内容与福楼拜以下的一系列观点相似,认为形式——文学的形式——与内容并不是可以拆开的,那是一种血与骨,灵与肉的关系。那么,在一周年之际,用这种方法写作,我认为,可以被认为是一种转化与变异。因为,虽然作为非虚构文学的报告文学没有“随意构造历史叙事的自由”,但是,正如我开头引用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中那段话所说的那样,非虚构文学并不应该抛弃而且也没有抛弃思维着客体的思维,尽管它看起来是那么的想隐藏住它。“互文性”应该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把钥匙。

把美国的新外交政策说成是战时采取的行动,就能够有力地制约主流社会就实际发生的事情展开辩论。这种不愿意提问题的态度,在去年9月11日袭击事件后就已立即变得明显起来。那些反对美国政府使用圣战语言(善对恶、文明对野蛮)的人士遭到谴责,被指容忍这次袭击,或至少是容忍袭击背后的怨愤的合法性。

在“团结必胜”的口号下,呼吁反省就等于持异议,持异议就等于不爱国。这种义愤正是那些掌管布什外交政策的人求之不得的。在袭击一周年纪念活动来临之际,两党主要人物对辩论的厌恶依然很明显——纪念活动被认为是继续肯定美国团结一致对抗敌人。

这种纪念,可服务于多个目的。它是一个哀悼日。它是对全国团结的肯定。但有一点却是明白不过的:这不是一个全国反省日。据说,反省会损害我们的 “道德明晰度”。有必要简单、清楚、一致。因此,将不会有语言,但会借用那个仍有可能雄辩滔滔的过去时代的语言,例如两党都受用的葛底斯堡演说。但林肯那些演说不只是鼓舞人心的散文。它们是大胆的讲话,在真实、可怕的战时阐明国家的新目标。第二次就职演说敢于预言继北方在内战中胜利后必定形成的南北和解。林肯在葛底斯堡演说中所颂扬的自由,其关键是承诺把结束奴隶制作为首要任务。但是,当林肯这些伟大的演说在纪念“9·11”的活动中被援引时,它们就——以真正的后现代的方式——变得完全没有意义。它们现在成为高贵的姿势、伟大精神的姿势。至于它们伟大的原由,则是不相干的。

很显然,桑塔格在这篇文章里隐藏了作为事实客体,发生过历史。当然并非刻意,这是政论性的文学作品。她将它们隐藏与思考之下,但依然可以让人——如透过皮肤清晰的看到血管中血液的流动那样——察觉到思考着的客体,历史。在赫然的文化批判性之下非虚构性也赫然的凸现出来。她的观察,思考,论证,总结——对于“9·11”事件——忠实的记录了一个反思传统与现状的弱势文化群体中人在历史大潮中对于发生的历史事实的思考,它同时记录了促成客体的思想以及思维客体所产生的思想。跟报告文学在文本的历史事实中反映文化批判性不同,这种文体在文化批判性里透露出历史事实。综上所述我认为,苏珊·桑塔格的这篇文章应该算作是一篇优秀的非虚构文学。虽然我觉得讨论其非虚构性应该只能算是个引子,但是通过讨论,我们还是可以看到非虚构文学的概念与实体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差异。但就感觉上而言,优秀的非虚构文学作品,就像桑塔格的这篇和传统的报告文学作品那样,都是同时具有形式和内容上的统一;如果抛弃了思想或者事实这两者的任意一个,那作品就不可称之为完整的,有血有肉的;那必然是僵尸或幽灵。

[1][美]苏珊·桑塔格.同时.译文出版社,2009.1.

[2][英]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12.

[3]何兆武,陈啓能主编.当代西方史学理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4]王晖.百年报告文学问题流变批评态势.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虚构性桑塔格报告文学
充实中国报告文学的理论一翼
桑塔格研究“新浪潮”中的特点与走向
——芭芭拉·秦访谈录
《史记》的虚构性与传奇性
论《法国中尉的女人》元小说叙事策略
阵痛与激情:1979—1989年的灾难报告文学
浅析如何写好报告文学
桑塔格的成功与60年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