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到底要宣扬谁的个性——备课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2010-08-15党怡
党 怡
(扬州市育才小学,江苏 扬州 225001)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是完成各科教学目标的关键。所以,在教师自身的教学活动中,是不遗余力地苦心运筹;在学校的教学管理中,更是竭尽能事齐抓共管,以保证教学高效率、高质量。
我发现,在倡导“个性化”备课的今天,各种充满个性风格的教学设计比比皆是,在备课活动中,只要是自己熟知的形式和内容都可以不理睬,把大量的精力置放在力求“出新”方面,看看谁的设计最独具匠心,别出心裁,却忽视了一个问题:个性备课,难道就仅仅是教师个体的性格展现吗?仅仅是为了致力于形成教师个人独特教学风格吗?
老师上课,备教材用了很多功夫,但上完课后,有时觉得没有课前预想的那么好。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认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教师对学生的情况了解不够,没有关注学生的学况。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新的教学理念不是让每个学生得到参考书中的结论,而是让每个学生都学会得出结论的方法,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这样看来,备课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关注学生,了解学生,让学生有兴趣、有热情、有能力完成学习。这几个方面都考虑周全了,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过程中更多地关注学生,备出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课。
在课堂上真正给学生自主的机会,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自主发展空间的宽大,而教师则随着学生的“学路”调整“教路”。在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学生学习过程的管理与调控,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学习方向发展。
一、尊重小学生的个体差异
掌握了小学生共同的身心特点,便于教师在教学中照顾大多数,但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还必须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备课时,我们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确立自己所适合的教学方式。而“二次备课”则是指教后反思,通过总结学生在课堂上的实际表现,哪些策略比较适合他们,而哪些不适合,以便未来更好地应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比如在给三年级学生讲《菩萨兵》一课时,因为现在的孩子对“长征”缺乏应有的概念,学校又地处平原,所以对课文中的内容不太理解,难以体会到朱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如何克服各种困难帮助藏胞,以及对藏胞那种发自内心的关怀与爱护,这时,教师就要简介有关的时代背景,介绍高原地区的生活特点,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说:“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日: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所以对学生的事先了解是非常重要的,这种了解不仅指对学生整体的了解,而且包括对学生差异的了解。例如,针对学生学习程度的不同,可以在备课时准备不同的问题以提问不同的学生,尽量使他们都能回答出来。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怀,自己在学习上的进步,从而进一步提升学习信心。在作业布置上,也可以采用分层次的方法,这虽然会增加老师的工作量,但效果很不错。
二、激发小学生的创造潜能
新课标就语文学习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其实创造性是与个性密切相连的。如果缺乏个性,那么创造性就无从谈起。在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有意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关爱和呵护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教师必须认识到小学生虽然年岁小,但已具备创造性思维能力。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只有在这个理念的指导下,我们才可能对学生的创造力给予充分的关注。
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参与到对课文的理解中。在对课文进行讲解的过程中,我们的任务不是告诉学生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有什么重大意义,而是教会学生去发现,去创造。
如《做一片美的叶子》是苏教版第五册的一篇课文,描写了大树的美、叶子的美,揭示了大树和叶子的内在联系,阐释了大树和叶子结为一体、相互依存的道理,抒发了作者“做一片美的叶子”的思想感情,读来琅琅上口,给人一种美的感受,实在是一篇充满智慧的好散文。但三年级学生理解领悟能力还不是很强,能否领悟其中的道理,我实在有些担忧,于是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作了这样的设计:
让学生在疏通课文的基础上,扣住“美”来具体理解,感悟作者对树与叶的体悟。首先,抓住“大树像一朵绿色的云,从大地上升起”这句话,以“绿色”作为贯串全篇的基调,再通过揭示每一片叶子的形态各异和季节的交替更迭而不断变异的色彩,显示出自然界丰富多彩的形态美和色彩美。其次,揭示了内在联系的哲理美。“绿叶为大树而生”。它接受阳光的照射,进行光合作用,酿造生命的乳汁奉献给大树,使大树茁壮、葱翠地成长。这是多么可贵的奉献精神啊。另外,这“美的叶子”装点大树,奉献乳汁,最后化为护树的养料,但它们一点也没有居功自傲,而是自觉地让大树把它们“结为一个整体”,在大树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因为它们知道,如果没有大树,这“美的叶子”就会无所依附,更表现出一种难能可贵的谦逊自处的精神。最后,是由物及人、生发联想的情意美,美的叶子、美的大树,美在哪里?就美在互相支持,共同发展,焕发出无穷无尽的生命力,这如同人类社会一样,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像叶子,为生活的大树输送营养,使得生活之树蒸蒸日上,茁壮成长。就这样,通过一层层揭示主题,学生反复体味,情感不断提升,感悟也就水到渠成,得到理性的升华。
三、教会学生合作与探索
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我认为,这里所说的综合性学习方式就应包括人们之间的合作和个人的探索。
合作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师生之间的合作,这时教师起主导作用,比如讲授一篇课文时,教师应及时把重点、难点问题提出来,并和学生共同探讨,以避免学生在发挥主动性的同时也迷失方向。在共同探讨的过程中,教师不仅应引导学生掌握新的语言和文字,而且应引导学生发现文章所蕴含的社会价值。二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这时学生成为完全的主导。比如,讲《恐龙》这篇课文,在让他们搜集了相关的恐龙资料的前提下,分小组讨论。同时给每个小组一个不同的侧重点。第一组是恐龙的外形特点,第二组是恐龙的不同种类,其他还包括“生活习性”、“活动情况”等,讨论完了就分组展示自己的成果,而其他小组可以进行补充,这样就使得学生在小组合作和班级合作中达到相互促进的目的。
总之,在理解课标,吃透课标的前提下,备课应将学生放在一个主体的地位上,同时还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主导”与“主体”的关系,这样就能把语文课上得很精彩,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1]于永正.个性化备课经验[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赵才欣,韩艳梅.如何备课[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
[4]王其华.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思考[J].中小学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