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州软件服务外包低端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2010-08-15郑洪静李金祥戴涵莘高小惠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外包苏州软件

郑洪静 ,李金祥,戴涵莘,高小惠

(苏州市职业大学,江苏 苏州 215104)

服务外包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近年来,国家制订了一系列支持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对服务外包企业和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机构(含大专院校)的财政投入。一些跨国公司、服务外包企业已与高校及软件学院签署了校企联盟合作协议,促进开展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培养服务外包人才是促进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也为大学生的就业拓宽渠道,提高大学生就业水平,达到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目的。

一、苏州服务外包的基本特点与发展趋势

1.基本特点

苏州作为国务院批复的20个国家级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之一,其服务外包业起步早,发展势头迅猛。目前,苏州的服务外包产业结构已渐趋合理,呈现出如下特点:

第一,服务外包规模走强。据资料统计,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不利局面下,苏州2009年服务外包逆势增长明显,全市服务外包合同金额13.98亿美元,同比增长122%;离岸接包执行额8.71亿美元,同比增长93%。苏州的服务外包产业飞速成长,累计在商务部服务外包管理系统中注册登记的服务外包企业数达到793多家,从业人数8.87万人。2009年苏州市新增服务外包从业人员4万人,服务外包人才培养3万人次,专门用于服务外包业发展的载体建筑超过200万平方米。第二,外包领域呈多样化,软件外包占优势。苏州服务外包业已初步形成了软件设计、动漫制作、研发设计、医药研发、金融数据处理和现代物流等六大外包产业集群。作为全市服务外包产业的“桥头堡”和“先锋队”的园区,已形成一个稳固的“金三角”结构:ITO(软件外包)企业占39%,BPO(业务流程外包)企业占29%,KPO(知识型外包)企业占32%,分占园区服务外包产业的三分之一。近年来,苏州的IT0企业在国内已形成较好的行业口碑,最为突出的是新宇软件已连续2年入选“中国ITO 10强企业”。 第三,外企融入外包,服务外包增速加快。目前,世界500强企业有100多家在苏州进行投资,其中一些外资企业在苏州设立独立研发机构,这些机构除了服务于企业自身外,有些研发中心开始承接集团外的研发外包。

2.软件服务外包发展趋势

目前,苏州的软件服务外包呈如下发展趋势:一是软件与服务外包正成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 “绿色引擎”,其利用不足于来料加工制造业20%的单位GDP能耗达到20倍的经济增长贡献率。二是软件与信息外包逐步向智能外包等高端发展,技术型、知识型的比例越来越高,服务外包所需的知识技术水平也不断提高。三是ITO业务基础良好、发展迅速,KPO(知识流程外包)潜力巨大。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将进一步带动ITO的发展,更高附加值的知识流程外包正在兴起。四是生产性服务外包正在成为新的增长点。生产性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企业,特别是实力较强的制造企业都开始不断地将生产性服务外包出去,使之日益成为新的增长点。2009年,苏州出台了《全市促进服务外包产业跨越发展的实施意见》,力争在软件外包、动漫创意外包、金融外包、医药研发外包、物流外包等领域各培养1-2个产业亮点。软件外包已成为苏州服务外包发展的重点。

二、软件服务外包发展呼唤人才的培养

发展服务外包的关键在人才,尤其是一大批高素质的服务外包专门人才。通过走访外包企业调研发现:企业紧缺的不是“订单”而是“人才”。中国虽然具备大量软件业初级人才资源,但人才在“硬技能”(如语言技能、服务交付能力)和“软技能”(如实践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项目管理技能)两个方面,与其他领先的外包地区均存在差距。尽管每年都有大批IT专业毕业生,但软件与服务外包企业依然感到缺乏具备相关经验的实用型人才。随着中国软件与服务外包业的迅速发展,服务外包人才的紧缺已经成为制约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瓶颈。

教育部十分重视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所承担的重任,与商务部紧密合作,按照国务院的要求,联合下发了《教育部、商务部关于加快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文件对促进服务外包领域全国2009年新增20万高校毕业生就业,20个示范城市加快专业结构调整,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校企合作,加快培养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提出了具体的措施。要求“示范城市的地方高校计算机学院要转型培养应用型人才,示范城市的各类高校在服务外包产业所涉及的专业,要增加服务外包专业方向,加快专业结构调整,多种形式共同开展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工作。”苏州市政府也高度重视对这类人才的培养,出台了《关于加快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若干意见》,指出到2013年,苏州全市要培养和培训服务外包实用人才10万人,建立由本地高校、职业院校、社会培训机构和服务外包企业共同组成的服务外包人才培训网络,吸引大学生就业8万人。政策的产生与就业前景的变化,激励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近年来,苏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主动地调整自身专业结构,不断适应市场和社会需要。

三、苏州软件服务外包低端人才培养模式

1.软件服务外包人才结构

分析软件服务外包企业,外包人才分为三个层次,其结构呈现“金字塔”型。不同层次的人才具有不同的素质要求。一般来讲,底层是基础的软件开发人员,即低端的技能人才,基本能力要求是编写代码、技术文档,以及与团队成员和项目经理共同完善设计方案,要有较强的专业技术能力和表达能力。中层是数量较多的具有丰富经验的项目经理人才,即中端的管理人才,应该具有很强的沟通和团队领导力,了解客户需求,能够对项目进行系统分析、模块化分析,能协调各种资源并掌握项目进度和进行质量控制。这类人才需要具有多年的从事软件行业的工作经验。最高层兼备技术和管理能力,具有外包市场开拓能力,是软件服务外包的高端人才,或称高级人才。该类人才应该熟悉国际化企业工作管理模式,能够紧跟世界前沿技术动态和趋势,掌握国际标准和规范,熟悉对方的文化,参与国际软件竞争和市场开拓。但是这三个层次的人才并不是独立的,它们是以下层为基础,以上层为升华,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三层中需求最多是的底层人才,因此加强底层技能服务人才的培养是最首要的问题。

2.以软件与服务外包职业学院为载体,加快软件人才培养

借鉴服务外包大国印度的人才培养特色,重视软件职业教育。印度的软件人才主要是通过职业教育而不是高等教育来培养的,其优势在于大大降低培养成本和使用成本的同时,缩短了培养周期。教育部也高度重视服务外包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出了加强示范性软件职业学院的建设措施。苏州在该领域已率先起步,拥有全国首家独立建制培训服务外包人才的高等学府——苏州工业园区软件与服务外包职业学院。该学院不同于其他职业学院,其培养模式具有创新之处:一是该院师资力量均来自跨国企业或服务外包企业的资深工程师,具有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二是建立了以从事软件与服务外包为目的的人才培养目标,推动了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体制、培养模式的改革,对培养一批“具有良好法律意识和团队精神,具有一定英语沟通能力、软件工程能力和熟练编程技能,善于学习的技能型软件初级编程”人才起到了积极作用。

3.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形成高职专业特色

在印度有很多毕业生并不急于找工作,而是直接进入专业的软件培训机构,接受实用度相当高的技术培训。借鉴印度经验,加强学校、培训机构和企业的合作,通过课程置换、项目实训的形式,达到“学习和就业零距离对接”的目的。实行“1+1+1”的“三明治”式的培养模式:1年学习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初步养成学生自主教育、自主学习、自主管理的能力;1年学习专业课程,通过参与研究性课程环节、参与专业老师的项目环节或参与各类大赛加强专业素养的形成;1年通过与培训结构或企业合作完成实训,将现有企业成熟的技能培训课程,以转化或置换的方式成为高校日常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使之在学习期间就充分掌握企业需要的职位素质和专业技能,把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融为一体,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和应变能力等这些职业岗位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和锻炼,实现学生就业和企业用工的顺利对接。通过该模式的学习,学生既可以掌握工作中需要的部分技能,又可以在过程中学会设计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了解企业文化,大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综合素养,能快速实现由学生向社会人的角色转变。

苏州拥有多家优秀服务外包人才培训中心,如NIIT-SSTT教育培训中心、风云教育培训机构、索迪教育培训中心、苏州软件(微软技术)实训基地等,借鉴“达内企业”IT培训“先培训后付款,第三方担保”的产学研结合培训新模式,加强学校与知名培训机构的合作创新,造就品牌技能服务外包人才。

4.搭建公共学习平台,培养企业内部软件外包人才

随着服务外包订单的增多,一些软件企业希望通过对内部员工培训,使其成为满足服务外包要求的人才,但是内部培训对企业的要求较高,且收效低。因此由政府和企业共同合作(共同投资、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模式将成为企业内部培训软件外包人才的有效途径。在该模式下,政府搭建公共学习平台,行业内企业共同维护平台学习资料,企业员工通过授权学习所需的专业知识,解决技术需求、人才需求和相同的外包业务承接领域需求。该模式大大强化了企业间的交流,为企业培养软件外包技能人才解了燃眉之需。

四、总结

软件服务外包产业是苏州的主导产业,人才紧缺已成为制约该产业快速发展的瓶颈,我们要充分发挥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职能,加快软件与服务外包低端人才的培养,深化产学研结合,为高职毕业生高质量的就业提供保证。相信苏州市在政府、培训机构、企业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和推动下,能够不断培养出服务外包业的专业技术人才,使苏州市的服务外包产业做得更强、更大。

[1]鲍务英.浙江省服务外包人才培训雏议[J].浙江统计,2009(4).

[2]苏州国际科技园.走进科技园[EB/OL].http://www.sipac.gov.cn/zjkjy/.

[3]庞鸿藻.应用型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8(3).

[4]李可学.高职院校“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8(5).

[5]刘玉理.国内外高技能人才培养情况及发展趋势[J].潍坊高等职业教,2008(4).

猜你喜欢

外包苏州软件
Pingtan in Suzhou 苏州评弹,值得一听
苏州伴宅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禅宗软件
软件对对碰
论“互联网+”时代档案服务外包的问题与策略
即时通讯软件WhatsApp
业务外包在“慕课”中运用的分析
开展铁路电务设备维护外包的分析
丰富多彩的Android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