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差异及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方法探讨
2010-08-15张丽丽
张丽丽
(周口师范学院,河南周口 466001)
1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决定了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学习一种语言不仅要掌握它的口语、语法、词汇以及习语等,更要了解使用这种语言的人们的社会文化,否则就无法真正掌握这种语言的精髓并正确运用它。文化因素始终存在于外语学习的过程中,而且成为了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外语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那么外语教学中文化的概念应当首先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与语言交际密切相关。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处于不同文化之下的人们,他们的交际行为会受到不同文化模式的制约。Edward T.Ha 曾提出过两种类型的文化:high-context culture 及low-context culture。在前一种文化中,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在人们心目中,社团价值至上,个人的行为受到群体的约束。人们彼此之间很注重融洽的关系。中国文化属于这种文化。而西方文化推崇个人价值至上,人们更多地强调个人的利益及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生活在这两种不同文化环境里的人,所持有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行为和道德规范都不一样。他们所使用的语言充分地体现各自文化的特殊性。文化无所不包,无处不在。鉴于此,中国英语教学不可避免地应当重视文化教学,使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把跨文化知识的传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学习各种技能的同时了解英美文化。
2 文化导入的方法
2.1 课文背景知识中的文化导入
准确把握背景知识是理解文章的关键之一。任何语言行为都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发生的,所以语言总是反映着一定的文化背景,而了解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教材,更恰当地接受并运用材料中的语言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导人相关内容的文化背景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以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为例,讲授第三册第二单元Civil Rights Heroes 时,对于美国内战这段历史和林肯总统,马丁路德金这些人物的了解,便于更加深刻的体会这些内战英雄的伟大精神和无私奉献。讲授第三单元Security 时,陈述“9.11 事件”的过程及结果,学生们便可比较容易理解为什么美国从Land of Freedom 变成了Land of Lock。这对学生更好的学习和理解课文,以及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是非常有必要的。不仅如此,这些背景文化知识还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记忆效果,使原本枯燥、单调的语言学习与多姿多彩、包罗万象的文化背景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使学生对文章内涵的深层理解能力大大提高,同时也可以培养其文化比较能力及对待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提高文化素质及跨文化交际能力。
2.2 词汇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语言词汇是最直接、最明显的承载文化的信息,反映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工具,词汇的文化内涵一般指其感情色彩、风格意义和比喻意义等。所以在词汇学习中我们可以学习文化。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赋予事物的情感不同,所以同样的词语在不同的历史、文化和习俗背景下所产生的语义与效果不同,一个民族的传统习俗及历史文化对其语言的影响相当明显。例如“老师”一词在中国不仅是一种称谓,还是一种尊称。但是在西方国家,teacher 和doctor ,lawyer 等词一样,都是一种表示职业的名词,不能作为称谓,更不含尊敬之意。在讲到词语和谚语的时候也要注意文化内涵以及中西方文化内涵以及社会习惯的差异。比如,在英语表达中有关“狗”的词汇数不胜数,如go to the dogs(每况愈下),dog-eat-dog(狗咬狗的,竞争激烈的),dog in the manger(占着茅坑不拉屎的人)。还有一些没有任何褒贬涵义的用法,如dog days(大热天)。谚语表达上,比如One swallow does not make a summer.swallow 是燕子,西谚说,一只燕子飞来不能代表夏天的来临。而中国成语却说,一叶知秋。两种说法各有其智慧。“One swallow does not make a summer ”强调的是要区别一般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哲理;而“一叶知秋”体现的则是从细微的端倪窥见总体趋势的睿智。这也是差异的一个有趣的体现。
2.3 交际中的文化导入
中西方文化在诸多方面有很大不同:如历史渊源、传统习惯、宗教信仰、伦理道德、风土人情、心理状态、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意识形态、思想观念、社交礼仪、禁忌避讳等。比如中国人在和不熟悉的人交谈时,常问对方的工作地点、毕业学校、家庭情况、年龄等。即从“拉家常”开始,对中国人而言,这样开始交谈十分自然。但这样做会使西方人感觉自己好像去了一趟警察局。被问到的人,客气点的可能会说“It ’s a secret ”;不客气的干脆不理睬你。这样的交谈干涉了他们的隐私,交谈一开始就使他们不快,很难使他们敞开心扉,进行有效交流。因为英美人都很重视privacy(隐私、秘密),认为:“A man’s home is his castle.”(人在家中有阻止他人入侵的权利)。因而在日常生活交往中,对于个人隐私问题应回避,否则,会引起对方的反感、误解。英国人见面时常谈论天气如何如何,美国人则常从橄榄赛和棒球赛谈起。这些例子告诉我们英汉两种语言在非语言交流方面确实存在着差距,因此教学中应加强社会语境方面知识的导入。
3 文化导入应遵循的原则
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的文化导入并不是没有选择,没有目的进行的,这种文化导入一定要为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更好地培养人才服务。所以我们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3.1 适合性原则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导入的文化内容,应尽量与日常交际活动、与学生以后从事的职业相关联;同时,一定要注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西方文化的积极一面介绍给学生,使其从中受益,从而更有利地推动学生能力的提高和品德的升华;坚决抛弃消极文化,以免腐蚀学生的思想。
3.2 循序渐进原则
虽然文化的导入对学生英语理解能力的提高具有绝对性意义,但导入的内容一定要根据教学对象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来具体确定。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所学到的知识。
4 结 语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并不断丰富着文化的内涵,而文化又制约着语言的形式。因此,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把语言知识教学和文化知识的教育结合起来,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重视教学过程的文化导入,为培养能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各方面人才做出贡献。
1 http://www.pep.com.cn/ge/jszx/jsfz/200902/t20090227 _554177.htm
2 Rivers ,W.M.Teaching Foreign Language Skill.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1.
3 Hall ,E.T.Beyond Culture.New York:Doubleday.1976.
4 戚永慧.浅谈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J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8(4)
5 周一书.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J ].文教资料,2006(2)
6 邓玉华,李大军.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J ].教育园地2006(11)
7 袁春梅.理论与实践—论文化在英语不同教学阶段的导入[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