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淘气幼儿的教育方式探析
2010-08-15高文
高 文
(山东大学 威海分校 幼儿园,山东 威海 264200)
童年的记忆总是让人品味和遐想,而串起美好时光的恰恰是我们那些或多或少顽皮淘气的事例。淘气,是童年率真的天性表达,而淘气幼儿却往往是家长和老师的头疼对象。一提到淘气幼儿,我们的脑海里总会浮现出如此情景:他们在课堂上随意打断老师的话,恶作剧造成教室混乱局面;他们不遵守班级常规,任性霸道,常常在幼儿间惹是生非;他们精力旺盛,反应灵敏,打破砂锅问到底,让人哭笑不得……淘气幼儿诸如此类的表现,常让不少教师误解,而把他们的恶作剧、调皮淘气归结为捣蛋破坏,并被贴上“多动症”“破坏分子”等标签。其实,想想我们自己的童年,谁没有那么几件淘气顽皮的事情呢?冰心认为:“淘气的男孩是好的,淘气的女孩是巧的。”试想,如果孩子循规蹈矩,对成人唯命是从,他们就将无法成长为独立个体,教育也恐怕将失去其本真意义。我们应该转化思维,用新的视角来打量淘气幼儿,善于发现淘气幼儿身上的闪光点,以平静的心态、平等的眼光看待。其实,他们身上也有许多优点,如好问、好玩、求知欲旺盛、表现力强,有的还具备较强的管理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教师应创造条件,满足他们表现的欲望,让他们有施展才华的舞台。当教师不能满足他们表现的愿望时,他们便会用捣蛋、淘气、恶作剧等来宣泄。淘气幼儿在幼儿园里不遵守纪律,上课时故意捣乱,讲话,注意力分散;做游戏时经常破坏游戏规则;欺负别的小朋友;有的甚至干出老师意想不到的事情。对于这样的孩子,老师首先想到的往往是责骂,甚至会用简单粗暴的态度去对待他们,这样的做法幼儿可能当时会被“降伏”,但他们的自尊心却受到了很大的伤害,事后还可能会一样淘气,令教师们束手无策。此外部分老师对淘气幼儿也存在偏见。如果一个很淘气的幼儿在跑的过程中不小心摔了一跤,他蹲在地上不停地哭。有的老师发现了之后就会批评他,责备他为什么这么不小心,跑得这么快撞到小朋友或者自己摔破怎么办。同样的一个场景,换作是一名比较乖巧、听话的幼儿在这种情况下摔了一跤,老师肯定会走过去把他扶起来,不但不会去骂他反而会以慈祥的口吻去关心他,问他有没有摔痛,怎么这么不小心,下次要注意。爱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那么如何对这些淘气幼儿进行教育,使他们既发挥个性特长,促进良好发展,又能很好地遵守班级常规,成为大家喜欢的幼儿呢?我谈谈个人的看法和做法。
一、要以一颗平和的心看淘气幼儿
幼儿好动、好玩、好奇心强,对什么都想玩一玩、试一试。但他们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感还处在较低的水平,判断是与非,往往以自己的愉快或满足为标准,自我中心意识严重,因此常常会做出一些不良的行为,教师要以一颗平和的心对待淘气的幼儿。淘气幼儿表现出的自制力差,习惯差,破坏性、攻击性行为等都是很正常的,他们同样是有自尊、有感情,希望平等的人,因此,教师在教育淘气幼儿的过程中,切不可用训骂甚至带有讽刺等消极的方式,不可带有厌烦和责备的情绪。那种简单粗暴的批评、训骂的教育效果实质上是成人在发泄情感,教育的效果是负面的。教育要建立在尊重、平等的基础之上,要以关爱的心情,采取积极正面的教育方式,耐心地教育他们。
二、强化优点,淡化缺点,发现利用“淘气”幼儿的“闪光点”
每一个人都有其优秀的一面,也有其不足的一面,教师在教育淘气幼儿的过程中,可以强化优点,淡化缺点,以强化优点来帮助幼儿克服缺点。因为人都是喜欢听好话的,更何况是幼儿,强化优点可以增加人的自信心,只有人对自己充满信心,才有可能不断地进步,不断地克服前进中的困难。教师平日要善于观察发现淘气幼儿的优点和进步,对其优点或进步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对于其缺点要装在心里,但不要在其他幼儿面前过于强调、夸张,促进他们有效、良好地发展。同时,我们要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淘气”幼儿当然也不例外。只要教师以平静的心态,平等的眼光看待这些“淘气”幼儿,就能发现他们身上也有许多闪光点,比如:好奇、好问、求知欲旺盛等。教师和家长都应该抓住他们的这些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借助榜样,应势利导
幼儿十分喜欢模仿,他们接受直观的事例和具体生动的形象教育比接受道理要快得多,因此教师要大量运用榜样,教会幼儿学会分辨是非,利用孩子善于模仿的特点,因势利导,促进幼儿的转化。《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创设并有效地利用环境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同伴群体及幼儿园教师集体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应充分发挥这一资源的作用。”所以,教师应想方设法为淘气的幼儿创设良好的集体环境,采取多样形式,利用各种因素,帮助淘气幼儿选择一些较受幼儿欢迎的良好幼儿,让他们彼此交往,并有意地给他们安排合作的机会,让淘气幼儿学习良好幼儿的行为表现,逐渐融入集体生活,逐渐被其他幼儿所接受。
四、不要以成人的逻辑去抹煞淘气幼儿的道理
提起道理,在成人的世界中,就常有人说:“那个人满嘴道理,真令人心烦。”“一天到晚只会讲道理的人不受欢迎!”至于孩子的道理,即使是没有道理的道理,还是值得一听。淘气幼儿的行为有时会有许多可贵之处,蕴涵着积极向上的因素,如好玩、好动、好提问题探索求知的表现,他们不听话却很有主见,有自己的道理,因为他们的道理,就是“任何事情都要以孩子的角度去思考”这种意欲的表露。对于喜欢说道理的淘气幼儿,父母、老师通常都比较不欣赏,认为是一些歪理。其实,经常忽略孩子表达自己意见的意欲,会使孩子的智能无法健全发展。我们应该知道,经常斥责孩子“不要老是说一些歪理”,或以成人的逻辑去推翻孩子的道理,这种态度会毁掉孩子的思考能力,使孩子无法成长。因此我们不要以成人的逻辑去抹煞他们的道理。
五、创造条件,多给淘气幼儿表现的机会
淘气幼儿往往“精力过剩”,好像有使不完的力气。他们体内的“剩余精力”需要以一定的方式“发泄”出来。因此,成人一方面应创设条件,允许幼儿把“过剩的精力”“发泄”出来,如他们跑、跳、动,带他们开展一些活动量较大的游戏,保证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等等。同时,对特别好动的幼儿给予特殊关照,让他们比其他小朋友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活动。另一方面,成人应善于把幼儿的“调皮”行为引导到有益的活动中去,以减少幼儿因“发泄”而出现的破坏性、攻击性等不良表现。如幼儿好问、好探索,成人应尽可能启发幼儿开动脑筋,通过想一想、比一比、看一看、做一做,一步一步引导幼儿去寻找答案,把其幼稚的好奇心、求知欲变成发展智力的动力;对于喜欢奔跑的幼儿,可组织他们去踢足球、练武术、赛跑等;对于喜欢叫嚷吵闹的幼儿,可让他们朗读、表演。一旦幼儿有事可干,就不会再胡闹、“瞎跑”了。
六、挖掘和肯定淘气幼儿身上的优点,淘气幼儿就会有发展
淘气幼儿身上蕴涵着那么多优点,如好问、好探索、聪明、有主见等,这就要我们去挖掘它、肯定它。心理学家罗杰索尔曾经做过一个有名的实验:以五选一的比例,随便选出几个学生,然后当众宣布他们的成绩会提高,而老师本身也尽量相信这些孩子的头脑不差。不久之后,这些学生的实力果然愈来愈好。
其实人的心理有一种不可思议的作用,只要你相信某一个人有某种能力,并且期待他有所表现,通常对方都不会辜负期望。事实上,任何孩子,只要老师肯定他的能力,找出他们自己没有发现的优点,好好赞美一番,就可以让他产生自信心,有好的表现,也会大有进展,充分发挥“皮格马利翁效应”。淘气幼儿的转化并不是简单容易的,而是长期的、反复的。我们不应该放弃淘气幼儿的教育,更应该把他们的教育放在首位,让每一个幼儿在快乐的环境中成长,使每一个幼儿得到全面的提高。总之,我们要以很大的耐心和恒心,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淘气幼儿我们要始终坚信能转化他们,从而促进他们健康、和谐的发展。因此,对于淘气幼儿,教师不应该吝啬自己的语言和表情,而要通过多种形式,向他们表示我们的爱。即使只是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句关心的话语、几下亲切的抚摸,也会使他们感受到“老师还是爱我的,我应该听老师的话”。幼儿都是一样的,没有好坏之分。他们的心理都是纯洁的,他们的成长环境对他们来说很重要,好的环境就像是营养品能够滋补幼儿的心灵,为幼儿的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所以老师还应该加强家园联系,统一教育策略。
[1]多湖辉.头脑启蒙的技.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5,1.1.
[2]郑颖.育淘气儿童之我见.学前教育研究,1999,2.
[3]ADMIN.淘气≠捣蛋.湖北教育信息网,2005-4-7.
[4]李晶.对调皮幼儿行为特点的调查研究.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