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系统化构建
2010-08-15陈霞
陈霞
(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社会科学部,南京 210048)
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系统化构建
陈霞
(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社会科学部,南京 210048)
走特色办学之路是实现高职院校持续发展的关键选择。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构建应从单项突破走向系统化,实现系统化整体特色才能推进高职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系统性
近年来,高职教育通过跨越式发展,实现了从数量积累到内涵建构质的转变,占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职院校,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重要载体。但由于高职院校起步较晚,基础薄弱,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在办学上出现了专业趋同、就业质量不高、特色模糊等问题,影响了高职院校的科学发展。为此,提倡特色办学,凝聚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广大高职院校的共识。不少高职院校在实践中也逐渐摸索出了重点突破、特色专业和品牌专业建设等特色发展策略,然而,由于高职院校内在的实体性特征和建制特点,采取单项突破的方式形成的某一方面特色,其效果往往会被其他方面的滞后所冲淡。因此,亟需以系统化的思路为指导,注重社会系统适应性和教育模式系统性,整体构建高职院校办学特色。
一、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系统化构建思路
1.社会系统适应性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高校之间、高职院校之间教育服务竞争日趋激烈。深化教育改革,加快特色化发展已经成为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和战略选择。由于高职院校分布的地域不同、办学条件不同、办学历史不同和所依托的企业行业背景不同,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加强其内涵建设的必由之路,就是突出自身的办学特色,走特色化发展之路,构建社会系统适应性。
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社会系统适应性,是指学校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社会评价,具有稳定性和良好的社会声誉,并得到社会和公众的广泛认可。它应该是办学实践中稳定的风气、风格和态势、特征的集中体现,是学校受到社会认可的特点,体现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综合性的整体模式,包括一所高职院校特有的发展思路与定位、特有的专业结构、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1]。在这方面,一些高职院校已培养出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有规格的高技能应用性人才。如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形成了立足“三农”为基础,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特色。该学院以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开发坪草、彩苗等富民产业,获得数项农业专利技术,采用技术转让、合作开发、联合经营等多种形式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大力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根据江苏装备制造的核心产业、原料、部件关联产业和营销、会展附加产业结构,设置了“以制造业为中心,同心多角发展”的独特办学风格,开设汽车—营销、自动控制—质量管理等复合型专业,为苏南制造业发展培养了一批特色实用性人才。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提出了“以德立人,以用立业,以特立校”的特色办学理念,遵循“专业建设不仅要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要主动引导和创造这种需求”的专业建设思路,建设门类多样、学科交叉、布局合理、多种学制并存的高职教育专业体系,专业布局辐射深圳及珠三角主要产业和行业,形成了以重点专业为核心,带动专业群发展和专业水平全面提升的发展思路,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不断探寻和完善高素质应用性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了一系列“反向设计”、“双循环”、“模块化”、“菜单式”等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但具有地域特色,甚至成了高职教育的中国特色。
2.教育模式系统性
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体现是多方面的,包括总体的治学方略、办学观念、办学思路上的特色,以及体现在教学管理、教学方式方法上的特色,如教育模式、特色专业、人才特色、实践环节、管理制度、运行机制等,但所有这些特色都应当是一个整体,从特色建设的角度看,应当以系统化的建设思路作为指导,才能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最终形成学校所独有的育人方式,并使之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离开了系统化思想的指导,仅仅在固有的框架下形成的所谓特色,即便能够在短时期内发挥一定的成效,但对学校整体优势的发挥起不到根本作用。以系统化思路为指导构建高职院校教育模式,就需要将其看做一个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的教育要素所构成的具有职业教育功能的整体,从而以高职教育目标为整合中心,将高职院校的各项特色加以整理和系统化,以形成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教育发展模式[2]。
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教育模式系统性,是指学校在形成办学特色、办学风格和发展模式方面所确定的宏观发展方向和政策抉择,以及在其指导下的一系列思想方法、管理、教育等方面的整体。当前,高职院校办学特色不足已经成为制约高职教育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应当说,相当多的高职院校已经认识到办学特色建设的重要性,但在实践中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特色建设成效。不少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上趋同,影响教育质量和学生就业质量;在文化建设上缺乏个性,导致“千校一面”;在日常教育和管理中存在“本科压缩”和“中职扩充”的痕迹,沿用学科本位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形式,将传授理论知识作为课程的核心;企业行业参与人才培养的运行机制尚未真正形成,忽视学习者未来岗位的需要以及对学生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的人才规格与企业行业的用人要求不一致,导致学生就业数量和质量不高。因此,高职院校以系统化的思路为指导,促进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教育模式形成具有关键性意义。
以系统化的思路为指导构建教育模式,就要克服单兵突进式甚至应景式的特色建设方式。从一些高职院校的特色建设实践来看,存在着搞突击、短期行为的倾向,主要依据办学模式、专业建设、校园文化乃至建筑面积、设备总额、双师比例和数量等指标来进行。这些单方面的特色往往被传统教育管理模式所淹没,最后陷入创建—复原、再创建—再复原的怪圈。高职院校应当认识到,特色建设和内涵提升不是靠某一方面经费的大量投入或单方面建设就能够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树立特色发展的战略理念,通过整体推进,特别是质量管理系统更新和全员的努力及精心培育,才能为特色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高职院校强化教育模式系统性,就要依据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和教育资源配置的差异性,立足于本校的办学传统和教育使命,在教育实践中形成稳定的整体性特征。其主导方面是一所高职院校优于其他院校的管理制度、办学风格和发展模式,这些特性得到学校全员的拥护和坚持,在社会中形成广泛的认可,在以后的办学实践中能够加以传承和积累,不断扩展为学校的整体风貌和形象识别系统,致力于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实行能力本位教育模式,坚持开放办学,与企业行业前沿技术发展密切结合,强化学生的技术迁移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提高就业比率和质量;维护学校的社会信誉,不断增强学校办学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二、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系统化构建路径
1.以特色化办学理念为统领
高职院校办学理念支配着高职院校发展方向,特别是领导层等管理者的办学理念和思路是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先导[3]。高职院校应以特色化办学理念为统领,通过优势专业来体现,依靠教师与毕业生竞争力来支撑。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外在特征主要体现在专业设置、人才质量、教育科研水平、社会服务内容和服务能力等方面。其内涵特征主要体现在“错位办学”方面。其一是“人无我有”。填补别人还没有发现的“空白点”或者别人还来不及填补的“空白点”。二是“人有我优、人优我特”。提高办学竞争力的实质是竞争对手间的较量,要善于发现竞争者的强项和弱项,强中更强、避开弱势是提高办学竞争力的关键一步。
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构建是一个系统性整体工程,办学特色的内涵要辐射和渗透到高职院校的方方面面。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整体性体现在一所高职院校明显有别于其他高职院校的办学风格和发展潜质方面,同时还要具体地表现出来,在校训、校风、学风、教师文化、专业文化、课程文化、研究文化、制度文化等方面均有本校的特殊要求,并形成优势,在全校师生的努力下,这种优势成为其他院校无法效仿的独特本性,凝聚成为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如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结合独特的地域文化优势,将永嘉学派“义利并举”的重商观念、务实精神、开放意识构成的文化传统,当代温商在创业中能吃苦、能拼搏的“草根精神”构成校园文化建设的因素,成为激励全校师生员工发展创业的精神动力,成为学校特色化办学理念的引领力量。
2.突出行业特色
贴近企业行业,密切联系所在地的区域经济发展及行业优势。行业发展是科技、经济、产业发展的缩影,代表着本领域先进的技术与管理、代表性的标准与产品和对人才的最新要求。高职院校要找准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与本地区、本行业的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办学特色,确保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校企互动,增强企业行业特色。一是搭建校企合作平台,组建生产教育集团。二是采取多种途径加强校企互动。积极参与企业行业组织活动,发挥学校资源优势,提供科技信息;主动引进企业行业专家组建校企合作的专业指导委员会,为专业建设确定实践性方向;参与企业的科研、技改项目,使专业建设更具生产性功能;主动与企业行业人力资源部门沟通,参与企业行业的人力资源开发计划,为毕业生就业打好基础。三是发挥高职院校技术培训功能。为企业职工提供技术培训,并颁发各类证书,提高学校在校企合作中的地位[4]。瞄准企业行业发展新趋势和经济社会发展前沿动态,与时俱进拓宽学科建设思路,通过现有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和交叉发展,不断寻找新的学科增长点,以形成关联度高、互为支撑、结构合理的学科生态群。在学科建设基础上,不断拓展专业空间,建设富有特色的专业链,从而在学科专业建设上与行业需求实现全面对接。
3.开发校本特色课程体系
由于高职院校科研开发和知识积累尚处于探索阶段,还未形成公认的职业教育理论著作和成熟的专业教育体系,校本课程和教材体系建设未达到高等教育的应有高度,也不够规范。有的高职院校片面强调校本课程,结果在教材编写上粗制滥造,而对已有的高水平的通用教材视而不见。这是因为,部分高职院校忽略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接受能力,忽视高职教育自身的规律与特点,在教学上无法体现高职教育特色。
高职教育具有很强的职业针对性,应结合学生的职业需要开发校本特色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中教材、教辅、实验实训用书等要选用高水平教材;对传统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的课程结构进行调整,根据企业行业的需要调整和整合专业基础课、公共课和专业课体系,增加技术基础课,安排技术含量高的实训课程;适当增加人文社科知识、科学方法与科学思维、创新创业知识等课程,使学生能适应未来岗位发展变化的需要,培养学生的知识特色和专业竞争力。校本特色课程的开发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作过程为立足点贯通相关知识点,针对市场、面向就业,根据社会需要对专业技术课程重新定位,推进课程体系改革。从全方位、全过程着手,依据社会需要的专业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职业素养,以应用为主旨进行课程体系综合化改革,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方案,建立以能力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及配套课程体系。同时,以教研、校本科研为基础进行校本特色课程开发,应针对学校、教师、学生的差异性,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广泛发动师生参与,创造宽松的开发环境,体现以学校为本位的课程理念。
4.创新行政和教育管理体制
高职教育办学特色必须是高质量的特色,对质量追求持续不断地改进。质量管理应注重过程管理,消除影响质量的因素。改变那种将学生本身当作“产品”的非人性化的观念,注重教育服务的“产品”质量的提高。对于教育服务“产品”来讲,“产品”质量通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管理育人等方面的质量表现出来。高职院校要以提高课程质量为目标,通过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与运行,在课程设置、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课程实践活动中开展过程监控,规范课程教育活动的程序和过程。高职院校课程质量保证体系要覆盖课程运行过程的各个环节,还要把其他影响课程质量的要素如课程资源、课程管理、课程理念等纳入体系,才能保证其课程质量得以持续提升。由于高职教育的社会实践性特点,要注意课程评价的“社会质量观”,将毕业生满足社会需求的程度视为质量评价的最重要依据之一。目前,比较通用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是ISO9001和PDCA(戴明循环)过程管理模式,这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将ISO9001运用于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高职院校建立和运行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后,工作人员岗位职责明确,工作流程和接口清晰,教育教学的每一个工作环节都得到了规范[5]。按程序办事、加强质量记录的要求能克服工作的随意性,提高工作效率,从根本上扭转传统的目标管理以事后检验控制为主、事前控制意识差的弊端。其缺点是手续繁琐,管理成本高。PDCA过程管理模式是按照质量计划的制定和实现的过程,通过计划—执行—检测—评价四个环节往复循环,发现问题,找出主要原因,提出改进建议和设想,从而实现质量持续提高的目的。高职院校可结合自身实际采取合适的质量管理体系。
高职院校遵循职业技术教育的特殊规律,以科学的管理求质量、要特色、出效益、促发展,使高职院校有限的办学资源实现优化配置,实现特色发展。建立具有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有活力的管理体制,需要高职院校的领导层在管理理念上更新,相信和支持师生的自主性教学活动,进行人性化的教育管理,关心人、理解人、宽容人、引导人,尊重师生个性发展;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鼓励管理人员开展科学研究,发挥表率作用;建立健全校内制度法规体系,坚持依法管理,为教育教学活动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1]周茂东.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认识误区与路径选择[J].教育与职业,2008(33):43-45.
[2]吴兴富.德育整合新论[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129-145.
[3]王良青.核心竞争力视域下的示范院校建设[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35-39.
[4]左家奇.依托行业与先进制造业 突出工科高职办学特色[J].中国高等教育,2006(Z3):61-62.
[5]林珊君.高等职业学院实施ISO9001:2000标准[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139-142.
[责任编辑:宋建军]
Systematic Development of Characteristics of Vocational Colleges
CHEN Xia
(Social and Scientific Department, Nanjing College of Chemical Technology, Nanjing, 210048, China)
Running schools with characteristic is vital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colleges. Development of characteristics should undertake from a single point to a whole system. Only by developing the systematic and comprehensive characteristics can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grow in harmony with the economy and society.
Vocational colleges; Characteristics in running school; Systematicness
G719.21
A
1671-4326(2010)04-0012-04
2010-05-05
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09SJD880036)
陈 霞(1979—),女,安徽全椒人,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社会科学部讲师,硕士.