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潍坊市中小学布局调整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2010-08-15卞文广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班额办学标准

卞文广

(中国海洋大学,山东青岛266003)

潍坊市中小学布局调整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卞文广

(中国海洋大学,山东青岛266003)

为进一步优化全市中小学布局,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达到扩大办学规模、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探讨在新的教职工编制标准下我市中小学布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落实科学的教育发展观,笔者对潍坊市中小学布局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对统计结果进行整理和剖析,对当前加快中小学布局调整提出了有关建议。

中小学;布局调整;教育发展;问题

潍坊市辖12个县市区、4个开发区,117个乡镇、街办, 9510个行政村,863.7万人口,总面积16197.6平方公里。地势由北向南海拔逐渐增高,地形地貌较为复杂,有山区、平原,还有库区、滩涂。不同类型的地区在生源分布、地理环境、交通状况、经济基础等方面都存在差异。为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潍坊市中小学布局结构先后经历过四次大的调整,目前共有普通中小学1758所,其中小学1347所(含教学点105所),初中348所,普通高中63所。

一、中小学布局调整的现状和问题

1.农村中小学布点分散,规模较小,多数学校教学设施设备不完善、学科教师搭配不合理。

从总的情况看,近年来,全市生源逐渐减少,学校规模变小,导致了教育资源的闲置和经费严重不足,给新形势下学校办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2008学年度统计报表显示,潍坊市现有1347所小学中,在校生不足百人的有132处,占小学总校数的9.8%,达到480人以上的小学仅有245处,占小学总校数的18.2%;初中在校生不足1000人的学校占潍坊市初中总数的60%;还有6所普通高中零星地分散在乡镇。学校布局分散,办学规模小,造成教师结构性缺编,许多学校出现教师跨年级多学科任课现象,特别是农村小学包班现象比较突出。从调查情况看,全市10893个农村小学教学班中,有2084个班级属于包班教学,即一个班的所有课程,从早上第一节到下午最后一节,所有学科全部由一名教师包下来,一天到头,教师身心疲惫,一旦教师生病,整个班级都要停课。包班教学造成了教师工作时间长,没有时间钻研教材、备课和研究学生,课堂效率低,不仅教学质量难以保证,还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再就是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推进,乡镇政府财政普遍比较困难,大部分乡镇财政预算内经费很难保证,镇、村两级职责也逐渐减弱,学校办学越来越困难。由于布局结构的不合理,导致农村学校办学效益低下,严重制约义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高。为彻底解决中小学布局分散的问题,从根本上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推动我市教育均衡、跨越式发展,进一步缩小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差距,从现在起,进行新一轮的中小学布局调整,重组现有教育资源,进一步扩大小学规模,就显得十分重要。

2.城区学校发展不平衡,选择学校的学生越来越多,部分学校班额过大现象越来越突出。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认识越来越深刻,许多家长以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为目标,为学生选择学校,这种现象导致了一部分学校生源膨胀,班额过大,同时,一部分学校生源减少,给教育发展带来许多不利的因素。

3.农村学校点多、生少的现状与我省目前的编制要求不相适应。

目前执行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以师生比为基数核定。据测算,一所小学的办学规模至少达到12个教学班、480名在校学生,一所中学达到24个教学班、1200名在校学生,核定出的教职工编制才能基本维持教学运转。农村小学编制标准师生比例为1:23,按照以生定师的原则进行教师配备,目前许多农村小学很难开齐国家规定的学科课程。政策表明,中小学布局调整势在必行。

4.中小学教师队伍亟待优化提高。

全市有普通中小学教职工85572人,其中小学35571人,普通中学50001人。按目前编制标准核算,教职工数量总体上超编严重。但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从城乡学校师生比来看是倒置的。据统计,我市城市小学平均班额为49.75人,农村小学平均班额仅为37.22人。由于农村班额比城市班额小得多,使得同样数量学生的农村学校比城市学校需要更多的老师。我市农村小学班额25人以下的有2538个班,有的教学点仅有10名学生,按照编制规定,配备1名教师都超编;而城市不少小学,一个班就有80多名学生,按照编制规定可配备4-5名教师。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偏紧,是制约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多数农村小学师资力量薄弱,部分学历偏低和老龄化的教师对新的课程标准、新的课改要求远远不相适应,直接影响着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亟待中小学教师在学科、年龄、职称等比例结构方面的优化组合,使教师资源得以相对集中。为此,科学合理调整中小学布局,充分挖掘现有教育资源潜力,已成为突破基础教育瓶颈,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中小学布局调整面临的主要困难

1.扩建合并学校经费筹措难。

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耗资较大的工程,前几年,所需资金基本上是靠群众集资来完成的。税费改革后,原来的筹资渠道停止,资金来源成为首要的问题。从教育发展的形势来看,一个时期内,学校建设的最佳时期已过,新一轮学校布局调整面临着新建或扩建学校经费难筹措的问题。目前,扩建、新建学校县级财政无力支付,镇、村两级也失去了原来三级办学体制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现在有一部分村委班子是空壳子、软架子,遇到问题无人承担责任,学校合办、联办协调难度大,在教育投入上存在推委扯皮的现象。

2.布局调整后的闲置教育资源用于发展教育难。

学校撤并后,镇村两级都想占有学校资产,大部分学校面临资产流失问题,把撤并学校教育资金全部用于新建学校,在实际工作中难度很大。目前,对撤并学校资产的处置虽然出台了相关规定,但落实仍然有一定难度。

3.布局调整给学生就学带来了新的困难,群众工作难做。

布局调整使学校服务区半径普遍加大,给学生就学带来了很大困难。部分村干部和群众特别是学生家长认识不到位。村干部认为学校是全村群众多年前建起来的,如果把它撤掉,不好向群众交待。群众则认为自己的孩子上学不方便,如果孩子寄宿或校车接送就要增加许多费用,自己的经济负担加重了,从主观上不支持合班并校工作,给撤并学校带来一定的难度。

4.教师编制标准单纯以学生数核定编制,未考虑班额因素,教育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实施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师资现状不容乐观,现有小学教师中能任小学全科教学的全能教师基本没有,初中、高中文理学科之间更是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而教师编制标准是按学生数核定的,学校在学生数量一定的情况下,一是会为了不增加专任教师授课时数而增大班额,二是会不增大班额而增加专任教师的授课时数。第一种情况可导致教师难以照顾到每个学生,第二种情况可导致教师身心疲惫,二者导致的结果是难以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5.教师编制标准未充分考虑农村的实际情况,按标准配教师难以完成教学任务。

教师编制标准适应于规模办学。目前农村中小学虽然经过“十五”布局调整,仍然离新的办学规模标准相差太远,就是“十一五”期间新一轮布局调整,达到教师编制标准要求的办学规模仍有困难。因为从编制标准:县镇小学1:21、农村小学1:23,县镇初中1:16.5、农村初中1:18.5,县镇高中1:13.5中可以看出,越是办学规模大的县镇学校编制标准却比办学规模小的农村学校高,忽略了农村学校虽然班数少、班额少,却仍然要开齐课程需要相应教师的实际情况;从实施新课程的角度看,选修课程、校本课程从无到有,而且既有数量指标,又有质量要求,按现在的编制标准难以完成教学任务。比如同是24个班、1200名在校生的初中,处在农村,按标准应配教职工65人,其中职工按12%比例占7人,专任教师58人;处在县镇则应配73人,其中职工按12%比例占8人,专任教师65人,专任教师少配7人,职工少配1人。而两校在开齐课程的情况下,所需要的专任教师应是相同的。更何况农村初中由于走读半径大而有寄宿学生,需要管理人员,而县镇初中一般无寄宿学生,这也是教师编制标准未考虑的因素。

三、加快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对策和建议

1.强化政府行为,切实加强领导。

中小学布局调整涉及的面大,工作难度大,离不开各级党政领导和村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事实也证明,只要各级领导对这项工作思想上重视,行动上支持,把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作为深化农村教育改革、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和促进农村社会稳定的政治工作来抓,这项工作就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建议市政府成立由教育、财政、人事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全市农村中小学布局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教育局。各乡镇、街道也应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负责本地学校布局调整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各县市区、各乡镇应牢固确立教育适度超前发展的新理念,树立规模就是效益的新观念,紧紧抓住这次教育变革的历史机遇,积极发展当地教育,大跨度地调整中小学布局,在较短时间内使学校布局有一个实质性的飞跃,实现学校由分散办学向规模办学、常规教育向现代化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政府应出台文件,提出明确要求,同时把中小学布局调整列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列入政府工作的考核目标之中,加大考核力度,确保中小学布局调整目标落到实处。

2.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对布局调整的投入。

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工程,实行国家、社会和个人等多渠道筹措资金的办法。建议各级政府统筹考虑,安排专项资金,专项用于学校布局调整,切实保证财政对教育投入的主渠道作用,优先安排学校布局调整的投资计划。城区、县直学校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由政府负责。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实行以县统筹、乡镇为主的原则。乡镇人民政府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落实好中小学布局调整所需的经费。既要保证中小学布局调整的顺利实施,又要确保农村学校正常办学经费,还要保证学校校舍、内部设施设备以及学校管理达到标准化、信息化、规范化的办学要求。同时广造舆论,动员社会捐资、捐物兴办教育,形成社会捐助教育的良好氛围。

3.做好调整规划,保证布局调整工作的稳妥实施。

应将中小学布局调整与危房改造、薄弱学校建设统筹考虑,把中小学危房改造纳入学校布局调整的总体规划之中,重点解决好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从有利于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出发,解决好学校的设点布局。建议充分利用撤乡并镇、撤校并村后腾出来的办公用房、设施、场地等资源,搞好学校布局调整。同时,正确处理好实现规模办学和方便群众、减轻农民负担的关系,认真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并建立健全中小学特困儿童助学金制度,杜绝适龄儿童辍学现象的发生。

4.市县两级都要加大对闲置教育资源的监管力度,及时出台有关政策和措施,防止教育资源流失,切实保证教育资源为教育所有。撤并小学能拍卖的拍卖,不能拍卖的可变成小学生的创新教育实践基地,在新课改条件下,拓宽小学生实践基地建设,丰富实践活动内容,开发校园经济。

5.学校服务半径加大,有些地方需添置学生专用车,购车资金和车辆费用都比较大,建议全市能出台政策,统一挂牌,减免有关费用,减轻学校和学生负担。

6.在制定中小学编制标准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农村中小学的实际情况,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符合城乡实际的班额标准,在满班额的情况下,按照教学大纲规定开齐课程所规定的教师每周标准授课时数来核定编制。

(责任编辑:张连军)

2009-08-18

卞文广(1968-),男(汉族),江苏泰州人,中国海洋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

G521.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080(2010)01-0096-02

猜你喜欢

班额办学标准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今年起将基本消除超大班额
我省出台教育规划2018年全省基本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额
教育部:到2020年基本消除56人以上的大班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