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演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尝试

2010-08-15崔慧霞

文教资料 2010年25期
关键词:课件能力课堂

崔慧霞

(华南农业大学,广东 广州 510642)

近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逐渐普及,高等教育成为提高国民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手段。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以适应未来日益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是教育工作者的基本目标。本科教学不只是传授基础的、前沿的知识,更要传授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品质,使学生具备潜在的发展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表述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发展和创造知识的能力,我在高等院校从事公共政治理论课教学多年,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教学改革的探索,发现采用课堂演讲的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公共政治理论课的兴趣。

一、在公共政治课堂上采用课堂演讲法的作用

(一)培养了学习兴趣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授课对象是大学本科二年级的学生,这些学生的年龄基本上处在20—21岁之间,他们思维活跃、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借助于互联网,他们对世事的观察比较敏锐,有比较强烈的表达欲望。《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涉及的学科知识多,内容广,理论机理深,在课程总课时数紧、教学内容多的情况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之能进行探索性学习,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因此,从开学初期,我就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资料收集的情况,在整本教材十五章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目(章、节、目)作为内容,以团队或个人为单位进行课件制作、课堂演讲。在布置这一作业时,我并没有硬性规定要多少张幻灯片,而只是要求学生所作的课件能让读者(听众)从原来对此内容一无所知到有所知、有所解。建议他们为了使课件内容更有可读性,加上与内容相关的视频资料、网上链接、图片、新闻报道、案例分析等。在此基础上,我鼓励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课堂演讲。可以是一人主讲;也可以由两人一组,采取问答形式进行;还可以多人组成,采用话剧形式、电视台主持人与嘉宾形式、甲乙两组辩论形式等。不管哪种形式的课堂演讲,我都要求学生要留出演讲的三分之一时间,给观众提问,演讲人回答问题。演讲分为两个环节:(1)三分之二的时间由演讲人进行演讲;(2)三分之一的时间则是回答问题环节。通常我会安排总共20个学时左右的时间,给学生进行课堂演讲。演讲活动是在我的指导下进行的,我在整个演讲活动中,充当策划者和组织者的角色,做好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环节的指导工作。事前,我在发动学生课堂演讲的同时,采用一定的检查手段,如演讲前看学生演讲的课件、讲稿、参考资料;了解演讲的形式、参与的人数、演讲的内容等,放手让学生设问—自学—讨论—归纳总结等。事中,注意提醒学生把握演讲时间,人员分工合作。事后,作演讲点评并打分。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这一课堂教学活动,作为策划者,我向学生言明,所有参与这一课堂活动的同学,不管是课堂演讲的,还是提问者,都可以在平时成绩里得到加分,通过分数激励,以及学生能力的培养(口头表达、资料收集、文字整理、时间掌握、成员配合、组织领导)督促学生自觉学习。为了准备课堂演讲,学生们自觉地阅读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在准备演讲的过程中,学生的求知欲被大大激发了,学习的兴趣也大大地增强了。

(二)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采用传统的大学课堂讲授方式,教师在四十五分钟授课时间内几乎唱主角,教师只管讲,学生只管听,学生会因为在课堂上无法展开思维,只能被动地接受现成的结论。这样必然会阻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即使遇到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也会由于教师的自行揭秘和暗示结论而失去思考的吸引力,这样的教学导致学生思考能力下降。而课堂演讲就是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1]。

“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师生之间教与学的互动模式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及潜在的发展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演讲能较大地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使其能主动进行研究性学习,以提高学习效率。演讲的提问环节刚开始,学生不太适应,提问者少,即使提问,也是不太切题,或提出显而易见的问题。随着越来越多演讲活动的开展,年轻人的好胜心也被大大地激发了,后面演讲的学生注意吸取了前面演讲学生的经验,避免了他们所犯的错误,加强了演练次数,精心准备课件,增加课题设问、视频、解说等辅助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不管是以个人的,还是小组的方式参与,学生的演讲技巧越来越娴熟,听众的提问也越来越“专业”了。在课堂演讲中,学生们从被动参与到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采用一问一答、一问多答、多问多答,或快节奏、联想式、归纳性问答。有的小组回答不出台下同学所提的问题时,台下其他知道的同学主动回答,甚至是争着回答,营造了一个轻松、活泼的课堂环境。在这热烈的课堂气氛中,学生的学习潜能逐渐被挖掘出来,思维能力和求知欲望进一步得到激活,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提高,达到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总结归纳能力,激活学生潜在的发展能力的教学目的。

(三)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对所学的知识能正确表述和应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

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之一是让学生进行课堂演讲。人可以在群体中发展自我、发展个性,学生在课堂演讲中需要与他人进行合作,与老师、同学进行交流。学生们在积极地参与课堂演讲的尝试时,也就掌握了教材内容。学生们在所进行的课堂演讲使他们的综合运用能力发挥至极点时,知识积累也扩展最丰富,这是任务型教学在思政课的应用。

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在活动中进行认知,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课堂演讲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导,也是学习的引导者、活动的组织者。学生课堂演讲的教学形式,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学生通过收集整理资料、备课、制作课件、课堂演讲、课堂回答问题,初步学会了借助报刊、互联网、电视台、图书馆等获取所需信息,并付之应用,激发了他们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热情,提高了综合运用能力。

教师在进行课堂演讲前,对课堂演讲应有明确的目标指向和具体的操作要求,促使学生演的内容要根据教材的知识点展开。根据教材内容与社会现实相结合原则,许多学生在演讲中都注意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大学生关心的问题,演讲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学习经历和社会实际。例如,2008级包装工程班的王曾惠和程国星,从大学开设毛邓三课程的意义谈起,对当代大学生学习毛邓三课程的态度进行分析,进而阐述科学发展观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指导意义。2008级营养班的邵少玲根据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内容,作了“两岸圆梦‘大三通’”的主题演讲,详细地讲述了海峡两岸‘大三通’提出的历史背景、意义,演讲既忠实于教材,又丰富了教材内容。2008级食品工程的姚玮琪的演讲题目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在演讲中,提出每个大学生都要做一个有利用价值的人的观点,得到了台下许多同学的认同。2008级建筑学的梁嘉健的主题演讲是“传统文化、何去何从”,他根据广州恩宁路改造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学本专业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引起了同学们的共呜。

在课堂学生演讲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大脑始终处于一种激活状态。这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口头和笔头操练的机会,他们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培养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演讲还为他们的自我评价提供了标准,使他们树立了自信心,产生了成就感,对他们进一步学好马克思主义理论起到了强大的推动作用。

二、教师在课堂演讲教学活动中的作用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有待于广大教师不断努力。课堂演讲只是教学形式的一种。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利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互换,使教学过程成为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形成教师、学生双主体螺旋式成长型教学理念。这种活动发挥了学生学习自主性较强的优势,促进了师生知识互补节奏的加快,寓教于乐,教学相长,教师在学生的主题演讲中丰富了知识,学生在课堂演讲中提高了能力,加强了教学活动的双边互动,由此也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通过活动,学生实现了全体发展、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不仅注重了潜力的开发,而且培养了创造能力,得以不断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但运用课堂演讲的教学形式会占用课时,如何处理好教师讲课与学生演讲的关系?我在教学探索中的体会是:缩短授课学时,通过简明扼要、系统全面地向学生概括出课程、具体章节的知识框架结构,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基本的轮廓,熟悉课程、章节内容及其间的基本关系,明确学习的重点、难点。知识框架结构是形成丰富知识体系的基础,具有基础性、基本性、概括性、简约性等特征,易于学生接受和理解,显示出教学的高效性。

[1]蒋雪琴.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学习方式的转变,2009-3-13.http://www.dyzx.org/e_showarticle.asp?articleid=340&userid=286.

猜你喜欢

课件能力课堂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抄能力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